一种符合地表四类水质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25287发布日期:2020-05-12 18:41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符合地表四类水质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符合地表四类水质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国家标准中,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在生活污水处理领域中,不同的水质要求分别采用不同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现有的符合地表四类水质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不具备分层处理的能力,只能产生单一标准的水质,利用率较低,而且造成资源浪费,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分层处理的功能以根据需要产出多种标准的水源,从而大大提高了利用率,合理利用了资源的符合地表四类水质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符合地表四类水质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总进水管、分离池、第一进气管、空压机、第一出水管、第一沉淀池、第一进水罩、第二出水管、第三出水管、第一反应池、第一排水管、第一出泥管、第一泵体、过滤器、第二出泥管、第二反应池、第一隔板、第一进泥管、第三出泥管、第二泵体、排污组件、反应组件、分离组件和沉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总进水管的一端连接在分离池的底部,所述第一进气管的一端插入在分离池中,所述第一进气管的另一端连接在空压机上,所述第一出水管的一端连接在分离池中,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沉淀池的底部,所述第三出水管的一端连接第一沉淀池的一侧上方,所述第三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反应池的底部;所述第一排水管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反应池的一侧上方,所述第二出泥管的一端连接在过滤器的进液端上,所述第二出泥管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反应池中,所述第一隔板竖直设置在第二反应池的内侧底部并设于第二出泥管另一端的右侧,所述第二出泥管上连接有两个第一出泥管,两个所述第一出泥管的外端均连接在第一反应池中,两个所述第一出泥管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一泵体,两个所述第一泵体均设于第一反应池的内部;所述第一进泥管的一端连接在第二反应池中并设于第一隔板的左侧,所述第三出泥管的一端连接在第二反应池中并设于第一隔板的右侧,所述第一进泥管和第三出泥管的另一端均与分离组件相连,所述第二泵体设置在第三出泥管上并设于第二反应池的内部,所述反应组件与过滤器的出液端相连,所述沉淀组件与分离组件相连,所述第二出水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进水罩,所述第一进水罩设置在第一沉淀池中,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另一端与沉淀组件相连;所述排污组件设置在总进水管上。

优选地,所述反应组件包括第二沉淀池、第二进水罩、第一进水管、第一分流管、第二分流管和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的一端连接在过滤器的出液端上,所述第一进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进水罩,所述第二进水罩设置在第二沉淀池中,所述第二沉淀池的底部连接有两个第一分流管,两个所述第一分流管的外端均连接在第二进水管的一端,所述第二进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两个第二分流管。

优选地,所述分离组件包括第三反应池、第二隔板、第一连接管、第一曝气管、第一气泵、第四出泥管、第五出泥管和第三泵体;所述第二隔板设置在第三反应池的内侧底部中部,所述第一进泥管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三反应池中,所述第三出泥管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三反应池的底部一侧并设于第二隔板的左侧,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连接在第三反应池的顶部并设于第二隔板的左侧,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沉淀池的一侧上端,所述第一曝气管的一端连接在第三反应池中并设于第二隔板的右侧,所述第一气泵设置在第一曝气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三泵体的一端连接在第五封闭箱体的顶部,所述第四出泥管的一端连接在第三反应池中并设于第二隔板的右侧,所述第五出泥管的一端连接在第四出泥管上,所述第四出泥管和第五出泥管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三泵体,两个所述第三泵体均设于第三反应池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沉淀组件包括第四反应池、第三隔板、第四隔板、第二曝气管、输气管、导气管、第二气泵、第三气泵、第五反应池、第三沉淀池、第五隔板、第六隔板、第二排水管和搅拌器;所述第四出泥管的另一端连接在第四反应池的一侧底部,所述第三隔板设置在第四反应池,所述第四隔板设置在第四反应池的顶部并设于第三隔板的右侧;所述第四反应池中设置有两个第二曝气管,两个所述第二曝气管分别设在第四隔板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第二曝气管的上端均连接在输气管上,所述第二气泵与输气管相连,所述导气管的一端连接在输气管上并设于第二气泵的下游侧,所述第三气泵设置在导气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三沉淀池设置在第四反应池的一侧,所述第五反应池设置在第三沉淀池和第四反应池之间;所述第五隔板竖直设置在第五反应池的底部,所述第六隔板竖直设置在第三沉淀池的顶部,所述第五反应池的上侧设置有两个搅拌器,所述第二排水管的一端连接在第三沉淀池的一侧上端,两个所述第二分流管的外端均连接在第三沉淀池的一侧底部。

优选地,所述排污组件包括第一排污管、第二排污管、第一吸污管、第二吸污管、第一提升泵、第二连接管、第二提升泵和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二排污管的一端连接在第二提升泵的进料端,所述第二排污管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沉淀池的顶部;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一端连接在第二提升泵的出料端,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在总进水管上,所述第一吸污管的一端插入在第三沉淀池中并设于第六隔板的左侧,所述第五反应池中设置有两个第二吸污管,两个所述第二吸污管均设于第五隔板的左侧,所述第一吸污管和两个第二吸污管的另一端均设置有一个第一提升泵,三个所述第一提升泵的出料端上均连接有一个第二连接管,三个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外端均连接在总进水管上,所述第一排污管的一端连接在总进水管上,所述第一排污管的另一端连接在过滤器的排污口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具备分层处理的功能,能产生出符合地表四类水质及四类水质以下的水源,从而能根据需要产出多种标准的水源,从而大大提高了利用率,合理利用了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符合地表四类水质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总进水管1、分离池2、第一进气管7、空压机8、第一出水管9、第一沉淀池10、第一进水罩52、第二出水管51、第三出水管11、第一反应池12、第一排水管13、第一出泥管14、第一泵体15、过滤器53、第二出泥管16、第二反应池17、第一隔板18、第一进泥管19、第三出泥管20、第二泵体21、排污组件、反应组件、分离组件和沉淀组件;总进水管1的一端连接在分离池2的底部,第一进气管7的一端插入在分离池2中,第一进气管7的另一端连接在空压机8上,第一出水管9的一端连接在分离池2中,第一出水管9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沉淀池10的底部,第三出水管11的一端连接第一沉淀池10的一侧上方,第三出水管1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反应池12的底部;第一排水管13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反应池12的一侧上方,第二出泥管16的一端连接在过滤器53的进液端上,第二出泥管16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反应池17中,第一隔板18竖直设置在第二反应池17的内侧底部并设于第二出泥管16另一端的右侧,第二出泥管16上连接有两个第一出泥管14,两个第一出泥管14的外端均连接在第一反应池12中,两个第一出泥管14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一泵体15,两个第一泵体15均设于第一反应池12的内部;第一进泥管19的一端连接在第二反应池17中并设于第一隔板18的左侧,第三出泥管20的一端连接在第二反应池17中并设于第一隔板18的右侧,第一进泥管19和第三出泥管20的另一端均与分离组件相连,第二泵体21设置在第三出泥管20上并设于第二反应池17的内部,反应组件与过滤器53的出液端相连,沉淀组件与分离组件相连,第二出水管5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进水罩52,第一进水罩52设置在第一沉淀池10中,第二出水管51的另一端与沉淀组件相连;排污组件设置在总进水管1上;反应组件包括第二沉淀池54、第二进水罩56、第一进水管55、第一分流管47、第二分流管45和第二进水管46;第一进水管55的一端连接在过滤器53的出液端上,第一进水管55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进水罩56,第二进水罩56设置在第二沉淀池54中,第二沉淀池54的底部连接有两个第一分流管47,两个第一分流管47的外端均连接在第二进水管46的一端,第二进水管46的另一端设置有两个第二分流管45;分离组件包括第三反应池22、第二隔板23、第一连接管34、第一曝气管24、第一气泵38、第四出泥管25、第五出泥管27和第三泵体26;第二隔板23设置在第三反应池22的内侧底部中部,第一进泥管19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三反应池22中,第三出泥管20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三反应池22的底部一侧并设于第二隔板23的左侧,第一连接管34的一端连接在第三反应池22的顶部并设于第二隔板23的左侧,第一连接管34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沉淀池54的一侧上端,第一曝气管24的一端连接在第三反应池22中并设于第二隔板23的右侧,第一气泵38设置在第一曝气管24的另一端,第三泵体26的一端连接在第五封闭箱体5的顶部,第四出泥管25的一端连接在第三反应池22中并设于第二隔板23的右侧,第五出泥管27的一端连接在第四出泥管25上,第四出泥管25和第五出泥管27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三泵体26,两个第三泵体26均设于第三反应池22的内部;沉淀组件包括第四反应池28、第三隔板29、第四隔板30、第二曝气管31、输气管32、导气管35、第二气泵33、第三气泵36、第五反应池40、第三沉淀池41、第五隔板42、第六隔板43、第二排水管44和搅拌器57;第四出泥管25的另一端连接在第四反应池28的一侧底部,第三隔板29设置在第四反应池28,第四隔板30设置在第四反应池28的顶部并设于第三隔板29的右侧;第四反应池28中设置有两个第二曝气管31,两个第二曝气管31分别设在第四隔板30的左右两侧,两个第二曝气管31的上端均连接在输气管32上,第二气泵33与输气管32相连,导气管35的一端连接在输气管32上并设于第二气泵33的下游侧,第三气泵36设置在导气管35的另一端,第三沉淀池41设置在第四反应池28的一侧,第五反应池40设置在第三沉淀池41和第四反应池28之间;第五隔板42竖直设置在第五反应池40的底部,第六隔板43竖直设置在第三沉淀池41的顶部,第五反应池40的上侧设置有两个搅拌器57,第二排水管44的一端连接在第三沉淀池41的一侧上端,两个第二分流管45的外端均连接在第三沉淀池41的一侧底部;排污组件包括第一排污管39、第二排污管37、第一吸污管58、第二吸污管61、第一提升泵59、第二连接管60、第二提升泵62和第三连接管63;第二排污管37的一端连接在第二提升泵62的进料端,第二排污管37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沉淀池54的顶部;第三连接管63的一端连接在第二提升泵62的出料端,第三连接管63的另一端连接在总进水管1上,第一吸污管58的一端插入在第三沉淀池41中并设于第六隔板43的左侧,第五反应池40中设置有两个第二吸污管61,两个第二吸污管61均设于第五隔板42的左侧,第一吸污管58和两个第二吸污管61的另一端均设置有一个第一提升泵59,三个第一提升泵59的出料端上均连接有一个第二连接管60,三个第二连接管60的外端均连接在总进水管1上,第一排污管39的一端连接在总进水管1上,第一排污管39的另一端连接在过滤器53的排污口上。

使用时,污水经由总进水管1通入到分离池2中,分离出的泥渣通过水平输送线4和倾斜输送线5装入卡车6中,初级清水经由第一出水管9进入第一沉淀池10,空压机8产生的压力气体经由第一进气管7通入分离池2中,二级清水经由第三出水管11进入第一反应池12并在沉淀后通过第一排水管13排出使用;沉淀后的污水在两个第一泵体15的作用下分别经由两个第一出泥管14进入第二出泥管16,进而进入第二反应池17中,第二反应池17中的污水经由第一进泥管19进入第三反应池22,上层清水经由第一连接管34进入第二沉淀池54,上层清水借助第二进水罩56和第一进水管55进入过滤器53进行过滤并排出使用以完成三级清水的使用;第二沉淀池54底部的污水经由两个第一分流管47进入第二进水管46,再经由两个第二分流管45进入第三沉淀池41的底部,第三反应池22底部的污水借助两个第三泵体26分别经由第四出泥管25和第五出泥管27进入第四反应池28的左侧底部,第四反应池28中的污水慢慢升高会跨过第三隔板29进入第四反应池28的右侧,进而慢慢进入第五反应池40,进而在两个搅拌器57的作用下与加入的消毒药剂充分混合,之后,上层清水越过第五隔板42、钻过第六隔板43并进入到第三沉淀池41中,最后沉淀后经由第二排水管44排出使用以完成四级清水的使用,第一气泵38运转产生的空气经由第一曝气管24进入第三反应池22中以加速反应,第二气泵33和第三气泵36运转产生的空气分别经由输气管32和导气管35进入到两个第二曝气管31中以便进入第四反应池28的底部以加速反应;第五反应池40和中的底层污水在三个第一提升泵59的带动下分别经由第一吸污管58和两个第二吸污管61进入到三个第二连接管60中,最后回到总进水管1中重新循环;第三沉淀池41和第五反应池40中的底层污水在三个第一提升泵59的带动下分别经由两个第二吸污管61回到总进水管1中重新循环;第二沉淀池54顶部的污水在第二提升泵62的作用下经由第二排污管37进入第三连接管63,进而回到总进水管1中重新循环;第一排污管39进入总进水管1重新循环,第一沉淀池10中的上层清水借助第一进水罩52进入第二出水管51再汇入第二进水管46;第二反应池17底部的污水会借助第二泵体21经由第三出泥管20进入第三反应池22中。

我国国家标准中,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在生活污水处理领域中,不同的水质要求分别采用不同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现有的符合地表四类水质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不具备分层处理的能力,只能产生单一标准的水质,利用率较低,而且造成资源浪费;本实用新型具备分层处理的功能,能产生出符合地表四类水质及四类水质以下的水源,从而能根据需要产出多种标准的水源,从而大大提高了利用率,合理利用了资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