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油泥砂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56371发布日期:2020-06-26 22:0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移动式油泥砂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拖车板(1),所述拖车板(1)上分别固定有抽泥泵(2)、搅拌罐(3)、抽水泵(4)、抽泥浆泵(5)、叠螺机(6)、油水混合箱(7)、泥砂加热输送管(8)、油气过滤筒(9)、抽油泵(28)、油液收集箱(11)和电控柜(14);

所述抽泥泵(2)的进料管为软管a,抽泥泵(2)的出料口通过搅拌罐(3)的侧壁底部与搅拌罐(3)内连通;

所述搅拌罐(3)的外侧壁表面包覆有一层电磁加热线圈a,所述搅拌罐(3)的内壁设有多根导热管(10),所述导热管(10)的进料口与油气过滤筒(9)的出料口连通,所述导热管(10)的出料口伸出搅拌罐(3);

所述抽水泵(4)的进料口通过三通管分别与油水混合箱(7)内的底部和外接水源连通;

所述抽泥浆泵(5)的进料口与搅拌罐(3)的底部连通,所述抽泥浆泵(5)的出料口与叠螺机(6)的进料口连通;

所述叠螺机(6)固定于油水混合箱(7)的上方,使叠螺机(6)挤出的油水混合物滴落入油水混合箱(7)内;

所述泥砂加热输送管(8)的进料口(30)位于叠螺机(6)的出料口正下方,所述泥砂加热输送管(8)的表面包覆有一层电磁加热线圈b,所述泥砂加热输送管(8)的顶部还连通设有油气输送管a(22);

所述油气输送管a(22)与油气过滤筒(9)的进料口连通;

所述抽油泵(28)的进料口分别与油水混合箱(7)的上部以及导热管(10)的出料口伸出搅拌罐(3)的部分的底部连通;

所述电控柜(14)分别与抽泥泵(2)、搅拌罐(3)、抽水泵(4)、抽泥浆泵(5)、叠螺机(6)、泥砂加热输送管(8)、抽油泵(28)、电磁加热线圈a和电磁加热线圈b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油泥砂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3)轴心处的顶部固定有搅拌轴的驱动电机a(17),所述驱动电机a(17)的驱动轴向下、并与搅拌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的侧壁均匀分布有多层搅拌辊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油泥砂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a(17)固定于挡料槽(18)内,所述挡料槽(18)的槽口向上、同轴心固定于搅拌罐(3)内的顶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油泥砂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10)沿着搅拌罐(3)的轴心方向平行设置,并且以搅拌罐(3)的轴心为圆心呈均匀分布,同一搅拌罐(3)内所有导热管(10)的进料口位于导热管(10)的顶部、出料口位于导热管(10)的底部,所述导热管(10)的顶部连通伸出搅拌罐(3)形成导热管(10)的进料口,所述导热管(10)的底部连通伸出搅拌罐(3)形成导热管(10)的出料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式油泥砂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3)设有多个,所述抽泥泵(2)的出料口通过泥砂管a(15)与各搅拌罐(3)分别连通;所述抽水泵(4)的出料口通过出水管(16)分别从搅拌罐(3)的顶部与搅拌罐(3)内连通;相邻两个搅拌罐(3)之间、通过搅拌罐(3)的导热管(10)的出料口通过油气输送管c(25)与另一个搅拌罐(3)的导热管(10)的进料口连通的方式依次连通,所述油气过滤筒(9)的出料口通过油气输送管b(24)与第一个搅拌罐(3)的导热管(10)进料口连通,最后一个搅拌罐(3)的导热管(10)出料口伸出对应的搅拌罐(3)之后通过废气管(12)与废气处理塔连通;所述导热管(10)的进料口低于导热管(10)的出料口;所述油气输送管c(25)的底部设有与抽油泵(28)的进料口连通的输油管c。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油泥砂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混合箱(7)内固定有立式隔板(20),所述立式隔板(20)的底部与油水混合箱(7)之间设有间隔,所述叠螺机(6)挤出的油水混合物直接滴落于立式隔板(20)的其中一侧;并且抽油泵(28)的进油管道(29)的进油端(26)位于立式隔板(20)面向叠螺机(6)低落油水混合物的一侧;所述抽油泵(28)的出油管道(27)与油液收集箱(11)的上方连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油泥砂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叠螺机(6)设有两组,所述抽泥浆泵(5)的出料口连通有泥浆输送管(19),所述泥浆输送管(19)通过三通分别与叠螺机(6)的进料口连通,所述叠螺机(6)的驱动电机b(32)固定于叠螺机(6)的出料口一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油泥砂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泥砂加热输送管(8)包括上下两个,位于上方的泥砂加热输送管(8)的进料口(30)与叠螺机(6)的出料口连通,位于上方的泥砂加热输送管(8)的出料口与位于下方的泥砂加热输送管(8)的进料口连通;位于下方的泥砂加热输送管(8)的出料口与泥砂出料收集装置(31)连接;所述泥砂加热输送管(8)的顶部分别平行设有油气收集管(33),所述油气收集管(33)将油气输送管a(22)与泥砂加热输送管(8)连通;所述油气收集管(33)与泥砂加热输送管(8)之间连通有多个油气收集支管(34),所述油气收集支管(34)沿着泥砂加热输送管(8)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泥砂加热输送管(8)的蛟龙传动轴伸出泥砂加热输送管(8)背向泥沙出料收集装置(31)的一端、并固定有传动轮(36),所述拖车板(1)上、对应于传动轮(36)的位置处还固定有蛟龙驱动电机(23),所述蛟龙驱动电机(23)驱动上下两个泥砂加热输送管(8)的传动轮(36)反向转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油泥砂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过滤筒(9)的进料口设于油气过滤筒(9)的侧壁中部、所述油气过滤筒(9)的出料口设于油气过滤筒(9)的顶部,所述油气过滤筒(9)的底部还设有杂质出料管(35)。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油泥砂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拖车板(1)的前端向上弯折后再向前弯折,形成“z”型结构,所述拖车板(1)中下方的平板顶部的四端位置处分别设有液压支撑架(13),所述液压支撑架(13)包括固定于拖车板(1)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液压杆向下伸出穿过拖车板(1)后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油泥砂处理系统,包括拖车板,所述拖车板上分别固定有抽泥泵、搅拌罐、抽水泵、抽泥浆泵、叠螺机、油水混合箱、泥砂加热输送管、油气过滤筒、抽油泵、油液收集箱和电控柜。从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式油泥砂处理系统,通过将油泥砂处理系统集成结合到拖车板上之后,使得整个油泥砂处理系统可以根据油田的需要随时移动,实现了油泥砂处理系统的可移动,提高了油泥砂处理系统的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乃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仁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08
技术公布日:2020.06.2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