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以改善水质的过水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11484发布日期:2020-07-17 15:39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以改善水质的过水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水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以改善水质的过水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用水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在水龙头内部相对设置两块磁铁的方式对流过的水进行磁化的设计,能够起到磁化水的功能,以得到更为健康的水资源。但由于水流流速过快且流道较短,其磁化效果普遍并不良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能够对流经的水流进行磁化并有效增加流道路径的用以改善水质的过水组件,用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以改善水质的过水组件,包括:

基座,前后两端面分别具有一条迷宫式流道,且两迷宫式流道通过前后贯穿基座的至少一个通孔相连通;

前壳体,安装于基座的前端面,且前壳体上开设有与基座前端面的迷宫式流道相连通的进水通道,并于前壳体内部嵌装有第一磁性构件;

后壳体,安装于基座的后端面,且后壳体上开设有与基座后端面的迷宫式流道相连通的出水通道,并于后壳体内部嵌装有第二磁性构件;

并且,第一磁性构件和第二磁性构件磁极相反且相向设置。

较佳的,迷宫式流道整体呈螺旋状,且起始于基座中心位置而终止于基座上接近外缘的位置。

较佳的,通孔贯穿开设于基座上接近外缘的位置,并连通两迷宫式流道的终止端。

较佳的,前壳体的中央位置前后贯穿的开设形成进水通道,后壳体的中央位置前后贯穿的开设形成出水通道,且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分别与两迷宫式流道的起始端相接。

较佳的,第一磁性构件和第二磁性构件均包括整体呈帽状的软铁环、由软铁环敞口一侧装配入软铁环内且呈圆环形的软钕铁硼永磁体、位于软钕铁硼永磁体与软铁环之间的定位隔离构件。

较佳的,两软钕铁硼永磁体相向的对称设置且磁极相反。

较佳的,定位隔离构件为一体形成于前壳体和后壳体内部的环状挡环。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用以改善水质的过水组件包括基座、前壳体、后壳体、迷宫式流道、以及两磁性构件,使得水流由进水通道进入迷宫式流道再由出水通道流出过程中,能够由两磁性构件对流经的水流进行磁化,以得到更为健康的水,且迷宫式流道能够有效增加流道路径,有效提升磁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以改善水质的过水组件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以改善水质的过水组件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以改善水质的过水组件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用以改善水质的过水组件的立体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用以改善水质的过水组件中基座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阐述。

参阅图1至图5中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以改善水质的过水组件包括:

基座2,前后两端面分别具有一条迷宫式流道5,且两迷宫式流道5通过前后贯穿基座2的至少一个通孔9相连通;

前壳体1,安装于基座2的前端面,且前壳体1上开设有与基座2前端面的迷宫式流道5相连通的进水通道10,并于前壳体1内部嵌装有第一磁性构件;

后壳体3,安装于基座2的后端面,且后壳体3上开设有与基座2后端面的迷宫式流道5相连通的出水通道4,并于后壳体3内部嵌装有第二磁性构件;

并且,第一磁性构件和第二磁性构件磁极相反且相向设置。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用以改善水质的过水组件包括基座2、前壳体1、后壳体3、迷宫式流道5、以及两磁性构件,使得水流由进水通道10进入迷宫式流道5再由出水通道4流出过程中,能够由两磁性构件对流经的水流进行磁化,以得到更为健康的水,且迷宫式流道5能够有效增加流道路径,有效提升磁化效果。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迷宫式流道5整体呈螺旋状,且起始于基座2中心位置而终止于基座2上接近外缘的位置。进一步的,通孔9贯穿开设于基座2上接近外缘的位置,并连通两迷宫式流道5的终止端,使得整体的流道达到最长。进一步的,前壳体1的中央位置前后贯穿的开设形成进水通道10,后壳体3的中央位置前后贯穿的开设形成出水通道4,且进水通道10和出水通道4分别与两迷宫式流道5的起始端相接,从而实现流道最长的目的。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第一磁性构件和第二磁性构件均包括整体呈帽状的软铁环7、由软铁环7敞口一侧装配入软铁环7内且呈圆环形的软钕铁硼永磁体6、位于软钕铁硼永磁体6与软铁环7之间的定位隔离构件8。显然,软铁材质制成的帽状软铁环7能够起到磁屏蔽和磁场加强的效果,让钕铁硼永磁体未被软铁包裹的那个平面(即面向于迷宫式流道5的工作面)磁场更强,软铁环7的所有外表面磁场几乎没有。进一步的,两软钕铁硼永磁体6相向的对称设置且磁极相反。进一步的,定位隔离构件8为一体形成于前壳体1和后壳体3内部的环状挡环,但也可以是额外加装的塑胶环,能够起到周向定位及隔离软铁与钕铁硼永磁体的作用。

此外,过水组件整体呈圆柱状,但并不局限于此,具体安装于例如过水器、水龙头、阀门等设备中,以起到对流经的液流充分磁化的目的。基座2与前后壳体3间的连接可通过直接粘接实现,也可通过卡扣、紧固件等方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以改善水质的过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2),前后两端面分别具有一条迷宫式流道(5),且两所述迷宫式流道(5)通过前后贯穿基座(2)的至少一个通孔(9)相连通;

前壳体(1),安装于所述基座(2)的前端面,且所述前壳体(1)上开设有与所述基座(2)前端面的迷宫式流道(5)相连通的进水通道(10),并于所述前壳体(1)内部嵌装有第一磁性构件;

后壳体(3),安装于所述基座(2)的后端面,且所述后壳体(3)上开设有与所述基座(2)后端面的迷宫式流道(5)相连通的出水通道(4),并于所述后壳体(3)内部嵌装有第二磁性构件;

并且,所述第一磁性构件和第二磁性构件磁极相反且相向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以改善水质的过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迷宫式流道(5)整体呈螺旋状,且起始于所述基座(2)中心位置而终止于所述基座(2)上接近外缘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以改善水质的过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9)贯穿开设于所述基座(2)上接近外缘的位置,并连通两所述迷宫式流道(5)的终止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以改善水质的过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1)的中央位置前后贯穿的开设形成所述进水通道(10),所述后壳体(3)的中央位置前后贯穿的开设形成所述出水通道(4),且所述进水通道(10)和出水通道(4)分别与两所述迷宫式流道(5)的起始端相接。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用以改善水质的过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构件和第二磁性构件均包括整体呈帽状的软铁环(7)、由所述软铁环(7)敞口一侧装配入所述软铁环(7)内且呈圆环形的软钕铁硼永磁体(6)、位于所述软钕铁硼永磁体(6)与软铁环(7)之间的定位隔离构件(8)。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以改善水质的过水组件,其特征在于,两所述软钕铁硼永磁体(6)相向的对称设置且磁极相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以改善水质的过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隔离构件(8)为一体形成于所述前壳体(1)和后壳体(3)内部的环状挡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以改善水质的过水组件,包括:基座,前后两端面分别具有一条迷宫式流道,且两迷宫式流道通过前后贯穿基座的至少一个通孔相连通;前壳体,安装于基座的前端面,且前壳体上开设有与基座前端面的迷宫式流道相连通的进水通道,并于前壳体内部嵌装有第一磁性构件;后壳体,安装于基座的后端面,且后壳体上开设有与基座后端面的迷宫式流道相连通的出水通道,并于后壳体内部嵌装有第二磁性构件;并且,第一磁性构件和第二磁性构件磁极相反且相向设置。其技术方案能够由两磁性构件对流经的水流进行磁化,以得到更为健康的水,且迷宫式流道能够有效增加流道路径,有效提升磁化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郑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轻美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05
技术公布日:2020.07.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