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玻璃钢化粪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00600发布日期:2020-09-11 22:56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玻璃钢化粪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玻璃钢化粪池。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化粪池通常直接埋设于地下,需要长期承受来自外部的泥土、车辆及建筑物的压力,为避免出现变形或是破裂,影响使用寿命,常采用玻璃钢制成。玻璃钢是一种由不饱和聚脂树脂与玻璃纤维沾合固化而成的材料,也是一种高强复合塑料,具有轻质高强、热性能良好、可设计型好、抗老化,抗紫外线,耐腐蚀,耐酸,耐碱,耐冷冻,耐高温,耐水性,硬度强,弯曲度高,寿命长等特点,其生产工艺整体也较为环保,符合现代的环保理念。但因现有的化粪池常采用单层的玻璃钢制成,池体整体强度及承压性能依旧不太理想,且现有的由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组合而成的化粪池,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因无法配合连接,在安装过程中容易受环境约束无法实现稳固放置,影响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玻璃钢化粪池,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无法配合连接,无法稳固放置,整体强度及承压性能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加以实施:

一种环保玻璃钢化粪池,包括由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组成的池体,所述第二壳体底部安装底座,第一壳体顶部开设出气口,两端分别开设进水口、排水口;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之间平行安装不少于二道隔板以形成腔室,腔室底部开设排污口,隔板开设通孔,通孔孔径自进水口至排水口逐渐变小,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外部分别围设相互对称的第一加强肋、第二加强肋;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外边缘分别向外弯折以形成第一连接边缘、第二连接边缘,所述第一连接边缘设有若干凹进部,第二连接边缘设有若干适于所述凹进部的凸起部。

将池体分成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并在第一壳体底部设置底座,避免化粪池在安装及使用过程中受环境影响无法稳固放置,根据对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的不同要求分别加工,在第一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进水口、排水口,并在顶部设置出气口,在第二壳体底部设置排污口;通过在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内平行安装二道隔板以形成腔室,避免进入池体内的污水流通不畅,在隔板开设通孔,并将通孔孔径设置成自进水口至排水口逐渐变小,对进入腔室内的污水进行逐层过滤,减少污水中的杂质,避免污水直接排出影响环境;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外边缘分别向外弯折以形成第一连接边缘、第二连接边缘,第一连接边缘通过若干凹进部与第二连接边缘的若干凸起部配合连接,使二者连接更加紧密;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外部围设相互对应的第一加强肋、第二加强肋,进一步提高池体的强度及抗压能力,延长池体使用寿命,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因承压能力不够出现变形;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均使用玻璃钢,能够有效提高抗腐蚀能力,降低施工成本,便于安装及清理,且可适用于各种污水处理环境。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边缘、第二连接边缘经固定零件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边缘、第二连接边缘开设相互配合的连接孔,在第一连接边缘、第二连接边缘经凸起部与凹进部完成扣接后,通过螺钉等固定零件贯穿连接孔,将二者固定在底座上,使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结合紧密,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因外部压力脱离,影响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内部等间距排列适于所述第二壳体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呈“h”型。将底座设置成中空状,在底座内部等间距设置适于第二壳体的支撑架,第二壳体安装于“h”型支撑架中间顶部,对安装于底座上的第二壳体起固定支撑作用,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因外部压力过大,使底座出现变形,影响整体使用性能。

更进一步的,所述排污口连通安装于所述支撑架底部的排污管道,排污管道贯穿所述底座,且在靠近进水口的一端连接外部储水装置,另一端连接外部污泥回收装置。在池体内的腔室底部设置排污口,各排污口通过管道与排污管道连通,排污管道安装在支撑架中间底部,且贯穿底座,排污管道靠近进水口的一端连接外部储水装置、另一端连接外部污水回收装置,污水中的沉淀杂质沉淀在排污口,通过排污口传送到排污管道,由排污管道端部的外部储水装置对排污管道内的杂质进行冲洗,避免杂质沉积在池体底部,难以清理且影响正常使用,杂质被冲至外部污水回收装置,由外部污水回收装置对杂质进行回收,避免直接排放影响环境。隔板孔径设置成自进水口至排水口逐渐变小,自进水口至排水口沉淀在排污口的杂质粒径逐渐变小,排污管道靠近进水口的一端连接外部储水装置,直接对粒径较大的杂质进行冲洗,减少清理难度。

更进一步的,任意二处所述支撑架经连接杆连接为一体结构。以提高支撑架的稳定性。

作为一种有效的设置方案,所述隔板包括连接为一体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分别安装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内。隔板由分别安装在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组成,二者配合连接,对各腔室进行整体划分,避免因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之间的隔板连接不紧密或是错位,影响污水处理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两侧安装第三加强肋。为确保第一隔板、第二隔板配合连接,避免二者位置发生偏移,可在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内壁设置适于所述第三加强肋的连接孔,第三加强肋通过螺钉等固定连接件与池体内腔的连接孔连接,以安装在池体内,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插接于二处第三加强肋中间,避免发生偏移。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加强肋呈“井”字形或“米”字形。以提高整体的稳定性和支撑强度,使池体整体受力均匀。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之处:

将池体分成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并在第一壳体底部设置底座,避免化粪池在安装及使用过程中受环境影响无法稳固放置;通过在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内设置开有通孔的隔板,对进入腔室内的污水进行过滤,避免污水直接排出影响环境;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外边缘分别向外弯折以形成第一连接边缘、第二连接边缘,第一连接边缘通过若干凹进部与第二连接边缘的若干凸起部配合连接,使二者连接更加紧密;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外部围设相互对应的第一加强肋、第二加强肋,进一步提高玻璃钢池体的强度抗压能力,延长池体使用寿命,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因承压能力不够出现变形或是破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环保玻璃钢化粪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池体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池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第二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隔板与第三加强肋的分解图;

图中:100、第一壳体;101、进水口;102、排水口;103、出气口;104、第一加强肋;105、第一连接边缘;200、第二壳体;201、排污口;202、第二加强肋;203、第二连接边缘;2031、凸起部;2041、连接孔;300、底座;301、排污管道;302、支撑架;3021、连接杆;400、隔板;401、第一隔板;402、第二隔板;403、第三加强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容易被理解,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5,一种环保玻璃钢化粪池,包括由第一壳体100、第二壳体200组成的池体,第一壳体100、第二壳体200形状、大小一致,且均采用玻璃钢材质制成,二者结合形成圆柱状结构。第一壳体100两端分别开设用于连通污水进水管道的进水口101、以及用于排出污水的排水口102,并在顶部设置出气口103,在第一壳体100、第二壳体200内平行安装不少于二道隔板400以形成不少于三处腔室。在用于分隔的各个隔板400上开设通孔,通过通孔连通各个腔室,通孔孔径自进水口101至排水口102逐渐变小,将隔板400作滤板使用,对进入池体内各腔室的污水进行逐层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污水由排水口102排出,以逐步减少污水中的杂质。根据实际使用环境的不同要求,可在各腔室内加入药剂,对进入池体内的污水进行处理。

为提高池体抗压能力及整体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可在池体外部围设加强肋,具体的,在第一壳体100、第二壳体200外部围设相互对应的第一加强肋104、第二加强肋202,第一加强肋104与第二加强肋202以第一壳体100、第二壳体200的连接边缘为轴对称设置。为使二者配合连接,第一壳体100、第二壳体200外边缘分别向外弯折以形成第一连接边缘105、第二连接边缘203,所述第一连接边缘105设有若干凹进部(图未示出),第二连接边缘203对应凹进部设置形状、大小、位置均与所述凹进部对应的凸起部2031。此处凸起部2031可设置成与凹进部配合的柱状、锥状、半球状等任意适于实际使用的形状。当然,应用到实际,可在第一连接边缘105设置凸起部,在第二连接边缘203设置凹进部。

较佳的,在第一连接边缘、第二连接边缘设置相互配合的若干连接孔,该连接孔为可设置成螺孔。具体的,在第一连接边缘105、第二连接边缘203经凸起部2031与凹进部完成扣接后,通过螺钉等贯穿连接孔2041,将第一壳体100、第二壳体200固定在底座300上。当然,此处的底座300对应第二连接边缘及第二加强肋设有相应的凹位以适于将第二壳体200稳固放置,第二连接边缘203与底座300顶部抵接。根据实际使用环境的不同要求,可在第一连接边缘与第二连接边缘之间加设橡胶垫等密封组件,加强整体密封性,避免出现渗漏。

于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示例中,在各腔室底部设置排污口201,各排污口201通过管道与安装在底座300支撑架302底部的排污管道301连通,排污管道301贯穿底座300,排污管道301靠近进水口101的一端连接外部储水装置、靠近排水口102的一端连接外部污水回收装置,污水中的沉淀杂质沉淀在排污口201,通过排污口201传送到排污管道301,由排污管道301端部的外部储水装置对排污管道301内的杂质进行冲洗,避免杂质沉积在池体底部,难以清理且影响正常使用,杂质被冲至外部污水回收装置,由外部污水回收装置对杂质进行回收,避免直接排放影响环境。

较佳的,为稳定放置,在第二壳体200底部安装底座300,当然,此处为节省材料并降低安装难度,将底座300设置成中空结构,底座300内部等间距排列适于第二壳体200的支撑架302,支撑架302呈“h”型且以垂直于底座300的方式安装在底座300内,第二壳体200直接架设在支撑架302中间顶部,支撑架302经铆钉等连接组件与底座300底部固定连接。

任意二处支撑架302经连接杆3021连接为一体结构,此处连接杆3021可连接在任意二处支撑架302的中部、侧边或是底部,以垂直于支撑架302或是以任意角度完成任意二处支撑架302之间的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隔板400由分别安装在第一壳体100、第二壳体200内的第一隔板401、第二隔板402组成,二者经第三加强肋403配合连接,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之间的连接处可呈弧形使二者拼合成一体。具体的,隔板400上设有孔位,可在第一隔板或第二隔板侧边任一第三加强肋403上设置适于隔板400上孔位的连接块,该第三加强肋403经连接块扣接在第一隔板或第二隔板一侧边,第一隔板或第二隔板另一侧边的另一第三加强肋上设有适于连接块的孔位,隔板400两侧的二处第三加强肋403经孔位、连接块连接在一起,隔板400两侧的二处第三加强肋403以隔板400为轴呈镜像设置,并通过螺钉等安装在池体内腔。当然,为实现紧固连接,可在隔板400两侧的二处第三加强肋403之间设置相互配合的螺孔,使二者螺纹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此处隔板400上的孔位可设置成与隔板400上的通孔大小、形状一致,或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另加设置。当然,根据实际使用环境的不同需要,此处第三加强肋上可不设置连接块,在第一壳体100、第二壳体200内壁设置适于第三加强肋403的孔位,对第三连接肋进行固定,由隔板两侧的第三加强肋403对第一隔板401、第二隔板402起限位作用,但不与第一隔板401或第二隔板402直接连接。

优选的,第三加强肋403可设置成“井”字形或“米”字形,以提高第三加强肋403的稳定性和支撑强度。

具体到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第三加强肋403通过隔板400上的孔位安装在第一壳体100的第一隔板两侧,并通过螺钉等将第一隔板与安装在第一隔板两侧的第三加强肋403固定连接。第二壳体200的第二隔板402伸入第一隔板401两侧的第三加强肋403之间,与第一隔板401配合连接。第一壳体、第二壳体通过第一连接边缘105、第二连接边缘203之间凹进部和凸起部2031实现扣接,通过螺钉等贯穿连接孔2041,将第一壳体100、第二壳体200固定在底座300上。

当然,此处第三加强肋403可按照实际操作先安装在第二壳体200内,再与第一壳体100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