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地埋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98436发布日期:2020-07-31 22:52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卧式地埋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卧式地埋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水污染已成为我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城乡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的氮和磷含量高,直接排放,将导致江、河、湖、海的缓流水体及封闭的近岸水域富营养化,造成水生物的大量死亡,污水处理设备可对污染水进行处理,污水处理装置放置于地面上占用空间,现在室外便于挖掘的环境中,多采用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在布置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时,须先在地面上挖掘基坑,然后将装置放置于基坑内,放置几天后再覆土,在装置放置在基坑内未覆土的几天内,基坑内容易积水,造成装置上浮,影响装置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卧式地埋污水处理装置,可防止覆土前装置在基坑内漂浮,便于安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卧式地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罐体、第一曝气管、气提回流管、防漂浮支腿、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罐体内具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罐体内腔分隔为反应腔和沉淀腔,所述进水管的输出端与所述反应腔连通,所述出水管的输入端与所述沉淀腔连通,所述隔板上部具有连通所述反应腔和所述沉淀腔的过水口,所述过水口处具有滤网,所述第一曝气管设置于所述反应腔内,所述第一曝气管的曝气孔在所述第一曝气管下端上方的侧壁上,所述气提回流管的泥污输入端与所述沉淀腔的底部连通,所述气提回流管的泥污输出端与所述反应腔连通,所述罐体外壁固定连接有所述防漂浮支腿,所述防漂浮支腿上具有安装孔,所述罐体的两端为外凸的弧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地面上挖好基坑后,将罐体放在基坑内,通过螺栓将防漂浮支腿与地基固定,可防止在基坑覆土前,基坑内积水使罐体上浮,罐体埋于地下,不占据地面,覆土后,地面可另做他用;罐体两端为凸的弧面,可增大罐体的抗压强度,避免地下的罐体变形,污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反应腔内,反应腔内添加mbbr填料,第一曝气管曝气,使污水在反应腔内进行生化反应,经过生化反应的污水通过过水口进入沉淀腔内进行沉淀,滤网可防止mbbr填料进入沉淀腔,沉淀腔内沉淀产生的污泥在沉淀腔底部堆积,气提回流管将沉淀腔底部的部分污泥提升,使部分污泥流回反应腔内,为反应腔内污水进行生化反应补充碳源,第一曝气管的曝气孔在第一曝气管下端上方的侧壁上,可避免第一曝气管下端被堆积的污泥填埋后,无法曝气供氧。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曝气管,所述第二曝气管设置在所述反应腔内,所述第二曝气管固定在所述隔板上,所述第二曝气管在所述滤网下方,所述第二曝气管用于吹动所述滤网处的填料防止所述填料堵塞所述滤网。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二曝气管朝向滤网吹气,将滤网处的填料吹散,避免填料堵塞滤网,使水流无法经过水口从反应腔流向沉淀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曝气管竖直设置,所述第一曝气管上端具有与供气管适配的快拆接头,所述第一曝气管通过所述快拆接头与所述供气管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曝气管下端由密封盖密封,所述密封盖与所述第一曝气管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曝气管的曝气孔在所述密封盖的上方。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第一曝气管安装,第一曝气管在反应腔内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有污泥进入第一曝气管内,通过打开密封盖可将第一曝气管内的污泥进行清理,避免第一曝气管堵塞。

进一步的,所述气提回流管的泥污输入端的侧壁具有缺口。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增大气提回流管的进泥面积,利于污泥进入气提回流管。

进一步的,所述气提回流管包括气提主管和气提支管,所述气提主管竖直设置在所述沉淀腔内,所述气提主管的下端为所述气提回流管的泥污输入端,所述气提支管倾斜设置,所述气提主管的上部与所述气提支管的上端连通,所述气提支管的下端为所述气提回流管的泥污输出端。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沉淀腔底部的污泥通过气提主管进入气提支管,经气提支管回流进入反应腔,气提支管倾斜设置,可增加气提支管内污泥的流动性,避免污泥堵塞气提回流管。

进一步的,所述气提主管和所述气提支管通过活接接头可拆卸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气提回流管拆管维修和清理。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腔顶部具有第一开口,所述气提主管在所述第一开口向下的投影内。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通过第一开口观察沉淀腔内部情况,人员和维修设备科通过第一开口进入沉淀腔内,便于对沉淀腔内的机构进行拆装和修理,沉淀腔工作一段时间后,会有污泥在沉淀腔底部堆积,可通过第一开口将抽泥泵放入沉淀腔内,清理沉淀腔底部污泥。

进一步的,还包括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与所述隔板平行,所述导流板在所述沉淀腔内,所述导流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沉淀腔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板的上沿在所述过水口的上方,所述导流板的下沿与所述沉淀腔底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沉淀腔在所述导流板两侧的腔室通过所述导流板与所述沉淀腔之间的间隙连通,所述导流板用于将从所述过水口进入的水流导向所述导流板的下方,所述水流从所述导流板与所述沉淀腔之间的间隙流向所述导流板的另一侧。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从过水口进入沉淀腔的水流在导流板的作用下先由上往下流动,经过导流板与沉淀腔之间的间隙后再在导流板的另一侧空间内上升,延长了水流的路径,增加了同一股水流沉淀的时间,提高沉淀效果,防止水流从过水口进入沉淀区后直接流向出水管,未经沉淀即从出水管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腔上部具有出水堰,所述出水管的输入端在所述出水堰处,从所述出水堰溢出的水流通过所述出水管流出。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出水堰可阻拦沉淀腔水表面漂浮的浮泥,提高出水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腔顶部具有第二开口。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通过第二开口观察反应腔内情况,也可通过第二开口拆装和维修反应腔内的机构,对反应腔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a-a面剖视图;

图4为b-b面剖视图;

图5为第一曝气管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1-罐体、11-第一开口、12-第二开口、13-固定架、14-反应腔、15-沉淀腔、16-导流板、2-第一曝气管、21-快拆接头、22-密封盖、23-第一曝气管的曝气孔、3-气提回流管、31-气提主管、32-气提支管、33-活接接头、34-缺口、35-气体入口、36-单向瓣膜、4-出水堰、5-进水管、6-出水管、7-防漂浮支腿、71-安装孔、8-隔板、81-滤网、9-第二曝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卧式地埋污水处理装置的实施例,包括罐体1、第一曝气管2、气提回流管3、防漂浮支腿7、进水管5和出水管6,罐体1为卧式圆柱状,罐体1的两端为外凸的弧面,为提高罐体1防腐性能,罐体1优选为玻璃钢材质,罐体1内具有隔板8,隔板8径向设置,隔板8将罐体1内腔分隔为反应腔14和沉淀腔15,进水管5的输出端与反应腔14连通,出水管6的输入端与沉淀腔15连通,隔板8上部具有连通反应腔14和沉淀腔15的过水口,过水口处具有滤网81,滤网81采用304不锈钢,第一曝气管2设置于反应腔14内,第一曝气管2竖直设置,反应腔14内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3,第一曝气管2可拆卸的与固定架13固定连接,第一曝气管2的底部与反应腔14底面接触,第一曝气管的曝气孔23在第一曝气管2下端上方的侧壁上,优选的,第一曝气管的曝气孔23距离第一曝气管2下端100mm,第一曝气管的曝气孔23孔径为3.2mm,第一曝气管2平行设置有多个,所有第一曝气管2均由固定架13固定在反应腔14内,气提回流管3的泥污输入端与沉淀腔15的底部连通,气提回流管3的泥污输出端与反应腔14连通,罐体1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漂浮支腿7,防漂浮支腿7上具有安装孔71。

防漂浮支腿7包括扁钢和角铁,扁钢为圈状,扁钢一圈将罐体1外壳周向包围,扁钢在罐体1前后固定2圈,每圈扁钢下方各固定2根角铁,角铁上具有安装孔71。

在地面上挖好基坑后,将罐体1放在基坑内,通过螺栓将防漂浮支腿7与地基固定,可防止在基坑覆土前,基坑内积水使罐体1上浮,罐体1埋于地下,不占据地面,覆土后,地面可另做他用;罐体1两端为凸的弧面,可增大罐体1的抗压强度,避免地下外界压力挤压罐体1使罐体1变形,污水通过进水管5进入反应腔14内,反应腔14内添加mbbr填料,第一曝气管2曝气,使污水在反应腔14内进行生化反应,经过生化反应的污水通过过水口进入沉淀腔15内进行沉淀,滤网81可防止mbbr填料进入沉淀腔15,沉淀腔15内沉淀产生的污泥在沉淀腔15底部堆积,气提回流管3将沉淀腔15底部的部分污泥提升,使部分污泥流回反应腔14内,为反应腔14内污水进行生化反应补充碳源,第一曝气管的曝气孔23在第一曝气管2下端上方的100mm的侧壁处,可避免第一曝气管2下端被堆积的污泥填埋后,无法曝气供氧。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还包括第二曝气管9,第二曝气管9设置在反应腔14内,第二曝气管9固定在隔板8上,第二曝气管9在滤网81下方50mm处,第二曝气管9用于吹动滤网81处的填料防止填料堵塞滤网81,第二曝气管9的曝气孔朝向上方,第二曝气管9的曝气孔孔径我3.2mm,第二曝气管9通过马鞍卡安装在隔板8上。

具体的,第一曝气管2上端具有与供气管适配的快拆接头21,第一曝气管2通过快拆接头21与供气管可拆卸连接,第一曝气管2下端由密封盖22密封,密封盖22与第一曝气管2的下端可拆卸连接,第一曝气管的曝气孔23在密封盖22的上方。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气提回流管3的泥污输入端的侧壁具有缺口34。

具体的,气提回流管3包括气提主管31和气提支管32,气提主管31竖直设置在沉淀腔15内,气提主管31的下端为气提回流管3的泥污输入端,气提支管32倾斜设置,气提主管31的上部与气提支管32的上端连通,气提支管32的下端为气提回流管3的泥污输出端。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气提主管31和气提支管32通过活接接头33可拆卸连接。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还包括导流板16,导流板16与隔板8平行,导流板16在沉淀腔15内,导流板16的两侧分别与沉淀腔15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导流板16的上沿在过水口的上方,导流板16的下沿与沉淀腔15底部之间具有间隙,沉淀腔15在导流板16两侧的腔室通过导流板16与沉淀腔15之间的间隙连通,导流板16用于将从过水口进入的水流导向导流板16的下方,水流从导流板16与沉淀腔15之间的间隙流向导流板16的另一侧。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沉淀腔15上部具有出水堰4,出水堰4采用碳钢材质,出水管6的输入端在出水堰4处,从出水堰4溢出的水流通过出水管6流出。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沉淀腔15顶部具有第一开口11,气提主管31在第一开口11向下的投影内,反应腔14顶部具有第二开口12,罐体1埋入基坑内后,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均在地面上方,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处可设置与之适配的盖子,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处的盖子均与罐体1可开合连接。

第一曝气管2和第二曝气管9均通过供气管与第一供气设备连通,第一供气设备可为电磁风机,优选为变频风机,气提主管31的下方具有气体入口35,气提主管31通过气体入口35与第二供气设备连通,气体入口35与第二供气设备可拆卸连接,气体入口35处可设置仅供气体从第二供气设备流向气提主管31的单向瓣膜36,单向瓣膜36可防止第二供气设备停止供气的瞬间产生负压使污泥进入第二供气设备对第二供气设备造成损坏。

第一曝气管2、第二曝气管9和气提回流管3均采用upvc材质。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