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过滤池的跃层式AAO污水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540680发布日期:2021-09-07 21:40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过滤池的跃层式AAO污水处理方法与流程
一种带过滤池的跃层式aao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1.一种带过滤池的跃层式aao污水处理方法,属于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2.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是指通过厌氧区、缺 氧区、好氧区的不同组合以及不同的污泥回流方式来祛除水中的有 机污染物和氮、磷等的活性污泥处理方法,简称aao法(国家环境 保护标准hj-576-2010)。aao法有很多变种,以适应不同的水质的 需要;需要同时脱氮除磷时,则需要采用厌氧缺氧好氧工艺,并配 有混合液回流和高龄污泥回流。
3.目前aao法是使用非常普遍的一种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 它的处理效果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一般aao+二沉池可以达到 城镇生活污水排放的二级b标准。为了实现上述工艺,传统的aao 一体化污水处理器一般是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二沉池顺序自 流进水,曝气用曝气风机、污泥回流和混合液回流均采用水泵至少 3种动力部件;如果要求达到出水一级a,则需要增加mbr膜,以 及相应的加压泵、反洗泵、反洗加药泵3种动力部件,共计6个。 如果考虑备用,则可能达到8~10个左右。因此,控制流程复杂,一 般需要采用plc控制。
4.对大型污水处理设备和工程,如果设备选配合适,每种设备基 本上没有多余的能耗;但整体系统复杂,可靠性较低。对小型一体 化设备,由于曝气风机、扬水泵、污泥回流泵都很难做得很小或者 很难准确配套,每种设备往往都会出现较大的能量过剩(包括水泵 扬程过剩、风量过剩等),从而造成大量的能量浪费和运行成本偏高, 也使得污水一体化设备很难小型化,按此生产家用生活污水处理器 几乎是不可能的。
5.一家日本公司研制了一种小型ao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器,它 采用1台外置曝气风机同时对好氧区曝气和混合液回流(简称“气 提回流”)。国内也有的公司研制出了循环ao工艺的一体化生活污 水处理器,同样也只需要1台风机。水流顺序自流通过多个反应仓, 各反应仓内中部附近安装有曝气装置,只要流量和曝气量控制得当, 污水在同一仓内就可以实现缺氧-好氧过程,顺序通过多个反应仓就 实现了循环缺氧-好氧工艺。这两种设备既充分利用了风机的多余风, 又省掉了容易故障的混合液回流泵,如果来水量稳定,确实节能。
6.但这些产品有以下明显不足:(1)一般只能做到ao工艺,缺 少厌氧区和污泥回流,因此需要另加入除磷药剂除磷;国内个别厂 家也研制出用气提回流污泥的装置,它确是回流的污泥,但会同时 带入大量的空气,使厌氧区的含氧量超出有关规范要求,其实质仍 将厌氧区变成了缺氧区,仍只有ao工艺,一般还需要加除磷剂等 其它办法一除磷。(2)进水自流,难以做到根据污水流量控制风机 的自动开停控制,因此风机一般需要24*7天工作,不仅风机寿命 短,而且当实际来水量达不到设计来水量时,能耗不能相应降低, 单位吨水能耗就会成倍增加,反而造成能耗浪费。(3)整个工艺的 单位体积效能低,需要一体化处理器的处理大,反而造成设备成本 高。(4)对户用等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器,风机无法安装在一
体化 设备内,需要另外挂壁安装,造成现场安装工作量大,需要专业人 员进行,从而限制了产品的普及。(5)两种处理器出水标准都不太 高,最好只能达到一级b出水标准。
7.随着我们对环境保护和节能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对农村生活污 水处理设备要求越来越高。(1)出水标准要求更高,需要同时脱氮 除磷且排水一级a甚至更高;(2)要求运行成本低,采用mbr生物 膜虽然能达到很好的出水标准,但运行成本平均提高1元/吨以上, 农村市场难以接受;(3)需要大量户用和微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器, 如农家乐、小型餐馆、农村特别是山区分散居民、小型自然村落等, 不仅要求这些户用一体化处理器投资低、运行成本低、运行可靠, 还要求安装维护方便。因此,随着我国农村环境整治的推进、农民 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迫切需要一种适合户用和小型一体化 生活污水处理的既简单又节能、能同时脱氮除磷的水处理工艺和方 法。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专利发明了一种带过滤池的跃层式aao污水处理方法 (简称“跃层式aao法”),它包括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二沉 池等aao活性污泥法的各处理单元,以及过滤池和反洗水蓄水池, 其主要特征是:好氧区的水位最高,而缺氧区的水位最低,二沉池 和反洗水蓄水池的最低水位均高于厌氧区;污水从厌氧区自流进入 缺氧区,再由扬水泵抽到好氧区内,然后顺序自流进入二沉池、过 滤池和反洗水蓄水池后排出;好氧区中的混合液自流回流到缺氧区, 二沉池中的污泥虹吸自流回流到厌氧区;过滤池采用自动虹吸反洗, 反洗水自动排入厌氧区或缺氧区中,实现零排放过滤。
9.传统的工艺是aao工艺中,厌氧区水位最高,而二沉池水位最 低,污水从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再到二沉池,水位是从高到低 自流;因此混合液回流和污泥回流均需要用回流泵。
10.本发明专利提出了aao工艺中,好氧区水位最高,二沉池次之, 而缺氧区水位最低,污水从厌氧区自流进入缺氧区,然后用扬水泵 提升到好氧区,再自流到二沉池;只要好氧区和二沉池的水位均高 于厌氧区,好氧区的混合液可以采用溢流自流或者虹吸自流回到缺 氧区,二沉池底部的高龄污泥就可以采用虹吸自流回到厌氧区。本 专利中,从缺氧区到好氧区需要用泵提升水位,污水实现“跃层”, 因此可以称谓“跃层式aao法”。
11.与传统aao法比较,本专利的跃层aao法有以下明显的优点:
12.(1)采用了无泵自动回流,只需要1台泵:比传统aao法的 2个回流泵少用1台泵,投资和运行成本都更低,整体可靠性更高。
13.(2)带有零动力、零排放的过滤池:本专利的aao法在二沉 池后配过滤池,只要过滤池和反洗蓄水池最低水位仍高于厌氧区水 位,则过滤池就可以采用自动虹吸反洗并将反洗排水排入缺氧区中 或缺氧区中,形成零排放、零动力的过滤!增加了过滤池,排水质 量更高、更可靠。
14.(3)可将过滤池设计成双滤(快滤和慢滤)一体过滤池(又称
ꢀ“
双滤一体过滤器”),实现零动力、零排放地将排水从一级b提升 到一级a:如果采用粗滤-慢滤(滤速不高于0.3米/小时)两级过滤 工艺,根据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有关研究(《保障农村饮水安 全的生物慢滤水处理技术》,课题编号环0120012007,2010年国家 科技部应用一等奖),“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慢滤对细菌、病毒、有 机污染物、嗅味及色度等污染物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对大肠杆菌 的去除率高达100%;细菌总数去除率在97%以上。

对氨氮的去除 率高达98.5%。

对浊度的去除率达99%以上。

对重金属的去除效 果也很好,铜、镉、铁的去除率在95%以上,锰、铅、锌的去除率 在60%~88%之间。

对有机物codmn、toc的去除分别稳定在 28.1%~37.1%和31%~36%。”可见,生物慢滤不仅可以将30~50ntu 处理成1ntu,而且对有机污染有显著的祛除效果。结合我公司的专 利“一种可对慢滤池滤料进行循环分层反洗的快慢滤一体净水器
”ꢀ
(专利号zl2014 0489268.1)技术,可以采用一个虹吸反洗装置对 同轴的快滤和慢滤两级过滤器进行虹吸反洗。因此,只要采用同轴 的双滤一体过滤器,就可以大大提升出水水质;只在aao-二沉池出 水足够好(稍高于一级b的标准),再经过双滤一体过滤器后,出 水就可以达一级a的标准。由于采用跃层式aao法后,可以反洗水 零排放,这就为一级b出水提升到一级a提供了一条零排放、零动 力的技术路径。
15.(4)扬水泵可以根据用户实际来水量自动开启和关停:只要缺 氧区有一定的调节容量,本专利的扬水泵就可以根据缺氧区的水位 自动开启和关停,从而实现根据来水量的自动开启和关停。这样不 仅可以省掉复杂的控制装置,而且可以保持吨水电耗基本不变,更 好地适应农村家庭来水量多变的实际情况。
16.(5)可以实现缺氧区内的搅拌回流:即扬水泵在缺氧区的末端 取水,并将部分泵出水回流到缺氧区的进水口端。受混合液回流的 影响,传统的一体化污水处理器的缺氧区进水口处的溶氧往往较高, 很多高于0.5mg/l,而出水口处的溶氧又往往偏低,很多低于0.2mg/l, 使缺氧区内的溶氧梯度较大,实际成为兼氧池。采用本专利的工艺, 可以将提升泵的出水部分直接回流到缺氧区的进水口处,形成搅拌 回流。这可以降低缺氧区的溶氧梯度,使缺氧区更好地保持在缺氧 状态。运行时的流量平衡方程如下:
17.q

=q

+q
混回
+q
泥回
+q
搅回
18.=(3.4~6)q

+q
搅回
19.其中:q

——处理器的平均排水流量
20.q
混回
——混合液回流流量,按规范q
混回
=200%~400%q

21.q
混回
——污泥回流流量,按规范q
泥回
=40~100%q

22.实际上,我国现有的污水泵的最小功率为180w,额定流量为6 吨/小时。如果q
搅回
=0,即不设搅拌回流,则q排=1吨/小时,相当 于24吨/天,即按此设计的最小的一体化污水处理器为20吨/天左 右。如果设置了搅拌回流,则可以设计生产更小的一体化污水处理 器。
23.(6)控制更简单可靠:整个一体化污水处理器只需要一台水泵 和一台风机,大大降低了设备数量和控制难度。风机对运行环境的 要求很高,如果采用水射器曝气还可以省掉风机,使整个一体化污 水处理器只需要1台水泵。从而为一体化污水处理器的小型化、甚 至家用化提供了技术途径。
附图说明:
24.附图1、2、3、4说明了一种带过滤池的跃层aao法生产的一体 化污水处理器。其中附图1是实施例的a-a截面正视图,附图2为 俯视图,附图3为b-b截面正视图,附图4为c-c截面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如附图所示一体化污水处理器,其处理能力为5吨/天,采用 180w扬水泵。图中倾斜中隔板17将整个桶体2分隔成上下两层, 但在设备仓33处留有缺口;倾斜中隔板17在二沉池9的靠近污水 进水口1上方附近形成最低点,以便污泥聚积;厌氧区18和缺氧区 19分别位于下层,由隔板20分隔开;过滤池5和反洗水蓄水池4 位于上层;竖隔板22和两块31将桶体2与蓄水池4之间的环形池 划分成好氧区10、二沉池9和设备仓33,其中好氧区10基本在缺 氧区19的上方,二沉池9在厌氧区18的上方;上部密封的过滤池5位于蓄水池4的中央,基本位于缺氧区19的上方,其下部与蓄水 池4有通道联通;污泥虹吸回流管3采用带破坏管8的溢流式虹吸 方式,下部通向厌氧区18的进水口1附近,以便更好地与进来的污 水原水混合;过滤池5的虹吸下降管14和虹吸辅助管15的出口通 到下层缺氧区19内,以便将排水和排气均集中在缺氧区19中。
26.污泥虹吸回流管3的虹吸上升管6下端伸到二沉池9的底部附 近,以便虹吸时抽取聚焦在二沉池9底部最低处附近的高龄污泥; 虹吸上升管6的顶端布置有破坏管8,以通过控制虹吸时间来调整 污泥回流量。过滤池5采用由原水消落引导的自动虹吸反洗装置, 其过滤进水管7和虹吸引导管11分别从二沉池9和好氧区10中取 水。为了防止扬水泵21停止后,上层好氧区10中的水回流,在水 射器24的上部安装在单向止回阀25。
27.水射器24的进气口35通过软管联通到水处理器外,以便扬水 泵21运行时不断抽取外面的高含氧空气,实现扬水曝气;扬水泵 21由安装在缺氧区19中的双位水位开关23控制,使扬水泵21可 以根据来水自动开启和关停,实现水处理器根据实际来水量全自动 化运行。
28.污水从进水口1进入厌氧区18内,与从污泥虹吸回流管3的回 流污泥混合后,再进入缺氧区19内;在与过滤池5的虹吸下降管 14和虹吸辅助管15的出水混合后,再由扬水泵21经过水射器24 曝气、单向止回阀25进入上层的好氧区10中:好氧区10的出水经 二沉池9沉淀后,从过滤进水管7和过滤池5的虹吸上升管13进入 密封过滤池5,经过滤料16过滤后储存在反洗水蓄水池34内,最 后经过出水管27排出(或者经过必要的消毒杀菌)。
29.由于扬水泵21的流量较大,当它启动一段时间后,好氧区10 和二沉池9中的水位均会上升,当水位上升到破坏斗30高程时,破 坏斗30内进水并逐步对虹吸引导管11进行水密封;当二沉池9中 的水位上升到虹吸引导管11的最高点后,虹吸引导管11中的水会 经过抽气装置12和虹吸辅助管15向下层的缺氧区19中排水,并通 过抽气装置12形成抽气;当抽气形成足够的负压时,会引导密封过 滤池5生产自动虹吸,此时,存储在反洗水蓄水池34中的过滤后的 水会反向流动,反向经过滤料16、虹吸上升管13、虹吸下降管14 快速排入下层的缺氧区19中,实现零排放地对过滤池5的虹吸反洗。
30.混合流回流的水量可以通过调整虹吸破坏斗30的高程来调整。 虹吸形成过程中带入的少量空气,使缺氧区19保持一定的含氧浓度。 当二沉池9中水位上升污泥虹吸回流管3的顶端时,污泥虹吸回流 管3会产生自动虹吸,虹吸上升管6会将二沉池9底部的高龄污泥 回流到下层的厌氧区18中,形实无泵污泥自动回流。污泥回流量可 以通过调整污泥虹吸回流管的破坏管口高程来调整。
31.在该实施例中,整个一体化污水处理器采用了了跃层aao法, 并带有零排放、零动力的过滤池,只有一个功耗,即扬水泵21。与 传统的一体化污水处理器相比,不仅大大节省
能耗,而且使控制简 单可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