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环保社区厨余垃圾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12072发布日期:2020-09-23 01:33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环保社区厨余垃圾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环保社区厨余垃圾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社区生活垃圾处理,一般是在单元门外和路边设置垃圾桶,业主将垃圾袋装投入垃圾桶,物业公司从垃圾桶内将垃圾运至小区内的垃圾中转站或直接运送至附近的垃圾处理系统。但堆放厨余垃圾容易滋生异味和细菌;而用下水道粉碎机单独处理厨余垃圾成本较高、易导致下水道堵塞、无法利用厨余垃圾。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卫生的智能环保社区厨余垃圾处理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环保社区厨余垃圾处理系统,包括箱体框架,箱体框架内设有垃圾桶送入装置、用于倾倒并清洁垃圾桶的清洗烘干装置、垃圾桶送出装置和机械手装置;

所述箱体框架为内部中空且顶部、前部均开口的方体结构,箱体框架内部的后侧安装有清洗烘干装置,箱体框架内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垃圾桶送入装置和垃圾桶送出装置,箱体框架内部的中心位置设有机械手装置;箱体框架前端的左侧设有垃圾桶出口、右侧设有垃圾桶进口,垃圾桶送入装置和垃圾桶送出装置的运送轨迹平行且反向布置,垃圾桶送入装置的运送轨迹自垃圾桶进口沿前后方向向后延伸,垃圾桶送出装置的运送轨迹沿前后方向向前延伸至垃圾桶出口;

所述垃圾桶送入装置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传送带,第一传送带的主动轮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第一驱动电机驱动第一传送带运行;第一传送带的上方设有垃圾桶暂存装置,垃圾桶暂存装置布置于所述垃圾桶进口处;

所述垃圾桶暂存装置包括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的两个偏心轮,两个偏心轮分别安装于轮轴的两端,且两个偏心轮的偏心方向相反,轮轴的一端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每个偏心轮的外壁均铰接有由偏心轮带动做往复运动的遮挡板,两个遮挡板的运动方向相反;每个遮挡板的顶部均滑动置入对应的导轨内,两个导轨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导轨水平设置于第一传送带的上方,导轨的右端垂直固定在箱体框架的右侧壁内壁面上;遮挡板所在平面与第一传送带所在平面垂直,且遮挡板的大小与垃圾桶的大小相适配,使得遮挡板能够挡住第一传送带上的垃圾桶;

所述清洗烘干装置包括垃圾倾倒箱和清洗箱,垃圾倾倒箱和清洗箱均为顶部开口、内部中空的方体结构,且垃圾倾倒箱的左侧壁与清洗箱的右侧壁相连接;清洗箱的四个内壁上均设有喷水口和烘干器,垃圾倾倒箱具有一用于堆放厨余垃圾的内腔;

所述机械手装置包括机械手基座,机械手基座与箱体框架的底面固定连接,机械手基座上竖直设置有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底座,第一底座上安装有第一回转体,第一回转体与第一步进电机相连,第一回转体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第一步进电机驱动第一回转体绕自身轴线转动;第一回转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底座,第二底座上安装有第二回转体,第二回转体与第二步进电机相连,第二回转体的轴线平行于水平面,第二步进电机驱动第二回转体绕自身轴线转动;第二回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底座,第三底座内水平安装有第二液压缸,第三底座远离第二回转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手爪连接台座,手爪连接台座与机械手爪固定连接,第二液压缸的输出轴贯穿手爪连接台座与机械手爪的拉伸轴固定连接,第二液压缸驱动机械手爪的开合运动;机械手装置抓取垃圾桶送入装置上的垃圾桶,并移动至清洗烘干装置完成倾倒和清洗烘干后,将垃圾桶倒放置于垃圾桶送出装置上;

所述送出装置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的主动轮与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第三驱动电机驱动第二传送带运行;第二传送带前端的下方设有存桶管道,存桶管道为向下倾斜的方形管道,方形管道的口径自上至下逐渐减小,方形管道的下端的口径与垃圾桶的桶口直径相适配;存桶管道的上端开口与所述垃圾桶出口处相接,存桶管道的下端开口设有弹簧取桶装置;弹簧取桶装置包括矩形的支撑框架,支撑框架所在平面与存桶管道的轴线相垂直,支撑框架内部的上下两侧对称设有沿水平方向布置的滑轨,滑轨上滑动连接有两块挡板,两块挡板设置于存桶管道下端开口的前方,两块挡板闭合后挡住存桶管道的下端开口;两块挡板互相远离的一侧均水平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挡板的外侧和支撑框架的内侧抵接,两块挡板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供垃圾桶取出的弧形凹槽,多个垃圾桶桶口朝下堆叠于存桶管道内。

进一步,所述箱体框架设置于柜体的内部,箱体框架内设有用于安装各个部件的安装架。

进一步,所述垃圾桶为顶部开口、内部中空的圆柱形,且桶口的直径略大于桶底的直径。

进一步,所述存桶管道的上端开口两侧设有防止垃圾桶掉出存桶管道的斜板,斜板与第二传送带的左右两侧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高效卫生。与人工清洗厨余垃圾桶速度相比效率大幅提升,人不用直接接触垃圾,垃圾桶经过清洗、烘干,大幅减少细菌和蚊虫滋生。

2)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垃圾大多异味来源于变质的厨余垃圾,居民日常出行将不会经过各单元楼下或主干道散发异味的垃圾桶,并且减了少细菌和蚊虫感染。

3)减少塑料使用。用可重复使用垃圾桶代替传统垃圾袋,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减少白色污染。

4)实现厨余垃圾资源化。集中处理厨余垃圾,可以统一专门的处理场所进行沼气发电、制作肥料等,并提高厨余垃圾利用率,符合可持续发展。

5)使用成本低。集体集中处理,不用每门每户安装专门的处理设施,减少每日清理各单元垃圾桶的人工开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送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清洗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送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垃圾桶暂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机械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弹簧取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箱体框架,11-安装支架,2-垃圾桶送入装置,21-垃圾桶暂存装置,211-偏心轮,212-轮轴,213-遮挡板,214-导轨,215-第二驱动电机b,22-第一传送带,23-第一驱动电机,3-机械手装置,31-第二液压缸,32-第二回转体,33-第一回转体,34-第一液压缸,4-清洗烘干装置,41-垃圾倾倒箱,42-清洗箱,43-喷水口,44-烘干器,5-垃圾桶送出装置,51-第二传送带,52-第三驱动电机,53-存桶管道,54-弹簧取桶装置,541-支撑框架,542-挡板,543-弹簧,544-滑轨,6-垃圾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参照附图,一种智能环保社区厨余垃圾处理系统,包括箱体框架1,箱体框架1内设有垃圾桶送入装置2、用于倾倒并清洁垃圾桶的清洗烘干装置4、垃圾桶送出装置5、机械手装置3和控制器;

所述箱体框架1为内部中空且顶部、前部均开口的方体结构,箱体框架内部的后侧安装有清洗烘干装置4,箱体框架内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垃圾桶送入装置2和垃圾桶送出装置5,箱体框架内部的中心位置设有机械手装置3;箱体框架1前端的左侧设有垃圾桶出口、右侧设有垃圾桶进口,垃圾桶送入装置2和垃圾桶送出装置5的运送轨迹平行且反向布置,垃圾桶送入装置2的运送轨迹自垃圾桶进口沿前后方向向后延伸,垃圾桶送出装置5的运送轨迹沿前后方向向前延伸至垃圾桶出口;箱体框架1设置于柜体的内部,箱体框架1内设有用于安装各个部件的安装架11,柜体的外侧设有控制器。控制器与第一驱动电机23、第二驱动电机215、第三驱动电机52、喷水口43、烘干器44、第二液压缸31和第一液压缸34电连接。

所述垃圾桶送入装置2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传送带22,第一传送带22的主动轮与第一驱动电机23的输出轴相连,第一驱动电机驱动23第一传送带22运行;第一传送带22的上方设有垃圾桶暂存装置21,垃圾桶暂存装置21布置于所述垃圾桶进口处;

所述垃圾桶暂存装置21包括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的两个偏心轮211,两个偏心轮211分别安装于轮轴212的两端,且两个偏心轮211的偏心方向相反,轮轴212的一端与第二驱动电机215的输出轴连接;每个偏心轮211的外壁均铰接有由偏心轮带动做往复运动的遮挡板213,两个遮挡板213的运动方向相反;每个遮挡板213的顶部均滑动置入对应的导轨214内,两个导轨214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导轨214水平设置于第一传送带的上方,导轨214的右端垂直固定在箱体框架1的右侧壁内壁面上;遮挡板213所在平面与第一传送带22所在平面垂直,且遮挡板213的大小与垃圾桶的大小相适配,使得遮挡板213能够挡住第一传送带22上的垃圾桶,用户在存入标准垃圾桶时内部为半封闭状态,实现减少臭味发散的功能。

所述清洗烘干装置4包括垃圾倾倒箱41和清洗箱42,垃圾倾倒箱41和清洗箱42均为顶部开口、内部中空的方体结构,且垃圾倾倒箱41的左侧壁与清洗箱42的右侧壁相连接;清洗箱42的四个内壁上均设有喷水口43和烘干器44,垃圾倾倒箱41具有一用于堆放厨余垃圾的内腔;当垃圾桶到达清洗烘干装置4上方时,四个喷水口43和四个烘干器44依次工作,实现垃圾桶的清洁;

所述机械手装置3包括机械手基座,机械手基座与箱体框架1的底面固定连接,机械手基座上竖直设置有第一液压缸34,第一液压缸34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底座,第一底座上安装有第一回转体33,第一回转体33与第一步进电机相连,第一回转体33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第一步进电机驱动第一回转体33绕自身轴线转动;第一回转体3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底座,第二底座上安装有第二回转体32,第二回转体32与第二步进电机相连,第二回转体32的轴线平行于水平面,第二步进电机驱动第二回转体32绕自身轴线转动;第二回转体3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底座,第三底座内水平安装有第二液压缸31,第三底座远离第二回转体3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手爪连接台座,手爪连接台座与机械手爪固定连接,第二液压缸31的输出轴贯穿手爪连接台座与机械手爪的拉伸轴固定连接,第二液压缸31驱动机械手爪的开合运动;机械手装置3抓取垃圾桶送入装置2上的垃圾桶,并移动至清洗烘干装置4完成倾倒和清洗烘干后,将垃圾桶倒放置于垃圾桶送出装置5上;

所述送出装置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传送带51,第二传送带51的主动轮与第三驱动电机52的输出轴相连,第三驱动电机52驱动第二传送带51运行;第二传送带51前端的下方设有存桶管道53,存桶管道53为向下倾斜的方形管道,方形管道的口径自上至下逐渐减小,方形管道的下端的口径与垃圾桶的桶口直径相适配;存桶管道3的上端开口与所述垃圾桶出口处相接,存桶管道53的上端开口两侧设有防止垃圾桶掉出存桶管道的斜板,斜板与第二传送带的左右两侧连接;存桶管道53的下端开口设有弹簧取桶装置54;弹簧取桶装置54包括矩形的支撑框架541,支撑框架541所在平面与存桶管道53的轴线相垂直,支撑框架541内部的上下两侧对称设有沿水平方向布置的滑轨544,滑轨544上滑动连接有两块挡板542,两块挡板542设置于存桶管道53下端开口的前方,两块挡板542闭合后挡住存桶管道53的下端开口;两块挡板542互相远离的一侧各水平设有两个弹簧543,弹簧543的两端分别与挡板542的外侧和支撑框架541的内侧抵接,两块挡板542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供垃圾桶取出的弧形凹槽,多个垃圾桶桶口朝下堆叠于存桶管道内,垃圾桶为顶部开口、内部中空的圆柱形,且桶口的直径略大于桶底的直径。弹簧543使得初始状态时两块挡板542相互闭合,用户取桶时需手动拨开两块挡板542至垃圾桶桶口露出,后可将垃圾桶剩余部分轻轻拉出,因垃圾桶桶口直径略大于底部直径,在四条弹簧542的作用下可使堆叠的垃圾桶一个一个地取出。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发明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