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挥发性污染土壤修复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40188发布日期:2020-09-15 19:52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挥发性污染土壤修复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污染土壤治理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挥发性污染土壤修复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处于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无机界和生物界的中心,不仅在本系统内进行着能量和物质的循环,而且与水域、大气和生物之间也不断进行物质交换,一旦发生污染,三者之间就会有污染物质的相互传递。

目前的挥发性污染土壤修复一体化装置在对土壤进行修复时,采用进气和排气的方式对土壤进行挥发,由于土壤在中可能含有水分,且土壤成堆过于密集,在进行挥发时,表面的土壤容易挥发,而埋在土壤内部中间的则不容易挥发,使土壤修复不彻底;且土壤中不可避免存在的石块不能与土壤分离,不利于提升处理后的土壤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挥发性污染土壤修复一体化装置,其能对土壤进行分散,便于土壤中的挥发物进行充分挥发,修复更加彻底;同时能分离出土壤中的石块,可提升处理后的土壤的质量。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挥发性污染土壤修复一体化装置,包括底部设有支撑腿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土壤存放腔、臭氧氧化机构、中和喷淋机构和吸附机构,所述外壳体的一侧设有与土壤存放腔连通的进料口,所述臭氧氧化机构包括臭氧氧化储水槽、位于臭氧氧化储水槽内的曝气盘以及位于臭氧氧化储水槽正上方的臭氧氧化水喷淋管,所述中和喷淋机构包括集液槽和位于集液槽正上方的中和液喷淋管,所述吸附机构包括填充有活性炭,所述臭氧氧化储水槽和集液槽两侧的上方均设有固定在外壳体上的挡板,所述外壳体的顶部设有出气管道并连接有抽风机;

所述土壤存放腔内设有石块分离机构,所述石块分离机构包括长度平行于外壳体宽度方向设置的转动筒和沿转动筒内侧周圈等间距设置的弧形板,所述转动筒前后端面均贴附在外壳体的相应内侧面上,且转动筒的后端面的中心处连接有由电机驱动的转动轴,所述转动筒的外侧面上沿其周圈等间距固定有至少三块平行于转动筒长度方向的搅拌板,所述土壤存放腔的底面呈下凹的弧形曲面,且该弧形曲面的中线轴线与转动筒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搅拌板背向转动筒的一端刚好能贴附土壤存放腔的底面;每相邻两块所述搅拌板之间的转动筒上均开设有一个通口,所述通口的长度略小于转动筒的长度,且所述弧形板与通口一一对应并封堵在通口的内侧,所述弧形板的一侧铰接在转动筒内侧面上,且铰接处设有扭簧,当扭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弧形板紧压在转动筒上;所述弧形板上遍布式开设有能供土壤通过却不能供石块通过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筒的前后端面均敞口,且转动筒的前后端面均连接有至少一块位于相应端口直径上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中部均连接有一根横向贯穿外壳体的转动轴,所述外壳体上供相应转动轴穿过的位置处均固定有套装在转动轴上的轴承,其中位于外壳体后方的转动轴通过带传动结构与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电机通过安装座置于地面上。启动电机转动,通过带传动结构可带动位于外壳体后方的转动轴转动,进而通过连接板能够带动转动筒转动,同时使得位于外壳体前方的转动轴也发生转动,即能有效实现对转动筒的转动驱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的后侧端面上固定有罩设于该侧转动轴外侧的防护壳体。防护壳体能够对位于外壳体外侧的转动轴及其上的带轮等部件进行防护。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板的内侧面为倾斜面,且其对应的半径由前端向后端渐增,所述外壳体的后侧面板上开设有一个正对转动筒下部的石块出料口,且石块出料口的底部不高于转动筒的内底部,所述外壳体的后侧外表面上设有用于封堵石块出料口的第一开合门。进入转动筒内侧的石块可沿弧形板的倾斜面向后侧聚集,对石块的排出起到导向作用,打开第一开合门后,石块就能从石块出料口排出;同时,进入转动筒内侧的土壤可沿弧形板的倾斜面发生滑动,即能够增多该部分土壤与更多的通孔接触,从而能够促进转动筒内侧的土壤通过通孔排出转动筒。

进一步地,所述土壤存放腔的底面由后端向前端渐低,所述外壳体的前侧面板上开设有一个正对土壤存放腔下部的土壤出料口,且土壤出料口的底部不高于土壤存放腔的底部,所述外壳体的前侧外表面上设有用于封堵土壤出料口的第二开合门。在土壤处理结束后,打开第二开合门,土壤存放腔内的土壤就能沿土壤存放腔底部的倾斜面向前方移动,随后就能通过土壤出料口排出。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挡板所在的外壳体的相应侧位于土壤存放腔上方的部分倾斜设置,且相应两侧之间的间距由下至上渐小。外壳体的相应部分倾斜设置并向上聚拢,能够促进挥发性气体向中部聚拢,且气体在上方的被处理区域的长度较小,使得喷淋处理过程中的生成物和残留物(固体和液体)落下时能完全落入相应的槽体内,从而可避免前述喷淋处理过程中的生成物和残留物落入土壤中造成的二次污染。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另一种改进,所述臭氧氧化机构和中和喷淋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外壳体部分呈侧面中部外凸的筒形,所述土壤存放腔、臭氧氧化机构、中和喷淋机构及吸附机构两两之间均通过隔板隔离,每块隔板均在其一侧开设有一个连通口,且每相邻两块隔板上的连通口位于两相对侧,位于下方的两块隔板上的连通口均朝向其上方的外壳体部分的相应侧内壁倾斜设置;所述吸附机构的顶部设有一块阻挡板,所述阻挡板背向吸附机构底部的隔板上的连通口的一侧与相应侧外壳体之间留有缺口,所述阻挡板和隔板上均等间距固定有高度小于吸附机构的高度的分隔板,且阻挡板和隔板上的分隔板穿插错位式分布。应用过程中,土壤中散发出来的气体通过底部的隔板上的连通口进入臭氧氧化机构所在腔体内,气体首先冲击在该腔体一侧的侧壁上,能够均匀的向周侧散开并逐渐向其相对侧移动,能够延长气体在该腔体内的停留时间,从而能够提升对气体的氧化处理效果;然后经过氧化处理的气体通过中间的隔板上的连通口进入中和喷淋机构所在腔体内,气体首先冲击在该腔体一侧的侧壁上,能够均匀的向周侧散开并逐渐向其相对侧移动,能够延长气体在该腔体内的停留时间,从而能够提升对气体的喷淋中和处理效果;之后经过喷淋中和处理的气体通过顶部的隔板上的连通口进入吸附机构所在腔体内,因为阻挡板和分隔板的隔离作用,使得吸附机构内形成横向延伸的迂回通道,待吸附处理的气体沿该迂回通道移动,能够延长气体在该腔体内的停留时间,从而能够提升对气体的吸附处理效果,最终经过吸附处理的气体从阻挡板一侧的缺口处上升并排出。

3.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外壳体的土壤存放腔内设有转动筒,并在转动筒的外侧面上沿其周圈等间距固定有搅拌板,应用中,通过转动筒的转动,带动搅拌板转动,可实现对土壤进行搅拌,且能够持续性翻动土壤,对土壤进行分散,可促进土壤内部的气体释放出来,有利于促进土壤修复彻底。

(2)本发明和沿转动筒内侧周圈等间距设置的弧形板,每相邻两块搅拌板之间的转动筒上均开设有一个通口,且弧形板与通口一一对应并封堵在通口的内侧,弧形板的一侧铰接在转动筒内侧面上,且铰接处设有扭簧,弧形板上遍布式开设有能供土壤通过却不能供石块通过的通孔。应用中,当搅拌板承托着土壤转动至转动筒的上端时,混有石块的土壤的重力作用在相应的弧形板上,可克服扭簧的弹力使得该弧形板向下转动,混有石块的土壤落入转动筒内侧,而随着转动筒的转动,转动筒内侧的土壤能够从通孔排出转动筒,而转动筒内侧的石块却不能通过通孔,且弧形板在扭簧的复位作用下迅速紧贴转动筒封堵通口,即使石块在转动筒的转动下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也不能通过通口排出转动筒,即进入转动筒内侧的石块能够稳定位于转动筒内侧,实现石块与土壤的分离,有利于提升处理后的土壤的质量。

综上,本发明能对土壤进行分散,便于土壤中的挥发物进行充分挥发,修复更加彻底;同时能分离出土壤中的石块,可提升处理后的土壤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在实施例2中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区域a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侧视图,其中土壤存放腔4及其内部结构所在部分为剖视图;

图4为图3中区域b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中区域c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在实施例3中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外壳体;2、转动筒;3、搅拌板;4、土壤存放腔;5、挡板;6、集液槽;7、中和液喷淋管;8、抽风机;9、吸附机构;10、臭氧氧化水喷淋管;11、曝气盘;12、臭氧氧化储水槽;13、进料口;14、连接板;15、支撑腿;16、通口;17、通孔;18、扭簧;19、弧形板;20、连通口;21、隔板;22、阻挡板;23、分隔板;24、轴承;25、防护壳体;26、转动轴;27、带传动结构;28、电机;29、安装座;30、石块出料口;31、第一开合门;32、土壤出料口;33、第二开合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一种挥发性污染土壤修复一体化装置,包括底部设有支撑腿15的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土壤存放腔4、臭氧氧化机构、中和喷淋机构和吸附机构9,所述外壳体1的一侧设有与土壤存放腔4连通的进料口13,所述臭氧氧化机构包括臭氧氧化储水槽12、位于臭氧氧化储水槽12内的曝气盘11以及位于臭氧氧化储水槽12正上方的臭氧氧化水喷淋管10,所述中和喷淋机构包括集液槽6和位于集液槽6正上方的中和液喷淋管7,所述吸附机构9包括填充有活性炭,所述臭氧氧化储水槽12和集液槽6两侧的上方均设有固定在外壳体1上的挡板5,所述外壳体1的顶部设有出气管道并连接有抽风机8;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所述土壤存放腔4内设有石块分离机构,所述石块分离机构包括长度平行于外壳体1宽度方向设置的转动筒2和沿转动筒2内侧周圈等间距设置的弧形板19,所述转动筒2前后端面均贴附在外壳体1的相应内侧面上,且转动筒2的后端面的中心处连接有由电机28驱动的转动轴26,所述转动筒2的外侧面上沿其周圈等间距固定有至少三块平行于转动筒2长度方向的搅拌板3(图中示出了六块搅拌板3),所述土壤存放腔4的底面呈下凹的弧形曲面,且该弧形曲面的中线轴线与转动筒2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搅拌板3背向转动筒2的一端刚好能贴附土壤存放腔4的底面;每相邻两块所述搅拌板3之间的转动筒2上均开设有一个通口16,所述通口16的长度略小于转动筒2的长度,且所述弧形板19与通口16一一对应并封堵在通口16的内侧,所述弧形板19的一侧铰接在转动筒2内侧面上,且铰接处设有扭簧18,当扭簧18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弧形板19紧压在转动筒2上;所述弧形板19上遍布式开设有能供土壤通过却不能供石块通过的通孔17。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转动筒2的前后端面均敞口,且转动筒2的前后端面均连接有至少一块位于相应端口直径上的连接板14(图中仅示出了一块连接板14),所述连接板14的中部均连接有一根横向贯穿外壳体1的转动轴26,所述外壳体1上供相应转动轴26穿过的位置处均固定有套装在转动轴26上的轴承24,其中位于外壳体1后方的转动轴26通过带传动结构27与电机28传动连接,所述电机28通过安装座29置于地面上。启动电机28转动,通过带传动结构27可带动位于外壳体1后方的转动轴26转动,进而通过连接板14能够带动转动筒2转动,同时使得位于外壳体1前方的转动轴26也发生转动,即能有效实现对转动筒2的转动驱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外壳体1的后侧端面上固定有罩设于该侧转动轴26外侧的防护壳体25。防护壳体25能够对位于外壳体1外侧的转动轴26及其上的带轮等部件进行防护。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弧形板19的内侧面为倾斜面,且其对应的半径由前端向后端渐增,所述外壳体1的后侧面板上开设有一个正对转动筒2下部的石块出料口30,且石块出料口30的底部不高于转动筒2的内底部,所述外壳体1的后侧外表面上设有用于封堵石块出料口30的第一开合门31。进入转动筒2内侧的石块可沿弧形板19的倾斜面向后侧聚集,对石块的排出起到导向作用,打开第一开合门31后,石块就能从石块出料口30排出;同时,进入转动筒2内侧的土壤可沿弧形板19的倾斜面发生滑动,即能够增多该部分土壤与更多的通孔17接触,从而能够促进转动筒2内侧的土壤通过通孔17排出转动筒2。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土壤存放腔4的底面由后端向前端渐低,所述外壳体1的前侧面板上开设有一个正对土壤存放腔4下部的土壤出料口32,且土壤出料口32的底部不高于土壤存放腔4的底部,所述外壳体1的前侧外表面上设有用于封堵土壤出料口32的第二开合门33。在土壤处理结束后,打开第二开合门33,土壤存放腔4内的土壤就能沿土壤存放腔4底部的倾斜面向前方移动,随后就能通过土壤出料口32排出。

上述挥发性污染土壤修复一体化装置的具体应用过程为:

将待处理的土壤从进料口13倒入土壤存放腔4中,并封堵进料口13,然后启动电机28,带动转动轴26转动,进而带动转动筒2转动,转动筒2上的搅拌板3随之转动对土壤进行搅拌,且能够持续性翻动土壤,对土壤进行分散,可促进土壤内部的气体释放出来,有利于促进土壤修复彻底;同时,当搅拌板3承托着土壤转动至转动筒2的上端时,混有石块的土壤的重力作用在相应的弧形板19上,可克服扭簧18的弹力使得该弧形板19向下转动,混有石块的土壤落入转动筒2内侧,而随着转动筒2的转动,转动筒2内侧的土壤能够从通孔17排出转动筒2,而转动筒2内侧的石块却不能通过通孔17,且弧形板19在扭簧18的复位作用下迅速紧贴转动筒2封堵通口16,即使石块在转动筒2的转动下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也不能通过通口16排出转动筒2,即进入转动筒2内侧的石块能够稳定位于转动筒2内侧,实现石块与土壤的分离,有利于提升处理后的土壤的质量。

启动抽风机8,从土壤中挥发出来的气体在抽风机8的抽吸作用下向上移动,先经过臭氧氧化将废气中有害物质氧化为易于吸收和吸附的小分子物质,再经中和处理,最后经吸附系统中的活性炭进一步净化处理,实现了气体的达标排放;待气体排尽后,打开第一开合门31后,转动筒2内的石块就能通过石块出料口30从外壳体1的后方排出,打开第二开合门33,土壤存放腔4内的土壤就能沿土壤存放腔4底部的倾斜面向外壳体1的前方移动,随后就能通过土壤出料口32排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挡板5所在的外壳体1的相应侧位于土壤存放腔4上方的部分倾斜设置,且相应两侧之间的间距由下至上渐小。外壳体1的相应部分倾斜设置并向上聚拢,能够促进挥发性气体向中部聚拢,且气体在上方的被处理区域的长度较小,使得喷淋处理过程中的生成物和残留物(固体和液体)落下时能完全落入相应的槽体内,从而可避免前述喷淋处理过程中的生成物和残留物落入土壤中造成的二次污染。

其它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臭氧氧化机构和中和喷淋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外壳体1部分呈侧面中部外凸的筒形,所述土壤存放腔4、臭氧氧化机构、中和喷淋机构及吸附机构9两两之间均通过隔板21隔离,每块隔板21均在其一侧开设有一个连通口20,且每相邻两块隔板21上的连通口20位于两相对侧,位于下方的两块隔板21上的连通口20均朝向其上方的外壳体1部分的相应侧内壁倾斜设置;所述吸附机构9的顶部设有一块阻挡板22,所述阻挡板22背向吸附机构9底部的隔板21上的连通口20的一侧与相应侧外壳体1之间留有缺口,所述阻挡板22和隔板21上均等间距固定有高度小于吸附机构9的高度的分隔板23,且阻挡板22和隔板21上的分隔板23穿插错位式分布。应用过程中,土壤中散发出来的气体通过底部的隔板21上的连通口20进入臭氧氧化机构所在腔体内,气体首先冲击在该腔体一侧的侧壁上,能够均匀的向周侧散开并逐渐向其相对侧移动,能够延长气体在该腔体内的停留时间,从而能够提升对气体的氧化处理效果;然后经过氧化处理的气体通过中间的隔板21上的连通口20进入中和喷淋机构所在腔体内,气体首先冲击在该腔体一侧的侧壁上,能够均匀的向周侧散开并逐渐向其相对侧移动,能够延长气体在该腔体内的停留时间,从而能够提升对气体的喷淋中和处理效果;之后经过喷淋中和处理的气体通过顶部的隔板21上的连通口20进入吸附机构9所在腔体内,因为阻挡板22和分隔板23的隔离作用,使得吸附机构内形成横向延伸的迂回通道,待吸附处理的气体沿该迂回通道移动,能够延长气体在该腔体内的停留时间,从而能够提升对气体的吸附处理效果,最终经过吸附处理的气体从阻挡板22一侧的缺口处上升并排出。

其它同实施例1。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发明能对土壤进行分散,便于土壤中的挥发物进行充分挥发,修复更加彻底;同时能分离出土壤中的石块,可提升处理后的土壤的质量。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