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源N、P共掺杂碳气凝胶/交联壳聚糖复合膜电极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813251发布日期:2020-11-04 05:58阅读:69来源:国知局
生物质源N、P共掺杂碳气凝胶/交联壳聚糖复合膜电极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源n、p共掺杂碳气凝胶/交联壳聚糖复合膜电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铀资源匮乏,且陆地铀矿品位低,多系贫铀矿,故难以满足未来我国核燃料供应需求。从含铀废液中高效分离铀,既可有效回收铀资源,又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利用传统的分离方法如溶剂萃取、膜分离等进行低浓度铀的分离富集,其技术及经济可行性较差;而电吸附是实现含铀废水铀分离的有效方法,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经济高效的优点。常规吸附剂对u(vi)的吸附容量多在数十mg/g,而利用电吸附可使u(vi)吸附容量成倍提高;且通过在工作电极施加反向电位,u(vi)易于脱附,进而避免使用大量酸性脱附液;利用电吸附还可在分离u(vi)的同时去除溶液中的阴离子(如no3-),将二者同时捕获在反向电极多孔介质内,这也优于常规吸附剂。

电吸附分离废水中铀的关键在于开发新型高效的电极材料,碳材料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稳定性,是常用的电吸附电极材料。碳气凝胶具有孔结构发达,以及化学稳定性好、比表面积高、吸附容量大的优点,因此是电吸附良好的电极材料。以多元醇、酸等化学品为原料,制备碳气凝胶,但生产成本高;也可利用模板导向法制备碳气凝胶,但工艺复杂,依赖于模板的精细结构和尺寸,难以批量生产。因此,如何低成本制备高性能的电极材料,是利用电吸附分离含铀废水铀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源n、p共掺杂碳气凝胶/交联壳聚糖复合膜电极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生物质源n、p共掺杂碳气凝胶/交联壳聚糖复合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制备生物质源n、p共掺杂碳气凝胶

将废弃的生物质(柚子皮、甘蔗楂等)除去外层表皮,切成合适大小后洗净,而后将洗净的生物质充分吸水后,再与去离子水及n、p共掺杂源一并加至水热釜中,于250℃温度条件下进行水热反应,得到预碳化n、p共掺杂碳水凝胶,并进一步除去预碳化n、p共掺杂碳水凝胶中的可溶性杂质;

最后将除去可溶性杂质的预碳化n、p共掺杂碳水凝胶切成小方块,于-60℃温度条件下冷冻干燥使之成型,再在700℃温度条件下引入保护气体碳化4h,得到n、p共掺杂碳气凝胶;

(2)制备n、p共掺杂碳气凝胶/壳聚糖复合膜电极

于醋酸中加入定量壳聚糖,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壳聚糖溶液,而后在壳聚糖溶液中按质量配比加入步骤(1)获得的n、p共掺杂碳气凝胶混合,并加入定量的交联剂与导电炭黑,充分搅匀得粘稠混合液,最后将粘稠混合液均匀涂匀在二氧化钛板上,于120℃温度条件下干燥制得生物质源n、p共掺杂碳气凝胶/交联壳聚糖复合膜电极。

在本发明中,步骤(1)中,所述n、p共掺杂源为氨甲基膦酸。

在本发明中,步骤(1)中,所述水热釜中加入有30g生物质、80ml去离子水及3gn、p共掺杂源。

在本发明中,步骤(1)中,所述水热反应为14~18h。

在本发明中,步骤(1)中,所述除去预碳化n、p共掺杂碳水凝胶中的可溶性杂质流程为:将预碳化n、p共掺杂碳水凝胶浸泡在水与乙醇组成的混合液中数天。

在本发明中,步骤(2)中,所述醋酸浓度为1wt%。

在本发明中,步骤(2)中,所述壳聚糖与n、p共掺杂碳气凝胶的质量配比为1:0.1~0.3。

在本发明中,步骤(2)中,所述壳聚糖与n、p共掺杂碳气凝胶最佳质量配比为1:0.2。

在本发明中,步骤(2)中,所述导电炭黑为1.0g。

在本发明中,步骤(2)中,所述交联剂为环氧氯丙烷,且环氧氯丙烷为1.5ml。

在本发明中,步骤(2)中,所述保护气体为n2。

有益效果:

(1)本发明以农业加工废弃物柚子皮、甘蔗渣等本身具有天然植物纤维海绵结构的廉价天然生物质为原料,制备具有发达孔结构的n、p共掺杂碳气凝胶,进一步利用n、p共掺杂碳气凝胶与壳聚糖复合,制备n、p共掺杂碳气凝胶/交联壳聚糖复合膜电极,用于电吸附分离含铀废水中的铀,由此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材料性能;

(2)本发明在生物碳气凝胶制备时,以氨甲基膦酸作为共掺杂n、p源,在碳气凝胶中引入杂化n、p原子,具有孤对电子的杂化n、p原子可作为lewis碱,有效络合铀酰离子,由此提高电吸附分离铀的吸附容量;

(3)本发明利用n、p共掺杂生物质碳气凝胶与壳聚糖复合,制成n、p共掺杂碳气凝胶/交联壳聚糖复合膜电极,壳聚糖可以提高碳气凝胶的亲水性,并引入新的吸附位,有利于提高电吸附分离铀效果;

(4)本发明所制备的生物质源n、p共掺杂碳气凝胶/壳聚糖复合膜电极具有高比表面积、良好的导电性及化学稳定性,用于电吸附分离含铀废水中的铀时,具有铀回收率和吸附容量高,能够满足工业生产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的制备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清晰,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按壳聚糖与n、p共掺杂碳气凝胶质量配比为1:0.1实施)

生物质源n、p共掺杂碳气凝胶/交联壳聚糖复合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制备生物质源n、p共掺杂碳气凝胶

将废弃的生物质(柚子皮、甘蔗渣)除去外层表皮,切成合适大小后洗净,而后将30g生物质充分吸水后,再与80ml去离子水、3g氨甲基膦酸(n、p共掺杂源)一并加至水热釜中,于250℃温度条件下进行水热反应16h,得到预碳化n、p共掺杂碳水凝胶,再将预碳化n、p共掺杂碳水凝胶浸泡在水与乙醇组成的混合液中数天,以除去预碳化n、p共掺杂碳水凝胶中可溶性杂质;

最后将除去可溶性杂质的预碳化n、p共掺杂碳水凝胶切成小方块,于-60℃温度条件下冷冻干燥使之成型,再在700℃温度条件下引入n2保护气体碳化4h,得到n、p共掺杂碳气凝胶;

(2)制备n、p共掺杂碳气凝胶/壳聚糖复合膜电极

于1wt%醋酸中加入10.0g壳聚糖,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壳聚糖溶液,而后将步骤(1)中获得的1.0gn、p共掺杂碳气凝胶加至壳聚糖溶液混合,并加入1.5ml环氧氯丙烷交联剂及1.0g的导电炭黑,充分搅匀得粘稠混合液,最后将粘稠混合液均匀涂匀在二氧化钛板上,于120℃温度条件下干燥制成生物质源n、p共掺杂碳气凝胶/交联壳聚糖复合膜电极(通过分次涂层控制膜厚度);

电吸附装置包括电吸附池、ph计、电导仪及直流电源,工作电极为与二氧化钛板粘接的n、p共掺杂碳气凝胶/壳聚糖复合膜电极(10×10mm膜),以上述制备的n、p共掺杂碳气凝胶/壳聚糖复合膜电极为工作电极、相同大小的导电碳膜为对电极,控制工作电极电位-0.9v,以铀尾矿废水(u(vi)浓度7.5mg/l)为水样,控制进料流速1l/h,连续电吸附50h,结果表明,u(vi)提取率为78%,铀吸附容量达292.5mg/g。

实施例2(按壳聚糖与n、p共掺杂碳气凝胶质量配比为1:0.2实施)

生物质源n、p共掺杂碳气凝胶/交联壳聚糖复合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制备生物质源n、p共掺杂碳气凝胶

将废弃的生物质(柚子皮、甘蔗渣)除去外层表皮,切成合适大小后洗净,而后将30g生物质充分吸水后,再与80ml去离子水、3g氨甲基膦酸(n、p共掺杂源)一并加至水热釜中,于250℃温度条件下进行水热反应16h,得到预碳化n、p共掺杂碳水凝胶,再将预碳化n、p共掺杂碳水凝胶浸泡在水与乙醇组成的混合液中数天,以除去预碳化n、p共掺杂碳水凝胶中可溶性杂质;

最后将除去可溶性杂质的预碳化n、p共掺杂碳水凝胶切成小方块,于-60℃温度条件下冷冻干燥使之成型,再在700℃温度条件下引入n2保护气体碳化4h,得到n、p共掺杂碳气凝胶;

(2)制备n、p共掺杂碳气凝胶/壳聚糖复合膜电极

于1wt%醋酸中加入10.0g壳聚糖,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壳聚糖溶液,而后将步骤(1)中获得的2.0gn、p共掺杂碳气凝胶加至壳聚糖溶液混合,并加入1.5ml环氧氯丙烷交联剂及1.0g的导电炭黑,充分搅匀得粘稠混合液,最后将粘稠混合液均匀涂匀在二氧化钛板上,于120℃温度条件下干燥制成生物质源n、p共掺杂碳气凝胶/交联壳聚糖复合膜电极(通过分次涂层控制膜厚度);

电吸附装置包括电吸附池、ph计、电导仪及直流电源,工作电极为与二氧化钛板粘接的n、p共掺杂碳气凝胶/壳聚糖复合膜电极(10×10mm膜),以上述制备的n、p共掺杂碳气凝胶/壳聚糖复合膜电极为工作电极、相同大小的导电碳膜为对电极,控制工作电极电位-0.9v,电吸附时间1h,以铀尾矿废水(u(vi)浓度7.5mg/l)为水样,控制进料流速1l/h,连续电吸附50h,结果表明,u(vi)提取率为98%,铀吸附容量达367.5mg/g。

实施例3(按壳聚糖与n、p共掺杂碳气凝胶质量配比为1:0.3实施)

生物质源n、p共掺杂碳气凝胶/交联壳聚糖复合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制备生物质源n、p共掺杂碳气凝胶

将废弃的生物质(柚子皮、甘蔗渣)除去外层表皮,切成合适大小后洗净,而后将30g生物质充分吸水后,再与80ml去离子水、3g氨甲基膦酸(n、p共掺杂源)一并加至水热釜中,于250℃温度条件下进行水热反应16h,得到预碳化n、p共掺杂碳水凝胶,再将预碳化n、p共掺杂碳水凝胶浸泡在水与乙醇组成的混合液中数天,以除去预碳化n、p共掺杂碳水凝胶中可溶性杂质;

最后将除去可溶性杂质的预碳化n、p共掺杂碳水凝胶切成小方块,于-60℃温度条件下冷冻干燥使之成型,再在700℃温度条件下引入n2保护气体碳化4h,得到n、p共掺杂碳气凝胶;

(2)制备n、p共掺杂碳气凝胶/壳聚糖复合膜电极

于1wt%醋酸中加入10.0g壳聚糖,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壳聚糖溶液,而后将步骤(1)中获得的3.0gn、p共掺杂碳气凝胶加至壳聚糖溶液混合,并加入1.5ml环氧氯丙烷交联剂及1.0g的导电炭黑,充分搅匀得粘稠混合液,最后将粘稠混合液均匀涂匀在二氧化钛板上,于120℃温度条件下干燥制成生物质源n、p共掺杂碳气凝胶/交联壳聚糖复合膜电极(通过分次涂层控制膜厚度);

电吸附装置包括电吸附池、ph计、电导仪及直流电源,工作电极为与二氧化钛板粘接的n、p共掺杂碳气凝胶/壳聚糖复合膜电极(10×10mm膜),以上述制备的n、p共掺杂碳气凝胶/壳聚糖复合膜电极为工作电极、相同大小的导电碳膜为对电极,控制工作电极电位-0.9v,电吸附时间1h,以铀尾矿废水(u(vi)浓度7.5mg/l)为水样,控制进料流速1l/h,连续电吸附50h,结果表明,u(vi)提取率为84%,铀吸附容量达315mg/g。

通过对实施例1~实施例3制备的n、p共掺杂碳气凝胶/交联壳聚糖复合膜电极电吸附分离废水中铀的测试结果可知:壳聚糖与n、p共掺杂碳气凝胶的质量配比为1:0.2时,制备的n、p共掺杂碳气凝胶/交联壳聚糖复合膜电极分离废水中铀效果最佳;在n、p共掺杂碳气凝胶/交联壳聚糖复合膜电极制备时,适当增加壳聚糖用量,有利于提高电吸附分离铀效果(如实施例2与例3比较,实施例2效果更好),因为壳聚糖能够提高碳气凝胶的亲水性,并引入有氨基吸附位;但若壳聚糖用量过高,则会堵塞碳材料孔隙,不利于铀进入孔内吸附,从而影响电吸附分离铀性能,使铀吸附容量反而下降(如实施例1与实施例2比较,实施例1效果变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