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水利用灌溉水处理设备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849375发布日期:2020-11-06 17:07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农业水利用灌溉水处理设备及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农业水利的领域,尤其是涉及农业水利用灌溉水处理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农业是提供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现检索到一篇专利公开号为cn11086217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农业水利用灌溉水处理设备及方法,设备包括依次连通的上游灌溉渠、蓄水池和下游灌溉渠,上游灌溉渠的内侧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粗过滤网和细过滤网,粗过滤网设置在远离蓄水池处,细过滤网设置在靠近蓄水池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上游灌溉渠中的农业灌溉用水经过粗过滤网和细过滤网,将大部分大颗粒等杂质过滤掉后进入到靠近蓄水池处。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进行水处理时,由于需要先将灌溉用水抽至蓄水池内处理,再进行灌溉,需要较大面积的土地进行蓄水,且灌溉水在蓄水池内处理后再进行灌溉,历时周期长,灌溉效率较慢。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节省水处理所需的土地面积,提高灌溉效率,本申请的目的一是提供农业水利用灌溉水处理设备。

本申请的目的一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农业水利用灌溉水处理设备及方法,包括沟渠,所述沟渠内沿所述沟渠的长度方向依次设有减速组件、配料组件、搅拌组件和检测组件;

所述配料组件包括安装板和多个轴线竖直的配料管,所述安装板长度方向与所述沟渠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且所述安装板设于所述沟渠的上侧,多个所述配料管沿所述安装板的长度方向均匀固定在所述安装板的下侧,所述配料管的侧壁和底壁均设有网孔,多个所述配料管分别用于装填不同的添加剂,多个所述配料管和所述安装板之间设有用于维持配料管内添加剂含量不变的上料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农田灌溉时,灌溉用水在沟渠内流动,随着水流的流动,水流经过减速组件对水流的流动速度进行减速,减速后的水流经过配料组件,配料组件朝水流内添加多种改善水质的添加剂,经过水质处理后的灌溉用水在流至搅拌组件,搅拌组件使多种添加剂更均匀的溶解在灌溉用水中,最后水流经过检测组件对其水质进行检测,方便及时调节添加剂的添加至水流内的质量,而便于及时提高水质;

其中当水流经过配料组件时,上料组件持续维持配料管内的添加剂含量不变,因此贴靠在配料管侧壁的添加剂的量维持不变,随着水流经过配料管,配料管内的添加剂与水流接触的表面积维持不变,随着灌溉用水的流动,溶解在水流内的添加剂的溶解速度不变,以此水流中溶解的添加剂均匀;处理灌溉用水时,无需将灌溉用水集中进行处理,节省了处理水所需的土地面积,同时提高了处理水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上料组件包括上料板、上料箱和上料管,所述上料板水平设置且上下滑动设置在所述配料管内,所述安装板和所述上料板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所述上料板滑动的调节件,所述上料箱位于所述安装板上侧,所述上料管的一端与所述上料箱的下侧连通,另一端连通至所述上料板的下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添加剂存放在上料箱内,且随着上料管的导流而进入配料管内,且随着添加剂被溶解,添加剂及时从上料箱添加至配料管内,因此便于维持配料管内添加剂的质量,添加剂始终填满配料管于上料板下侧的空间,贴靠在配料管表面的添加剂被维持不变,添加剂与水流接触的表面积维持不变,便于使得水流经过配料管时,溶解在水流中的添加剂的质量不变,添加剂因此更均匀的溶解至灌溉用水中。

优选的,所述调节件包括螺纹丝杆和导向杆,所述螺纹丝杆和所述导向杆均与所述上料板偏心设置,所述螺纹丝杆和所述导向杆的底端均转动安装在所述上料板的上侧,所述螺纹丝杆和所述导向杆均垂直穿设于所述安装板,且所述螺纹丝杆与所述安装板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螺纹丝杆,由于螺纹丝杆与安装板螺纹连接,因此随着螺纹丝杆的转动,螺纹丝杆逐渐上下滑动,随着螺纹丝杆的上下滑动,上料板被带动上下滑动,而便于调节上料板距配料管底部的长度,方便调节了配料管内添加剂的质量,便于改变水流接触添加剂的表面积,因此方便调节了添加剂溶解在水流内的质量。

优选的,所述上料板的上侧均固定有拨动电机,所述拨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穿设至所述上料板的下侧,所述拨动电机的输出轴的周侧均匀固定有多个拨动杆,所述拨动杆长度方向与所述拨动电机的输出轴的径向一致,所述拨动杆贴靠在所述上料板的下侧,且所述拨动杆用于拨动上料管的出料口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拨动电机带动拨动板转动,随着拨动杆的转动,配料管内处于上层的添加剂被拨匀,减小添加剂在配料管内堆积不均匀的可能,进一步的,且同时随着拨动杆的持续转动,上料管的下料一端不易被添加剂堵住,便于上料管及时朝向配料管内添加添加剂,便于维持配料管内添加剂的质量不变。

优选的,所述配料管的周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刻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料管周侧的刻度便于工人精确调整配料管内的添加剂的高度,从而便于精确改变水流接触添加剂的面积,从而便于控制水流经过配料管时,溶解添加剂的质量。

优选的,所述减速组件包括多个滤网,多个所述滤网均设于所述沟渠内,沿水流的方向,不同所述滤网的网孔逐渐变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灌溉用水输送至沟渠内后,水流依次经过多个滤网,滤网一方面对水中悬浮的杂质进行遮挡,提高水质,另一方面水流经过多个滤网时,水流被减速,减速后的水流在经过配料组件时,方便对水流进行水质处理。

优选的,所述沟渠出水端处设有汇流段,所述汇流段的相对两侧壁之间的距离随着水流的流向逐渐减小,所述汇流段的出水端连通有浇灌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灌溉用水经过处理后,随着水流的行进,水流在汇流段聚集,灌溉用水彼此之间相互推挤,便于灌溉用水内的添加剂溶解更均匀。

优选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电机和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浇灌段的相对两侧,且所述搅拌轴靠近所述汇流段设置,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搅拌轴同轴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灌溉用水经过处理后,水流经过搅拌轴时,搅拌轴对水流进行搅拌,经过搅拌轴的水流均被搅动,灌溉用水内的添加剂因此混合更加均匀。

优选的,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取样箱和取样泵,所述取样泵的进水端与所述浇灌段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取样箱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农田灌溉时,取样泵将经过处理后的灌溉用水抽至取样箱内,以此方便对水质进行随机抽样检测。

为了节省水处理所需的土地面积,提高灌溉效率,本申请的目的二是提供农业水利用灌溉水处理方法。

本申请的目的二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农业水利用灌溉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过滤:灌溉用水抽至沟渠内,经由多个滤网进行过滤,同时减缓水速;

s2、配料:水流经过多个配料管,配料管内的添加剂随着水流的冲刷逐渐溶解在水流中,改善灌溉用水的水质;

s3、搅拌:水流流动经过汇流段被汇集,在对水流进行搅拌;

s4、检测:将浇灌段内的灌溉用水抽至取样箱内,对取样箱内的灌溉用水进行检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灌溉时,水流先经过多层滤网过滤而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同时水流在经过滤网时被减速;再对减速后的水流进行配料,水流经过配料管时,配料管内的添加剂与水流接触并溶解在水流内,便于对灌溉用水进行改善;后续再对溶解添加剂后的水流进行搅拌,提高添加剂在水中的均匀度,最后检测完成处理的灌溉用水,根据检测结果而及时调整添加剂的量,便于提高灌溉用水的质量,由于灌溉用水无需集中处理即可完成处理,节省了处理水所需的土地面积,提高了处理水和灌溉的效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处理灌溉用水时,水流在沟渠中流动至配料组件处时,水流经过配料管时,配料管内的添加剂溶解至水流中,便于对灌溉用水进行处理,上料管持续将上料箱内的添加剂导流至配料管内,因此配料管内的添加剂维持不变,添加剂与水流接触的表面积维持不变,随着水流的流动,添加剂的蓉姐速度不变,因此添加剂逐渐均匀的溶解在水流中,便于对灌溉用水的水质进行处理,且无需集中灌溉用水,节省了处理水所需的面积,提高了处理水和灌溉的效率;

2.检测组件对处理完成后的水进行检测后,根据检测结果而调节上料板的高度,以此改变配料管内的添加剂的含量,以此改变配料管内的添加剂与水流的接触面积,而便于改变添加剂溶解在水流中速度,而便于调整水流中的添加剂的含量,便于对改善灌溉用水的水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配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配料管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沟渠;2、安装板;3、配料管;4、上料板;5、上料箱;6、上料管;7、螺纹丝杆;8、导向杆;9、拨动电机;10、拨动杆;11、刻度;12、滤网;13、汇流段;14、浇灌段;15、搅拌电机;16、搅拌轴;17、取样箱;18、取样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全部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农业水利用灌溉水处理设备及方法,包括沟渠1,沟渠1有混凝土修筑而成。沟渠1内沿沟渠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有减速组件、配料组件、搅拌组件和检测组件。

参照图1,减速组件包括多个滤网12,滤网12设有三个。三个滤网12均通过螺栓固定在沟渠1的侧壁,且滤网12对沟渠1的内侧通道进行遮挡。三个滤网12沿水流的方向,三个不同的滤网12的网孔逐渐变小。滤网12将水流中的悬浮物进行处理,便于对灌溉用水进行初步处理。同时水流经过滤网12时,水流的流速被减小,而便于后续朝水流中溶解添加剂。

参照图2和图3,配料组件包括安装板2和多个轴线竖直的配料管3,配料管3为透明的塑料管。安装板2长度方向与沟渠1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且安装板2的两端均通过螺栓分别固定在沟渠1相对两侧壁的上侧。本实施例设有四个配料管3。四个配料管3沿安装板2的长度方向均匀固定在安装板2的下侧,配料管3的侧壁和底壁均设有网孔。四个配料管3分别用于装填不同的添加剂。其中第一个配料管3内装大量元素肥料,主要含有大量元素氮磷钾;第二个配料管3内装中量元素肥料,主要含有中量元素钙镁硫;第三个配料管3内装微量元素肥料,主要含有微量元素硼铜锌铁;第四个配料管3内装药剂,可选装为枯草芽孢杆菌。水流经过配料管3时,配料管3内的添加剂逐渐溶解在水流中,便于处理水质。

参照图2和图3,四个配料管3和安装板2之间均设有用于维持配料管3内添加剂含量不变的上料组件,上料组件包括上料板4、上料箱5和上料管6。上料板4水平设置且设于配料管3内,上料箱5固定在安装板2上侧。上料管6的一端与上料箱5的下侧连通,另一端连通至上料板4的下侧。上料箱5内的添加剂通过上料管6持续流入配料管3内,维持配料管3内的添加剂始终填满至上料板4的下侧。随着添加剂的溶解,添加剂及时补充至配料管3内。以此使得水流经过配料管3时,添加剂与水流接触的表面积维持不变,添加剂溶解的速度不变,使得水流中均匀溶解有添加剂。便于均匀投放添加剂而改善灌溉用水。

参照图2和图3,上料板4上下滑动设置在配料管3内,配料管3的周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刻度11,刻度11便于精准确定上料板4的位置而控制配料管3内部添加剂的量。安装板2和上料板4之间设有用于驱动上料板4滑动的调节件,调节件包括螺纹丝杆7和导向杆8。螺纹丝杆7和导向杆8均与上料板4偏心设置,螺纹丝杆7和导向杆8的底端均转动安装在上料板4的上侧。螺纹丝杆7和导向杆8均垂直穿设于安装板2,且螺纹丝杆7与安装板2螺纹连接。螺纹丝杆7穿至安装板2上侧一端同轴固定有手轮。通过转动手轮而便于带动螺纹丝杆7转动,以此调节上料板4距配料管3内底壁的距离。因此便于调节配料管3内的添加剂的量,贴靠在配料管3侧壁和底壁处的添加剂的表面积因此方便调整,添加剂的溶解速度因此便于调整。以此溶解在水流中的添加剂的含量易于被调整。

参照图2和图3,上料板4的上侧均固定有拨动电机9,拨动电机9的输出轴同轴穿设至上料板4的下侧。拨动电机9的输出轴的周侧均匀固定有多个拨动杆10,拨动杆10长度方向与拨动电机9的输出轴的径向一致。拨动杆10贴靠在上料板4的下侧,随着添加剂从上料管6进入配料管3,拨动电机9带动拨动杆10转动,拨动杆10拨动上料管6的出料口的添加剂,使得上料管6的下料一端不易被堵塞,便于添加剂进入配料管3。

参照图1,沟渠1出水端处设有汇流段13,汇流段13的相对两侧壁之间的距离随着水流的流向逐渐减小。汇流段13的出水端连通有浇灌段14。水流经过处理后,在汇流段13汇集并流至浇灌段14。搅拌组件包括搅拌电机15和搅拌轴16,搅拌为螺旋状。搅拌轴16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浇灌段14的相对两侧,且搅拌轴16靠近汇流段13设置。搅拌电机15固定在浇灌段14的一侧,搅拌电机15的输出轴与搅拌轴16同轴固定。搅拌电机15带动搅拌轴16转动,水流中的添加剂被进一步搅匀。

参照图1,检测组件包括取样箱17和取样泵18。取样泵18和取样箱17均放置在地面。取样泵18的进水端与浇灌段14连通,另一端与取样箱17连通。水流经过搅拌组件搅拌后,由取样泵18抽取灌溉用水至取样箱17内。再通过盐都传感器、ph传感器和总磷快速检测仪等对取样箱17内的灌溉用水进行检测。通过检测结果,改变上料板4的高度而调整添加剂的溶解速度,以此提高灌溉用水的水质。

农业水利用灌溉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过滤:灌溉用水抽至沟渠1内,经由多个滤网12进行过滤,同时减缓水速。

s2、配料:水流经过多个配料管3,配料管3内的添加剂随着水流的冲刷逐渐溶解在水流中,改善灌溉用水的水质;

s3、搅拌:水流流动经过汇流段13被汇集,在对水流进行搅拌;

s4、检测:将浇灌段14内的灌溉用水抽至取样箱17内,对取样箱17内的灌溉用水进行检测。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进行农田灌溉时,灌溉用水在沟渠1内流动,随着水流的流动,水流经过减速组件对水流的流动速度进行减速。减速后的水流经过配料组件,配料组件朝水流内添加多种改善水质的添加剂。经过水质处理后的灌溉用水先经过汇流再流至搅拌组件,搅拌组件使多种添加剂更均匀的溶解在灌溉用水中。最后水流经过检测组件对其水质进行检测,方便及时调节添加剂的添加至水流内的质量,而便于及时提高水质。其中当水流经过配料组件时,上料组件持续维持配料管3内的添加剂含量不变,因此贴靠在配料管3侧壁的添加剂的量维持不变。随着水流经过配料管3,配料管3内的添加剂与水流接触的表面积维持不变,随着灌溉用水的流动,溶解在水流内的添加剂的溶解速度不变。以此水流中溶解的添加剂均匀。处理灌溉用水时,无需将灌溉用水集中进行处理,节省了处理水所需的土地面积,同时提高了处理水的效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