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金属和有机类复合污染土壤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92805发布日期:2020-12-04 16:48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金属和有机类复合污染土壤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壤修复装置,具体是一种重金属和有机类复合污染土壤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及其冶炼排放、长期对土壤进行污水灌溉和污泥施用、人为活动引起的大气沉降、化肥和农药的施用等原因,造成了土壤污染严重,目前污染土壤的修复主要采用物理、化学修复技术和植物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土壤淋洗、热脱附、植物修复、化学氧化和动电修复等。

土壤淋洗是通过逆转土壤中各组分发生反应的机制,把土壤固相中的重金属转移到土壤液相中从而去除重金属,该法见效快,但因投入、运行和维护成本高,不适于大面积应用等缺陷。热脱附是用直接或间接的热交换,加热土壤中有机污染组分到足够高的温度,使其蒸发并与土壤介质相分离的过程,热脱附技术具有污染物处理范围宽、设备可移动、修复后土壤可再利用等优点,但其处理成本高,且适用面窄。植物修复是指将某种特定的植物种植在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上,利用植物的吸收作用将重金属移出土壤,但植物修复技术周期长、见效慢。化学氧化修复技术是利用氧化剂的氧化性能,使污染物氧化分解,转变成无毒或毒性较小的物质,从而消除土壤环境中的污染,化学氧化修复技术成本低,修复效率高,针对有机污染物有很好的修复效果。动电修复是指插入在被污染的土壤的电极对,并通上低直流电,在电场作用下把污染物输送到电极室,通过系统收集,来集中处理污染物,动电修复近年来发展迅速,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有很好的修复效果,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重金属和有机类复合污染土壤修复装置.(授权公告号cn205362215u),该专利技术能够针对现有土壤治理手段单一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的重金属和有机类复合污染土壤修复装置,针对稻田土壤能一次性有效地祛除其中重金属和有机类复合污。

但是,不能很好的控制其嵌入管向外排液口的关闭和开启,所以导致操作不便。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重金属和有机类复合污染土壤修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金属和有机类复合污染土壤修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重金属和有机类复合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包括土层、氧化剂存储罐、压力泵,所述土层内部竖向穿插有嵌入管,嵌入管内部外表面环形开设有空腔,嵌入管位于空腔处竖向穿插有衔接套,嵌入管内部开设有若干一号孔洞,衔接套内部开设有若干二号孔洞;

所述嵌入管外表面设置有支撑板,衔接套外表面设置有固定环,支撑板上设置有滑竿,滑竿上套设有压缩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与嵌入管固定连接,固定环与衔接套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号孔洞与二号孔洞孔洞中心点相互对应,一号孔洞大于等于二号孔洞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嵌入管顶部螺纹安装有密封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环上开设有洞口,固定环通过洞口与滑竿垂直滑动,滑竿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缩弹簧位于固定环与支撑板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上转动连接有旋转杆,旋转杆上转动连接有限位抵压块,限位抵压块对其固定环限位抵压。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嵌入管底端固定连接有三角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当停止对其装置进行使用时,可旋转限位抵压块从而压缩弹簧将会释放其形变产生的力,将会迫使其固定环带动衔接套向上做垂直运动,从而二号孔洞将会与其一号孔洞相错,从而使得嵌入管内部的液体向外排出的出口进行关闭。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重金属和有机类复合污染土壤修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重金属和有机类复合污染土壤修复装置中图1a处的放大图。

图3为一种重金属和有机类复合污染土壤修复装置中图1b处的放大图。

图中:1、土层;2、氧化剂存储罐;3、压力泵;4、嵌入管;401、一号孔洞;402、空腔;5、三角头;6、支撑板;7、衔接套;701、二号孔洞;8、固定环;9、滑竿;10、压缩弹簧;11、旋转杆;12、限位抵压块;13、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重金属和有机类复合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包括土层1、氧化剂存储罐2、压力泵3,所述土层1内部竖向穿插有嵌入管4,嵌入管4内部外表面环形开设有空腔402,嵌入管4位于空腔402处竖向穿插有衔接套7,嵌入管4内部开设有若干一号孔洞401,衔接套7内部开设有若干二号孔洞701,一号孔洞401与二号孔洞701孔洞中心点相互对应,一号孔洞401大于等于二号孔洞701直径;

所述嵌入管4外表面设置有支撑板6,支撑板6与嵌入管4固定连接,固定环8与衔接套7固定连接,衔接套7外表面设置有固定环8,支撑板6上设置有滑竿9,滑竿9上套设有压缩弹簧10。

嵌入管4顶部螺纹安装有密封盖13,固定环8上开设有洞口,固定环8通过洞口与滑竿9垂直滑动,滑竿9与支撑板6固定连接,压缩弹簧10位于固定环8与支撑板6之间,支撑板6上转动连接有旋转杆11,旋转杆11上转动连接有限位抵压块12,限位抵压块12对其固定环8限位抵压,嵌入管4底端固定连接有三角头5。

当停止对其装置进行使用时,可旋转限位抵压块12从而压缩弹簧10将会释放其形变产生的力,将会迫使其固定环8带动衔接套7向上做垂直运动,从而二号孔洞701将会与其一号孔洞401相错,从而使得嵌入管4内部的液体向外排出的出口进行关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重金属和有机类复合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包括土层(1)、氧化剂存储罐(2)、压力泵(3),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层(1)内部竖向穿插有嵌入管(4),嵌入管(4)内部外表面环形开设有空腔(402),嵌入管(4)位于空腔(402)处竖向穿插有衔接套(7),嵌入管(4)内部开设有若干一号孔洞(401),衔接套(7)内部开设有若干二号孔洞(701);

所述嵌入管(4)外表面设置有支撑板(6),衔接套(7)外表面设置有固定环(8),支撑板(6)上设置有滑竿(9),滑竿(9)上套设有压缩弹簧(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和有机类复合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6)与嵌入管(4)固定连接,固定环(8)与衔接套(7)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和有机类复合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孔洞(401)与二号孔洞(701)孔洞中心点相互对应,一号孔洞(401)大于等于二号孔洞(701)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和有机类复合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管(4)顶部螺纹安装有密封盖(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和有机类复合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8)上开设有洞口,固定环(8)通过洞口与滑竿(9)垂直滑动,滑竿(9)与支撑板(6)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和有机类复合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弹簧(10)位于固定环(8)与支撑板(6)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和有机类复合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6)上转动连接有旋转杆(11),旋转杆(11)上转动连接有限位抵压块(12),限位抵压块(12)对其固定环(8)限位抵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和有机类复合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管(4)底端固定连接有三角头(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金属和有机类复合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包括土层、氧化剂存储罐、压力泵,所述土层内部竖向穿插有嵌入管,嵌入管内部外表面环形开设有空腔,嵌入管位于空腔处竖向穿插有衔接套,嵌入管内部开设有若干一号孔洞,衔接套内部开设有若干二号孔洞;所述嵌入管外表面设置有支撑板,衔接套外表面设置有固定环,支撑板上设置有滑竿,滑竿上套设有压缩弹簧。当停止对其装置进行使用时,可旋转限位抵压块从而压缩弹簧将会释放其形变产生的力,将会迫使其固定环带动衔接套向上做垂直运动,从而二号孔洞将会与其一号孔洞相错,从而使得嵌入管内部的液体向外排出的出口进行关闭。

技术研发人员:梁玉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梁玉龙
技术研发日:2020.01.08
技术公布日:2020.12.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