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搅拌站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54053发布日期:2020-10-28 11:57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搅拌站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废水处理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搅拌站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商品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主要包括冲洗场地的废水以及冲洗混凝土运输车、搅拌主机产生的废水;这些废水含有大量砂石、水泥等建筑材料,同时这些废水的ph值高达11或以上,若直接排放,不仅严重影响生态环境,且也是对水资源的浪费。

在公开号为cn20631879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搅拌站的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废水引流槽、砂石分离器、一级搅拌池、二级搅拌池、三级搅拌池、清洗水出口、沉淀池、配水池、搅拌站。砂石分离器包括粗过滤区和精过滤区粗过滤区的过滤孔孔隙相对较大,精过滤区的过滤孔孔隙相对较小;粗过滤区的排水量较大,精过滤区的排水量较小。砂石分离器主要包括滚筒筛,滚筒筛安装时为倾斜设置,滚筒筛本体设有过滤筛网;滚筒筛的进水口位于高端,砂石杂质出口位于低端;滚筒筛工作时会自转,借助离心作用使得砂石等杂质排出砂石杂质出口;滚筒筛上靠近进水口的一侧过滤筛网的孔隙相对较大,构成粗过滤区;靠近砂石杂质出口的一侧过滤筛网的孔隙相对较小,构成精过滤区。工作过程为:清洗废水经过废水引流槽进入砂石分离器,经过粗过滤区的废水进入搅拌池;经过精过滤区的废水进入配水池;搅拌池中的废水搅拌均匀后作为清洗用水;配水池中的废水作为搅拌站的配水水源。

上述装置中通过设置的砂石分离器结构复杂,且滚筒筛在转动的过程中内部的砂石会对滚筒筛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搅拌站废水处理系统,通过设置的若干层筛网,筛网的倾斜设置,能够将废水中的砂石进行过滤,通过一侧的通孔将砂石排出,废水通过第一漏液口排出,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同时对于废水处理池不会造成损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搅拌站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废水处理池,所述废水处理池内设有若干层筛网,若干所述筛网均倾斜设置且所在平面相互平行,若干所述筛网沿竖直方向上由上往下筛孔直径依次减小,所述筛网连接于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较高的一端铰接连接于所述废水处理池的内侧壁,所述废水处理池远离所述支撑架铰接端一侧开设有通孔,且所述支撑架远离铰接端的一侧搭接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废水处理池的下底面开设有第一漏液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若干层筛网能够对砂石进行分离,通过一侧设置的通孔可以将砂石分离出,废水穿过筛网通过第一漏液口排出,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同时对于废水处理池不会造成损伤。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靠近所述废水处理池外侧壁一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一侧与所述废水处理池铰接连接,所述挡板可将所述通孔封闭,所述挡板与所述通孔的贴合处设有密封垫,所述挡板的外侧壁与所述废水处理池的外侧壁上设有卡接装置,所述卡接装置可将所述挡板闭合与打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挡板可以将通孔封闭,等废水通过第一漏液口排出后,再打开挡板将砂石排出,筛网对砂石中的水也能够进行过滤,尽可能的将废水通过第一漏液口排出,同时设置的密封垫可以阻隔水从通孔处流出,设置的卡接装置可以对挡板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包括外框架,所述外框架与所述筛网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还包括若干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外框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筛网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的设置可以通过下侧的支撑板对筛网进行支撑,降低了在一次性落料过多时,对筛网造成损坏,保护了筛网,延长了筛网的使用寿命,节省了装置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废水处理池的底部漏斗型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部的漏斗状设置能够将水聚集,使下侧承接的装置开口不需要过大,也进一步降低了落入杂质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漏液口的正下方承接有离心机,所述离心机双层设置且分为内桶与外桶,所述离心机的内桶开设有若干出水孔,且所述内桶的内侧壁贴合设置有过滤纸,所述外桶漏斗型设置,所述外桶下底面开设有第二漏液口,所述第二漏液口通过第一连接管连接有ph处理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离心机,通过离心机的工作原理,通过过滤纸可以将较小的砂石杂质和水分离,为进一步对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便利。

进一步的,所述ph处理池一侧设有容纳仓,所述容纳仓的出水口与所述ph处理池通过第二连接管连接,且第二连接管上设有第一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容纳仓,容纳仓内可放置酸性液体对ph处理池内的液体进行中和反应,达到排放或再次使用的标准。

进一步的,所述ph处理池一侧开设有检测管,所述检测管上连接有第二阀门,所述检测管远离所述ph处理池一端的开口向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检测管可以对ph处理池内的液体检测,从而判断是否需要继续增添酸性液体,而开口向上可以降低在检测过程中液体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ph处理池一侧开设有观察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观察窗可以观察ph处理池内的液体储存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若干层筛网能够对砂石进行分离,通过一侧设置的通孔可以将砂石分离出,废水穿过筛网通过第一漏液口排出,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同时对于废水处理池不会造成损伤;

(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挡板可以将通孔封闭,等废水通过第一漏液口排出后,再打开挡板将砂石排出,筛网对砂石中的水也能够进行过滤,尽可能的将废水通过第一漏液口排出,同时设置的密封垫可以阻隔水从通孔处流出,设置的卡接装置可以对挡板进行固定;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离心机,通过离心机的工作原理,通过过滤纸可以将较小的砂石杂质和水分离,为进一步对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废水处理池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离心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卡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废水处理池;2、筛网;3、支撑架;31、外框架;32、支撑板;4、第一漏液口;5、挡板;7、卡接装置;8、离心机;9、内桶;10、外桶;11、出水孔;12、过滤纸;13、第二漏液口;14、ph处理池;15、容纳仓;16、第二连接管;17、第一阀门;18、第二阀门;19、检测管;20、观察窗;21、第一连接管;22、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一种搅拌站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废水处理池1,废水处理池1内设有若干层筛网2,图中为两层,若干筛网2均倾斜设置且所在平面相互平行,若干筛网2沿竖直方向上由上往下筛孔直径依次减小,筛网2连接于支撑架3上,支撑架3较高的一端铰接连接于废水处理池1的内侧壁,废水处理池1远离支撑架3铰接端一侧开设有通孔(图中未示出),且支撑架3远离铰接端的一侧搭接于通孔内,废水处理池1的下底面开设有第一漏液口4。通过设置的若干层筛网2能够对砂石进行分离,通过一侧设置的通孔可以将砂石分离出,废水穿过筛网2通过第一漏液口4排出,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同时对于废水处理池1不会造成损伤。

如图1和图2所示,通孔靠近废水处理池1外侧壁一侧设有挡板5,挡板5一侧与废水处理池1铰接连接,挡板5可将通孔封闭,挡板5与通孔的贴合处设有密封垫(图中未示出),挡板5的外侧壁与废水处理池1的外侧壁上设有卡接装置7(如图4所示),卡接装置7可将挡板5闭合与打开。设置的挡板5可以将通孔封闭,等废水通过第一漏液口4排出后,再打开挡板5将砂石排出,筛网2对砂石中的水也能够进行过滤,尽可能的将废水通过第一漏液口4排出,同时设置的密封垫可以阻隔水从通孔处流出,设置的卡接装置7可以对挡板5进行固定。支撑架3包括外框架31,外框架31与筛网2的外侧固定连接,支撑架3还包括若干支撑板32,支撑板32与外框架3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筛网2的下表面与支撑板32的上表面贴合。支撑架3的设置可以通过下侧的支撑板32对筛网2进行支撑,降低了在一次性落料过多时,对筛网2造成损坏,保护了筛网2,延长了筛网2的使用寿命,节省了装置成本。废水处理池1的底部漏斗型设置。底部的漏斗状设置能够将水聚集,使下侧承接的装置开口不需要过大,也进一步降低了落入杂质的情况发生。

如图1和图3所示,漏液口的正下方承接有离心机8,离心机8双层设置且分为内桶9与外桶10,离心机8的内桶9开设有若干出水孔11,且内桶9的内侧壁贴合设置有过滤纸12,外桶10漏斗型设置,外桶10下底面开设有第二漏液口13,第二漏液口13通过第一连接管21连接有ph处理池14。设置的离心机8,通过离心机8的工作原理,通过过滤纸12可以将较小的砂石杂质和水分离,为进一步对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便利。

如图1所示,ph处理池14一侧设有容纳仓15,容纳仓15的出水口22与ph处理池14通过第二连接管16连接,且第二连接管16上设有第一阀门17。设置的容纳仓15,容纳仓15内可放置酸性液体对ph处理池14内的液体进行中和反应,达到排放或再次使用的标准。ph处理池14一侧开设有检测管19,检测管19上连接有第二阀门18,检测管19远离ph处理池14一端的开口向上。设置的检测管19可以对ph处理池14内的液体检测,从而判断是否需要继续增添酸性液体,而开口向上可以降低在检测过程中液体流出。ph处理池14一侧开设有观察窗20。设置的观察窗20可以观察ph处理池14内的液体储存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