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地下水或水土复合污染修复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92811发布日期:2020-12-04 16:48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壤、地下水或水土复合污染修复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壤、地下水或水土复合污染修复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和更新,土壤和地下水修复工程中对二次污染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针对土壤和地下水复合型污染场地修复项目,许多专家学者致力于研究土壤和地下水修复一体化设备。

cn207222565u发明了一种一体式土壤及地下水修复设备,主要包括高浓度溶液容器、低浓度溶液容器和注射装置,该设备适用于原位修复。cn103302089a发明了一种异位修复的一体式多功能可移动型土壤地下水修复设备,该设备以小车作为平台,平台上包括一个多功能罐、一台液体提升泵以及一台真空泵,可以实现对土壤和/或地下水的重金属和/或有机污染的修复;cn108620427a发明了一种模块化土壤淋洗的方法及设备,将淋洗与筛分功能一体化,将土壤分级0.075mm~5mm、5mm~40mm和大于40mm颗粒,再分别进行淋洗和泥水混合物处理。

以上修复过程均涉及到水土分离,但是修复设备中却没有相关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土壤、地下水或水土复合污染修复设备,设有离心设备和滗水系统,可处理土壤或地下水,也可以处理水土复合污染,应用范围广。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土壤、地下水或水土复合污染修复设备,包括箱体以及固定安装于箱体内部的离心设备;所述箱体内部设有位于离心设备下方的转运空间;所述转运空间内设有适于进出转运空间的转运工具;所述离心设备的顶部偏心设有进料口,所述离心设备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离心设备内还设有可升降的搅拌装置;所述离心设备的一侧设有滗水系统;所述滗水系统设有适于通过进料口进入离心设备的可升降的滗水堰口;所述箱体上设有适于控制离心设备和搅拌装置运转的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上固定设有适于为离心设备和搅拌装置供电的发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滗水堰口上设有适于测量液面高度的液位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滗水系统还包括排水管以及设置于排水管下端的排水泵。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箱门。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口设有可拆卸的密封上盖。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设有卡槽和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口设有可拆卸的密封下盖。

进一步地,所述下盖设有双层。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装置设有至少一个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轴,设于搅拌轴下端的叶片,以及驱动搅拌轴旋转的旋转驱动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装置还包括驱动搅拌轴升降的升降驱动部件;所述搅拌轴的上端与升降驱动部件转动连接,搅拌轴的外周面上安装传动部件,旋转驱动部件通过传动部件驱动搅拌轴转动。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有离心设备和滗水系统,可处理土壤或地下水,也可以处理水土复合污染,应用范围广,采用离心技术进行分离,预处理简单,分离效率高且不受土壤性质局限。

(2)本实用新型兼具土壤和地下水修复功能和水土分离功能,操作方便。

(3)本实用新型设有转运工具,可及时将修复后的土壤转运,使用方便。

(4)本实用新型设有可供电的发电机,无需交流电仍然可以使用,适用范围广。

(5)本实用新型设有一侧带有箱门的箱体,具有稳定的支撑功能,可以承受高转速离心的振动,同时箱体不完全封闭,设有箱门,加药、加料,排水和转运土壤时可打开箱门,设备运行过程时关闭箱门,起到保护和隔音的功能,提高设备安全性。

(6)本实用新型上料口设有可拆卸的密封上盖,可以确保设备运行时上盖密封牢固并且满足高速离心转动的安全要求。

(7)本实用新型出料口设有边沿带胶圈的下盖,进一步提高下盖的密封性,下盖设有双层,进一步提高了下盖的强度。

(8)本实用新型搅拌器设有可升降的搅拌轴,搅拌轴下端设有多个叶片,可使药剂和污染土壤或地下水充分混合均匀,提高修复效果,同时当离心设备工作时,搅拌轴上升,避免离心力损坏搅拌器。

(9)本实用新型滗水堰口有可升降,滗水堰口上设有液位传感器,可自动调节滗水堰口高度,便于将上层清液通过滗水堰口进入排水管,运行灵活。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驱动电机未示)。

附图中的标号为:

箱体1;

离心设备2、进料口21、出料口22;

转运工具3;

搅拌装置4、搅拌器41、搅拌轴411、叶片412;

滗水系统5、滗水堰口51、排水管52、排水泵53;

控制器6;

发电机7。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的土壤、地下水或水土复合污染修复设备,包括箱体1以及固定安装于箱体1内部的离心设备2;箱体1内部设有转运空间,转运空间位于离心设备2下方;转运空间内设有适用于进出转运空间的转运工具3,可及时将修复后的土壤转运,使用方便;离心设备2内还设有可升降的搅拌装置4;离心设备2的一侧设有滗水系统5;箱体1的上端面设有适于控制离心设备2和搅拌装置4运转的控制器6;箱体1上位于控制器6下端还固定设有适于为离心设备2和搅拌装置4供电的发电机7。

箱体1具有稳定的支撑功能,可以承受高转速离心的振动,同时箱体1不完全封闭,一侧设有箱门,加药、加料时可打开箱门,设备运行过程时关闭箱门,起到保护和隔音的功能,提高设备安全性。

离心设备2的顶部偏心设有进料口21,底部设有出料口22;进料口21设有可拆卸的密封上盖,上盖设有卡槽和开关,可以确保设备运行时上盖密封牢固并且满足高速离心转动的安全要求。出料口22设有可拆卸的密封下盖,下盖采用双层结构,四周边沿设有胶圈,在提高下盖的强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下盖的密封性。

搅拌装置4包括至少一个搅拌器41,搅拌器41包括搅拌轴411,设于搅拌轴411下端的叶片412,驱动搅拌轴旋转的旋转驱动部件,以及驱动搅拌轴411升降的升降驱动部件。搅拌轴411的上端与升降驱动部件转动连接,搅拌轴411的外周面上安装传动部件,旋转驱动部件通过传动部件驱动搅拌轴411转动。其中,旋转驱动部件可以选择电机,传动部件可以选择齿轮组或者传动皮带等,升降驱动部件可以选择气缸或者丝杆升降机。搅拌装置4可使药剂和污染土壤或地下水充分混合均匀,提高修复效果,同时当离心设备2工作时,搅拌轴411上升,避免离心力损坏搅拌器41。

滗水系统5包括滗水堰口51、排水管52和排水泵53,排水泵53设置于排水管52下端。滗水堰口51上方设有与其相连的气缸,从而控制滗水堰口51上下升降并通过进料口21进入离心设备2的内部。滗水堰口51上还设有适于测量液面高度的液位传感器,可自动调节滗水堰口51的高度,便于将上层清液通过滗水堰口51进入排水管52,运行灵活。

本实施例的土壤、地下水或水土复合污染修复设备使用方法:

对于土壤、地下水或土水复合污染的修复,将土壤、地下水或者土水混合物通过进料口21投入离心设备2中,再按比例投加修复药剂,盖上进料口21上盖;通过控制器6设置搅拌轴411的转速和搅拌时间,使药剂和污染土壤、地下水或土水混合物充分混合均匀;然后将搅拌轴上升,通过控制器6设置离心速率和时间进行离心处理。离心后,启动排水泵53,设有液为传感器的可升降滗水堰口51自动停放在上层清液中,上层清液通过滗水堰口51进入排水管52,然后排出;污泥或固体土壤可通过出料口22排入转运工具3,通过转运工具3将修复后的土壤运走。

本实施例设有离心设备3和滗水系统4,可处理土壤或地下水,也可以处理水土复合污染,应用范围广,采用离心技术进行分离,预处理简单,分离效率高且不受土壤性质局限,兼具土壤和地下水修复功能和水土分离功能,操作方便。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