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湖泊水体修复用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53910发布日期:2020-10-28 11:56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湖泊水体修复用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湖泊水体修复用的装置。



背景技术:

水是一切生物生存的保障,可是由于人们对环境污染的认识,近代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也变得越来越严重,重金属污染、水生植被疯长、水体富营养化等水污染到了令人担忧的境地。

近几年,保护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开始研究环境的治理。随着湖泊水环境治理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在“引水冲污”、“截污减排”等工程实施后,湖泊水环境的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等的趋势并未得到本质上的改善,而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则由于营养过剩导致藻类繁殖迅猛,藻类在夜晚消耗过多的氧气导致水体严重缺氧,最后导致水体环境崩坏,水体环境崩坏后藻类随后死亡裂解,并释放出更多的有机物,恶性循环导致水体恶化严重,目前治理此类污染的方法逐渐由上述的外界物理干预,渐渐的转向至提高水体自身修复平衡的能力,例如进行深层爆氧并配合异养微生物的大量繁殖,迅速消耗水体中过量养分的思路。

有鉴于此,提出符合上述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治理的新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湖泊水体修复用的装置,包括太阳能板、漂浮件和气头;

所述太阳能板周围包覆所述漂浮件,所述漂浮件一侧设置气泵,所述气泵由所述太阳能板供能;

所述气头包括主气管,所述主气管壁上设置若干通孔,所述主气管外侧包覆培菌层,所述主气管底部设置下沉件,所述主气管内设置镂空件,所述镂空件底端与所述下沉件连接,所述镂空件顶端连通设置连接管,所述气泵的出气端通过导气管与所述连接管连接,所述漂浮件上设置连接线,所述漂浮件通过连接线与所述主气管上部外壁连接。

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漂浮件为泡沫制成的条状物,所述漂浮件为四个,四个所述漂浮件设置于所述太阳能板的四边。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相邻的两个所述漂浮件之间留有间隙。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气泵外设置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具有防水功能,所述气泵进气端设置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从所述保护壳的上侧伸出,所述导气管从所述保护壳的下侧伸出。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培菌层为多孔生化棉。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下沉件为亚克力实心底座。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下沉件为锚定器。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主气管顶端设置不锈钢网,所述导气管穿过所述不锈钢网。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保护壳内设置储能蓄电池,所述太阳能板、所述储能蓄电池和所述气泵串联。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漂浮件上设置配重件,所述配重件位于所述气泵的对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湖泊水体修复用的装置,能够对受污染水体进行深层增氧的同时培育底层异养微生物,且本装置不需要额外的供能,进需要将其投放至需要放置的位置即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气头的内部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主气管与不锈钢网的配合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气头,11、主气管,111、通孔,12、镂空件,121、连接管,13、空洞,14、培菌层、15、下沉件,16、不锈钢金属网,2、太阳能板,21、漂浮件,22、配重件,23、气泵,231、进气管,232、导气管,24、缝隙,3、连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湖泊水体修复用的装置,包括太阳能板2、漂浮件21和气头1;

太阳能板2周围包覆漂浮件21,漂浮件21可由泡沫制成为太阳能板2提供浮力,且太阳能板2由透明亚克力外壳密封以达到防水的效果,漂浮件21一侧设置气泵23,气泵23由太阳能板2供能;

气头1包括主气管11,主气管11壁上设置若干通孔111,主气管11外侧包覆培菌层14,该培菌层14为多孔生化绵制成,其能允许水流通过并使微生物附着,主气管11底部设置下沉件15,下沉件15将主气管11的底部封闭,主气管11内设置镂空件12,该镂空件12为倒扣的花篮,其侧壁上具有空洞13,镂空件12底端与下沉件15连接,镂空件12顶端连通设置连接管121,气泵23的出气端通过导气管232与连接管121连接,漂浮件21上设置连接线3,漂浮件3通过连接线3与主气管11上部外壁连接,下沉件15的作用是增加气头1的配重,使其下沉。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太阳能板2通过漂浮件21漂浮于水面上接受太阳能,并为气泵23供能,气泵23将空气通过导气管232输送至镂空件12内,之后由空洞13排出并沿着主气管11内侧上升,在空气上升的过程中主气管11内产生负压,使气头1外侧的水流穿过培菌层14以及主气管11上的通孔111,并进入主气管11内,以此实现对受污染水体增氧的同时培育底层异养微生物,培菌层内流动的水流可为异养微生物提供氧气与养分,且本装置不需要额外的供能,进需要将其投放至需要放置的位置即可。

为了防止雨后太阳能板2上留有积水,漂浮件21设置为四个泡沫制成的条状物,四个漂浮件21设置于太阳能板2的四个边上,且相邻的两个漂浮件21之间留有间隙24,雨水可从间隙24流走,太阳能板2的四边同时设置漂浮件21也能够增加其稳定性。

而为了增加气泵23的寿命,其外设置一保护壳(图中未标出),保护壳为具有防水功能的塑料外壳,气泵23的进气端设置进气管231,进气管231从保护壳的上侧伸出,导气管232从保护壳的下侧伸出。

其中,下沉件15可为亚克力实心底座,该底座不仅可使气头11下沉至水底且能够将气头11与水体地床分割开,防止起床漂浮的尘土对气头11的影响,或者该下沉件15设置为锚定器,即气头11底部设置微型的锚结构,以便在不更改连接线3的长度下,使气头11能够锚定于一定的范围内,并且能够适应不同的水体深度,在此情况下,气头11位于水体的下部,同样能够起到曝气增氧培菌的作用。

而为了能够使本装置在阴雨天依旧能够维持工作,保护壳内可设置储能蓄电池,太阳能板2、储能蓄电池和气泵23串联设置,此外可在漂浮件21上设置配重件22,配重件22位于气泵23的对侧,配重件22的设置可以增加太阳能板2的平稳性。

如图3所示,主气管11顶端设置不锈钢网16,导气管232穿过不锈钢网16,不锈钢网16的作用是分散主气管11输出的空气,加强增氧效果,同时能够防止水体中的杂质进入主气管11中,防止堵塞。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