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环境治理用蓝藻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71353发布日期:2021-06-29 23:32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环境治理用蓝藻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环境治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水环境治理用蓝藻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蓝藻又名蓝绿藻,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但不含叶绿体、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单细胞原核生物。

基于上述描述,并检索一件申请号为:cn201620640522.2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关于一种水华蓝藻收集处理装置,包括蓝藻收集箱、输送装置和处理装置,所述蓝藻收集箱设有蓝藻进料口,通过检索发现主要通过辗水辊与输送带相连会带动输送带转动,进入蓝藻收集箱的蓝藻便会跟随输送带箱产品箱行进,实现清理刷扫和取出的目的;

经过检索分析后,上述专利中进行蓝藻处理的方式太过于简单,达到的蓝藻处理效果不佳,同时进行蓝藻的打捞时较为麻烦等问题,因此,需要重新提供一种水环境治理用蓝藻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环境治理用蓝藻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专利中进行蓝藻处理的方式太过于简单,达到的蓝藻处理效果不佳,同时进行蓝藻的打捞时较为麻烦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水环境治理用蓝藻处理装置的目的,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水环境治理用蓝藻处理装置,包括处理装置本体、处理机构、收集箱、刮附机构、进入机构,所述处理装置本体的内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处理机构,所述处理机构一侧对应的处理装置本体一侧均贯穿有进入机构,所述进入机构对应的处理装置本体外侧固定连接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内部的前端滑动连接有刮附机构。

优选的,所述处理装置本体包括:进入口、贯通管、分流管和出入口以及滚动轮,所述处理装置本体顶部的中端贯穿有进入口,进入口的下端贯通固定设置有贯通管,同时贯通管的底部均匀贯通固定设置有分流管,且处理装置本体右侧的下端贯穿设置有出入口,其进入口与出入口的另一端均设置有法兰,并且处理装置本体下端的两侧均转动设置有滚动轮。

优选的,所述处理机构包括:一号滤板、二号滤板和三号滤板以及分隔板,所述处理装置本体内部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一号滤板,一号滤板下端的处理装置本体之间固定设置有二号滤板,同时二号滤板下端的处理装置本体之间固定设置有三号滤板,且一号滤板和二号滤板以及三号滤板的上端均匀固定设置有分隔板。

优选的,所述一号滤板和二号滤板以及三号滤板均是往下倾斜设置,同时分隔板之间的距离以及分隔板的大小均一致,且分隔板分别与上端两两一组的分流管之间的距离对应,其一号滤板的孔径大于二号滤板的孔径,二号滤板的孔径大于三号滤板的孔径设置,一号滤板和二号滤板以及三号滤板倾斜对应一端的处理装置本体的外部设有收集箱,同时一号滤板和二号滤板以及三号滤板倾斜对应端的处理装置本体一侧均设有一号进口和二号进口以及三号进口。

优选的,所述收集箱包括:挡盖,所述收集箱往下倾斜设置呈梯形状,其挡盖的中部设置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刮附机构包括:刮板和拉力绳以及连接弹簧,所述收集箱靠近处理装置本体一侧的左右两端以及下端均滑动设置有刮板,同时刮板的中部宽度大于上下端的刮板宽度,且上下端的刮板贯穿到中部刮板内之间固定设置有连接弹簧,其中部的刮板中端均固定设置有拉力绳,并且拉力绳的另一端与其挡盖的两端对应设置,刮板为一体呈u型设置与其收集箱的端口对应。

优选的,所述进入机构包括:一号进口和二号进口以及三号进口,一号进口和二号进口以及三号进口均是与收集箱贯穿,且一号进口和二号进口以及三号进口分别与一号滤板和二号滤板以及三号滤板的倾斜端对应设置。

有益效果:

1、本实用通过进入口抽取带蓝藻的水进入到贯通管内,在从贯通管进入到每个分流管内,分流管内的水均匀流入到每个分隔本之间的一号滤板上,便可由一号滤板和二号滤板以及三号滤板进行水中蓝藻的多次过滤将其水中不同大小的蓝藻依次过滤出来,达到去除蓝藻快速便捷的效果。

2、还通过一号滤板和二号滤板以及三号滤板过滤出来的蓝藻依次在其倾斜的作用下从其对应的一号进口和二号进口以及三号进口进入到收集箱内,便达到其蓝藻过滤的同时得以收集处理的效果。

3、其次,拉出挡盖使其拉动拉力绳,拉力绳便拉动对应的刮板,使其刮板在收集箱内往挡盖一端移动,同时刮板随着收集箱内壁大小的变化挤压其刮板,刮板便挤压其内部连接弹簧使其来适应收集箱内的大小,从而更好的将其收集箱内的蓝藻快速取出进行晒干处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处理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收集箱与进入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刮附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4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处理装置本体-1,进入口-101,贯通管-102,分流管-103,出入口-104,滚动轮-105,处理机构-2,一号滤板-201,二号滤板-202,三号滤板-203,分隔板-204,收集箱-3,挡盖-301,刮附机构-4,刮板-401,拉力绳-402,连接弹簧-403,进入机构-5,一号进口-501,二号进口-502,三号进口-5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一种水环境治理用蓝藻处理装置,包括处理装置本体1、处理机构2、收集箱3、刮附机构4、进入机构5,处理装置本体1的内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处理机构2,处理机构2一侧对应的处理装置本体1一侧均贯穿有进入机构5,进入机构5对应的处理装置本体1外侧固定连接有收集箱3,收集箱3内部的前端滑动连接有刮附机构4。

其中,处理装置本体1包括:进入口101、贯通管102、分流管103和出入口104以及滚动轮105,处理装置本体1顶部的中端贯穿有进入口101,进入口101的下端贯通固定设置有贯通管102,同时贯通管102的底部均匀贯通固定设置有分流管103,且处理装置本体1右侧的下端贯穿设置有出入口104,使其直接抽取带有蓝藻的水进入进入口101内,之后通过贯通管102分别进入到每个分流管103内流出,使其抽取带蓝藻的水进入到处理装置本体1内部时不会过于拥挤而造成堵塞,其进入口101与出入口104的另一端均设置有法兰,法兰的设置使其在连接抽水管时更加的方便,并且处理装置本体1下端的两侧均转动设置有滚动轮105,滚动轮105的设置便于其在移动处理装置本体1时更加的轻松便捷。

其中,处理机构2包括:一号滤板201、二号滤板202和三号滤板203以及分隔板204,处理装置本体1内部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一号滤板201,一号滤板201下端的处理装置本体1之间固定设置有二号滤板202,同时二号滤板202下端的处理装置本体1之间固定设置有三号滤板203,滤板的设置是便于其进行多次的过滤除去水中蓝藻的作用,且一号滤板201和二号滤板202以及三号滤板203的上端均匀固定设置有分隔板204,分隔板204的设置是便于其从分流管103流出抽取的水分别进入到分隔板204之间的滤板上,使其在进行水中蓝藻过滤时效果更佳。

其中,一号滤板201和二号滤板202以及三号滤板203均是往下倾斜设置,同时分隔板204之间的距离以及分隔板204的大小均一致,且分隔板204分别与上端两两一组的分流管103之间的距离对应,其一号滤板201的孔径大于二号滤板202的孔径,二号滤板202的孔径大于三号滤板203的孔径设置,一号滤板201和二号滤板202以及三号滤板203倾斜对应一端的处理装置本体1的外部设有收集箱3,同时一号滤板201和二号滤板202以及三号滤板203倾斜对应端的处理装置本体1一侧均设有一号进口501和二号进口502以及三号进口503,使其水进行多次过滤处理蓝藻时,可根据其不同大小的孔径将其水中蓝藻过滤处理的更加干净。

其中,收集箱3包括:挡盖301,收集箱3往下倾斜设置呈梯形状,收集箱3的设置是为了其一号滤板201和二号滤板202以及三号滤板203过滤出来蓝藻直接进入到收集箱3内,达到其藻蓝的收集处理效果,其挡盖301的中部设置有把手,把手的设置是便于其挡盖301更好的拿出的作用。

其中,刮附机构4包括:刮板401和拉力绳402以及连接弹簧403,收集箱3靠近处理装置本体1一侧的左右两端以及下端均滑动设置有刮板401,同时刮板401的中部宽度大于上下端的刮板401宽度,且上下端的刮板401贯穿到中部刮板401内之间固定设置有连接弹簧403,其中部的刮板401中端均固定设置有拉力绳402,并且拉力绳402的另一端与其挡盖301的两端对应设置,刮板401为一体呈u型设置与其收集箱3的端口对应,使其拉动挡盖301时便可拉动两端的拉力绳402,使其拉力绳402拉动刮板在收集箱3内移动,从而刮附出收集箱3内蓝藻的效果,连接弹簧403的设置是便于其刮板401在移动时随收集箱3的大小变化来进行变化从而得到适应收集箱3内大小,从而更好的进行收集箱3内的刮附效果。

其中,进入机构5包括:一号进口501和二号进口502以及三号进口503均是与收集箱3贯穿,且一号进口501和二号进口502以及三号进口503分别与一号滤板201和二号滤板202以及三号滤板203的倾斜端对应设置,进口的设置是便于其滤板上过滤出来的蓝藻可以通过对应的进口进入到收集箱内,从而达到蓝藻的收集。

工作原理:首先推动处理装置本体1在滚动轮105的作用下移动到所需位置,使其在搬运时更加的方便,然后利用外部的抽水管与其进入口101连接以及出入口104连接,连接好的水管均放入到需要处理蓝藻的河水中,接着借助水泵进行河水的抽取,将其水抽取到进入口101后进入到贯通管102内,再从其贯通管102分别进入到分流管103内,此时分流管103内的水便依次均匀的进入到对应的分隔板204之间的一号滤网201上,经过一号滤板201进行河水初步的蓝藻过滤,同时过滤到二号滤网202上的河水再次进行水中蓝藻的过滤,接着过滤到三号滤板203上的河水再一次过滤,使其河水再一次过滤蓝藻,从而经过不同孔径的滤板过滤使其河水中的不同大小的蓝藻均过滤的较为干净后从其出入口104再次进入到河中,便达到其河水处理蓝藻快速便捷有效的作用,然后,由一号滤板201和二号滤板202以及三号滤板203倾斜的作用下过滤出来的蓝藻依次从对应的一号进口501和二号进口502以及三号进口503进入到收集箱3内,此时便达到收集箱3收集蓝藻后其中处理的效果,最后可往外拉动其挡盖301,使其挡盖301拉动拉力绳402,拉力绳402便拉动对应的刮板401在收集箱3内往挡盖301一端移动,便达到刮板401刮附收集箱3内蓝藻快速取出的效果,使其蓝藻进行晒干后处理,以此同时,刮板在收集箱3内移动时可根据其大小来挤压刮板401,刮板401挤压内部的连接弹簧403,使其收缩来适应收集箱3内部的大小,从而更快更便捷的将其收集箱3内的蓝藻取出作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