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双重净化并排出污染物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10153发布日期:2021-06-18 16:25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双重净化并排出污染物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物理和化学双重净化的装置。



背景技术:

伴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以及水资源的短缺,污水净化处理是目前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现在国内的大部分人对于污水的处理就是简单的将污水静置,使沉淀物沉淀下来,然后将上层水重复利用,再利用人工清扫沉淀物,这就造成了污水处理不达标,人力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双重净化并排出污染物的装置,该装置设有不溶于水杂质自然沉淀腔与溶于水杂质化学反应沉淀腔,两个腔室通过连通结构连接,该连通结构通过电磁阀控制开关,更好地控制了污水流动;溶于水杂质化学反应沉淀腔内部设有第一搅拌器和第二搅拌器,第一搅拌器和第二搅拌器分别通过对应的驱动单元驱动连接,驱动单元间歇性分别驱动第一搅拌器和第二搅拌器,第一搅拌器和第二搅拌器对立设置且搅拌方向相反,形成对流,使溶于水的杂质与药品反应剧烈;不溶于水杂质自然沉淀腔底部设有第二排污底板,溶于水杂质化学反应沉淀腔底部设有第一排污板,排污底板表面铺设有可拆卸式多层网状结构,防止杂质被水流通时所产生的外力带动,多层网状结构可拆卸下来清除其表面存在的未处理干净的杂质或使用水枪喷射水流对于多层网格结构进行冲刷清洗,防止了多层网状结构的表面杂质被带入污水处理箱内增加处理难度。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污水双重净化并排出污染物的装置,包括污水处理箱体,所述污水处理箱体包括不溶于水杂质自然沉淀腔和溶于水杂质化学反应沉淀腔,所述不溶于水杂质自然沉淀腔一端与污水进水口连接,所述不溶于水杂质自然沉淀腔一端设有排污底板驱动装置,所述不溶于水杂质自然沉淀腔的另一端与溶于水杂质化学反应沉淀腔的另一端通过连通结构连通,所述溶于水杂质化学反应沉淀腔的一端设有排污底板驱动装置,所述溶于水杂质化学反应沉淀腔与净水出水口连接;所述溶于水杂质化学反应沉淀腔内部设置有第一搅拌器和第二搅拌器,第一搅拌器与第二搅拌器对向设置,且搅拌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搅拌器和第二搅拌器分别通过对应的驱动单元驱动连接,所述驱动单元间歇性分别驱动第一搅拌器和第二搅拌器。

进一步地,所述不溶于水杂质自然沉淀腔和溶于水杂质化学反应沉淀腔的底部对应设置有沉淀杂质排污底板。

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杂质排污底板包括第一排污底板和第二排污底板,所述第一排污底板对应独立设置在溶于水杂质化学反应沉淀腔底部,所述第二排污底板对应独立设置在不溶于水杂质自然沉淀腔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杂质排污底板的内壁表面铺设有可拆卸式多层网格结构,所述多层网格结构之间间隙设置,且多层网格结构之间的网眼交错分布。

进一步地,多层网格结构之间的形成的间隙层为非平面型结构,包括波浪形或折线形。

进一步地,所述连通结构通过电磁阀控制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双重净化并排出污染物的装置,污水通过进水口进入不溶于水杂质自然沉淀腔,静置沉淀,杂质落在第二排污板表面,电磁阀打开,污水通过连通结构流入溶于水杂质化学反应沉淀腔,驱动单元同时驱动第一搅拌器和第二搅拌器,第一搅拌器和第二搅拌器转动方向相反,形成对流,使污水中溶于水的杂质与药物反应更剧烈,杂质沉淀落在第一排污板表面,净化完成的水通过出水口流出,通过物理和化学两个方式更加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杂质;第一排污底板和第二排污底板转动将落于底板表面的杂质排出,节省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污水双重净化并排出污染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污水双重净化并排出污染物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污水双重净化并排出污染物装置的后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3:一种污水双重净化并排出污染物的装置,包括水处理箱体1,所述水处理箱体1包括不溶于水杂质自然沉淀腔11和溶于水杂质化学反应沉淀腔12,所述不溶于水杂质自然沉淀腔11一端与进水口2连接,不溶于水杂质自然沉淀腔11一端设有排污底板驱动单元13,所述不溶于水杂质自然沉淀腔11的另一端与溶于水杂质化学反应沉淀腔12的另一端通过连通结构4连通,所述溶于水杂质化学反应沉淀腔12的一端设有排污底板驱动单元14,所述溶于水杂质化学反应沉淀腔12与出水口3连接;所述溶于水杂质化学反应沉淀腔12内部设置有第一搅拌器51和第二搅拌器52,第一搅拌器51与第二搅拌器52对向设置,且搅拌方向相反,搅拌器对向设置,搅拌方向相反,形成对流,增大污水中不溶于水的杂质与药品的接触面积和概率,使污水中溶于水的杂质与药品更加剧烈地反应,更加有效地净化污水。

所述第一搅拌器51和第二搅拌器52分别通过对应的驱动单元驱动5连接,所述驱动单元5同时驱动第一搅拌器51和第二搅拌器52,当污水通过连通结构从不溶于水杂质自然沉淀腔内流入到溶于水杂质化学反应沉淀腔,电磁阀关闭,驱动单元开始驱动搅拌器运动,当固体沉淀不再处于明显增加的状况时,驱动单元停止驱动搅拌器,等固体沉淀静置一段时间;驱动单元再次驱动搅拌器搅拌,当固体杂质不再有所增加时,驱动单元停止驱动搅拌器工作,驱动单元间歇性驱动搅拌器可以有效避免化学反应过后的杂质沉淀被搅拌器搅拌形成的对流击散,更好地净化污水。

所述不溶于水杂质自然沉淀腔12和溶于水杂质化学反应沉淀腔13的底部对应设置有沉淀杂质排污底板6,所述沉淀杂质排污底板6包括第一排污底板61和第二排污底板62,所述第一排污底板61对应独立设置在溶于水杂质化学反应沉淀腔12底部,所述第二排污底板62对应独立设置在不溶于水杂质自然沉淀腔11底部,排污底板一端与污水处理箱一端通过铰链连接,溶于水杂质化学反应沉淀腔铰接端与不溶于水杂质自然沉淀腔铰接端分别设置有驱动装置,当污水通过连通结构流入溶于水杂质自然沉淀腔以及电磁阀关闭后,驱动装置驱动第二排污底板转动排出杂质;当污水化学净化完成以及水通过净水出水口流出后,驱动装置驱动第一排污底板转动排出杂质,第一排污底板与第二排污底板的独立运作,提高了污水净化的效率。

所述沉淀杂质排污底板6的内壁表面铺设有可拆卸式多层网格结构7,所述多层网格结构之间间隙设置,且多层网格结构之间的网眼交错分布,多层网格结构与排污底板内壁通过螺钉连接,多层网格结构与排污底板一同转动,多层网状结构可拆卸下来清除其表面存在的未处理干净的杂质或使用水枪喷射水流对多层网格结构进行冲刷清洗,防止了多层网状结构的表面杂质被带入污水处理箱内给污水处理增加难度,多层网状结构网眼之间交错分布可以有效地对落于排污底板上的固体杂质进行运动限制,防止固体杂质被水流通时所产生的外力带动。

所述多层网格结构7之间的形成的间隙层为非平面型结构,包括波浪形或折线形,多层网格结构的间隙层为非平面型结构,多层网状结构的上层和下层之间存在角度差,使多层网状结构上层和下层之间形成一个区间,杂质落于该区间,杂质被水流所产生的外力带动往上层网状结构运动时,上层网状结构阻隔杂质离开该区间,更加有效地避免了杂质被水流带动离开排污底板。

所述连通结构4通过电磁阀41控制连接,当污水进入不溶于水杂质自然沉淀腔时,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污水在不溶于水杂质自然沉淀腔内静置,杂质沉淀落于第二排污底板表面的网状结构中,一段时间后电磁阀打开,污水通过连通结构流入溶于水杂质化学反应沉淀腔,电磁阀关闭,驱动装置驱动第二排污底板转动排出杂质,污水又可通过污水进水口流入不溶于水杂质自然沉淀腔;驱动单元同时驱动搅拌器,第一搅拌器和第二搅拌器对向设置,且搅拌方向相反,形成对流,增大污水中不溶于水的杂质与药品的接触面积和概率,使得溶于水的杂质与药品更加剧烈地反应,杂质凝结成固体落于第一排污底板表面的网状结构上,水通过净水出水口流出,驱动装置驱动第一排污底板转动排出杂质,重复此过程。电磁阀的控制开关,将不溶于水杂质自然沉淀腔与溶于水杂质化学反应沉淀腔内的污水处理净化工作分开进行,使得污水净化处理更有条理性,提高了污水处理净化的效率。

上述描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还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