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化水体的自供能湿地浮床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60177发布日期:2021-05-07 20:00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净化水体的自供能湿地浮床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化水体的自供能湿地浮床结构,属于湿地浮床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湿地修复技术利用水生植物种植、生态浮床或人工曝气对水体中污染物的降解作用来净化水体,但水生植物种植单纯依靠植物生长去除氮磷污染物,难以获得较高的污染物去除率,浮床装置对于水体的修复净化效果优异,现有的浮床装置在使用时容易因磕碰受到损伤,容易搁浅,且在使用过程中易停留在某处,无法有效移动,影响对水体的净化,为此,提供一种净化水体的自供能湿地浮床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净化水体的自供能湿地浮床结构,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可以提供良好的防护效果,降低本装置与外部磕碰时受到的损伤,防止搁浅的情况出现,利用风力提供动力,可以随意移动,提高对水体的净化范围与净化效率,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净化水体的自供能湿地浮床结构,包括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底部固定连接有浮床主体,所述浮床主体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搁浅环,所述浮床主体底部固定连接有生物膜挂置架,所述生物膜挂置架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安装框架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顶部固定连接有桅杆,所述桅杆外侧活动套接有限位套与旋转套,所述旋转套一侧固定连接有上横杆,所述上横杆底部固定连接有三角帆布,所述三角帆布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横杆。

进一步而言,所述安装框架与浮床主体均为圆形盘状结构,所述浮床主体与安装框架高度一致。

进一步而言,所述限位套与旋转套结构一致,所述旋转套与限位套分别位于桅杆上下两侧。

进一步而言,所述下横杆长度大于上横杆长度,所述下横杆长度小于安装框架直径,且所述下横杆一侧固定连接于限位套。

进一步而言,所述连接杆位于生物膜挂置架之间,所述生物膜挂置架呈阵列排布于浮床主体底部。

进一步而言,所述固定座位于安装框架顶部中央,所述桅杆位于固定座顶部中央。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化水体的自供能湿地浮床结构,通过设有防护套与防搁浅环,结构简单,可以提供良好的防护效果,降低本装置与外部磕碰时受到的损伤,且增加本装置对于湿地环境的适应性,防止搁浅的情况出现。

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化水体的自供能湿地浮床结构,通过设有三角帆布,实用性强,降低环境对本装置的影响,利用风力提供动力,可以随意移动,提高对水体的净化范围与净化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净化水体的自供能湿地浮床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净化水体的自供能湿地浮床结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净化水体的自供能湿地浮床结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净化水体的自供能湿地浮床结构安装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安装框架;2、浮床主体;3、防护套;4、防搁浅环;5、生物膜挂置架;6、连接杆;7、固定座;8、桅杆;9、限位套;10、旋转套;11、上横杆;12、三角帆布;13、下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净化水体的自供能湿地浮床结构,包括安装框架1,所述安装框架1底部固定连接有浮床主体2,所述浮床主体2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套3,所述防护套3结构简单,可以提供良好的防护效果,降低本装置与外部磕碰时受到的损伤,所述防护套3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搁浅环4,所述防搁浅环4增加本装置对于湿地环境的适应性,防止搁浅的情况出现,所述浮床主体2底部固定连接有生物膜挂置架5,所述生物膜挂置架5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所述安装框架1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7,所述固定座7顶部固定连接有桅杆8,所述桅杆8外侧活动套接有限位套9与旋转套10,所述旋转套10一侧固定连接有上横杆11,所述上横杆11底部固定连接有三角帆布12,所述三角帆布12实用性强,降低环境对本装置的影响,利用风力提供动力,可以随意移动,所述三角帆布12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横杆13。

如图1-图4所示,所述安装框架1与浮床主体2均为圆形盘状结构,所述浮床主体2与安装框架1高度一致,所述限位套9与旋转套10结构一致,所述旋转套10与限位套9分别位于桅杆8上下两侧,所述下横杆13长度大于上横杆11长度,所述下横杆13长度小于安装框架1直径,且所述下横杆13一侧固定连接于限位套9,所述连接杆6位于生物膜挂置架5之间,所述生物膜挂置架5呈阵列排布于浮床主体2底部,所述固定座7位于安装框架1顶部中央,所述桅杆8位于固定座7顶部中央,所述生物膜挂置架5之间通过连接杆6辅助可以提高稳定性,且多个生物膜挂置架5可以提高净化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本装置放置于湿地水面,浮床主体2提供浮力,桅杆8提供安装支点,上横杆11与下横杆13配合可以撑起三角帆布12,通过限位套9与旋转套10的配合,可以使本装置借助风力移动,移动过程中防护套3可以为本装置提供防护,配合防搁浅环4可以防止本装置搁浅,移动过程中生物膜挂置架5持续对水体进行净化。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净化水体的自供能湿地浮床结构,包括安装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1)底部固定连接有浮床主体(2),所述浮床主体(2)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套(3),所述防护套(3)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搁浅环(4),所述浮床主体(2)底部固定连接有生物膜挂置架(5),所述生物膜挂置架(5)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所述安装框架(1)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7),所述固定座(7)顶部固定连接有桅杆(8),所述桅杆(8)外侧活动套接有限位套(9)与旋转套(10),所述旋转套(10)一侧固定连接有上横杆(11),所述上横杆(11)底部固定连接有三角帆布(12),所述三角帆布(12)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横杆(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化水体的自供能湿地浮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1)与浮床主体(2)均为圆形盘状结构,所述浮床主体(2)与安装框架(1)高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化水体的自供能湿地浮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9)与旋转套(10)结构一致,所述旋转套(10)与限位套(9)分别位于桅杆(8)上下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化水体的自供能湿地浮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杆(13)长度大于上横杆(11)长度,所述下横杆(13)长度小于安装框架(1)直径,且所述下横杆(13)一侧固定连接于限位套(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化水体的自供能湿地浮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6)位于生物膜挂置架(5)之间,所述生物膜挂置架(5)呈阵列排布于浮床主体(2)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化水体的自供能湿地浮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7)位于安装框架(1)顶部中央,所述桅杆(8)位于固定座(7)顶部中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化水体的自供能湿地浮床结构,包括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底部固定连接有浮床主体,所述浮床主体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搁浅环,所述浮床主体底部固定连接有生物膜挂置架,所述生物膜挂置架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安装框架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顶部固定连接有桅杆,所述桅杆外侧活动套接有限位套与旋转套,所述旋转套一侧固定连接有上横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可以提供良好的防护效果,降低本装置与外部磕碰时受到的损伤,防止搁浅的情况出现,利用风力提供动力,可以随意移动,提高对水体的净化范围与净化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陆海生态科技中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3
技术公布日:2021.05.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