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37737发布日期:2021-07-27 13:47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日趋加剧的水污染,已对人类的生存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成为人类健康、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因此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应运而生,其中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因其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等特点迅速进入大众的视线,该设备包含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斜管沉淀池等处理单元,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cod、bod、氨氮、总磷、总氮等污染物质。在现有的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中,由于处理工艺和滤料结构的限制,随着深床滤池的使用时间,对于tn(氮总量)和ss(悬浮物)等的去除量逐渐下降,从而影响到污水处理的效果,所以需要针对性的进行改进设计。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投入使用,以解决上述
背景技术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设置于深床滤池底部的滤料复合层,所述滤料复合层是由自下到上层叠的三层鹅卵石层、两层石英砂层构成,所述鹅卵石层的粒径自下到上分别为φ16~25mm,φ8~16mm,φ4~8mm,且石英砂层的粒径自下到上分别为φ2~4mm和φ1~2mm。优选的,所述石英砂层总厚度不低于1.2m。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污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污水生化处理:a、污水通过进水管先进入厌氧池,然后依次重力流进入缺氧池、好氧池,同时向好氧池内投入并培养活性污泥,并通过pac加药装置向好氧池末端出水堰进行加药;b、随后通过风机向好氧池底部进行曝气,同时好氧池气水混合物部分回流至缺氧池前端,实现硝化液回流;s2、污水泥水分离处理:好氧池内的泥水通过出水堰流入斜管沉淀池,实现泥水分离;s3、污水悬浮物过滤及反硝化脱氮处理:将斜管沉淀池通过出水堰将污水向深床滤池输送,并沿着深床滤池自上而下流动。s4、滤池反洗处理:a、先停止设备进水,然后关闭产水泵进口处的电动阀和产水泵,再打开反洗风机,进行气体反洗,气洗3min;b、打开反洗水泵上的电动阀和反洗水泵,同时进行水洗和气洗,打开反洗排水管上的电动阀,反洗5min;c、再关闭反洗风机,进行水反洗5min;d、最后关闭反洗水泵和反洗排水管上的电动阀,设备进水,整个滤池反洗结束;s5、驱氮反洗;a、先停止设备进水,打开反洗排水管上的电动阀,开启反洗水泵,对滤池持续反洗1min,每天进行一次。优选的,s3步骤中斜管沉淀池底部污泥回流至厌氧池,且污泥回流比为50%~100%。优选的,s1步骤中的硝化液回流以及s3步骤中的污泥回流均采用气提回流的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通过对污水处理工艺中反冲洗操作的优化以及加入每日驱氮反冲洗操作,同时对滤池结构进行相应结构改进,保证深床滤池,截留漂浮物以及反硝化脱氮以及去磷效果的稳定性,去除滤料间存积的氮气,保证滤池过水流速,从而保证污水处理效果,出水能够达《城镇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a排放标准,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滤料复合层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滤料复合层;2、鹅卵石层;3、石英砂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污水生化处理:a、污水通过进水管先进入厌氧池,然后依次重力流进入缺氧池、好氧池,同时向好氧池内投加并培养活性污泥,并通过pac加药装置向好氧池末端出水堰进行加药;b、随后通过风机向好氧池底部进行曝气,同时好氧池气水混合物部分回流至缺氧池前端,实现硝化液回流;s2、污水泥水分离处理:好氧池内的污泥水通过出水堰流入斜管沉淀池,初步实现泥水分离;s3、污水悬浮物过滤及反硝化脱氮处理:将斜管沉淀池通过出水堰将污水向深床滤池输送,并沿着深床滤池自上而下流动。s4、滤池反洗处理:a、先停止设备进水,然后关闭产水泵进口处的电动阀和产水泵,再打开反洗风机,进行气体反洗,气洗3min;b、打开反洗水泵上的电动阀和反洗水泵,同时进行水洗和气洗,打开反洗排水管上的电动阀,反洗5min;c、再关闭反洗风机,进行水反洗5min;d、最后关闭反洗水泵和反洗排水管上的电动阀,设备进水,整个滤池反洗结束;s5、驱氮反洗;a、先停止设备进水,打开反洗排水管上的电动阀,开启反洗水泵,对滤池持续反洗1min,每天进行一次。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间隔两天左右进行滤池反洗,通过优化滤池反洗的操作过程,从而快速高效的去除滤料间的堵塞物,保证滤池过滤效果恢复至正常水平,同时,增加了每日一次的驱氮反洗,可去除滤池滤料空隙内附着的氮气,避免由于氮气的产生而影响滤池的过水流速,加快过滤效率,从而增强深床滤池工作的稳定性,增强对于悬浮物的截留效果,同时增强反硝化脱氮的效果,从而实现污水处理高效除氮,实用性更强。s3步骤中斜管沉淀池底部污泥回流至厌氧池,且污泥回流比为50%~100%。对活性污泥重复利用,节省活性污泥投入量,节省成本。s1步骤中的硝化液回流以及s3步骤中的污泥回流均采用气提回流的方式。通过风机向好氧池底部进行曝气时,同时由于压缩气的鼓入,形成的混合液密度比原液密度要低,密度差形成升液管内外液体的液面高度变化,密度小的混合液升高随升液管排出,实现了污水和活性污泥的回流,从而取消了污泥回流泵的布置,减少设备安装,控制方便,并且故障率低。还公开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设置于深床滤池底部的滤料复合层1,所述滤料复合层1是由自下到上层叠的三层鹅卵石层2、两层石英砂层3构成,所述鹅卵石层2的粒径自下到上分别为φ16~25mm,φ8~16mm,φ4~8mm,且石英砂层3的粒径自下到上分别为φ2~4mm和φ1~2mm。所述石英砂层33总厚度不低于1.2m。优化了滤池的滤料结构,使得滤料的拦截作用可以进一步降低出水悬浮污染物浓度。滤料空隙间的微生物,能够通过其自身的增值生长,进一步降解水体中的总氮等污染物,出水水质较好。并且实际污水处理指标如下表所示:检测项目codtptnss氨氮进水1061.8430.116128.3出水240.9423.83818.2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本工艺的优化和滤料结构的改进可以实现,去除氨氮和tn的比例一起为55%,对于悬浮物(ss)去除率为76%,除磷率为49%,实现有效的脱氮除磷,从而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实用性强。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