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21235发布日期:2021-12-29 09:49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硫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我国以煤炭为主要的能源结构,煤炭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燃煤锅炉使用了我国煤炭总产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造成大量的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排放,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酸雨和水污染。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因此人们采用采用脱硫塔对燃煤锅炉排放的二氧化硫及粉尘进行吸收处理;其中,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采用湿法脱硫喷淋法对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进行净化处理,但是该方法在脱硫过程中会产生脱硫废水,产生的脱硫废水中会含有污染物,例如重金属离子、无机盐离子、悬浮物等,因此,脱硫废水排放前应当对其进行有效处理以避免形成二次污染,或者对脱废水进行净化处理后以使其能参与循环利用。蒸发结晶法是现有技术中主要的脱硫废水处理工艺,但是该处理方法存在着运行成本高的问题,主要来说蒸发结晶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其次,反渗透膜对废水进行分离减量化处理时,即对膜分离产生的高浓度废水进行蒸发结晶,可以有效降低蒸发处理负荷和节约处理成本,但是使用膜处理时需要对废水进行严格的预处理,而废水中的钙镁浓度偏偏会偏高,如硫酸钙处于过饱和状态时会极大的增加了废水软化处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处理成本低的脱硫废水处理系统。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加药组件、三联箱、澄清器、出水箱和污泥处理组件,所述加药组件与所述三联箱相连通,所述三联箱用于注入待处理废水,所述加药组件用于向所述三联箱内加入水处理药剂,所述澄清器与所述三联箱相连接,所述澄清器用于对所述三联箱中送过来的废水进行沉淀分离,所述出水箱与所述澄清器相连接,所述出水箱用于暂存所述澄清器中排的处理后的废水,所述污泥处理组件与所述澄清器相连接,所述污泥处理组件用于处理所述澄清器内排出的污泥。
6.作为对所述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三联箱包括中和箱、沉降箱和絮凝箱,所述中和箱、沉降箱和絮凝箱依次串连,且所述中和箱、沉降箱的出液口低于所述沉降箱和所述絮凝箱的进液口。
7.作为对所述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药组件包括第一储液箱、第二储液箱、第三储液箱和第六储液箱,所述第一储液箱用于容纳碱溶液,所述第一储液箱与所述中和箱相连接,所述第二储液箱用于容纳有机硫溶液,所述第二储液箱与所述沉降箱相连接,所述第三储液箱用于容纳絮凝剂溶液,所述第三储液箱与所述絮凝箱相连接,所述第六储液箱用于容纳酸溶液,所述第六储液箱与所述出水箱相连接。
8.作为对所述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药组件还包括第四储液箱和/或第五储液箱,所述第四储液箱用于容纳助凝剂溶液,所述第五储液箱用于制备絮凝剂,所述第四储液箱和/或第五储液箱与所述絮凝箱相连接。
9.作为对所述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六储液箱上还连接有酸雾吸收器。
10.作为对所述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药组件还包括淋浴器,且所述淋浴器、第一储液箱、第二储液箱、第三储液箱、第四储液箱、第五储液箱和第六储液箱皆接入工艺水系统。
11.作为对所述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污泥处理组件包括污泥输送泵和压滤机,所述污泥输送泵与所述澄清器相连,所述压滤机与所述污泥输送泵相连,所述压滤机用于将污泥输送泵送过来的污泥进行脱水制饼。
12.作为对所述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滤机、所述污泥输送泵和所述澄清器皆接入工艺水系统。
13.作为对所述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脱硫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废水滤液箱,所述废水滤液箱与所述中和箱相连通,且所述出水箱与所述废水滤液箱相连接。
14.作为对所述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污泥输送泵设置有两套,且所述污泥输送泵并联在所述压滤机与所述澄清器之间。
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通过在脱硫塔的废水排出端设置了彼此配合的加药组件、三联箱、澄清器、出水箱和污泥处理组件,进而同步对脱硫废水进行净化处理,进而对由脱硫塔产生的脱硫废水进行处理;(通过三联箱对脱硫废水中进行絮凝、助凝)后由澄清器进行分离,最后分离后的污泥由于污泥处理组件进行脱水成型,从而减少了膜预处理时这一过程,即有效减少了废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16.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更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加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0.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并与之结合为一体,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安
装”、“一端”、“另一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1.如图1

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加药组件1、三联箱2、澄清器3、出水箱4和污泥处理组件5;其中,加药组件1与三联箱2通过管路相连接,三联箱2用于注入待处理的脱硫废水,加药组件1用于向三联箱2内加入水处理药剂,澄清器3与三联箱2通过管路相连接,澄清器3用于对三联箱2中送过来的废水进行沉淀分离,具体来说,加了水处理药剂后的脱硫废水在澄清器3内完成絮凝的化学反应、絮凝和沉淀的过程。出水箱4与澄清器3通过管路相连接,位于澄清器内3内的废水中的絮凝物在重力作用下沉于澄清器3的底部并形成污泥层,而污泥层上方的水,即完成处理后的废水则可以排出到出水箱4内。进一步的,如位于出水箱4内的水质仍然达不到排放的标准则可以进行一步通过泵及管路泵送到三联箱2中,再次参与处理;如位于出水箱4内的水质达到排放的标准后则可以进行排放或参与循环再利用,利如作为冲灰用水。污泥处理组件5与澄清器3相连接,污泥处理组件5用于处理澄清器3内排出的污泥;进一步的,污泥处理组件5 包括污泥输送泵51和压滤机52,污泥输送泵51与澄清器3通过管路相连接,压滤机52与污泥输送泵51通过管路相连接,压滤机52用于将污泥输送泵51 送过来的污泥进行脱水制饼;具体来说,污泥输送泵将澄清器3内的絮凝而成的污泥输送到压滤机52内,压滤机52再将污泥中的水分过滤去除最终形成干燥的泥饼,最后再将泥饼运走。
22.如图1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三联箱2包括中和箱21、沉降箱22和絮凝箱23,其中,中和箱21、沉降箱22和絮凝箱23依次串连,且中和箱21、沉降箱22的出液口低于沉降箱22和絮凝箱23的进液口。进一步的,加药组件1包括第一储液箱11、第二储液箱12、第三储液箱13和第六储液箱16,第一储液箱11用于容纳碱溶液,例如氢氧化钠,第一储液箱11与中和箱21 相连接,即脱硫废水呈酸性,因此通过第一储液箱11向中合箱21内注入碱溶液以调节中合箱21内废水的ph值。第二储液箱12用于容纳有机硫溶液,如有有机硫化物,第二储液箱12与沉降箱22通过管路相连接,有机硫化物溶液用于使废水中的以细小氢氧化物和络合物的重金属沉降下来。第三储液箱13用于容纳絮凝剂溶液,第三储液箱13与絮凝箱23相连接,例如在絮凝箱23内加入絮凝剂硫酸氯化铁,使得沉降箱22过来的废水中的微细絮凝体长成稍大的絮凝体。第六储液箱16用于容纳酸溶液,如盐酸溶液,第六储液箱16与出水箱4通过管路相连接,用于向出水箱4内加入盐酸溶液来调节排出水体的ph值。
23.如图2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加药组件1还包括第四储液箱14和/或第五储液箱15,第四储液箱14用于容纳助凝剂溶液,第五储液箱15用于制备絮凝剂,第四储液箱14和/或第五储液箱15与絮凝箱23通过管路相连接。通过向絮凝箱23加入助凝剂可进一步使聚合物与大的絮凝体反应,生成更大的絮凝体,从而使得大絮凝体就能在澄清器3中易于沉降下来。
24.如图2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第六储液箱16上还连接有酸雾吸收器17,由于盐酸浓度高了后容易挥发,因此使用酸雾吸收器17对挥发的盐酸进行吸收,以减少其对空气的污染。进一步的,加药组件1还包括淋浴器18,当遭遇到酸碱腐蚀等紧急情况下,可以使用淋浴器18进行冲洗,以确保人身安全,且淋浴器18、第一储液箱11、第二储液箱12、第三储液箱13、第四储液箱 14、第五储液箱15和第六储液箱16皆接入工艺水系统,如生产用水或自来水。进一步的,压滤机52、污泥输送泵51和澄清器3皆接入工艺水系统。
25.如图2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脱硫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废水滤液箱6,废水滤液箱
6用于暂存前一工序或脱硫塔处的废水,废水滤液箱6与中和箱21通过管路相连接,且出水箱4与废水滤液箱6相连接;进一步来说,当出水箱4内的水质达不到排放要求时,则可继续泵入到废水滤液箱6中重新参与水处理。污泥输送泵51设置有两套,且污泥输送泵51并联在压滤机52与澄清器3之间;污泥输送泵51的工作环境相对比较恶劣;因此污泥输送泵51 设置有两套可有效提高了水处理系统运行稳定的冗余度。
26.2.2系统流程
27.针对脱硫废水ph值低、悬浮物含量高和重金属超标的特点,本工程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三个分系统: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加药系统、污泥处理系统。
28.2.2.1脱硫废水处理系统
29.脱硫废水依次经过中和箱21、沉降箱22、絮凝箱23、澄清/浓缩池、出水箱(排放);其中,在中和箱21内加入石灰浆,在沉降箱22内加入有机硫,在絮凝箱23内feclso4、助凝剂;絮凝箱23中生成的絮凝物,即污泥通过压滤机52进行脱水,向澄清/浓缩池中加入盐酸。
30.2.2.2化学药品储存和加药系统
31.加药系统包括助凝剂加药系统;有机硫化物加药系统;絮凝剂加药系统;盐酸加药系统及石灰浆加药系统。所有药品均由计量泵定量加入到相应加药点。
32.(1).助凝剂为粉状固体,助凝剂加药系统流程如下:
33.助凝剂经由螺旋给料机、制备箱、计量箱、计量泵后到达加入点。
34.(2).重金属沉淀剂有机硫化物浓度约为15wt%,通过液体抽吸器加入贮存箱。有机硫化物加药系统流程如下:
35.有机硫化物经由贮存箱、计量泵后到达加入点。
36.(3).feclso4浓度约为40wt%,通过液体抽吸器加入到储箱中。feclso4加药系统流程如下:
37.feclso4经由贮存箱、计量泵后到达加入点。
38.(4).30%的hcl溶液加入到出水箱中,以调整出水的ph值。盐酸加药系统流程如下
39.盐酸经由贮存箱、计量泵到到达加入点。
40.(5).石灰加药系统:10wt%的石灰浆加入到中和箱21中,用作中和剂/沉淀剂。以达到设定的ph值。40%的石灰浆由罐车运输,自流至石灰浆制备箱,自动加水稀释到大约10%的浓度。石灰加药系统流程如下:
41.石灰浆经由制备箱、循环泵、计量箱、计量泵后到达加入点。
42.2.2.3污泥脱水系统
43.浓缩污泥经过压滤机52脱水后制成滤饼并进行堆场;其中,压滤时生成的滤液依次经过压滤水箱和中和箱21。
44.2.3废水处理系统运行说明
45.2.3.1脱硫废水输送
46.脱硫岛石膏旋流器的溢流水等废水在脱硫岛内收集到废水缓冲箱内,再由脱硫工艺中的废水输送泵送至脱硫废水处理装置。本工程中还收集其他排水坑的废水至脱硫废水处理车间处理。
47.2.3.2中和箱
48.ph值约为4

6的含有固体物的酸性废水被泵送至中和箱。石灰浆经控制阀由石灰
浆加药泵按比例送入废水,控制阀由安装在沉降箱的ph计修正后的 ph值控制。中和箱21中的ph值必须调节至9.5
±
0.3。ph计的电极需要用3 -5%的盐酸定期清洗。
49.为达到废水和石灰浆的良好混合,中和箱21配备搅拌器提供高强度扰动。调节ph值后的废水至下一级反应箱,即沉降箱。
50.2.3.3沉降箱
51.在沉降箱22内,重金属以非常细小的氢氧化物和络合物的形式从废水中析出,这些细小的絮凝物分散于废水中,不易沉降下来。因此用有机硫计量泵向沉降箱22中根据流量计按比例加入有机硫。为混合均匀,用搅拌器在沉降箱22中搅拌,废水排至下一级反应箱,即絮凝箱23。
52.2.3.4絮凝箱
53.在沉降箱22中形成的微细絮凝体随着流体一起进入絮凝箱23。用feclso4计量泵向絮凝箱23中根据流量计按比例加入feclso4。在缓慢和平滑的混合作用下,微细絮凝体长成稍大的絮凝体。
54.在箱体出口,用助凝剂计量泵根据流量计按比例加入助凝剂。在去澄清/ 浓缩池的途中,聚合物与大的絮凝体反应,生成更大的絮凝体,这种大絮凝体就能在澄清/浓缩池中沉降下来。
55.2.3.5澄清/浓缩池
56.在澄清/浓缩池,絮凝体和净化水得到分离。絮凝体沉降在底部,在重力浓缩作用下形成浓缩污泥,浓缩污泥通过刮泥装置排除(刮泥装置在澄清池的底部中心圆锥上有中心驱动装置)。污泥由污泥输送泵51输送到箱式压滤机52。澄清水由周边溢流出箱体,流向下一级水箱,即出水箱。
57.澄清/浓缩池中污泥累积厚度由污泥高度开关控制,多余的污泥用污泥输送泵51送到箱式压滤机52。
58.澄清/浓缩池底部的一部分浓缩污泥作为接触污泥有污泥循环泵返回中和箱21。最佳的接触污泥量需经过实际使用确定。
59.2.3.6出水箱
60.澄清水流入出水箱中,在出口安装ph计在线检测ph值。如果测得的ph 值在6-9范围内,出水由出水输送泵送入排水沟,如果ph值减低到最下限,则关闭出水阀,打开循环管阀门,出水由出水输送泵送回沉降阶段的中和箱 21,重新处理。如果ph值超过最高限,则关闭出水阀,出水返回出水箱,由盐酸计量泵往废水中加入盐酸,把ph值调节到6

9后停止盐酸计量泵,打开出水阀。
61.在处理水离开废水处理车间前,在管道上安装了在线的浊度仪检测浊度,如果浊度超出上限,则关闭出水阀,打开循环管阀门,出水由出水输送泵送回沉降阶段的中和箱21,重新处理。浊度合格后重新开启出水阀,关闭循环管阀门。
62.2.3.7箱式压滤机
63.箱式压滤机52为非连续运行。箱式压滤机52的给料程序有污泥输送泵 51满负荷启动开始(污泥输送泵51为气动隔膜泵,污泥输送泵51的开启和关闭由供气阀门控制),开启进污泥阀门,经过一段时间的进料后,由于滤框内的“滤饼的堆积”,滤板上的压力降增加,当压力表的值上升到最高时,污泥输送泵51停止。关闭进污泥阀门,箱式压滤机52完成
进料步骤。压榨完毕后,液压液体密封装置打开,滤框的板也张开,滤饼经泥斗掉入电动贮泥斗,此容器位于压滤机52下方。干污泥从此处运走。
64.在给料和压榨中产生的滤液自流流入压滤水箱。
65.箱式压滤机52配备有滤布空气冲洗系统,从而滤布能定期冲洗。在压滤机52工作完毕后,关闭进污泥阀门,打开吹风门进行空气吹扫。
66.2.3.8压滤水箱
67.从非连续运行箱式压滤机52来的滤液收集在滤液箱内,通过滤液泵将滤液送回中和箱21进行处理。滤液泵由压滤水箱的液位计来控制启停。
68.同时,压滤水箱也收集事故积水坑的废水。积水坑安装一台液位计来控制排污泵的启停。
69.2.3.9压缩空气贮存罐
70.压缩空气由移动式空气压缩机产生并贮存在压缩空气贮存罐中,移动式空气压缩机的启停根据压缩空气的压力自行控制,当压力小于0.8mpa时,启动移动式空气压缩机。
71.2.4化学加药系统运行说明
72.2.4.1石灰浆加药系统
73.石灰浆的浓度约为40%ca(oh)2,送入石灰筛滤器过滤后进入石灰制备箱中,由液位计监测液位。
74.石灰浆溶液在石灰制备箱中稀释:开启进工业水阀门,通过管路加入补充水,工业水流量由流量计就地监测。同时打开石灰制备箱出口阀门、石灰浆循环泵入口阀门和石灰循环泵出口循环阀门,启动石灰浆循环泵,当稀释到10%的浓度时停止进水,关闭进工业水阀门,停止石灰浆循环泵。稀释过程完成。
75.当石灰浆计量箱液位低时,需补充石灰浆溶液。在每次补充石灰浆至石灰计量箱时,都需要先在石灰制备箱循环,在循环完毕后,关闭循环阀门,开启。补充石灰浆至石灰浆计量箱高液位时,停止石灰浆循环泵,关闭。
76.石灰浆由石灰石灰浆加药泵加入到中和箱。石灰浆经控制阀由石灰浆加药泵按比例送入废水,控制阀由安装在沉降箱22的ph计修正后的ph值控制。石灰浆的加入量也可以通过石灰计量泵变频器自动调整。
77.2.4.2絮凝剂加药系统
78.絮凝剂为袋装,在全自动助凝剂制备装置中中配制成0.1%的溶液。絮凝剂通过干粉投加机定量给到第一混合室,加入补充水,在搅拌器的作用下,絮凝剂充分溶解。通过第一混合室的溢流堰进入第二混合室,在搅拌器的作用下,残余物继续溶解。配置好的溶液进入第三室待计量。
79.用于溶解的补充水通过电磁阀根据水量自动开关。由液位计控制絮凝剂的配制,高液位停止,低液位开始配制。
80.配制好的絮凝剂溶液由絮凝剂计量泵根据废水流量按比例加入废水中。絮凝剂计量泵可接收4

20ma的信号。
81.2.4.3hcl加药系统
82.30%hcl由自卸式酸槽车送入hcl贮存箱中,用液位计监测液位高度并与 hcl计量泵联锁。30%hcl由hcl计量泵加入到出水箱以调节出水的ph值在 6

9的合格范围内。加药
量由ph计控制。hcl计量泵可接收4

20ma的信号。
83.2.4.4feclso4加药系统
84.feclso4为铁桶装供应,浓度为40%,通过液体抽吸器加入到feclso4贮存箱,用液位计监测液位高度并与feclso4计量泵联锁。feclso4溶液由feclso4计量泵加入到絮凝箱中。加药量根据废水流量按比例加入废水中,feclso4计量泵可接收4

20ma的信号。
85.2.4.5有机硫加药系统
86.有机硫为铁桶装供应,浓度为15%,通过液体抽吸器加入到有机硫贮存箱中,用液位计监测液位高度并与有机硫计量泵联锁。有机硫溶液由有机硫计量泵加入到沉降箱中。加药量根据废水流量按比例加入废水中,有机硫计量泵可接收4

20ma的信号。
8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通过在脱硫塔的废水排出端设置了彼此配合的加药组件、三联箱、澄清器、出水箱和污泥处理组件,进而同步对脱硫废水进行净化处理,进而对由脱硫塔产生的脱硫废水进行处理;(通过三联箱对脱硫废水中进行絮凝、助凝)后由澄清器进行分离,最后分离后的污泥由于污泥处理组件进行脱水成型,从而减少了膜预处理时这一过程,即有效减少了废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成本。
88.在本说明书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89.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优选实施例”、“再一实施例”、“其他实施例”或“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90.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