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电站用光伏组件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58628发布日期:2022-03-23 00:44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电站用光伏组件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降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电站用光伏组件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2.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被广泛运用到太阳能发电中,光伏组件在长期过后,且本身散发热量,如不及时为光伏组件降温,可能影响其正常的运作。
3.现有的光伏电站用光伏组件降温技术,多数是利用风扇向光伏电板吹送冷风,为光伏电板降温散热,然而为光伏电板降温时,可能将灰尘吹起至光伏电板表面,手动清理灰尘,耗费人力,其次光伏电板上可能残留灰尘未清扫干净,需要用清水将其洗净,人工喷水,清洗光伏电板,操作麻烦,其次反复用水清洗光伏电板,造成资源的浪费,雨水未得到很好的利用,并且清洗后的光伏电板上还可能留有水渍,最后仅依靠风扇吹送的冷风可能无法快速的为光伏电板降温。
4.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自动为光伏电板降温并自动清扫光伏电板表面灰尘的光伏电站用光伏组件降温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为光伏电板降温并自动清扫光伏电板表面灰尘的光伏电站用光伏组件降温装置。
6.本发明的目的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第一方面,一种光伏电站用光伏组件降温装置,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上部一侧转动式连接有外壳;光伏电板,所述外壳上部一侧连接有所述光伏电板;蓄电池,所述外壳内部安装有所述蓄电池;风冷组件,所述外壳内部设有所述风冷组件;除尘组件,所述外壳上部设有所述除尘组件。
7.进一步地,风冷组件包括有:第一支撑架,所述外壳内中部一侧中间连接有所述第一支撑架;电机,所述外壳内下部一侧安装有所述电机;转动杆,所述电机输出轴一侧连接有所述转动杆;第一传动轮,所述转动杆一侧连接有所述第一传动轮;风扇,所述第一支撑架上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所述风扇;第二传动轮,所述风扇传动轴一侧均连接有所述第二传动轮;皮带,所述第一传动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轮之间连接有所述皮带。
8.进一步地,除尘组件包括有:第一导杆,所述外壳内一侧对称连接有所述第一导杆;第一活动架,所述第一导杆上部之间滑动式连接有所述第一活动架;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活动架与外壳之间对称连接有所述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在所述第一导杆上;滚刷,所述第一活动架下部转动式连接有所述滚刷;齿条,所述外壳内两侧均连接有所述齿条;齿轮,所述滚刷两侧均连接有所述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相互啮合;电动推杆,所述外壳内下部一侧安装有所述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伸缩杆上侧与所述第一活动架相连接。
9.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喷水组件,喷水组件包括有:第一蓄水箱,所述底座上部一侧
连接有所述第一蓄水箱;活塞筒,所述外壳内两侧均连接有所述活塞筒;单向吸水管,所述活塞筒一侧与所述第一蓄水箱之间连接有所述单向吸水管;活塞杆,所述活塞筒内侧均滑动式连接有所述活塞杆;第二弹簧,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活塞筒之间均连接有所述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在所述活塞杆上;接触杆,所述活塞杆上部均连接有所述接触杆,所述接触杆与所述第一活动架相互配合;喷洒架,所述外壳一侧对称安装有所述喷洒架;单向出水管,所述喷洒架与同侧所述活塞筒之间均连接有所述单向出水管;喷头,所述喷洒架内侧均间隔均匀连接有多个所述喷头。
10.进一步地,还包括有收集组件,收集组件包括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蓄水箱上部两侧均连接有所述第二支撑架;第二蓄水箱,所述第二支撑架上部连接有所述第二蓄水箱;进水管,所述第二蓄水箱上部两侧均连接有所述进水管;收集架,所述进水管之间连接有所述收集架;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二蓄水箱两侧均与所述第一蓄水箱之间均连接有所述第一出水管;滤沙板,所述第二蓄水箱内部中间连接有所述滤沙板。
11.进一步地,还包括有辅助刮灰组件,辅助刮灰组件包括有:第二导杆,所述外壳内一侧对称连接有所述第二导杆;第二活动架,所述第二导杆上均滑动式连接有所述第二活动架;刮板,所述第二活动架内侧之间连接有所述刮板;第三弹簧,所述第二活动架与所述外壳之间均对称连接有所述第三弹簧;滑块,所述第二活动架一侧均滑动式连接有所述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活动架相互配合;第四弹簧,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二活动架之间均连接有所述第四弹簧;接触架,所述外壳上部一侧连接有所述接触架,所述接触架与所述滑块相互配合。
12.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一侧。
13.进一步地,冷却组件包括有:第三支撑架,所述外壳内两侧均上下对称连接有所述第三支撑架;冷凝管,两侧所述第三支撑架之间连接有所述冷凝管,所述冷凝管一侧与所述外壳内部相连接;控温器,所述外壳下部中间安装有所述控温器,所述控温器上侧与下侧所述第三支撑架相连接。
14.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本发明通过第一活动架推动活塞向下移动,将活塞筒内的清水推出,喷洒在光伏电板上,第一活动架向上移动远离接触杆,活塞杆向上移动,将清水吸入活塞筒内,达到自动喷水清洗光伏电板的效果;(2)本发明通过雨水滴落在收集架内,汇入到第二蓄水箱内,在滤沙板的作用下,将雨水中的沙石颗粒过滤出来,干净的雨水流入至第一蓄水箱内,达到自动储备过滤干净的雨水,回收利用雨水清洗光伏电板;(3)本发明通过第一活动架推动滑块和刮板向上移动,滑块移动至接触到接触架后,被推动向后移动远离第一活动架,刮板向下移动,达到自动刮净光伏电板表面残留物质的效果;(4)本发明通过启动冷凝管和控温器,达到进一步为光伏电板降温的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发明的第三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发明的第四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发明的风冷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21.图7为本发明的除尘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22.图8为本发明的除尘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9为本发明的喷水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24.图10为本发明的a部分的放大图。
25.图11为本发明的收集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26.图12为本发明的收集组件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13为本发明的辅助刮灰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28.图14为本发明的辅助刮灰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15为本发明的b部分的放大图。
30.图16为本发明的冷却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31.图中标记为:1-底座,2-外壳,3-光伏电板,4-蓄电池,5-风冷组件,501-第一支撑架,502-电机,503-转动杆,504-第一传动轮,505-风扇,506-第二传动轮,507-皮带,6-除尘组件,601-第一导杆,602-第一活动架,603-滚刷,604-第一弹簧,605-齿条,606-齿轮,607-电动推杆,7-喷水组件,701-第一蓄水箱,702-活塞筒,703-单向吸水管,704-活塞杆,705-第二弹簧,706-接触杆,707-单向出水管,708-喷洒架,709-喷头,8-收集组件,801-第二支撑架,802-第二蓄水箱,803-进水管,804-收集架,805-第一出水管,806-滤沙板,9-辅助刮灰组件,901-第二导杆,902-第二活动架,903-刮板,904-第三弹簧,905-滑块,906-第四弹簧,907-接触架,10-冷却组件,1001-第三支撑架,1002-冷凝管,1003-控温器。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33.实施例1如图1~图8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光伏电站用光伏组件降温装置,包括有底座1、外壳2、光伏电板3、蓄电池4、风冷组件5和除尘组件6,底座1上部前侧转动式连接有外壳2,外壳2上部前侧连接有光伏电板3,外壳2内部安装有蓄电池4,外壳2内部设有风冷组件5,外壳2上部设有除尘组件6。
34.风冷组件5包括有第一支撑架501、电机502、转动杆503、第一传动轮504、风扇505、第二传动轮506和皮带507,外壳2内中部后侧中间连接有第一支撑架501,外壳2内下部后侧安装有电机502,电机502输出轴前侧连接有转动杆503,转动杆503前侧连接有第一传动轮504,第一支撑架501上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风扇505,风扇505传动轴后侧均连接有第二传动轮506,第一传动轮504与第二传动轮506之间连接有皮带507。
35.除尘组件6包括有第一导杆601、第一活动架602、滚刷603、第一弹簧604、齿条605、齿轮606和电动推杆607,外壳2内前侧左右对称连接有第一导杆601,第一导杆601上部之间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活动架602,第一活动架602与外壳2之间左右对称连接有第一弹簧604,第一弹簧604套在第一导杆601上,第一活动架602下部转动式连接有滚刷603,外壳2内前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齿条605,滚刷603左右两侧均连接有齿轮606,齿轮606与齿条605相互啮合,外壳2内下部前侧安装有电动推杆607,电动推杆607伸缩杆上侧与第一活动架602相连接。
36.当使用者需要使用该装置为光伏组件降温时,启动电机502,蓄电池4为电机502提供电能,带动转动杆503和第一传动轮504转动,从而带动皮带507和第二传动轮506转动,进而带动风扇505转动,向光伏电板3吹送冷风,为光伏电板3降温,当需要清理光伏电板3上的灰尘时,启动电动推杆607,电动推杆607伸缩杆缩短,带动第一活动架602、滚刷603和齿轮606向下移动,第一弹簧604被压缩,齿轮606与齿轮606啮合,使得齿轮606转动,从而带动滚刷603转动,随后电动推杆607伸缩杆伸长,带动第一活动架602、滚刷603和齿轮606向上移动,第一弹簧604回伸,齿轮606再次与齿条605啮合,齿轮606反向转动,从而带动滚刷603反向转动,滚刷603在转动的同时往复上下移动,清扫光伏电板3表面的灰尘,灰尘清理完毕后,关闭电动推杆607,滚刷603不再运动,无需为光伏电板3降温后,关闭电机502,达到自动为光伏电板3降温并自动清扫光伏电板3表面灰尘的效果。
37.实施例2如图1~图4、图9~图16所示,在有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喷水组件7,喷水组件7包括有第一蓄水箱701、活塞筒702、单向吸水管703、活塞杆704、第二弹簧705、接触杆706、单向出水管707、喷洒架708和喷头709,底座1上部后侧连接有第一蓄水箱701,外壳2内后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活塞筒702,活塞筒702前侧与第一蓄水箱701之间连接有单向吸水管703,活塞筒702内侧均滑动式连接有活塞杆704,活塞杆704与活塞筒702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705,第二弹簧705套在活塞杆704上,活塞杆704上部均连接有接触杆706,接触杆706与第一活动架602相互配合,外壳2前侧左右对称安装有喷洒架708,喷洒架708与同侧活塞筒702之间均连接有单向出水管707,喷洒架708内侧均间隔均匀连接有多个喷头709。
38.向第一蓄水箱701内加入足量的清水,初始状态下,活塞筒702内装有部分清水,第一活动架602向下移动时,将推动接触杆706和活塞杆704向下移动,第二弹簧705被拉伸,将活塞筒702内的清水推出,通过单向出水管707流出至喷洒架708内,最终由喷头709喷出至光伏电板3上,将光伏电板3清洗干净,随后第一活动架602向上移动远离接触杆706,在第二弹簧705的作用下,推动活塞杆704和接触杆706向上移动,将第一蓄水箱701内的清水通过单向进水管803抽出至活塞筒702内,恢复至原状态,如此往复,达到自动喷水清洗光伏电板3的效果。
39.还包括有收集组件8,收集组件8包括有第二支撑架801、第二蓄水箱802、进水管803、收集架804、第一出水管805和滤沙板806,第一蓄水箱701上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二支撑架801,第二支撑架801上部连接有第二蓄水箱802,第二蓄水箱802上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进水管803,进水管803之间连接有收集架804,第二蓄水箱802前后两侧均与第一蓄水箱701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出水管805,第二蓄水箱802内部中间连接有滤沙板806。
40.下雨时,雨水滴落至收集架804内,通过进水管803流入至第二蓄水箱802内,如若雨水中夹杂沙石杂质等将被滤沙板806过滤出来,干净的雨水将透过滤沙板806由第一出水管805排出第一蓄水箱701内,达到自动储备过滤干净的雨水,回收利用雨水清洗光伏电板3。
41.还包括有辅助刮灰组件9,辅助刮灰组件9包括有第二导杆901、第二活动架902、刮板903、第三弹簧904、滑块905、第四弹簧906和接触架907,外壳2内前侧左右对称连接有第二导杆901,第二导杆901上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活动架902,第二活动架902内侧之间连接有刮板903,第二活动架902与外壳2之间均左右对称连接有第三弹簧904,第二活动架902前
侧均滑动式连接有滑块905,滑块905与第一活动架602相互配合,滑块905与第二活动架902之间均连接有第四弹簧906,外壳2上部前侧连接有接触架907,接触架907与滑块905相互配合。
42.第一活动架602向下移动至接触到滑块905后,将推动滑块905向后侧移动,第四弹簧906被压缩,第一活动架602移动通过滑块905后,在第四弹簧906的作用下,推动滑块905向前移动,随后第一活动架602向上移动,推动滑块905向上移动,带动第二活动架902和刮板903向上移动,第三弹簧904被压缩,滑块905向上移动至接触到接触架907后,将被推动向后移动远离第一活动架602,第四弹簧906被压缩,在第三弹簧904的作用下,推动第二活动架902、滑块905和刮板903向下移动,滑块905移动远离接触架907后,在第四弹簧906的作用下,推动滑块905向前移动,恢复至原状态,刮板903往复上下移动,将光伏电板3表面残留的水渍等物刮除干净,达到自动刮净光伏电板3表面残留物质的效果。
43.还包括有冷却组件10,冷却组件10包括有第三支撑架1001、冷凝管1002和控温器1003,外壳2内前部左右两侧均上下对称连接有第三支撑架1001,左右两侧第三支撑架1001之间连接有冷凝管1002,冷凝管1002后侧与外壳2内部相连接,外壳2下部中间安装有控温器1003,控温器1003上侧与下侧第三支撑架1001相连接。
44.启动冷凝管1002和控温器1003,进一步冷却光伏电板3,控温器1003将外壳2内的温度维持在一定水平,保证光伏电板3能够被冷却,无需为光伏电板3降温时,关闭冷凝管1002和控温器1003,达到进一步为光伏电板3降温的效果。
45.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