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染地下水原位修复与治理的模拟装置

文档序号:29437261发布日期:2022-03-30 09:11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污染地下水原位修复与治理的模拟装置

1.本发明属于污染地下水治理与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污染地下水原位修复与治理的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国内外已开发研发出多种地下水污染治理的技术与修复方案,归纳起来按修复方式主要有原位修复技术和异位修复技术。其中,原位修复是指在地下水污染的位置直接对含水层进行修复,使地下水中的污染物不至于暴露到环境中,从而减少了对地下环境的破坏,相比于异位修复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地下水原位修复过程中结合使用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等方法,具体的主要包括如下方法:地下水循环井技术、原位曝气法、原位冲洗法、电动修复技术、原位微生物处理法、原位化学氧化、监控自然衰减法、可渗透反应墙技术、原位反应带技术等。各种原位修复技术在某种条件下都能体现各自的优势,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要根据含水层的地质特征和水文特征、污染物类型、污染物和介质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吸附、解吸、溶解、沉淀、氧化、还原、络合、降解等)等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这就需要对原位修复技术的适用条件和最佳运行参数进行详细研究。由于经济和技术等条件的限制,在地下水污染的实际环境中进行实验研究会遇到很多困难,甚至无法实现。因此,设计一种用于污染地下水原位修复与治理的模拟装置,用于进一步的详细研究非常有必要,但目前还缺少该方面的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污染地下水原位修复与治理的模拟装置。本发明的具体内容如下:模拟装置由进水区1、反应区2、排泄区3和含水层介质区4组成。进水区1和排泄区3分布在含水层介质区4的两端,反应区2在含水层介质区4的中间。进水区1与含水层介质区4之间由带有小孔的有机玻璃板连接,反应区2与含水层介质区4由带有小孔的有机玻璃板连接,排泄区3与含水层介质区4由带有小孔的有机玻璃板连接。在进水区1的壁上开有进水口5,在含水层介质区4上壁上开有取样口6,排泄区3的壁上开有出水口7。
附图说明
4.附图1是用于污染地下水原位修复与治理的模拟装置的透视图。附图1中1为进水区,2为反应区,3为排泄区,4为含水层介质区,5为进水口,6为取样口,7为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5.下面结合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6.材料:有机玻璃板。
7.实施例
8.一种用于污染地下水原位修复与治理的模拟装置的设计尺寸如下:进水区的长为
40cm,宽为5cm,高为70cm;进水区与反应区之间的含水层介质区长为40cm,宽为60cm,高为70cm;反应区的长为40cm,宽为20cm,高为70cm;反应区与排泄区之间的含水层介质区长为40cm,宽为45cm,高为70cm;排泄区的长为40cm,宽为5cm,高为70cm。在距进水区下部10cm处开设孔径为2cm的进水口,进水口位于进水区的中心线。在排泄区下部开始每隔15cm开设一个孔径为2cm的出水口,出水口位于排泄区的中心线。在反应区下部开始每隔20cm开设一个孔径为2cm的取水口,反应区的取水口位于反应区的中心线。在含水层介质区下部开始每隔20cm开设一个孔径为2cm的取水口,两含水层介质区的取水口之间的宽度距离为15cm。进水区、含水层介质区、反应区与排泄区之间由布满孔径2mm的玻璃板连接,小孔之间的距离为4mm。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污染地下水原位修复与治理的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模拟装置由进水区、反应区、排泄区和含水层介质区组成;进水区和排泄区分布在含水层介质区的两端,反应区在含水层介质区的中间;进水区与含水层介质区之间由带有小孔的有机玻璃板连接,反应区与含水层介质区由带有小孔的有机玻璃板连接,排泄区与含水层介质区由带有小孔的有机玻璃板连接;在进水区的壁上开有进水口,在含水层介质区上壁上开有取样口,排泄区的壁上开有出水口。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污染地下水修复与治理技术领域的一种用于污染地下水原位修复与治理的模拟装置。该模拟装置由进水区1、反应区2、排泄区3和含水层介质区4组成。进水区1和排泄区3分布在含水层介质区4的两端,反应区2在含水层介质区4的中间。进水区1与含水层介质区4之间由带有小孔的有机玻璃板连接,反应区2与含水层介质区4由带有小孔的有机玻璃板连接,排泄区3与含水层介质区4由带有小孔的有机玻璃板连接。在进水区1的壁上开有进水口5,在含水层介质区4上壁上开有取样口6,排泄区3的壁上开有出水口7。上开有出水口7。上开有出水口7。


技术研发人员:豆俊峰 李欣玳 邵可欣 许光明 刘鑫瑶 滕彦国 丁爱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师范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12.27
技术公布日:2022/3/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