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催化处理有机污水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52563发布日期:2021-12-12 21:06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催化处理有机污水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催化处理有机污水的装置。


背景技术:

2.有机污水中除碳素(cod,bod)、氮素(nh3

n)等污染物指标严重超标外,还含有部分卤代芳烃、重金属和病毒等污染,如果不进行相应的处理而排入环境中,会造成环境污染。对于有机污水的处理,目前主要包括物理化学法、生物法以及最近兴起的光催化反应法,光催化反应的方式具有节能、高效、处理彻底等多项优势,目前正通过大量的研究逐渐成熟,其原理是通过纳米二氧化钛在太阳光照下产生强氧化性的自由基,从而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3.目前的光催化有机污水处理装置一般采用催化反应池的结构,通过太阳光对下方池体中的液体进行照射并促进催化反应,但是这种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是有机废水中也普遍含有颗粒性杂质,在反应过程中容易发生沉淀,导致底部的水体净化程度不够;其次是因太阳移动的原因导致光照条件不均匀,导致催化反应效果不佳,部分处于光照死角区域的污染物处理不到位;另外传统的催化反应池为了保证反应速率,一般采用浅而宽的结构,导致其占地面积较大,相应的提升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催化处理有机污水的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有机污水光催化反应装置采用催化反应池的结构,导致颗粒性杂质容易发生沉淀,光照条件不均匀、催化反应不佳的问题,还解决了目前的催化反应池采用浅而宽的结构,导致其占地面积较大,成本高的问题。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高效催化处理有机污水的装置,包括混合罐和催化仓,所述混合罐通过管道与催化仓连通,所述混合罐包括出口设置在顶部的进料管和入口设置在底部的出料管,混合罐上还设置有若干个循环管,所述循环管入口端设置在混合罐底部,出口端设置在混合罐顶部,所述循环管上设置有运输方向为入口端朝向出口端的水泵,所述混合罐底面上还竖直设置有加药器;
6.所述催化仓为透明的弧形板状中空结构,催化仓顶面透明,底面内侧涂覆有催化层,催化仓侧面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其中进水口连接至混合罐的出料管,出水口连接至外部,所述催化仓下方还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与催化仓之间可转动连接,使得催化仓可以自由转动。
7.进一步的,所述加药器为尖端朝上的锥型结构,所述加药器内部设置有若干竖直朝上的喷雾管,所述喷雾管均匀分布在加药器中,所述喷雾管的入口连接至加药管,所述加药管从混合罐底部贯穿至外部并连接有储药罐。
8.进一步的,所述催化仓为圆弧面结构,催化仓正上方设置有反射板,所述反射板表
面呈弧形凸出,并配合催化仓的弧度设置,反射板通过若干支撑杆与催化仓固定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反射板在接收垂直光照时发出的反射光汇聚在反射板表面,所述反射板接收反射板的光线后发出的反射光覆盖催化仓的全部上表面。
10.进一步的,所述循环管的入口对应加药器与反应池之间的空隙设置。
1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为:通过加药器和混合罐提前加入污水降解原料,然后将初步处理过的污水排入催化仓,通过催化仓的弧面形状提高其光照面积,最终有利于内部的二氧化钛催化剂更好的催化降解有机污水。
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中催化仓上表面透明的弧形板中空结构,当有机污水进入催化仓时,呈扁平的铺设灌注在催化仓内部,其可接受光照面积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光催化反应效率;
14.2、本实用新型中催化仓可以相对底座进行转动,使其直接对准太阳的方向,让太阳光直射在催化仓表面,提高对光能的利用率,进一步加强反应效率,加快对废水的处理速度;
15.3、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反射板,通过反射板可以将初次照射到催化仓上反射回的太阳光再次反射到催化仓内部,使得可以对太阳光实现二次利用,进一步提高光照强度,提升催化降解的效果;
16.4、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加药器,加药器设置在反应池底部,其锥型结构可以让含有颗粒性杂质的水体从上往下,从中间向周围缓慢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喷雾管中喷出的化学药剂可以与水体充分混合反应,并且产生朝上的冲力,从而提高化学药品与污水的混合程度,并且对含污泥的水体进行充分的净化。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反射板的光线反射示意图。
19.上述附图中:1、混合罐;2、催化仓;3、进料管;4、出料管;5、加药器;6、循环管;7、反射板;8、底座;21、催化层;22、进水口;23、出水口;51、喷雾管;52、加药管;61、水泵;71、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高效催化处理有机污水的装置,包括混合罐1和催化仓2,所述混合罐1通过管道与催化仓2连通,所述混合罐1包括出口设置在顶部的进料管3和入口设置在底部的出料管4,本实施例中混合罐1为顶部开口的圆筒形结构,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在混合罐1顶部加盖,避免其他杂质混入其中。
22.混合罐1上还设置有若干个循环管6,所述循环管6入口端设置在混合罐1底部,出口端设置在混合罐1顶部,所述循环管6上设置有运输方向为入口端朝向出口端的水泵61,从而将混合罐1底部的污水吸收到混合罐1顶部,实现水体的上下交换,避免含有颗粒性杂质的污水在混合罐1底部发生沉淀,影响净化工作的进行。
23.本实用新型中,混合罐1底面上还竖直设置有加药器5。本实施例中加药器5为尖端朝上的锥型结构,所述加药器5内部设置有若干竖直朝上的喷雾管51,所述喷雾管51均匀设置在加药器5中,所述喷雾管51的入口一同连接至加药管52,所述加药管52从混合罐1底部贯穿至外部并连接有储药罐。加药器5的锥型结构可以让含有颗粒性杂质的水体从上往下,从中间向周围缓慢下落,从而避免有沉淀堆积在混合罐1底部的中间,而是滑落到边缘位置,相应的,循环管6的入口对应加药器5与混合罐1内侧面之间的空隙设置,这样包含在污水中的颗粒性杂质就可以被循环管6吸走,进一步降低了沉淀出现的可能性;另外,在颗粒性杂质下落过程中喷雾管51中喷出的化学药剂可以与水体充分混合反应,并且产生朝上的冲力,从而提高化学药品与污水的混合程度,并且对含污泥的水体进行充分的净化。
24.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催化仓2为透明的弧形板状中空结构,催化仓2顶面透明,底面内侧涂覆有催化层21,本实施例中催化层21为均匀涂覆的纳米级二氧化钛粉体。催化仓2侧面设置有进水口22和出水口23,其中进水口22连接至混合罐1的出料管4,出水口23连接至外部。当有机污水进入催化仓2时,呈扁平的铺设灌注在催化仓2内部,其可接受光照面积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光催化反应效率。
25.优选的,所述催化仓2下方还设有底座8,所述底座8与催化仓2之间可转动连接,使得催化仓2可以自由转动,本实施例中选用电机驱动催化仓2。为了更好的进行光催化反应,可以根据所处地区的维度情况,设置催化仓2的转动面与所处地点在地球自转下形成的转动面平行,使得通过转动调整催化仓2的角度,使其能始终垂直对准太阳光的方向。
26.本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催化仓2为圆弧面结构,催化仓2正上方设置有反射板7,所述反射板7表面呈弧形凸出,并配合催化仓2的弧度设置,反射板7通过若干支撑杆71与催化仓2固定连接。如图2所示,催化仓2的弧度使其在接收垂直光照时发出的反射光汇聚在反射板7表面,所述反射板7接收催化仓2反射出的光线后再次发出的反射光又能覆盖催化仓2的全部上表面。通过反射板7的配合可以让太阳光经过反射重复照射到催化仓2表面,从而提高光能利用率,加强光照强度,进而提升催化降解的效果。
27.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