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化出水深度脱氮同步混凝除磷装置

文档序号:28831878发布日期:2022-02-09 12:2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生化出水深度脱氮同步混凝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和砂滤池,所述的砂滤池置于反应器上部的外围;所述的反应器内腔中由外到里同轴设置有导流板和伞形板,导流板的首端与反应器的顶部相对固定;伞形板的下部伸入反应器内腔的下部,形成一次反应区,导流板的末端位于一次反应区的中下部,伞形板的上部直筒区形成二次反应区,伞形板与导流板之间形成导流区,导流板与反应器内壁之间形成澄清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一次反应区、二次反应区、导流区和澄清区四区依次联通,一次反应区与澄清区之间设有回流缝。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二次反应区、一次反应区和澄清区的容积比例为1:1~2:8~1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澄清区与砂滤池的横截面积的比例为30~35: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砂滤池中,上部填料为沸石,下部填料为石英砂,砂滤池底部设有反冲洗喷嘴,采用气或水对砂滤池进行反冲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化出水深度脱氮同步混凝除磷装置。包括反应器和砂滤池,所述的砂滤池置于反应器上部的外围;所述的反应器内腔中由外到里同轴设置有导流板和伞形板,导流板的首端与反应器的顶部相对固定;伞形板的下部伸入反应器内腔的下部,形成一次反应区,导流板的末端位于一次反应区的中下部,伞形板的上部直筒区形成二次反应区,伞形板与导流板之间形成导流区,导流板与反应器内壁之间形成澄清区。本装置通过利用改性硅藻土的混凝、吸附、生物载体等作用并利用液体碳源,对生化出水进行同步反硝化脱氮和混凝除磷处理,装置出水可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V类标准及以上。2002)中的IV类标准及以上。2002)中的IV类标准及以上。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军 梁瑞松 常风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清华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5.19
技术公布日:2022/2/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