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处理再生水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54937发布日期:2022-01-26 19:11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处理再生水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处理再生水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2.再生水是指废水或者雨水进行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满足某种使用要求,有助于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和水生态的良性循环。
3.但是现有的再生水生产装置还存在着不便于拆卸加热管,不便于排出沉淀物和不便于换热冷凝的问题。
4.因此,发明一种水处理再生水生产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处理再生水生产装置,便于拆卸加热管,便于排出沉淀物并且便于换热冷凝。
6.其中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7.一种水处理再生水生产装置,包括端盖,生产罐体,螺旋换热管,集水斗,出水管,进水弯管,法兰,引流管,消毒斗,环形连接筒,支撑腿,可拆卸止水加热管结构和可转动输送排放管结构,所述的端盖螺栓连接在生产罐体的上部;所述的螺旋换热管管箍连接在端盖的下侧中部,并且螺旋换热管的两个垂直段分别贯穿端盖的内部左侧和内部中间部位;所述的集水斗设置在螺旋换热管的下侧,并且集水斗的下侧中部螺纹连接在出水管的垂直段上端;所述的出水管的水平段贯穿生产罐体的右侧中下部,并且出水管的右端一体化设置的折边与生产罐体的右侧中下部螺栓连接设置;所述的进水弯管的水平段右端螺纹连接在法兰的左侧;所述的法兰的右端螺纹连接在生产罐体的左侧中下部开设的螺纹孔内部;横向设置的所述的引流管的左端螺纹连接在法兰的右端内部;所述的消毒斗设置在生产罐体的下部,消毒斗的上部一体化设置的环形连接筒螺栓连接在生产罐体的内部下侧;多个所述的支撑腿分别螺栓连接在消毒斗的下部四角部位;所述的可拆卸止水加热管结构连接消毒斗;所述的可转动输送排放管结构连接消毒斗;所述的可拆卸止水加热管结构包括转动帽,连接杆,止水塞,固定管和电加热管,所述的转动帽的右侧中部螺栓连接在连接杆的左端;所述的连接杆的右端设置在固定管的内部,并且连接杆的右端螺栓连接在止水塞的左端;所述的止水塞螺纹连接在固定管的内部;所述的电加热管的左端螺栓连接在止水塞的右侧中部。
8.优选的,两个所述的可拆卸止水加热管结构相对设置。
9.优选的,两个所述的固定管分别螺纹连接在消毒斗的左右两侧的上部开设的螺纹孔内,并且固定管与消毒斗之间通过硅胶胶水层密封连接设置。
10.优选的,所述的可转动输送排放管结构包括手轮,防堵杆,机械密封圈,排放管,螺旋输送叶和排污盖,所述的手轮螺栓连接在防堵杆的下端;所述的防堵杆纵向贯穿排放管,并且防堵杆通过机械密封圈与排放管连接;所述的螺旋输送叶螺栓连接在防堵杆的中上侧
外壁;所述的排污盖的左端螺纹连接在排放管的右侧下部开设的螺纹孔内部。
11.优选的,所述的排放管的上端螺纹连接在消毒斗的下侧中部,并且排放管与消毒斗之间通过硅胶胶水层密封连接设置。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转动帽,连接杆,止水塞,固定管和电加热管的设置,有利于拆卸电加热管。
1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手轮,防堵杆,机械密封圈,排放管,螺旋输送叶和排污盖的设置,有利于排出沉淀物。
1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螺旋换热管的设置,有利于将水蒸气冷凝,并且进行换热,实现了能量的重复利用。
1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集水斗的设置,有利于收集凝结的水滴。
1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出水管的设置,有利于排出凝结的水滴。
1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环形连接筒的设置,有利于拆装生产罐体和消毒斗。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止水加热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转动输送排放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
23.1、端盖;2、生产罐体;3、螺旋换热管;4、集水斗;5、出水管;6、进水弯管;7、法兰;8、引流管;9、消毒斗;10、环形连接筒;11、支撑腿;12、可拆卸止水加热管结构;121、转动帽;122、连接杆;123、止水塞;124、固定管;125、电加热管;13、可转动输送排放管结构;131、手轮;132、防堵杆;133、机械密封圈;134、排放管;135、螺旋输送叶;136、排污盖。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 1 和附图 2所示,一种水处理再生水生产装置,包括端盖1,生产罐体2,螺旋换热管3,集水斗4,出水管5,进水弯管6,法兰7,引流管8,消毒斗9,环形连接筒10和支撑腿11,所述的端盖1螺栓连接在生产罐体2的上部;所述的螺旋换热管3管箍连接在端盖1的下侧中部,并且螺旋换热管3的两个垂直段分别贯穿端盖1的内部左侧和内部中间部位;所述的集水斗4设置在螺旋换热管3的下侧,并且集水斗4的下侧中部螺纹连接在出水管5的垂直段上端;所述的出水管5的水平段贯穿生产罐体2的右侧中下部,并且出水管5的右端一体化设置的折边与生产罐体2的右侧中下部螺栓连接设置;所述的进水弯管6的水平段右端螺纹连接在法兰7的左侧;所述的法兰7的右端螺纹连接在生产罐体2的左侧中下部开设的螺纹孔内部;横向设置的所述的引流管8的左端螺纹连接在法兰7的右端内部;所述的消毒斗9设置在生产罐体2的下部,消毒斗9的上部一体化设置的环形连接筒10螺栓连接在生产罐体2的内部下侧;多个所述的支撑腿11分别螺栓连接在消毒斗9的下部四角部位。
25.其中一种水处理再生水生产装置,还包括可拆卸止水加热管结构12和可转动输送排放管结构13,所述的可拆卸止水加热管结构12连接消毒斗9;所述的可转动输送排放管结
构13连接消毒斗9。
26.其中所述的可拆卸止水加热管结构12包括转动帽121,连接杆122,止水塞123,固定管124和电加热管125,所述的转动帽121的右侧中部螺栓连接在连接杆122的左端;所述的连接杆122的右端设置在固定管124的内部,并且连接杆122的右端螺栓连接在止水塞123的左端,操作人员将转动帽121转动,转动帽121带动连接杆122和止水塞123转动;所述的止水塞123螺纹连接在固定管124的内部,止水塞123沿固定管124转动并向外侧移动;所述的电加热管125的左端螺栓连接在止水塞123的右侧中部,止水塞123带动电加热管125向外侧移动,从而取出电加热管125,便于拆装维护。
27.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可转动输送排放管结构13包括手轮131,防堵杆132,机械密封圈133,排放管134,螺旋输送叶135和排污盖136,所述的手轮131螺栓连接在防堵杆132的下端,操作人员打开排污盖136,转动手轮131;所述的防堵杆132纵向贯穿排放管134,并且防堵杆132通过机械密封圈133与排放管134连接;所述的螺旋输送叶135螺栓连接在防堵杆132的中上侧外壁,手轮131带动防堵杆132和螺旋输送叶135转动;所述的排污盖136的左端螺纹连接在排放管134的右侧下部开设的螺纹孔内部,螺旋输送叶135将消毒斗9内的沉淀物导入排放管134内,排放至外部设置的垃圾桶。
28.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两个所述的可拆卸止水加热管结构12相对设置。
29.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两个所述的固定管124分别螺纹连接在消毒斗9的左右两侧的上部开设的螺纹孔内,并且固定管124与消毒斗9之间通过硅胶胶水层密封连接设置。
30.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排放管134的上端螺纹连接在消毒斗9的下侧中部,并且排放管134与消毒斗9之间通过硅胶胶水层密封连接设置。
31.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转动帽121采用尼龙盖帽;所述的止水塞123采用硅胶塞;所述的固定管124采用不锈钢管。
32.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螺旋换热管3采用螺旋铜镍合金管;所述的集水斗4采用不锈钢斗;所述的进水弯管6采用l型pvc管;所述的引流管8采用不锈钢管。
33.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防堵杆132采用不锈钢杆。
34.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电加热管125采用u型翅片电加热管。
35.工作原理
36.本实用新型中,操作人员将外部冷水接至螺旋换热管3,将待处理的水通过进水弯管6,法兰7和引流管8注入消毒斗9内,处理前的水在消毒斗9内沉淀,电加热管125对水进行加热消毒,水向上蒸发与螺旋换热管3接触后凝结成水珠,水珠滴入集水斗4内,经过出水管5排放至外部设置的水桶,实现水的再生,将水重复利用,节约水资源;操作人员打开排污盖136,转动手轮131,手轮131带动防堵杆132和螺旋输送叶135转动,将消毒斗9内的沉淀物导入排放管134内,排放至外部设置的垃圾桶;操作人员将转动帽121转动,转动帽121带动连接杆122和止水塞123转动,止水塞123沿固定管124转动并向外侧移动,止水塞123带动电加热管125向外侧移动,从而取出电加热管125,便于拆装维护。
37.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