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山酸性废水资源化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49345发布日期:2022-03-05 09:16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山酸性废水资源化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资源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矿山酸性废水资源化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2.山废水是矿井内的天然溶滤水、选矿废水、选矿废渣堤堰的溢流水以及矿渣堆积场的浸出水等的总称,矿井水主要由伴随矿井开采而产生的地表渗透水、岩石孔隙水、矿坑水、地下含水层的疏放水、以及井下生产防尘、灌浆、充填污水,选矿厂和洗煤厂污水是矿山废水的主要来源
3.现有的矿山废水在处理时,需要加入絮凝剂使其发生沉淀,从而达到净化效果,一般都是通过人工投放絮凝剂,工人劳动强度较大,且投放量一般不够准确。针对这种情况,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矿山酸性废水资源化利用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山酸性废水资源化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矿山废水在处理时,需要加入絮凝剂使其发生沉淀,从而达到净化效果,一般都是通过人工投放絮凝剂,工人劳动强度较大,且投放量一般不够准确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矿山酸性废水资源化利用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底部四角处均设有支架腿,罐体底部中心处设有排污口,罐体上端中心处设有支撑垫板,支撑垫板上表面中心处设有第一电机,支撑垫板上表面设有絮凝剂箱,絮凝剂箱内部中心处设有分料组件。
7.所述分料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输出轴转动贯穿连接有衔接板,第二电机输出轴末端设有连接板,连接板另一端另一侧设有连接柱,连接柱另一侧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一侧开设有u型槽,限位板另一侧开设有限位槽,衔接板表面底端设有限位柱,限位柱一侧设有转盘,转盘侧面等间距设有六个支撑板,支撑板侧面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絮凝剂箱上端开设有入料槽,絮凝剂箱内壁一侧设有绞轴,绞轴表面转动连接有挡板,絮凝剂箱内壁另一侧设有弹簧。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柱一侧与絮凝剂箱内壁中心处固定连接,限位柱另一侧与转盘转动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柱一侧与连接板侧面顶端转动连接,连接柱另一侧与限位板侧面上端转动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u型槽与支撑柱相对应,限位槽与限位柱相对应。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侧面贴合絮凝剂箱内壁。
13.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料组件设置于入料槽正下方。
14.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絮凝剂箱内壁开设有与弹簧相对应的通孔,弹簧一端与连接板上表面固定连接。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通过设置的絮凝剂箱、入料槽、第二电机、限位柱、衔接板、连接板、限位板、u型槽、限位槽、转盘、支撑板、支撑柱和连接柱,使絮凝剂间隙掉落,工人仅需保证入料槽内絮凝剂的充足即可,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17.2、通过设置的絮凝剂箱、入料槽、弹簧、绞轴、挡板、分料组件,确保每次掉落絮凝剂数量的统一性,提升废水处理的效率,絮凝剂掉落在罐体内时,通过第一电机带动内部搅拌杆进行搅拌,使酸性废水发生沉淀,沉淀物通过排污口排出。
附图说明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9.图1为一种矿山酸性废水资源化利用装置整体的立体示意图;
20.图2为图1中絮凝剂箱的剖面示意图;
21.图3为图2中分料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22.图中:1、罐体;2、排污口;3、支架腿;4、支撑垫板;5、第一电机;6、絮凝剂箱;61、入料槽;62、弹簧;63、绞轴;64、挡板;7、分料组件;71、第二电机;72、限位柱;73、衔接板;74、连接板;75、限位板;76、u型槽;77、限位槽;78、转盘;79、支撑板;710、支撑柱;711、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下:
24.一种矿山酸性废水资源化利用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1底部四角处均设有支架腿3,罐体1底部中心处设有排污口2,罐体1上端中心处设有支撑垫板4,支撑垫板4上表面中心处设有第一电机5,支撑垫板4上表面设有絮凝剂箱6,絮凝剂箱6内部中心处设有分料组件7。
25.分料组件7包括第二电机71,第二电机71输出轴转动贯穿连接有衔接板73,第二电机71输出轴末端设有连接板74,连接板74另一端另一侧设有连接柱711,连接柱711另一侧设有限位板75,限位板75一侧开设有u型槽76,限位板75另一侧开设有限位槽77,衔接板73表面底端设有限位柱72,限位柱72一侧设有转盘78,转盘78侧面等间距设有六个支撑板79,支撑板79侧面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710,限位柱72一侧与絮凝剂箱6内壁中心处固定连接,限位柱72另一侧与转盘78转动连接,限位柱72将分料组件7固定在絮凝剂箱6内部,转盘78以限位柱72为中心转动,连接柱711一侧与连接板74侧面顶端转动连接,连接柱711另一侧与限位板75侧面上端转动连接,连接板74转动带动限位板75移动,u型槽76与支撑柱710相对应,限位槽77与限位柱72相对应,u型槽76能够推动支撑柱710移动,通过设置的限位槽77和限位柱72固定限位板75的移动路径,支撑板79侧面贴合絮凝剂箱6内壁,絮凝剂箱6内的絮凝剂掉落入两块支撑板79之间。
26.絮凝剂箱6上端开设有入料槽61,絮凝剂箱6内壁一侧设有绞轴63,绞轴63表面转动连接有挡板64,絮凝剂箱6内壁另一侧设有弹簧62,分料组件7设置于入料槽61正下方,通过设置的分料组件7,使絮凝剂间隙掉落,絮凝剂箱6内壁开设有与弹簧62相对应的通孔,弹簧62一端与连接板74上表面固定连接,一定重量的絮凝剂掉落在挡板64上,带动挡板64沿
绞轴63移动,从而使絮凝剂掉落入罐体1内,挡板64上絮凝剂重量达不到时,弹簧62回弹,带动挡板64挡住絮凝剂箱6,确保每次掉落絮凝剂数量的统一性。
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罐体1内放置矿山酸性废水,接着在絮凝剂箱6内加入足量的絮凝剂,絮凝剂通过入料槽61掉落在分料组件7上,第二电机71带动连接板74转动,连接板74通过连接柱711带动限位板75移动,通过设置的限位槽77和限位柱72,确定限位板75的移动轨迹,从而使u型槽76间隙推动连接柱711,从而带动支撑板79间隙转动,从而使絮凝剂间隙掉落在挡板64上,待挡板64上絮凝剂达到一定重量,带动挡板64沿绞轴63移动,从而使絮凝剂掉落入罐体1内,挡板64上絮凝剂重量达不到时,弹簧62回弹,带动挡板64挡住絮凝剂箱6,确保每次掉落絮凝剂数量的统一性,絮凝剂掉落在罐体1内时,通过第一电机5带动内部搅拌杆进行搅拌,使酸性废水发生沉淀,沉淀物通过排污口2排出。
28.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