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处理设备反渗透浓水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12998发布日期:2022-04-06 20:16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处理设备反渗透浓水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处理设备反渗透浓水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浓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污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和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反渗透工艺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脱盐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广泛应用。
3.但是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浓水回收装置通常原水输入进来后需要进行沉淀处理,但在沉淀处理过程中,会有后续的原水输入,水流输入后会对沉淀池中的溶液产生冲击,从而导致沉淀池内沉淀好的溶液发生再次浑浊,影响溶液的后续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现有的浓水回收装置通常原水输入进来后需要进行沉淀处理,但在沉淀处理过程中,会有后续的原水输入,水流输入后会对沉淀池中的溶液产生冲击,从而导致沉淀池内沉淀好的溶液发生再次浑浊,影响溶液的后续处理。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处理设备反渗透浓水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罐,所述回收罐的内部设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外壁与回收罐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沉淀池的上方设有缓流板,所述缓流板的形状为锥形,所述缓流板的外壁设有贯穿的流入孔,所述缓流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相互对称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部与回收罐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
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回收罐的顶部中心安装有输入控制管,所述输入控制管的底端贯穿回收罐的顶部与回收罐的内部连通,所述输入控制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远离输入控制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号水泵。
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回收罐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二号水泵,所述二号水泵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液体输送管,所述液体输送管的一端与沉淀池的内部固定连通,所述沉淀池的下方设有收集仓。
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收集仓的内部设置有反渗透膜元件,所述反渗透膜元件的顶部与沉淀池的底面固定安装,所述反渗透膜元件的一侧设有水位探测器,所述水位探测器的底面与收集仓的内壁固定连接。
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液体输送管的另一端贯穿回收罐的外壁与反渗透膜元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回收罐的下方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与回收罐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底面四角活动安装有移动滚轮。
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一号水泵固定安装在底板的顶部,所述一号水泵的一侧设置有操控台,所述操控台的底面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回收罐的背面固定
连接有相互对称的排出管。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2.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缓流板和流入孔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在通过输入控制管通入原水进入到回收罐的内部后,原水会接触到缓流板的顶部从而被分流到缓流板的顶部四周,减小原水的冲击力,然后通过流入孔流入到沉淀池的内部,使得沉淀池内流入的原水流速变缓冲击力降低,使得沉淀池的沉淀溶液不会受到影响,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13.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排出管和水位探测器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通过反渗透膜元件处理后的液体通过收集仓进行收集,然后通过水位探测器对收集仓内收集的液体容量进行检测,当收集仓内的液体超出其容积时,通过排出管向外排出进行后续的处理。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处理设备反渗透浓水回收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处理设备反渗透浓水回收装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处理设备反渗透浓水回收装置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17.图例说明:1、回收罐;2、底板;3、输入控制管;4、连通管;5、固定板;6、移动滚轮;7、一号水泵;8、操控台;9、排出管;10、二号水泵;11、液体输送管;12、固定杆;13、缓流板;14、流入孔;15、沉淀池;16、反渗透膜元件;17、收集仓;18、水位探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实施例1
20.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处理设备反渗透浓水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罐1,回收罐1的内部设有沉淀池15,沉淀池15的外壁与回收罐1的内壁固定连接,沉淀池15的上方设有缓流板13,缓流板13的形状为锥形,缓流板13的外壁设有贯穿的流入孔14,缓流板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相互对称的固定杆12,固定杆12的顶部与回收罐1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回收罐1的顶部中心安装有输入控制管3,输入控制管3的底端贯穿回收罐1的顶部与回收罐1的内部连通,输入控制管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通管4,连通管4远离输入控制管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号水泵7,一号水泵7固定安装在底板2的顶部,一号水泵7的一侧设置有操控台8,操控台8的底面与底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回收罐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相互对称的排出管9。
2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缓流板13和流入孔14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在通过输入控制管3通入原水进入到回收罐1的内部后,原水会接触到缓流板13的顶部从而被分流到缓流板13的顶部四周,减小原水的冲击力,然后通过流入孔14流入到沉淀池15的内部,使得沉淀池15内流入的原水流速变缓冲击力降低,使得沉淀池15的沉淀溶液不会受到影响,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22.实施例2
23.如图1-3所示,回收罐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二号水泵10,二号水泵10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液体输送管11,液体输送管11的一端与沉淀池15的内部固定连通,沉淀池15的下方设有收集仓17,收集仓17的内部设置有反渗透膜元件16,反渗透膜元件16的顶部与沉淀池15的底面固定安装,反渗透膜元件16的一侧设有水位探测器18,水位探测器18的底面与收集仓17的内壁固定连接,液体输送管11的另一端贯穿回收罐1的外壁与反渗透膜元件16的一侧固定连接,回收罐1的下方设有底板2,底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固定板5的顶部与回收罐1的底面固定连接,底板2的底面四角活动安装有移动滚轮6。
2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排出管9和水位探测器18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通过反渗透膜元件16处理后的液体通过收集仓17进行收集,然后通过水位探测器18对收集仓17内收集的液体容量进行检测,当收集仓17内的液体超出其容积时,通过排出管9向外排出进行后续的处理。
25.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26.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在通过输入控制管3通入原水进入到回收罐1的内部后,原水会接触到缓流板13的顶部从而被分流到缓流板13的顶部四周,减小原水的冲击力,然后通过流入孔14流入到沉淀池15的内部,使得沉淀池15内流入的原水流速变缓冲击力降低,使得沉淀池15的沉淀过程不会受到影响,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通过反渗透膜元件16处理后的液体通过收集仓17进行收集,然后通过水位探测器18对收集仓17内收集的液体容量进行检测,当收集仓17内的液体超出其容积时,通过排出管9向外排出进行后续的处理。
2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