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净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20187发布日期:2022-05-18 20:13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净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洗碗机与净水机的结合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净水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厨电技术的发展,净水机和洗碗机已经成为现代家庭厨房中不可或缺的家用电器,现有的净水机和洗碗机都是单独购置,很难将二者形成联系,尤其是洗碗机具有很多不同的系列型号,例如水槽式、嵌入式和独立式,不同的型号之间都有不同的安装结构,这就更加难以与净水机实现功能上的关联。
3.为此,专利号为cn201710687897.3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就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智能集成水槽》,在该水槽中,水槽本体上安装有顶开式洗碗机、净水装置、电解水消毒装置及超声波装置,电解水消毒装置安装于第二子水槽周边的台板上的可取式配合的安装结构上;在需要进行消毒作业时,电解水消毒装置的电极组件部分采用移动的方式浸入清洗容器的水中或直接浸入子水槽的水中进行消毒。
4.虽然上述的集成水槽利用电解水消毒装置对净水机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并提供给洗碗机使用,但是仅是简单将不同功能进行结合,对于净水机与洗碗机的深度结构,没有专门设计管路和空间布局,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有效实现净水机与洗碗机深度结合的集成净水系统。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集成净水系统,包括:
7.洗碗机,内部具有清洗腔,所述洗碗机还设置有与清洗腔连通的进水口;
8.净水模块,具有滤芯组件和水龙头,所述滤芯组件具有浓水排出端和净水排出端,所述净水排出端与所述水龙头流体连通;
9.电解装置,布置在所述净水模块的下游且进水端与滤芯组件的浓水排出端流体连通,该电解装置具有相互独立的酸性排水端和碱性排水端,所述酸性排水端和碱性排水端均与洗碗机的进水口流体连通。
10.为了实现电解,优选地,所述电解装置包括有箱体,所述箱体具有电解腔、用来储存酸性水的第一腔室以及用来储存碱性水的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进水端均与电解腔流体连通,且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出水端均与进水口流体连通。
11.为了确保能选择性的向清洗腔内通入酸性水或者碱性水,优选地,所述第一腔室分别通过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与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
12.为了确保清洗后餐具能够达到更高的洁净标准,优选地,所述滤芯组件的净水排出端通过出水管路与水龙头相连通,所述出水管路上还设置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出水
端与进水口相连通。
13.为了方便各个管路与进水口的连接,优选地,所述洗碗机底部设置有引水接头,所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分流管均通过该引水接头与进水口流体连通。
14.为了确保浓水的选择性使用或者直接排出,优选地,所述滤芯组件的浓水排出端具有两个废水管路,所述箱体的电解腔的进水端连通其中一个废水管路,而另外一个废水管路上设置有排出口,且每个废水管路上均设置有电磁阀。
15.为了确保过滤效果,所述滤芯组件包括前置过滤模块、精滤模块和后置过滤模块,所述前置过滤模块、精滤模块和后置过滤模块沿着流体的流动方向依次布置。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集成净水系统中,通过在净水模块的下游布置电解装置,使得净水模块中滤芯组件的浓水排出端通过电解作用产生酸性水和碱性水,在洗碗机清洗的过程中,在不同的清洗阶段向清洗腔的进水口通入酸性或者碱性的水,以达到更好的清洗效果,且在清洗后,采用净水进行左后的冲洗,可以确保洗净后的餐具能够达到入口标准,这样利用电解装置作为净水机和洗碗机之间的媒介,可以对净水机产生的浓水进行二次分配利用,恰到好处的将净水机的功能与洗碗机的功能进行深度结合,十分实用。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集成净水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19.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该集成净水系统包括洗碗机1、净水模块2和电解装置3。其中洗碗机1内部具有清洗腔,洗碗机1还设置有与清洗腔连通的进水口10。这里提到的洗碗机1不限制具体型号,本实施例中采用水槽洗碗机为例。上述的净水模块2具有滤芯组件21和水龙头22,滤芯组件21具有浓水排出端和净水排出端,净水排出端与水龙头22流体连通。具体而言,滤芯组件21包括前置过滤模块211、精滤模块212和后置过滤模块213,前置过滤模块211、精滤模块212和后置过滤模块213沿着流体的流动方向依次布置,经滤芯组件21过滤后的净水通常通过水龙头22输出使用,即滤芯组件21的净水排出端通过出水管路23与水龙头22相连通。
20.在常规的净水机中,滤芯组件21浓水排出端所输出的废水会直接排出,而本实施例中的集成净水系统则对废水进行了二次处理。在净水模块2的下游布置有电解装置3,该电解装置3进水端与滤芯组件21的浓水排出端流体连通,且其具有相互独立的酸性排水端和碱性排水端,酸性排水端和碱性排水端均与洗碗机1的进水口10流体连通。
21.当然,对于酸性水和碱性水的电解和导流需要具体的结构来实现,本实施例中的电解装置3包括有箱体30,箱体30具有电解腔31、用来储存酸性水的第一腔室32以及用来储存碱性水的第二腔室33,第一腔室32和第二腔室33的进水端均与电解腔31流体连通,且第一腔室32和第二腔室33的出水端均与进水口10流体连通。上述的第一腔室32分别通过第一管路301和第二管路302与进水口10相连通,第一管路301和第二管路30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泵体303和第二泵体304。如此通过第一管路301和第二管路302可以在不同的清洗阶段将电
解产物酸性水或者碱性水通过进水口10输送至清洗腔内,实现不同的清洗功能。同时,在清洗过后,为了确保餐具的洁净程度,上文中提到的出水管路23上还设置有分流管24,分流管24的出水端与进水口10相连通。这样通过净水的最后冲刷,清洗后的餐具完全满足直接使用的洁净标准。
22.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各个功能管路与洗碗机的连通,在洗碗机1底部设置有引水接头4,第一管路301、第二管路302和分流管24均通过该引水接头4与进水口10流体连通。
23.在使用时,如果不想将废水引入洗碗机,还可以选择直接排出废水,即在滤芯组件21的浓水排出端具有两个废水管路25,箱体30的电解腔31的进水端连通其中一个废水管路25,而另外一个废水管路25上设置有排出口250,且每个废水管路25上均设置有电磁阀26。
24.此外,净水机自身还有如增压泵214、电磁阀、单向阀等常规构件,在此不做一一介绍。
25.本实用新型所称的“流体连通”是指两个部件或部位(以下统一分别称为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即流体(气体、液体或两者的混合)能从第一部位沿着流动路径流动或/和被运送到第二部位,可以是所述的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直接相连通,也可以是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第三者间接连通,该第三者可以是诸如管道、通道、导管、导流件、孔、槽等流体通道、也可以是允许流体流过的腔室或以上组合。
26.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侧”、“顶”、“底”等,用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是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