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装置、用水设备和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05906发布日期:2023-12-16 13:16阅读:42来源:国知局
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用水设备和热水器。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水处理装置的内部设置有滤网以起到过滤作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滤网的网孔会被水垢阻塞,进而使得水流无法穿滤网。这样,一方面影响水处理装置内部水流的流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水处理装置。

3、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水设备。

4、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热水器。

5、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包括第一输水口、流道和第二输水口,流道与第二输水口相连通;阻垢组件,设置于壳体内,阻垢组件包括:分水件,分水件包括第一分水口和第二分水口,第一输水口通过第一分水口连通于第二输水口,第一输水口还通过第二分水口连通于流道;滤网,设置于流道内,滤网设置有网孔。

6、本发明提出的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和阻垢组件。其中,壳体内具有流道,壳体还包括第一输水口和第二输水口;第一输水口与第二输水口中的一个可作为进水口使用,另一个可作为出水口使用。此外,流道直接与第二输水口相连通。

7、进一步地,阻垢组件设置在壳体内,阻垢组件包括分水件和滤网。其中,分水件设置在第一输水口的位置;分水件包括第一分水口和第二分水口;第一输水口通过第一分水口连通于第二输水口,第一输水口还通过第二分水口连通于流道。此外,滤网设置在流道内,并且滤网设置有网孔。

8、这样,在水处理装置使用时,外部水流从第一输水口进入壳体内部后,一部分水流在第一分水口的作用下直接从第二分水口流出,一部分水流在第二分水口的作用下进入到流道内部,并经滤网后从第二输水口流出。

9、特别地,在水处理装置使用过程中,水溶液中的钙镁离子生成沉淀附着在滤网表面,起到降低水中钙镁离子含量效果,达到降低水质硬度目标。催着水垢的堆积,滤网设置的网孔逐渐被封堵。此时,由于本发明提出的水处理装置中分水件上第一分水口的设置,确保了一部分水流仍旧可以从通过第一分流口直接流向第二输水口,进而保证了水处理装置的水路。

10、也即,在水处理装置使用过程中,从第一输水口进入到壳体内部的水流中,一部分水流直接通过第一分水口流向第二输水口,并通过第二输水口流出;一部分水路经过第二分水口流向流道,并经由滤网的网孔流向第二输水口,并通过第二输水口流出。经过第一分水口的水流可以越过滤网直接流向第二输水口,进而保证了该部分水流不受滤网上水垢的影响,进而在网孔被水垢阻挡的情况下也可确保水处理装置的水路,进而确保了水处理装置的流通性。这样,在水处理装置应用于热水器等水处理设备时,可有效降低由于水路堵塞而可能发生意外的风险。

11、在一些可能的技术方案中,流道包括:第一流道,位于滤网与壳体的内壁之间,第一输水口通过第二分水口连通于第一流道;第二流道,滤网围合出第二流道,第二流道连通于第二输水口。

12、在该技术方案中,流道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其中,在滤网安装到壳体内部后,滤网与壳体的内壁之间的空间即为第一流道,滤网在壳体内部围合出的空间即为第二流道。其中,第一流道与第二分水口相连通,第二流道与第一流道通滤网的网孔相连通,第二流道还与第二输水口相连通。这样,在水处理装置使用过程中,一部分水流通过第二分水口进入到第一流道内,并经滤网的网口进入到第二流道内,再经由第二输水口流出。

13、在一些可能的技术方案中,滤网为筒型结构,第二流道位于滤网的内侧。

14、在该技术方案中,滤网为筒型结构,并且滤网与壳体的内侧壁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进而通滤网与壳体的内侧壁之间的空间限定出第一流道,并通滤网内部的空间限定出第二流道。

15、在一些可能的技术方案中,第一输水口和第二输水口位于壳体的顶部;分水件位于滤网的顶部,分水件还包括第一过流口,第二流道通过第一过流口连通于第二输水口。

16、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输水口和第二输水口位于壳体的顶部,分水件设置在第一输水口与第二输水口的位置,滤网设置在分水件的底部。此外,分水件还包括第一过流口,并且第二流道通过第一过流口连通于第二输水口。

17、也即,在水处理装置使用过程中,外部水流首先通过第一输水口流向分水件,一部分水流通过第一分水口后直接流向第二输水口,一部分水流经过第二分水口后流向第一流道,并经由滤网的网孔流向第二流道,再经过分水件的第一过流口穿过分水件流向第二输水口,并从第二输水口流出。

18、在一些可能的技术方案中,分水件还包括:分水板,第二分水口设置于分水板上;至少两个第一凸部,凸出于分水板,第一分水口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凸部之间。

19、在该技术方案中,分水件包括分水板和至少两个第一凸部。其中,第二分水口和上述第一过流口设置在分水板上,并且分水板位于第一输水口与之间。此外,至少两个第一凸部凸出于分水板设置,并且是朝向第一输水口和第二输水口的方向凸出于分水板,相邻两个第一凸部之间为第一分水口。

20、特别地,第一凸部朝向第一输水口与第二输水口一侧凸出于分水板设置。在分水件和滤网安装后,分水板与壳体顶部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外部水流通过第一输水口首先进入到该空间内;相邻两个第一凸部之间形成第一分水口,进而使得该空间内的一部分水流直接通过第一分水口流向第二输水口。对应地,该空间内一部分水流通过第二输水口进入到流道内部,并经滤网的网孔以及第一过流口流向第二输水口;而后,上述两部分水流均通过第二输水口排出。

21、在一些可能的技术方案中,阻垢组件还包括:安装座,设置于壳体内,滤网安装于安装座上。

22、在该技术方案中,阻垢组件还包括安装座。其中,安装座设置在壳体内,并且位于壳体的底部。此外,滤网的底部安装在安装座上,进而保证滤网的稳定安装。

23、在一些可能的技术方案中,阻垢组件还包括:第二过流口,设置于安装座上,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通过第二过流口相连通。

24、在该技术方案中,阻垢组件还包括第二过流口。其中,第二过流口设置在安装座,并且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还通过第二过流口相连通。这样,第一流道内的一部分水流还可通过第二过流口直接流向第二流道。

25、具体地,在水处理装置使用过程中,外部水流首先通过第一输水口流向分水件,一部分水流通过第一分水口后直接流向第二输水口,一部分水流经过第二分水口后流向第一流道;进一步地,进入到第一流道内的水流中,一部分会经滤网的网孔进入到第二流道内,还有一部分水流会直接通过第二过流口进入到第二流道内,而经过第二过流口流过的水流会避开滤网的网孔,进而保证了该部分水流不受滤网上水垢的影响,进而在网孔被水垢阻挡的情况下也可确保水处理装置的水路,进而确保了水处理装置的流通性。

26、因此,在本发明提出的水处理装置中,第一输水口通过第一分水口连通于第二输水口,第一流道通过第二过流口直接与第二流道相连通。这样,一方面可保证进入到壳体内的一部分水流直接通过分水件的第一分水口流向第二输水口,另一方面可保证第一流道内的一部分水流可通过第二过流口直接流向第二流道,上述两部分水流均不会受到滤网上水垢的影响,进而在滤网的网孔被堵塞的情况下也可保证水处理装置的水路。

27、在一些可能的技术方案中,安装座包括:座体;第二凸部,凸出于座体,位于座体的周侧边缘;第三凸部,凸出于座体,位于第二凸部的内侧;其中,滤网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二凸部与第三凸部之间。

28、在该技术方案中,安装座包括座体、第二凸部和第三凸部。其中,第二凸部和第三凸部朝向滤网一侧凸出于座体。其中,第二凸部位于座体的周侧边缘,第三凸部位于第二凸部的内侧,这样第二凸部与第三凸部之间形成了安装间隙。而后,滤网的底部插设到第二凸部与第三凸部之间的安装间隙内,以保证滤网的安装。

29、具体地,滤网的外侧通过第二凸部固定,滤网的内侧通过第三凸部固定。

30、在一些可能的技术方案中,滤网为导体;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电解组件,电解组件包括电子阳极和电子阴极,电子阳极位于流道内,电子阴极与滤网电连接。

31、在该技术方案中,滤网为导体。此外,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电解组件。其中,电解组件包括配合使用的电子阳极和电子阴极。其中,电机阳极伸入到流道内,电子阴极与滤网电连接。这样,滤网可充当电子阴极的作用起到电离作用。

32、这样,在水处理装置使用过程中,当水处理装置有水流经过时,通过对电解组件通电,可以使得水溶液中的氯离子在电子阳极的电极表面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氯气,产生的氯气极易溶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在水溶液中,次氯酸作为中性小分子,可以穿透细菌的细胞膜进入其内部,与细菌内的dna和线粒体发生反应,使其死亡。通过水处理装置的水溶液由于内部电解产生次氯酸,随着水流到达管路各处,实现对水流内部、管路的全面杀菌。

33、进一步地,滤网表面因电解水产生大量氢氧根离子,可以将通滤网的水溶液中的钙离子、镁离子去除,使其以氢氧化钙、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附着在滤网表面,从而达到降低水中钙镁离子含量,降低水质硬度的效果。

34、在一些可能的技术方案中,阻垢组件还包括:固定件,与分水件和滤网相连接;连接杆,穿设于壳体、分水件和固定件。

35、在该技术方案中,阻垢组件还包括固定件和连接杆。其中,固定件位于分水件与滤网之间,连接杆穿过壳体以及分水件和固定件,进而将分水件和固定件安装到壳体上。此外,滤网的顶部通过固定件固定,滤网的底部通过安装座进行固定。

36、在一些可能的技术方案中,连接杆为导体;电子阴极与通过连接杆与滤网电连接。

37、在该技术方案中,连接杆为导体。其中,连接杆与滤网相接触,这样电子阴极可以通过连接杆与滤网电连接。这样设置,一方面可以通过连接杆起到固定的作用,以将固定件和分水件固定到壳体上,另一方面可通过连接杆充当导体的作用,进而简化水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

38、在一些可能的技术方案中,电解组件还包括:绝缘件,设置于连接杆与壳体的连接处。

39、在该技术方案中,电解组件还包括绝缘件。其中,绝缘件设置在壳体与连接杆的连接处,进而在该位置起到良好的绝缘效果,避免该位置出现漏电的情况。

40、在一些可能的技术方案中,壳体还包括:杯壳,流道位于杯壳内;端盖,与杯壳相连接,第一输水口和第二输水口设置于端盖。

41、在该技术方案中,壳体还包括杯壳和端盖。其中,杯壳的内部设置有流道,端盖开合设置在杯壳上,并且上述第一输水口和第二输水口设置在端盖。

42、进一步地,分水件和固定件通过连接杆与端盖相连接,安装座设置在杯壳内,位于杯壳的底部。

43、在一些可能的技术方案中,杯壳为透明杯壳。

44、在该技术方案中,杯壳采用透明杯壳。这样,用户可以直接观察到杯壳内部滤网的状态,并且用户可直接观察到滤网上水垢的堆积情况,并在水垢堆积较多的情况下更换滤网。

45、在一些可能的技术方案中,杯壳上设置有透光部。

46、在该技术方案中,杯壳上设置有透光部。这样,用户可以通过透光部观察到杯壳内部滤网的状态,并且用户可通过透光部观察到滤网上水垢的堆积情况,并在水垢堆积较多的情况下更换滤网。

47、本发明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用水设备,包括:水路系统;如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水处理装置,水处理装置连通于水路系统。

48、本发明提出的用水设备,包括水路系统和如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水处理装置。因此,具有上述水处理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并不详细展开论述。

49、具体地,水处理装置连通在用水设备的水路系统上。

50、本发明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热水器,包括:如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水处理装置,水处理装置设置于热水器的进水口或出水口处。

51、本发明提出的用水设备,包括水路系统和如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水处理装置。因此,具有上述水处理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并不详细展开论述。具体地,水处理装置连通在热水器的进水口或出水口处。

52、具体的,本发明提出的热水器可以为燃气热水器、电热水器等。

53、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