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21177发布日期:2023-12-20 11:55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1、在污水处理领域,生物方法是目前污水处理最主流的方式。生物法处理污水的工艺有很多种,但大多存在单元结构多、不能连续进出水、投资大、效率低、运行费用高等缺陷。安义污水厂提标扩容工程项目采用的ibr(continuous-flow intermissionbiological reactor)技术,即连续流一体化间歇生物反应技术,是一种集厌氧、兼氧、好氧反应及沉淀于一体的连续进出水的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法,它兼具按空间分割的连续流活性污泥法及按时间进行分割的间歇性活性污泥法的优点,与按空间分割的连续流活性污泥法相比,省去了污泥外回流的环节,因而节省运行能耗及减少处理设施和投资;与按时间分割的间歇活性污泥法相比,具备连续进出水的特点,因而减少了处理设施容积及总的土建投资。目前的污水处理系统,存在推流效果不佳;污水内的总氮去除效果不好等问题;目前在污水处理系统的好氧池中,需要将填料挂接于好氧池内,但是挂接十分不方便,当需要更换填料时也较为麻烦;另外,目前在曝气过程中由于靠近进气端的气压较大,而远离进气端的气压较小,从而导致曝气不均匀的问题;另外,好氧池、缺氧池和厌氧池中,均需要安装潜水推流器防止生物池内产生活性污泥沉积现象,使活性污泥与污水充分接触进行生化反应;由于需要安装的潜水推流器较多并且由于潜水推流器出现故障或需要维护时,需及时将其吊起进行维修更换,这样就需要在每个潜水推流器支架上设置一个吊架,增加了成本;另外,当潜水推流器损坏需要维修或更换时,在使用吊具将潜水推流器吊起后,工作人员需探出身子将潜水推流器取下,这样操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并且也十分不方便;目前的一些pac加药装置,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加水加pac固体,然后开启电机搅拌,要等待搅拌完后,开启出料管对pac药液进行投加,并且若加药装置内的药液投加完毕后,工作人员也不能及时知道,若是等待在加药装置旁,浪费人力也降低了工作效率。

2、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发明设计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增加前置厌氧区,反应区设计为多个方形池体,使推流效果最佳;且设计为多点进水方式,可根据实际运行情况灵活选择。

2、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设计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处理系统、第二处理系统和进水系统,所述第一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厌氧池、第一缺氧池、第一好氧池、第二好氧池和第一泥水分离器,所述第一泥水分离器与所述第一厌氧池之间连接有第一污泥回流管;

4、所述第二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二前厌氧池、第二后厌氧池、第二前缺氧池、第二后缺氧池、第三好氧池和第二泥水分离器,所述第二泥水分离器与所述第二前厌氧池之间连接有第二污泥回流管;

5、所述进水系统包括分别与进水总管相连的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第三进水管、第四进水管和第五进水管,两根所述第一进水管分别与第一厌氧池和第二前厌氧池相连;两根所述第二进水管分别与第一厌氧池和第二后厌氧池相连;两根所述第三进水管分别与第一缺氧池和第二前缺氧池相连;两根所述第四进水管分别与所述第一缺氧池和第二后缺氧池相连;两根第五进水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好氧池和末段的所述第三好氧池相连;

6、所述第一好氧池、第二好氧池和第三好氧池呈中空顶部开口的方形结构,其中间顶部两侧之间设有横梁,所述第一好氧池、第二好氧池和第三好氧池内均设有潜水推流器、曝气装置和用于挂接填料的固定机构,每个所述第一好氧池、第二好氧池和第三好氧池内的曝气装置均能够独立控制,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横杆和挂线,所述第一好氧池、第二好氧池和第三好氧池的顶部两侧和所述横梁的顶部两侧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固定板两端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板的顶部等间隔设有用于所述横杆端部放置的限位槽,所述横杆的底部设有若干用于挂接所述填料的挂线。

7、所述第一处理系统呈方形结构,所述第一好氧池、第二好氧池、第一泥水分离器和第二泥水分离器为横截面相等的方形结构,所述第一厌氧池和第一缺氧池的横截面积之和与所述第一好氧池的横截面积相等;所述第二处理系统呈方形结构,所述第二前厌氧池、第二后厌氧池、第二前缺氧池、第二后缺氧池和第三好氧池的横截面相等,所述第二处理系统设有八个拼接成“l”形结构的第三好氧池,且第三好氧池的横截面为所述第二泥水分离器的四分之一。

8、所述限位槽的深度不小于所述横杆的外径,所述横杆的端部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高度大于所述限位槽的深度;所述第一好氧池、第二好氧池和第三好氧池的顶部两侧设有若干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板和限位卡槽,所述限位板呈方形结构,其一端与所述第一好氧池、第二好氧池和第三好氧池的顶部一侧铰接,另一端通过锁止机构进行锁止;所述限位板的中部设有呈方形的所述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槽的宽度与两个所述限位块的厚度之和相等;所述锁止机构包括锁止基座、限位杆、拨杆和压缩弹簧,所述锁止基座设置于所述限位板的自由端的一侧,所述锁止基座呈方形结构,其底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好氧池、第二好氧池和第三好氧池的顶部,所述锁止基座靠近所述限位板的一端端面上设有用于所述限位杆插入的滑槽,所述锁止基座的顶部设有与所述滑槽连通的拨杆槽,所述拨杆的底端能够穿过所述拨杆槽与所述限位杆的顶部相连,所述限位杆的内端端面与所述滑槽的内端端壁之间连接有所述压缩弹簧,所述限位杆的外端大致呈楔形结构,其横截面宽度由所述限位杆的内端向外端逐渐减小。

9、所述曝气装置包括进气竖管、进气横管和曝气管,所述进气竖管的顶端能够穿过所述第一好氧池、第二好氧池和第三好氧池的侧壁上方与外部的风机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进气竖管的底端通过法兰与所述进气横管的一端相连,所述进气横管的另一端为封闭端;所述进气横管的两侧等间隔设有若干所述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的内端与所述进气横管的内腔相连,其外端为封闭端;所述曝气管的顶部等间隔设有若干曝气孔;所述曝气管的外端向上倾斜,所述曝气管的轴线与水平方向形成夹角,夹角小于15°,两侧所述曝气管组成一根两端向上倾斜的弯管,弯管的中间顶部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连接管;所述进气横管的底部等间隔设有若干与其内腔连通的延伸管,所述延伸管的底部与所述连接管的顶部之间通过法兰连接。

10、所述横梁的中部两侧设有推流器支架,所述推流器支架包括基座、吊架、导向杆和支撑架,所述基座固定于横梁的顶部中间,所述导向杆的顶端固定于所述横梁的中部侧壁上,其底端固定于第一好氧池、第二好氧池和第三好氧池的底部,所述支撑架固定于所述第一好氧池、第二好氧池和第三好氧池的内腔底部,其内壁上方与所述导向杆的外壁下方相连;所述基座呈圆柱形结构,其顶部形成圆柱形的基座凹槽;所述吊架包括旋转托盘、支撑柱、吊柱和手动葫芦,所述旋转托盘的底部能够插入所述基座顶部的基座凹槽内,所述旋转托盘的顶部通过法兰与所述支撑柱的底部相连,所述吊柱的内端与所述支撑柱的顶部相连,其外端倾斜向上设置,所述吊柱的外端底部设有用于挂接所述手动葫芦的吊环;所述支撑架呈“a”字型结构,其内壁上方与所述导向杆的外壁下方之间连接有加强横杆,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有用于支撑潜水推流器的推流器电机前端的底托,所述底托的顶部设有与所述推流器电机外部形状相匹配的弧形槽。

11、所述基座的底部设有基座固定板,所述基座固定板的四个角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配合安装孔固定于所述横梁的顶部;所述基座固定板的顶部与所述基座的外壁之间呈环形阵列有若干呈直角梯形的加强板;所述基座的两侧设有挂环。

12、所述吊柱的后端连接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大致呈中空一端开口的半圆形结构,其开口端的内壁上方与所述吊柱的后端外壁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呈中空顶部开口的方形结构,其顶部两侧设有呈半圆形的铰接块,所述铰接块的中部设有用于销轴穿过的铰接孔;所述安装盒的开口端套装于所述支撑柱顶部外侧,其开口端中部两侧设有用于销轴穿过的轴孔;所述安装盒的外壁下方之间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中部套装有限位臂,所述限位臂的一端通过套筒套装于所述固定杆的外壁中部,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安装盒的外部且形成向下方折弯的钩状部,所述限位臂的外壁中部前侧连接有拨杆,所述安装盒的前壁上设有用于所述拨杆外端穿过的拨孔,所述拨孔为沿着竖直方向设置的长条形结构;所述支撑柱的内壁上方设有用于所述钩状部插入的方形孔,所述方形孔的下方固定有用于所述钩状部挂接的呈圆柱形的挂接块;所述支撑柱的外壁下方设有用于所述吊环插入的插槽。

13、所述第二好氧池和中间的所述第三好氧池设有pac投加点,所述pac投加点通过pac加药装置投加药液,所述pac加药装置包括加药罐、搅拌装置、自动加水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搅拌轴和搅拌桨,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加药罐的顶部,其输出端穿过所述加药罐的顶板与所述搅拌轴的顶端相连,所述搅拌轴上设有搅拌桨,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加药罐的顶部设有pac固体加药口,其侧壁下方设有出药管,出药管上设有流量计;所述所述自动加水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加药罐的内腔顶部连通;所述自动加水装置包括加水管道,所述加水管道上设有水泵和加水流量计;所述自动加水装置、搅拌装置和流量计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加药罐的前方设有液位计,所述液位计包括液位管、连接管、浮球和刻度板,所述连接管呈“l”形结构,其底端与所述加药罐的内壁下方连通,其顶端与所述液位管的底端连通,所述液位管为中空的透明管状结构,所述液位管沿着竖直方向设置,其内部设有与其截面形状相匹配的浮球,所述刻度板设置于所述液位管的前壁上,所述浮球的外壁为红色;所述刻度板呈方形结构,其中部设有与所述液位管外壁卡接的卡接孔,所述卡接孔的两侧设有刻度线;所述加药罐的一侧设有备用加药罐。

14、所述液位管的后壁上设有与其连通的方形槽;所述浮球的后壁上连接有磁铁,所述磁铁的截面形状与所述方形槽的截面形状相同;所述方形槽的后壁上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呈中空方形结构,其内部设有警报机构,所述警报机构包括第一触片、第二触片和蜂鸣报警器,所述第一触片固定于所述固定块的前侧内壁上,所述第二触片通过导线吊挂于所述第一触片的后侧,所述第一触片与第二触片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一触片和第二触片的顶部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蜂鸣报警器电连接;所述警报机构包括高位报警机构和低位报警机构,所述高位报警机构和低位报警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块的内腔顶部和内腔底部。

15、所述第一触片和第二触片之间通过斜杆相连,所述斜杆的后端呈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第二触片的前壁上设有用于所述斜杆穿过的斜孔,所述斜杆的前端与所述第一触片的后壁相连,其后端穿过所述斜孔与限位块相连。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7、1)本设计增加前置厌氧区,反应区设计为多个方形池体,使推流效果最佳;且设计为多点进水方式,可根据实际运行情况灵活选择,第一进水管为聚磷菌补充碳源,以此提升总磷去除率;第二进水管、第三进水管和第四进水管可大大提高反硝化菌碳源吸收效率,从而提高总氮去除效果;第五进水管是为系统崩溃需重新培菌或项目启动时使用,这样可大大缩短培菌时间;

18、2)本设计通过将固定板的两端放置于固定槽内,将横杆的两端放置于限位槽内,然后将挂线的顶端固定于横杆的底部,将填料固定于挂线上,即可完成填料的安装与固定,确保了填料的固定强度和稳定性,并且便于填料的安装、拆卸与更换;

19、3)本设计将潜水推流器吊至高于横梁的高度时,推动吊柱使得支撑柱能够进行转动,将潜水推流器旋转至横梁的长度方向上,然后通过手动葫芦将潜水推流器下降即可将潜水推流器放置于横梁上,以便工作人员更方便的对潜水推流器进行维修或更换,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安全系数;

20、4)本设计能够使得工作人员更方便的对投加点进行pac投加;通过设液位计工作人员可以快速得知加药罐内的液位,以便进行加药或投药的操作;通过设置高位报警机构和地位报警机构,可以通知工作人员及时关闭自动加水装置或添加pac固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