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絮凝沉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59654发布日期:2022-10-19 04:20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处理絮凝沉降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絮凝沉降系统。


背景技术:

2.传统的水处理工艺中,将ph调节池、混凝池、絮凝池和斜管沉淀池依次设置,需要对混凝池、絮凝池和斜管沉淀池分别进行排泥等维护工作,且混凝池和絮凝池的结构较大,使得系统整体占地大,对空间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絮凝沉降系统,该污水处理絮凝沉降系统通过在第一沉降罐的进水口处设置综合混药器,外界污水通过综合混药器进入第一沉降罐中进行斜管沉降,将调节药剂注入综合混药器,在污水通过综合混药器的同时进行各项反应,最终污水及其反应物全部进入第一沉降罐,淤泥通过排泥管排出,在第一沉降罐中隔板的设置避免了进水波动至溢水口,避免了出水被污染。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絮凝沉降系统,包括第一沉降罐、配药装置和综合混药器,所述综合混药器设置在第一沉降罐的顶部,所述配药装置与综合混药器连接;
6.所述第一沉降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部设置有斜管填充,所述第一沉降罐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且通过该进水口连接所述综合混药器,所述罐体的顶部还设置有溢水槽,所述溢水槽与罐体的进水口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一端与罐体的内侧顶部连接,所述隔板的另一端延伸至斜管填充的上端;
7.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泥管。
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污水首先通过综合混药器再进入第一沉降罐,所述配药装置将配置好的调节药剂注入综合混药器中,污水在通过综合混药器的同时进行各项反应,且所有污水及药剂、反应物最终全部进入第一沉降罐中,经第一沉降罐中的斜管填充进行沉淀,沉淀后的淤泥堆积在罐体的底部,定期从排泥管中排出,沉淀后的净水从溢水槽处排出,隔板的设置起到隔离污水与净水的作用,隔板将罐体的顶部分隔为污水区和净水区,只有净水区的水能够从溢水槽处排出,避免了进水口的污水污染了溢水槽,保证了出水的质量。
9.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絮凝沉降系统通过在第一沉降罐的进水口处设置综合混药器,外界污水通过综合混药器进入第一沉降罐中进行斜管沉降,将调节药剂注入综合混药器,在污水通过综合混药器的同时进行各项反应,最终污水及其反应物全部进入第一沉降罐,无需单设反应池,系统整体更加紧凑,所需空间更小,更加便于系统的布设,淤泥通过排泥管排出,在第一沉降罐中隔板的设置避免了进水波动至溢水口,避免了出水被污染。
10.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综合混药器包括ph反应罐、pac反应罐和pam反应罐,所述ph反应罐的一侧连接有进水管,所述ph反应罐的底部出水口与pac反应罐的顶部进水
口连接,所述pac反应罐的底部出水口与pam反应罐的顶部进水口连接,所述pam反应罐的底部出水管与第一沉降罐的进水口连接,所述ph反应罐、pac反应罐和pam反应罐分别连接有进药管。
11.三个独立的反应罐分别进行ph调节、混凝反应和絮凝反应,同时三个首尾连接的反应罐使得污水在重力的作用下自行完成通行,无需另设驱动装置,结构紧凑。
12.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ph反应罐、pac反应罐和pam反应罐上分别设置有搅拌机构。
13.搅拌机构的设置,使得污水与药剂之间的接触更加充分,反应更加完全,保证了各项反应的效果。
14.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配药装置包括配药池,所述第一沉降罐的顶部还设置有储药罐,所述配药装置通过送药管与储药罐连接,所述储药罐通过进药管与综合混药器连接。
15.将储药罐设置在第一沉降罐的顶部,配药池配置的药剂泵入储药罐中暂存,储药罐再根据需要将药剂泵入综合混药器,储药罐的设置保证了药剂的正常输入,配药池与储药罐分离使得配药池可以设置在地面,方便操作配药。
16.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沉降罐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沉降罐,所述第二沉降罐的结构与第一沉降罐相同,所述第二沉降罐的进水口与第一沉降罐的溢水槽连接。
17.利用两个沉降罐进行两级斜管沉淀,进一步的提升了沉淀的效果,进一步的提升了水处理的质量。
18.有益效果在于:
19.1、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絮凝沉降系统通过在第一沉降罐的进水口处设置综合混药器,外界污水通过综合混药器进入第一沉降罐中进行斜管沉降,将调节药剂注入综合混药器,在污水通过综合混药器的同时进行各项反应,最终污水及其反应物全部进入第一沉降罐,无需单设反应池,系统整体更加紧凑,所需空间更小,更加便于系统的布设,淤泥通过排泥管排出,在第一沉降罐中隔板的设置避免了进水波动至溢水口,避免了出水被污染。
20.2、三个独立的反应罐分别进行ph调节、混凝反应和絮凝反应,同时三个首尾连接的反应罐使得污水在重力的作用下自行完成通行,无需另设驱动装置,结构紧凑。
21.3、搅拌机构的设置,使得污水与药剂之间的接触更加充分,反应更加完全,保证了各项反应的效果。
22.4、将储药罐设置在第一沉降罐的顶部,配药池配置的药剂泵入储药罐中暂存,储药罐再根据需要将药剂泵入综合混药器,储药罐的设置保证了药剂的正常输入,配药池与储药罐分离使得配药池可以设置在地面,方便操作配药。
23.5、利用两个沉降罐进行两级斜管沉淀,进一步的提升了沉淀的效果,进一步的提升了水处理的质量。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污水处理絮凝沉降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污水处理絮凝沉降系统的综合混药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污水处理絮凝沉降系统的第一沉降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
28.10、配药装置;11、配药池;12、储药罐;20、第一沉降罐;21、罐体;22、斜管填充;23、人孔;24、排泥管;25、隔板;26、溢水槽;27、出水管;30、综合混药器;31、进水管;32、ph反应罐;33、pac反应罐;34、pam反应罐;35、出水管;36、进药管;37、搅拌机构;40、第二沉降罐。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0.实施例:
31.如图1所示,一种污水处理絮凝沉降系统,包括第一沉降罐20、配药装置10和综合混药器30,综合混药器30设置在第一沉降罐20的顶部,配药装置10与综合混药器30连接;
32.如图3所示,第一沉降罐20包括罐体21,罐体21内部设置有斜管填充22,第一沉降罐20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且通过该进水口连接综合混药器30,罐体21的顶部还设置有溢水槽26,溢水槽26与罐体21的进水口之间设置有隔板25,隔板25的一端与罐体21的内侧顶部连接,隔板25的另一端延伸至斜管填充22的上端;
33.罐体21的侧面设置有人孔23,人孔23设置在斜管填充22的下方,在安装及维护时可打开人孔23,从斜管填料的下方插入与抽出斜管。
34.罐体21的底部设置有排泥管24。
3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污水首先通过综合混药器30再进入第一沉降罐20,配药装置10将配置好的调节药剂注入综合混药器30中,污水在通过综合混药器30的同时进行各项反应,且所有污水及药剂、反应物最终全部进入第一沉降罐20中,经第一沉降罐20中的斜管填充22进行沉淀,沉淀后的淤泥堆积在罐体21的底部,定期从排泥管24中排出,沉淀后的净水从溢水槽26处排出,隔板25的设置起到隔离污水与净水的作用,隔板25将罐体21的顶部分隔为污水区和净水区,只有净水区的水能够从溢水槽26处排出,避免了进水口的污水污染了溢水槽26,保证了出水的质量。
36.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絮凝沉降系统通过在第一沉降罐20的进水口处设置综合混药器30,外界污水通过综合混药器30进入第一沉降罐20中进行斜管沉降,将调节药剂注入综合混药器30,在污水通过综合混药器30的同时进行各项反应,最终污水及其反应物全部进入第一沉降罐20,无需单设反应池,系统整体更加紧凑,所需空间更小,更加便于系统的布设,淤泥通过排泥管24排出,在第一沉降罐20中隔板25的设置避免了进水波动至溢水口,避免了出水被污染。
37.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综合混药器30从上到下依次包括ph反应罐32、pac反应罐33和pam反应罐34,ph反应罐32的上侧连接有进水管31,ph反应罐32的底部出水口与pac反应罐33的顶部进水口连接,pac反应罐33的底部出水口与pam反应罐34的顶部进水口连接,pam反应罐34的底部出水管3527与第一沉降罐20的进水口连接,ph反应罐32、pac反应罐33和pam反应罐34分别连接有进药管36。
38.三个独立的反应罐分别进行ph调节、混凝反应和絮凝反应,同时三个首尾连接的反应罐使得污水在重力的作用下自行完成通行,无需另设驱动装置,结构紧凑。
39.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ph反应罐32、pac反应罐33和pam反应罐34上分别设置有搅拌机构37。
40.搅拌机构37的设置,使得污水与药剂之间的接触更加充分,反应更加完全,保证了各项反应的效果。
41.需要强调的是,在三个反应罐的反应过程中,由于污水是不断通过反应罐的,因此无论其反应完成与否,都将其排入下一阶段,ph的酸碱调节、pac的无机混凝和pam的有机絮凝基本都能在各自的反应罐内完成,即使有残留进入下一阶段,最终也都会在第一沉降罐20中完成。
42.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配药装置10包括配药池11,第一沉降罐20的顶部还设置有储药罐12,配药装置10通过送药管与储药罐12连接,送药管上设置流体泵,储药罐12通过进药管36与综合混药器30连接,进药管36上设置计量泵,精确计量注入综合混药器30的药物量。
43.配药装置10设置有三组,分别对应ph药剂、pac药剂和pam药剂。
44.三组配药装置10的送药管分别连接ph反应罐32、pac反应罐33和pam反应罐34的进药管36。
45.将储药罐12设置在第一沉降罐20的顶部,配药池11配置的药剂泵入储药罐12中暂存,储药罐12再根据需要将药剂泵入综合混药器30,储药罐12的设置保证了药剂的正常输入,配药池11与储药罐12分离使得配药池11可以设置在地面,因为配药需要控制其温度,使用洁净的水等条件,在地面更加方便操作配药。
46.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沉降罐2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沉降罐40,第二沉降罐40的结构与第一沉降罐20相同,第二沉降罐40的进水口与第一沉降罐20的溢水槽26连接。
47.利用两个沉降罐进行两级斜管沉淀,进一步的提升了沉淀的效果,进一步的提升了水处理的质量。
4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