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循环风淋室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22859发布日期:2022-10-14 23:30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循环风淋室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循环风淋室设备。


背景技术:

2.在电子、实验室仪器、医药以及精密仪器等加工制造业中,对生产场所和实验场所中的空气清洁度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对生产场所和实验场所中的清洁度进行严格的管控。比如在精密仪器制造公司中,由于对产品的精度、质量有较高工艺要求,所以其加工制作的工艺过程需要在要求高度无尘的无尘生产车间即无尘室中进行。在生产或研发过程中,由于员工的流动性较大,从外面进入无尘室的员工会携带有灰尘等杂物,如果不将灰尘除去,就会对工艺要求高精度、高质量的产品品质产生不良的影响。
3.目前,生产过程中,在员工进入无尘室之前,大多公司采用风淋室除去员工身上携带的灰尘,但是现有的风淋室大多除尘效率低,无法达到良好的除尘效果,并且经过风淋室后仍然会有少量灰尘从风淋室流入无尘室,造成无尘室内周围环境被污染,无法彻底除尘,这样无疑会给实验仪器及精密产品质量的管控造成很大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循环风淋室设备,提高除尘效率以及除尘效果。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循环风淋室设备,包括风淋室主体,风淋室主体的前侧设有连接外界的风淋室入口、后侧设有连通无尘室的风淋室出口;风淋室主体的侧部设有内循环风淋机构,内循环风淋机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设置的风淋喷头结构、带空气过滤的内循环风道结构以及鼓风机,风淋喷头结构包括多个固定在风淋室主体的中上部的喷头单元,风淋室主体的底部设有内循环入风口,鼓风机的输入端与内循环入风口相接,鼓风机的输出端通过内循环风道结构分别连接各喷头单元,以实现在风淋室主体的腔室内部形成由上之下的单向循环风道。
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风淋室主体的左侧设有第一内循环风淋组件、右侧设有第二内循环风淋组件,第一内循环风淋组件和第二内循环风淋组件分别包括结构相同内循环风淋机构,内循环风淋机构包括一内循环侧架,内循环侧架由上之下依次设置有电箱空间、喷头空间以及鼓风空间,电箱空间、喷头空间以及鼓风空间之间分别通过一隔层板进行气密分离;鼓风机设于鼓风空间的内部,位于下方的隔层板设有一上下贯穿的通气筒体,鼓风机的输出端与通气筒体的下方开口相接;喷头空间的内部设有内循环风道结构,内循环风道结构包括一集风罩,集风罩的底部为一横截面形状为梯形的引风部分、集风罩的中上部为一横截面形状为长方体的聚风部分,集风罩的引风部分罩盖于通气筒体的上开口,聚风部分的前侧面敞开设置并形成引风出口,引风出口与各喷头单元横向相交。
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引风出口设有一抽屉结构,抽屉结构包括分别设于引出风口的两侧的抽屉导槽;引风出口活动安装有一出风过滤装置,出风过滤装置活动插接于抽
屉导槽。
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风淋室主体的底部设有内循环入风口,内循环入风口通过一网孔板封盖;内循环入风口的内侧活动安装有进风过滤装置。
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内循环入风口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磁条;进风过滤装置的相应侧部分别设有第二磁条,第一磁条与第二磁条磁吸配合,进风过滤装置覆盖于内循环入风口的内侧。
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风淋室入口以及风淋室出口分别铰性安装有一封闭门,封闭门与风淋室主体之间连接有闭门器。
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风淋室入口以及风淋室出口的边缘安装有软胶密封条,软胶密封条与封闭门气密配合。
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风淋室主体的腔室的顶部设有灭菌照灯装置。
13.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循环风淋室设备,通过在风淋室主体的设置内循环风淋机构,使风淋室主体的腔室内部形成由上至下的单向循环风流,由喷头单元产生的喷射风流对腔室内部人员进行清灰,再由底部的出风口对夹带灰尘的气流回收至内循环风淋机构的内部,通过其中的空气过滤结构进行灰尘过滤后循环喷出,能够对内部人员进行有效的灰尘捕获,清洁效率高,灰尘不易回沾;通过在风淋室主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内循环风淋组件和第二内循环风淋组件,使腔室内部的两侧分别形成由上至下的单向循环风流,使内部人员的两侧同时进行喷射风流的清灰处理,进一步提高风淋室的清洁效率;通过在腔室的顶部设置灭菌照灯装置,在实现内部照明的同时,完成人员体表的灭菌,进一步提高风淋室设备的清洁质量。
附图说明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开剖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0.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内循环风淋室设备,包括风淋室主体1,风淋室主体1的前侧设有连接外界的风淋室入口、后侧设有连通无尘室的风淋室出口;风淋室主体1的侧部设有内循环风淋机构,内循环风淋机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设置的风淋喷头结构、带空气过滤的内循环风道结构以及鼓风机34,风淋喷头结构包括多个固定在风淋室主体1的中上部的喷头单元31,风淋室主体1的底部设有内循环入风口,鼓风机34的输入端与内循环入风口相接,鼓风机34的输出端通过内循环风道结构分别连接各喷头单元31,以实现在风淋室主体1的腔室10内部形成由上之下的单向循环风道。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风淋室主体1的设置内循环风淋机构,使风淋室主体1的腔室10内部形成由上至下的单向循环风流,由喷头单元31产生的喷射风流对腔室10内部人员进行清灰,再由底部的出风口对夹带灰尘的气流回收至
内循环风淋机构的内部,通过其中的空气过滤结构进行灰尘过滤后循环喷出,能够对内部人员进行有效的灰尘捕获,清洁效率高,灰尘不易回沾。
21.具体地,风淋室入口以及风淋室出口分别铰性安装有一封闭门11,封闭门11与风淋室主体1之间连接有闭门器12;风淋室入口以及风淋室出口的边缘安装有软胶密封条,软胶密封条与封闭门11气密配合。保证腔室10的内部气密,是内循环风流形成的关键因素,本实施例的前后门分别通过带闭门器12的封闭门11进行闭合,并通过软胶密封条与封闭门11进行气密配合,使得腔室10内部具有较大程度的气密,保证内循环风流的形成以及避免外界灰尘入侵。
22.具体地,风淋室主体1的腔室10的顶部设有灭菌照灯装置13。通过在腔室10的顶部设置灭菌照灯装置13,在实现内部照明的同时,完成人员体表的灭菌,进一步提高风淋室设备的清洁质量。
23.具体地,风淋室主体1的左侧设有第一内循环风淋组件21、右侧设有第二内循环风淋组件22,第一内循环风淋组件21和第二内循环风淋组件22分别包括结构相同内循环风淋机构,内循环风淋机构包括一内循环侧架,内循环侧架由上之下依次设置有电箱空间201、喷头空间202以及鼓风空间203,电箱空间201、喷头空间202以及鼓风空间203之间分别通过一隔层板200进行气密分离;鼓风机34设于鼓风空间203的内部,位于下方的隔层板200设有一上下贯穿的通气筒体341,鼓风机34的输出端与通气筒体341的下方开口相接;喷头空间202的内部设有内循环风道结构,内循环风道结构包括一集风罩33,集风罩33的底部为一横截面形状为梯形的引风部分330、集风罩33的中上部为一横截面形状为长方体的聚风部分,集风罩33的引风部分330罩盖于通气筒体341的上开口,聚风部分的前侧面敞开设置并形成引风出口,引风出口与各喷头单元31横向相交。通过在风淋室主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内循环风淋组件21和第二内循环风淋组件22,使腔室10内部的两侧分别形成由上至下的单向循环风流,使内部人员的两侧同时进行喷射风流的清灰处理,进一步提高风淋室的清洁效率。
24.具体地,引风出口设有一抽屉结构,抽屉结构包括分别设于引出风口的两侧的抽屉导槽;引风出口活动安装有一出风过滤装置32,出风过滤装置32活动插接于抽屉导槽。
25.具体地,风淋室主体1的底部设有内循环入风口,内循环入风口通过一网孔板101封盖;内循环入风口的内侧活动安装有进风过滤装置35。
26.具体地,内循环入风口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磁条;进风过滤装置35的相应侧部分别设有第二磁条,第一磁条与第二磁条磁吸配合,进风过滤装置35覆盖于内循环入风口的内侧。
27.出风过滤装置32以及进风过滤装置35分别通过简单的抽屉安装结构以及磁条结构进行固定安装,换装简单,操作方便,降低设备的维护难度。而双重过滤结构的设计,能够进一步净化内循环气流,提高风淋室设备的除尘效率。
28.其过滤装置的维护过程是,打开位于内循环组件的前侧的前面板204,以打开上述的电箱空间201、喷头空间202以及鼓风空间203,以进行相应的电路维护、滤芯换新以及鼓风机维护。
29.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
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