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微藻生物污水处理反应器

文档序号:32081366发布日期:2022-11-05 07:38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型微藻生物污水处理反应器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提供一种环保型微藻生物污水处理反应器。


背景技术:

2.城市范围内的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径流污水,其成分复杂,除含有生活污水中大量的n、p等营养物外,还含有少量工业污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目前,常规污水二级处理工艺能去除大部分有机污染物,但是对氮磷的去除效果较差;化学法可通过铝盐或铁盐等与污染物形成沉淀从而达到较好的去除效率,但是化学药剂成本高,且形成的大量化学污泥难以处理。
3.与传统的废水处理不同,微藻可以利用氨,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中存在的无机和有机氮,且藻类处理的废水不需要在多种操作条件之间过渡以去除无机n和p,从而降低了处理过程的复杂性和能耗。但经污水培养后的微藻回收成本较高,极大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环保型微藻生物污水处理反应器,不仅结构合理,而且成本较低。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保型微藻生物污水处理反应器,包括经管道连通的培养箱与净化水箱,且该管道上设有第一水泵,所述净化水箱进液端设有第二水泵,净化水箱内设置有第一紫外线消毒设备,所述培养箱顶部开设有两开口分别作为加藻口及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内设有空气泵,所述培养箱底端开设有三个通口且于通口内分别设有取样阀、排藻阀及出液阀,所述出液阀出料端连通有二次净化水箱,该二次净化水箱内设有第二紫外线消毒设备,所述培养箱内固设有气体均布器,气体均布器下方设有加热棒。
6.进一步的,所述培养箱为透明材质,培养箱外部一侧设有led光源,与led光源相对的培养箱另一侧端设有光强检测器。
7.进一步的,所述led光源均经外侧的太阳能电池板供电,太阳能电池板供电不仅能给led供电, 还给其他需要电源的设备供电。
8.进一步的,培养箱底端呈漏斗状,所述排藻阀输出端连通有高浓度微藻收集箱。
9.进一步的,所述加藻口处盖设有密封盖。
10.进一步的,所述净化水箱与二次净化水箱内壁均开设有供第一紫外线消毒设备、第二紫外线消毒设备自上朝下卡入的卡槽。
11.进一步的,所述培养箱内设有温度传感器与二氧化碳传感器。
12.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外接有进气管道,所述空气泵设置在进气管道上。
13.进一步的,所述气体均布器呈环形,其周侧经若干连杆固定,连杆另一端均固连在培养箱内壁。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可以去除污水中的n、p等营养
元素;2.可以吸收co2;3.培养的微藻不但可以用于农业肥料和保健品,还可以用于生产生物柴油;4.经过微藻净化的水,又可以用于农田灌溉;5.本微藻生物反应器整体形成了相对安全的生存环境。相对于开放式反应器,微藻不容易泄露污染外界环境;6.且微藻能更好的克服外界环境造成的不利因素;7.与传统方法相比,本实用新型大大降低了回收成本和二次污染的几率;8.微藻处理的废水不需要在多种操作条件之间过渡以去除无机n和p,从而降低了处理过程的复杂性和能耗。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培养箱的侧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卡槽的位置示意图。
19.图中:1-培养箱,2-净化水箱,3-第一水泵,4-第二水泵,5-第一紫外线消毒设备,6-加藻口,7-进气口,8-空气泵,9-取样阀,10-排藻阀,11-出液阀,12-二次净化水箱,13-第二紫外线消毒设备,14-气体均布器,15-加热棒,16-led光源,17-光强检测器,18-太阳能电池板,19-高浓度微藻收集箱,20-密封盖,21-卡槽,22-温度传感器,23-二氧化碳传感器,24-进气管道,25-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21.如图1~3所示,一种环保型微藻生物污水处理反应器,包括经管道连通的培养箱1与净化水箱2,且该管道上设有用以将净化水箱内初步消毒后的水进入培养箱的第一水泵3,所述净化水箱进液端设有便于收集污水入净化水箱的第二水泵4,净化水箱内设置有第一紫外线消毒设备5,所述培养箱顶部开设有两开口分别作为加藻口6及进气口7,所述进气口内设有空气泵8,所述培养箱底端开设有三个通口且于通口内分别设有取样阀9、排藻阀10及出液阀11,所述出液阀出料端连通有二次净化水箱12,该二次净化水箱内设有第二紫外线消毒设备13,两紫外线消毒设备均选用紫外线灯组,所述培养箱内固设有气体均布器14,气体均布器下方对称架设有加热棒15。
2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培养箱为透明材质,培养箱外部一侧设有led光源16,与led光源相对的培养箱另一侧端设有光强检测器17。
2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led光源均经外侧的太阳能电池板18供电。
2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培养箱底端呈漏斗状,所述排藻阀输出端连通有高浓度微藻收集箱19。
2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加藻口处盖设有密封盖20。
2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净化水箱与二次净化水箱内壁均开设有供第一紫外线消毒设备、第二紫外线消毒设备自上朝下卡入的卡槽21,所述二次净化水箱下端可以开设出水口,用于流出消毒净化后的水。
2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培养箱内设有温度传感器22与二氧化碳传感器23,
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培养箱内中部位置,且温度传感器上可设有显示屏,用以直观显示培养箱内部温度;二氧化碳设置在培养箱内近顶端。
2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外接有进气管道24,所述空气泵设置在进气管道上。
2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气体均布器呈环形,其周侧经若干连杆25固定,连杆另一端均固连在培养箱内壁,所述加热棒架设在气体均布器下方,也可通过连杆进行安装定位。
3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31.1. 将已有的污水通过第二水泵泵入净化水箱内, 同时打开紫外线灯并加入絮凝剂, 用于去除污水中原有的较大颗粒杂质和细菌, 减少对微藻生长的影响。
32.2. 将初步净化好的水通过第一水泵泵入培养箱内, 打开密封盖加入用于培养和净化的微藻,然后关上密封盖。
33.3. 在培养过程中, 通过温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实时监控微藻生长环境并通过加热棒、密封盖和空气泵以及led光源实现对培养箱内温度、二氧化碳以及光照条件的控制, 以保证最佳的生长环境。
34.4. 在培养过程中, 还应适时启动气体均布器, 实现对微藻的定时搅拌, 同时也可以起到更新培养箱内空气的作用。
35.5. 在培养过程中, 若需要对微藻生长状况或浓度进行抽检, 可以打开取样阀取少量样本。
36.6. 培养完成后, 首先打开出液阀, 将培养箱内水排入二次净化水箱, 对水进行紫外线二次净化消毒, 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微藻和一些有害细菌再次进入自然界而大量繁衍, 即可排出。
37.7. 在培养箱内剩余的即为较高浓度的藻液, 打开排藻阀收集至高浓度藻液收集箱后, 即可实现微藻的回收利用。
38.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环保型微藻生物污水处理反应器。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