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模型钢加工的除锈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70362发布日期:2022-11-29 23:03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模型钢加工的除锈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锈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模型钢加工的除锈设备。


背景技术:

2.模型钢是用来制造冷冲模、热锻模、压铸模等模型的钢种。模型是机械制造、无线电仪表、电机、电器等工业部门中制造零件的主要加工工具。模型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压力加工工艺的质量、产品的精度产量和生产成本,而模型的质量与使用寿命除了靠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加工精度外,主要受模型材料和热处理的影响。
3.模型钢在存放过程中接触潮湿空气、手汗或脏物等原因会出现生锈的情况,这些模型钢在加工之前需要进行除锈处理,目前的除锈方式通常是通过操作工人使用钢丝电磨对钢板进行去锈作业,但这种通过操作工人使用钢丝电磨对钢板进行除锈的方式,很易出现除锈不匀的问题,费时费力,效率极低。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用于模型钢加工的除锈设备,根据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模型钢加工的除锈设备,可对不同厚度的钢板两面进行除锈,减少了人工参与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5.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用于模型钢加工的除锈设备,包括上壳体、下壳体、第一除锈装置、第二除锈装置、第一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第一收集箱、第二收集箱,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焊接连接,所述下壳体底部设置支脚,所述第一除锈装置位于上壳体内部上方,所述第二除锈位于下壳体内部上方,所述第一传送装置位于第一除锈装置下方,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位于第二除锈装置下方,所述第一收集箱位于第一除锈装置下方,所述第二收集箱位于第二除锈装置下方。
6.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实现了一种结构简单,除锈效果好的模型钢加工用除锈设备,减少人工参与。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除锈装置包括第一液压缸、第一支板、第一砂带,所述第一液压缸与上壳体内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底部连接有第一支板,所述第一支板底部固定连接第一砂带,所述第二除锈装置包括第二液压缸、第二支板、第二砂带,所述第二液压缸与下壳体内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液压缸底部连接第二支板,所述第二支板底部固定连接第二砂带。
8.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采用砂带除锈,除锈快且除锈效果好。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第一驱动电机、第一输送辊、第二输送辊,所述第一固定架位于上壳体前侧,所述第二固定架位于上壳体后侧,所述第一输送辊和第二输送辊分别卡接在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之间,所述第一输送辊和第二输送辊分别位于上壳体两侧,所述第一输送辊和第二输送辊之间套设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于第一传送装置下方,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上壳体外
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输送辊端部固定连接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10.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第一传送装置传送效果好,结构简单。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包括第三固定架、第四固定架、第二驱动电机,第三输送辊、第四输送辊,所述第三固定架位于下壳体前侧,所述第四固定架位于下壳体后侧,所述第三输送辊和第四输送辊分别卡接在第三固定架和第四固定架之间,所述第三输送辊和第四输送辊分别位于下壳体两侧,所述第三输送辊和第四输送辊之间套设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固定于第二传送装置下方,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上壳体外部连接有第三皮带轮,所述第三输送辊端部固定连接第四皮带轮,所述第三皮带轮和第四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送连接。
12.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第二传送装置传送效果好,结构简单。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送带的长度大于上壳体长度,所述第二传送带的长度大于下壳体长度,所述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为具有孔洞的不锈钢网带,所述第一传送带上均匀设置四个卡块,所述第二传送带上均匀设置四个卡块。
14.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设置卡块防止铁板与砂带表面摩擦力过大而相对静止。
15.进一步地,所述皮带外侧设置保护罩。
16.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保护运转过程中的设备。
17.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一侧固定连接挡板。
18.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方便钢板进行翻面除锈。
附图说明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驱动电机连接示意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驱动电机连接示意图。
24.附图标记:1、上壳体;11、挡板;2、下壳体;21、支脚;3、第一除锈装置;31、第一液压缸;32、第一支板;33、第一砂带;4、第二除锈装置;41、第二液压缸;42、第二支板;43、第二砂带;5、第一传送装置;51、第一固定架;52、第二固定架;53、第一驱动电机;54、第一输送辊;55、第二输送辊;56、第一传送带;57、第一皮带轮;58、第二皮带轮;59、皮带;591、保护罩;6、第二传送装置;61、第三固定架;62、第四固定架;63、第二驱动电机;64、第三输送辊;65、第四输送辊;66、第二传送带;67、第三皮带轮;68、第四皮带轮;69、卡块;7、第一收集箱;8、第二收集箱。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和讨论,显然,这里所描述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例,并不是全部的实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
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6.为了便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为例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且各个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
2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包括上壳体、下壳体、第一除锈装置、第二除锈装置、第一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第一收集箱、第二收集箱,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焊接连接,所述下壳体底部设置支脚,所述第一除锈装置位于上壳体内部上方,所述上壳体一侧固定连接挡板,方便钢板进行翻面除锈,所述第二除锈位于下壳体内部上方,所述第一传送装置位于第一除锈装置下方,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位于第二除锈装置下方,所述第一收集箱位于第一除锈装置下方,所述第二收集箱位于第二除锈装置下方,实现了一种结构简单,除锈效果好的模型钢加工用除锈设备,减少人工参与。
28.所述第一除锈装置包括第一液压缸、第一支板、第一砂带,所述第一液压缸与上壳体内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底部连接有第一支板,所述第一支板底部固定连接第一砂带,所述第二除锈装置包括第二液压缸、第二支板、第二砂带,所述第二液压缸与下壳体内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液压缸底部连接第二支板,所述第二支板底部固定连接第二砂带,采用砂带除锈,除锈快且除锈效果好。
29.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第一驱动电机、第一输送辊、第二输送辊,所述第一固定架位于上壳体前侧,所述第二固定架位于上壳体后侧,所述第一输送辊和第二输送辊分别卡接在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之间,所述第一输送辊和第二输送辊分别位于上壳体两侧,所述第一输送辊和第二输送辊之间套设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的长度大于上壳体长度,所述第一传送带为具有孔洞的不锈钢网带,所述第一传送带上均匀设置四个卡块,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于第一传送装置下方,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上壳体外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输送辊端部固定连接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皮带外侧设置保护罩,设置保护罩保护运转过程中的设备。;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包括第三固定架、第四固定架、第二驱动电机,第三输送辊、第四输送辊,所述第三固定架位于下壳体前侧,所述第四固定架位于下壳体后侧,所述第三输送辊和第四输送辊分别卡接在第三固定架和第四固定架之间,所述第三输送辊和第四输送辊分别位于下壳体两侧,所述第三输送辊和第四输送辊之间套设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的长度大于下壳体长度,所述第二传送带为具有孔洞的不锈钢网带,所述第二传送带上均匀设置四个卡块,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固定于第二传送装置下方,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上壳体外部连接有第三皮带轮,所述第三输送辊端部固定连接第四皮带轮,所述第三皮带轮和第四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送连接,传送效果好,结构简单。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前侧”、“后侧”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
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