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体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82678发布日期:2023-03-24 18:33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体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体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2.环境修复,是指对被污染的环境采取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技术措施,使存在于环境中的污染物质浓度减少或毒性降低或完全无害化。环境修复是最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环境工程技术,根据修复对象可以分为大气环境修复、水体环境修复、土壤环境修复及固体废物环境修复等几种类型。
3.随着人类文明越来越发达,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一些小区或者公园等人类活动比较密切的领域中的池塘中,水面上经常会有许多漂浮垃圾和油污,污染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美观。
4.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人在岸边用捞网对水中的漂浮垃圾进行打捞,或者人乘小船进入水域用捞网对漂浮垃圾进行打捞。这样比较浪费人力且不能对水中的油污进行清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一种水体修复装置,能够解决人手持捞网对水中的漂浮垃圾进行清理时浪费人力的问题和无法有效清理水中油污的问题。
6.本技术中,提供一种水体修复装置,包括船体、垃圾箱、至少两个清理部件、至少两个第一连接板、至少两个第一电机、至少两个第一安装板、至少两个第二电机;每个所述第一安装板均转动连接于所述船体,其转动轴沿前后方向;每个所述第二电机均设置在所述船体上,每个所述第二电机均驱动一个所述第一安装板转动;每个所述第一连接板均转动连接于一个所述第一安装板,其转动轴沿左右方向;每个所述第一电机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每个所述第一电机均驱动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板转动;每个所述清理部件均设置在所述船体的左侧或右侧向外伸出;每个所述清理部件包括第一安装框、若干个条状吸油毡、两个第二安装框、两个打捞网;在每个所述清理部件中,两个所述打捞网分别固设在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框内;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框均固定连接于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框相互平行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框之间留有一定间距;所述第一安装框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框之间,若干个所述条状吸油毡按网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框内;所述垃圾箱设置在所述船体上,位于所述船体两侧的所述清理部件中间。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框和所述第二安装框的两侧均为圆弧,其弧心朝向前侧。
8.进一步地,所述打捞网的材料为不锈钢。
9.进一步地,所述清理部件有四个,分别设置在所述船体前后两端的左右两侧。
10.本技术中,一种水体修复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1)位于所述船体两侧的所述清理部件能够将水面漂浮的垃圾拦在所述打捞网上,通过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能够将所述打捞网中的垃圾倾倒进所述垃圾
箱中。
12.(2)所述条状吸油毡接触水面上漂浮的油污时能够对油污进行吸收,所述条状吸油毡吸油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将所述第一安装框取下,换上新的所述条状吸油毡。
13.(3)若干个所述条状吸油毡在水中形成网状的设置,可以使水流从若干个所述条状吸油毡之间的空隙中通过,从而对想要从空隙中通过的油污进行吸附;如果使用一整块吸油毡,那么水流会向吸油毡两侧分开通过,吸油毡与油污的接触程度较低,吸油量也相应较少。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好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15.图1为一种水体修复装置的整体结构视图;
16.图2为所述清理部件的整体结构视图;
17.图3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视图;
18.图4为第一安装框为系上所述条状吸油毡时的整体结构视图;
19.图5为图4中b区域的整体结构视图;
20.图6为第一安装框为系上所述条状吸油毡时的示意图;
21.图7为一种水体修复装置其中一个方向的整体结构视图;
22.图8为图7中c区域的整体结构视图。
23.图中,1、船体;3、第一安装框;4、第二安装框;5、条状吸油毡;6、打捞网;7、第一连接板;8、第一圆柱;9、第一电机;10、第一安装板;11、第二圆柱;12、第二电机;13、垃圾箱;14、第二连接板;15、第三连接板;16、第三齿轮轴;17、第四齿轮轴;18、第一齿轮;19、第二齿轮;20、第一滑块;21、滚动轴承;22、第一连接块;23、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说明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5.本实用新型中,将所述船体1的船头和船尾朝向定为前后方向,将所述船体1中间朝向两侧定为左右方向。
26.请参阅图1、图2、图4、图6、图8,一种水体修复装置,包括船体1、垃圾箱13、至少两个清理部件、至少两个第一连接板7、至少两个第一电机9、至少两个第一安装板10、至少两个第二电机12。
27.一种实施方式中,包括两个所述清理部件、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7、两个所述第一电机9、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板10、两个所述第二电机12。上述零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船体1的两侧。
28.所述船体1顶面上平行地固设了若干个第二连接板14,每个所述第一安装板10均一端铰接在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14之间,其转动轴沿前后方向,每个所述第一安装板10位于铰接处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圆柱11,在若干个所述第二连接板14上设置有第二贯穿孔供所述第一安装板10铰接。每个所述第二圆柱11中远离所述垃圾箱13的一侧都固设有一个第四
齿轮轴17。每个所述第二电机12的机壳均固设在所述船体1上,每个所述第二电机12的输出轴末端均固设一个第二齿轮19,所述第二齿轮19与所述第四齿轮轴17相啮合。
29.每个所述第一安装板10上均固设有一个第三连接板15,每个所述第一连接板7均转动连接于一个所述第三连接板15,其转动轴沿左右方向,每个所述第三连接板15位于转动连接处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圆柱8,在所述第三连接板15上设置有第一贯穿孔供所述第一圆柱8转动连接。在第一圆柱8上设有一个与之过盈配合的滚动轴承21,所述滚动轴承21的外圈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贯穿孔。每个所述第一圆柱8中位于转动连接处的一端均固设有一个第三齿轮轴16。每个所述第一电机9的机壳均固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板10上,每个所述第一电机9的输出轴末端均固设有一个第一齿轮18,所述第一齿轮18与所述第三齿轮轴16相啮合。这样设置,因为所述清理部件在水中转动受到的阻力较大,而齿轮传动适用的载荷和速度范围较大,较为满足要求。
30.每个所述清理部件均设置在所述船体1的左侧或右侧向外伸出;每个所述清理部件包括第一安装框3、若干个条状吸油毡5、两个第二安装框4、两个打捞网6。在每个所述清理部件中,两个所述打捞网6分别固设在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框4内。进一步地,所述打捞网6的材料为不锈钢,因为不锈钢具有较强的防锈能力,在水中的工作寿命较长;且不锈钢也具有一定的硬度,打捞垃圾时能承受的重量也更大,也能对所述条状吸油毡5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尽量防止垃圾较重将所述条状吸油毡5压断。
31.请参阅图3和图5,在每个所述清理部件中,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框4均固定连接于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板7,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框4相互平行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框4之间留有一定间距。所述第一安装框3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框4之间,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安装框4上朝向所述第一安装框3的一面固设有第一滑块20;所述第一安装框3上固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一滑块20的尺寸相匹配。若干个所述条状吸油毡5按网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框3内,所述第一安装框3内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连接块22,所述第一连接块22由两个竖板和一个横杆构成,将每条所述条状吸油毡5的两端分别系在两个所述若干第一连接块22上完成固定。
3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框3和所述第二安装框4的两侧均为圆弧,其弧心朝向前侧,相应的,在侧视的方向上,所述打捞网6也是弯曲的。这样设置,能够对被所述打捞网6拦住的垃圾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使其不会轻易被水流冲走。
33.一种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述清理部件有四个,分别设置在所述船体1前后两端的左右两侧。这样设置,位于所述船体1前端的两个所述清理部件在积累了一定的垃圾需要倒进所述垃圾箱13中的过程中,位于所述船体1后端的两个所述清理部件也能够拦住垃圾,尽量避免漏过垃圾和油污。
34.所述垃圾箱13放置在所述船体1上,位于所述船体1两侧的所述清理部件中间。进一步地,所述垃圾箱13上设置有提手23,使得人倾倒将垃圾箱13提出倾倒更方便。
35.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遥控器,所述遥控器用于对所述船体1在水中的移动路径进行控制。
36.下面对一种水体修复装置的工作过程进行简述:
37.s1.工作人员通过所述遥控器控制所述船体1在水面行进,去有油污和漂浮垃圾的地方;
38.s2.所述清理部件能够对沿途的漂浮垃圾拦在所述打捞网6前,所述条状吸油毡5能够对接触到的油污进行吸附;
39.s3.当垃圾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所述第一电机9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板7带动所述清理部件转动,转至所述第一安装框3和所述第二安装框4的弧心朝上;
40.s4.所述第二电机12驱动所述第一安装板10向上转动,使所述打捞网6中的垃圾落入所述垃圾箱13中;
41.s5.在所述第一电机9和所述第二电机12的驱动下,使所述清洁部件返回至水中,继续进行垃圾打捞和油污清理工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