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溶解效率的节能环保的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19787发布日期:2023-06-08 19:56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溶解效率的节能环保的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溶解效率的节能环保的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1、污水处理指的是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污水的处理通常需要投放絮凝剂,经过絮凝剂的溶解,可以对污水中各种微小的杂质进行沉淀,但是絮凝剂不易溶解,溶解的速度很慢,严重影响污水处理的质量和效率。

2、中国发明公告号为cn111453878a提出的一种提高溶解效率的节能环保的污水处理设备,通过采用清水输送通道与絮凝剂输送通道合流的结构,使得清水在输送的过程中,便可以与絮凝剂进行混合,絮凝剂在输送过程中,便可以在清水中进行溶解,但仅仅通过絮凝剂与清水在输送过程中的混合,絮凝剂的溶解效果依旧很差,最终影响污水的处理效果和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一)发明目的

2、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提高溶解效率的节能环保的污水处理设备,过滤残渣降低污水处理难度;通过搅拌提高絮凝剂的溶解效率,既保证了污水处理的效果,又能节约絮凝剂;絮凝剂溶解液能均匀地分散在污水中,再次提高处理效果。

3、(二)技术方案

4、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提高溶解效率的节能环保的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沉淀池、残渣清除组件、第一转动杆、防护盒、第二转动杆、搅拌盒、搅拌叶和絮凝剂通入管;残渣清除组件包括刮板、螺杆和第一动力装置;

5、沉淀池为方形柱状结构,沉淀池顶部和底部均封闭,沉淀池底部设置多组竖直的支撑柱,沉淀池顶部设置竖直的进水管,进水管上并排设置多组水平的支管,沉淀池内壁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水平的滤网、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沉淀池内形成位于滤网和第一隔板之间的第一污水存储区、位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的第二污水存储区和位于第二隔板下方的污水溶解沉淀区,第一隔板上设置竖直的第一水管,第一水管两端分别与第一污水存储区以及第二污水存储区连通,第一水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第二隔板上设置竖直的第二水管,第二水管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二污水存储区以及污水溶解沉淀区连通,第二水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第一污水存储区内设有水位检测机构,沉淀池底部外侧设置竖直的沉淀导出管,沉淀导出管与污水溶解沉淀区连通,沉淀导出管上设有第三电磁阀,沉淀池侧壁上设有水平的出水管,出水管与污水溶解沉淀区连通,出水管上设有第四电磁阀,沉淀池底部外侧设有收集存放从沉淀导出管出料端落下的沉淀物的沉淀收集组件;

6、刮板竖直设置在沉淀池内壁上,刮板位于滤网上方,刮板底部与滤网接触,刮板与沉淀池前后内壁滑动连接,滑动反向为左右方向,刮板上开设水平的螺纹孔;螺杆与螺纹孔配合,螺杆一端与沉淀池右侧内壁转动连接,螺杆另一端穿过螺纹孔伸入沉淀池左端外侧;第一动力装置设置在沉淀池左端外壁上,第一动力装置与螺杆传动连接;沉淀池左右两端均开设供污水中的残渣穿过的出渣槽;沉淀池左右两端外壁上均设置一组残渣收集组件;

7、第一转动杆一端与沉淀池左侧内壁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杆位于第一水管与第二隔板之间,第一转动杆上设置多组扇叶,扇叶位于第一水管的出水端下方,第一转动杆另一端穿过沉淀池右端开设的第一通孔并伸入防护盒内;防护盒设置在沉淀池右侧外壁上;第二转动杆竖直且转动设置在防护盒顶部内侧,第二转动杆底端穿过防护盒底部并伸入搅拌盒内,防护盒内设有传动组件,第一转动杆通过传动组件与第二转动杆传动连接;搅拌盒设置在沉淀池右侧外壁上,搅拌盒位于防护盒下方,搅拌盒顶部设有供第二转动杆穿过的第二通孔,搅拌盒上设有竖直的清水通入管,清水通入管上设有第五电磁阀,搅拌盒内设有加热机构和水泵,搅拌盒上设有将分量好的絮凝剂添加到其内部的絮凝剂添加组件;搅拌叶水平设置在第二转动杆上,搅拌叶位于搅拌盒内,搅拌叶并排设置多组;絮凝剂通入管进水端与水泵连通,絮凝剂通入管的出水端伸入沉淀池内并位于第二水管的出水端正下方;

8、本设备还设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水位检测机构信号传输连接,控制系统与第一动力装置、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加热机构以及絮凝剂添加组件均控制连接,控制系统设有计时模块。

9、优选的,提出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多处来源的污水分别从多组支管通入进水管内,并从进水管进入沉淀池内;s2、污水落到滤网上,污水中的残渣等被滤网挡住,残渣等被左右移动的刮板推出出渣槽落入残渣收集组件内,污水经滤网过滤后落到第一污水存储区;s3、水位检测机构检测第一污水存储区内的水位达到设定高度后将信号传递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第五电磁阀打开设定时间将定量的清水通入搅拌盒内,同时控制系统控制絮凝剂添加组件启动将定量的絮凝剂添加到搅拌盒内;s4、清水和絮凝剂添加完毕后,控制系统控制加热机构启动,同时第一电磁阀打开设定时间将污水通入第二污水存储区内,污水下落过程中通过扇叶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最终使搅拌叶对搅拌盒内的液体进行搅拌;s5、第一电磁阀关闭后第二电磁阀打开,同时水泵开始工作,水泵工作的时间与第二电磁阀打开的时间相等,溶解后的絮凝剂溶液和污水合流落入污水溶解沉淀区;s6、污水沉淀时间结束后,第四电磁阀打开设定时间,将净水导出;s7、第三电磁阀定期打开和关闭,将污水中的沉淀物从沉淀导出管通入沉淀收集组件中。

10、优选的,残渣收集组件包括第一接渣盒、第一支撑板和弹簧;第一接渣盒设置沉淀池侧壁上,第一接渣盒内腔与出渣槽连通,第一接渣盒上设置第一出渣板,第一出渣板上设有第一把手;第一支撑板设置在第一接渣盒朝向沉淀池的内壁上;弹簧设置在第一支撑板朝向沉淀池的端面上,弹簧端部设置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朝向沉淀池的端面上设有将出渣槽封闭的密封垫;残渣收集组件设置两组,两组残渣收集组件与两组出渣槽一一对应。

11、优选的,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一转动杆键连接,第二锥齿轮与第二转动杆键连接,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

12、优选的,絮凝剂添加组件包括絮凝剂存放盒、第二动力装置、第三转动杆和推动板;絮凝剂存放盒设置在搅拌盒上,絮凝剂存放盒为圆柱状;第二动力装置设置在絮凝剂存放盒上,第二动力装置与第三转动杆传动连接,第三转动杆底部竖直插入絮凝剂存放盒内;推动板竖直设置在第三转动杆外壁上,推动板与絮凝剂存放盒内周壁贴合,推动板设置多组,多组推动板以第三转动杆轴线为中心沿圆周均布设置,絮凝剂存放盒顶部设有检测推动板位置的光电传感器;搅拌盒顶部开设落料孔,落料孔位于两组推动板之间;絮凝剂存放盒顶部开设多组进料板,进料板位于两组相邻的推动板之间,进料板为透明板,进料板上设有第三把手;控制系统与光电传感器信号传输连接,控制系统与第二动力装置控制连接。

13、优选的,沉淀收集组件包括第二接渣盒和第二出渣板;第二接渣盒设置在沉淀池底部外侧,沉淀导出管伸入第二接渣盒内;第二出渣板转动设置在第二接渣盒底部,第二出渣板上设有第二把手。

14、优选的,沉淀池底部设置导流台,导流台上端面为倾斜面,倾斜面从导流台左右两侧向下朝导流台中间倾斜,沉淀导出管穿过导流台,沉淀导出管位于导流台中间位置处。

15、优选的,加热机构的加热温度为30-40℃。

16、优选的,搅拌盒、第二转动杆、搅拌叶和絮凝剂通入管材质均为表面涂树脂的碳钢。

17、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8、1、滤网先将污水中的残渣过滤出去并经过残渣清除组件将残渣清除出去,有利于降低后续污水处理的难度,残渣落到残渣收集组件中便于统一处理;

19、2、第一污水存储区内污水下落的重力势能带动扇叶转动,扇叶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通过传动组件带动第二转动杆转动,从而通过搅拌叶对清水和絮凝剂的混合液体进行搅拌混合,既能提高絮凝剂的溶解效率又节约了能源,同时通过加热机构进行加热,进一步提高絮凝剂的溶解效率,保证了污水处理的质量和效率,且清水和絮凝剂均定量加入,既保证了污水处理的效果,又能最大程度降低絮凝剂的使用量;

20、3、絮凝剂溶解液通过絮凝剂通入管与不断落入污水溶解沉淀区的污水进行持续合流,使絮凝剂溶解液能均匀地分散在污水中,再次提高了絮凝剂对污水的处理效果;

21、4、污水溶解的沉淀物直接从沉淀导出管落入沉淀收集组件中,便于对沉淀进行统一处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