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厌氧塔串联式水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92277发布日期:2023-07-06 01:31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厌氧塔串联式水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具体为一种双厌氧塔串联式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1、一般在厌氧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厌氧生物反应包括水解、酸化和产甲烷三个大的阶段,将反应控制在水解和酸化两个阶段的反应过程,可以将悬浮性有机物和大分子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脂类等)通过微生物胞外酶水解成小分子,小分子有机物在酸化菌作用下转化成挥发性脂肪酸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同时可以将悬浮性固体水解为溶解性有机物、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

2、而传统的厌氧生物处理工艺会将水解、酸化和产甲烷这两大类在生理环境、营养需求、生长特性、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呈现迥然不同的细菌群体安放在同一反应器内进行生长和工作,很显然不能提供它们各自的最佳生长条件和工作条件,因此难以发挥其最佳的效能和作用,为此,提出一种双厌氧塔串联式水处理工艺。

3、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厌氧塔串联式水处理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传统的厌氧生物处理工艺会将水解、酸化和产甲烷这两大类在生理环境、营养需求、生长特性、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呈现迥然不同的细菌群体安放在同一反应器内进行生长和工作,很显然不能提供它们各自的最佳生长条件和工作条件,因此难以发挥其最佳的效能和作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厌氧塔串联式水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3、s1、首先通过第一厌氧发酵塔进行产酸菌的针对性繁殖与发酵,单一提高产酸菌的生化效率;

4、s2、将污水倒入第二厌氧发酵塔,即内环双缸加热式厌氧污水处理器中进行产甲烷气体并进行污水净化。

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厌氧发酵塔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厌氧发酵塔的外侧设有进水口,所述第一厌氧发酵塔远离进水口的一侧设有酸化液管道。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厌氧发酵塔的底部安装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厌氧发酵塔的外侧设有出水口,所述第二厌氧发酵塔的顶部设有产甲烷口,所述酸化液管道的一端连通于第二厌氧发酵塔。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厌氧发酵塔与第二厌氧发酵塔的容积比为1:3。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厌氧发酵塔的污水停留时间为4~16h,所述第一厌氧发酵塔的消化液ph维持在4.0~5.5的酸性范围内,所述第一厌氧发酵塔的发酵温度为25~35℃。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厌氧发酵塔的废水停留时间为18~48h,所述第二厌氧发酵塔的ph维持在5.5~7.0的中性偏酸范围内,所述第二厌氧发酵塔的发酵温度为35℃。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整体系统cod去除率为80%~90%、bod去除滤大于90%。

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厌氧发酵塔的产气率为0.45~0.55m3ch4/kgcod去除。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发明通过将产酸菌群类与产甲烷菌群累分别放置在第一厌氧发酵塔和第二厌氧发酵塔内并为他们提供了最佳的生长和代谢条件,使它们能够发挥各自最大的活性,较单一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的处理能力和效率可大大提高;

14、2、通过双塔工艺的分工发酵后,各塔反应分工更加明确,第一厌氧发酵塔对污水进行预处理,不仅为第二厌氧发酵塔的甲烷反应提供了更适宜的基质,还能够解除或降低水中的有毒物质,如硫酸根、重金属离子的毒性,改变难降解有机物的结构,减少对甲烷菌的毒害作用和影响,增强了系统运营的稳定性;

15、3、第一厌氧发酵塔内的产酸菌的缓冲能力强,因而冲击负荷造成的酸积累不会对产酸相有明显的影响,也不会对后续的第二厌氧发酵塔内造成危害,能够有效地预防在一般工艺中的“酸败现象”,出现后易于调整与恢复,提高了系统整体的抗冲击能力;

16、4、产酸菌的世代时间远远短于产甲烷菌,产酸菌的产酸速度高于产甲烷菌的降解酸的速率,在该套串联工艺流程里,通过精准的设定流速可最大程度的稳定工艺的整体性;

17、5、对于高浓度的有机污水、悬浮物浓度很高的污水、含有毒性物质及难降解物质的工业废水和污泥,该套串联工艺有着很大的优势,能够得到很满意的处理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厌氧塔串联式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厌氧塔串联式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厌氧发酵塔(2)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支架(1),所述第一厌氧发酵塔(2)的外侧设有进水口(3),所述第一厌氧发酵塔(2)远离进水口(3)的一侧设有酸化液管道(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厌氧塔串联式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厌氧发酵塔(6)的底部安装有第二支架(5),所述第二厌氧发酵塔(6)的外侧设有出水口(7),所述第二厌氧发酵塔(6)的顶部设有产甲烷口(8),所述酸化液管道(4)的一端连通于第二厌氧发酵塔(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厌氧塔串联式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厌氧发酵塔(2)与第二厌氧发酵塔(6)的容积比为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厌氧塔串联式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厌氧发酵塔(2)的污水停留时间为4~16h,所述第一厌氧发酵塔(2)的消化液ph维持在4.0~5.5的酸性范围内,所述第一厌氧发酵塔(2)的发酵温度为25~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厌氧塔串联式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厌氧发酵塔(6)的废水停留时间为18~48h,所述第二厌氧发酵塔(6)的ph维持在5.5~7.0的中性偏酸范围内,所述第二厌氧发酵塔(6)的发酵温度为3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厌氧塔串联式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系统cod去除率为80%~90%、bod去除滤大于9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厌氧塔串联式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厌氧发酵塔(6)的产气率为0.45~0.55m3 ch4/kgcod去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双厌氧塔串联式水处理工艺,S1、首先通过第一厌氧发酵塔进行产酸菌的针对性繁殖与发酵,单一提高产酸菌的生化效率;S2、将污水倒入第二厌氧发酵塔,即内环双缸加热式厌氧污水处理器中进行产甲烷气体并进行污水净化;通过将产酸菌群类与产甲烷菌群累分别放置在第一厌氧发酵塔和第二厌氧发酵塔内并为他们提供了最佳的生长和代谢条件,使它们能够发挥各自最大的活性,较单一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的处理能力和效率可大大提高;产酸菌的世代时间远远短于产甲烷菌,产酸菌的产酸速度高于产甲烷菌的降解酸的速率,在该套串联工艺流程里,通过精准的设定流速可最大程度的稳定工艺的整体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欣,张明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晶瑞环境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