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危险固体废弃物渗滤液处理设备以及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114495发布日期:2023-05-10 23:26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危险固体废弃物渗滤液处理设备以及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危险固体废弃物处理,具体为一种危险固体废弃物渗滤液处理设备以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1、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是一种成分相当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若任其排放将严重污染周围农田及水系,特别是会造成地下水或周围环境污染,后果更为严重,以保护环境为目的,对渗滤液进行处理是尤为必要的,圾渗滤液具有不同于一般城市污水的特点:bod5和cod浓度高、金属含量较高、水质水量垃变化大、氨氮的含量较高,微生物营养元素比例失调等;

2、其中最难处理的是危险固体废弃物,危险固体废弃物又称为有害废物、有毒废渣等,通常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性、反应性和感染性等一种或一种以上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危险废物来源广,种类多,产生危险废物单位必须将危险废物进行集中处理;

3、现有技术在使用时,均采用先将渗滤液进行稀释,再持续地注入酸碱溶液对危险固体废弃物渗滤液的酸碱度进行连续中和处理,在稀释过程和中和处理过程中,均需要注入大量的水,由于处理的渗滤液酸碱度的浓度和酸碱度波动较大,难以估计注入酸碱溶剂的计量,导致排出的渗滤液未被完全中和,从而降低了危险固体废弃物渗滤液处理效果,渗滤液中仍含有固体,现有的处理设备均使用过滤器进行过滤,然而过滤器需要定期维护,过滤器取出后,可能对操作人员造成危害,并且现有技术中缺少有效地处理油污阀技术方案,油污处理不完全不彻底,处理后渗滤液表面仍有油污漂浮,现有的渗滤液处理设备均采用直接从底部排水,漂浮的油污与处理完毕的渗滤液一起从底部被排出,难以对渗滤液中的油污完全分离,容易对环境产生污染,无法达到排放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渗滤液处理设备,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完全对渗透液酸碱度进行中和、过滤器维护困难、浪费水资源、油污跟随处理完的渗滤液一起排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危险固体废弃物渗滤液处理设备,包括:支架、沉淀箱、固废箱和控制器,所述沉淀箱设置于支架的顶部,所述固废箱设置于沉淀箱的左侧,所述控制器固定安装于沉淀箱的右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危险固体废弃物渗滤液处理设备还包括:清淤机构,设置于所述沉淀箱的内腔左侧,且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渗滤液处理机构,设置于所述沉淀箱的内腔后侧,且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刮油机构,设置于所述沉淀箱的内腔底部右侧,且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3、目的在于对渗滤液中的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离,所述分离机构包括:进料管,进料管设置于所述沉淀箱的顶端右侧,且所述进料管的底端延伸至沉淀箱的内腔中;安装盘设置于所述进料管的底端;过滤组件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安装盘的左侧;限位筒设置于所述沉淀箱的内腔左侧,且所述限位筒的左端延伸至固废箱的内腔中;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沉淀箱的内腔右侧,且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4、优选的,目的在于进行固液分离,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桶,过滤桶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安装盘的左侧;过滤孔数量为若干个,分别沿周向地开设于所述过滤桶的外壁;挡圈设置于所述过滤桶的左端;限位管设置于所述过滤桶的左端,且所述限位管与限位筒相适配插接。

5、优选的,目的在于将固体废弃物排入固废箱,所述过滤桶从右侧至左侧逐渐向下倾斜。

6、优选的,目的在于带动过滤组件旋转,防止过滤组件堵塞,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座,安装座设置于所述沉淀箱的内腔右侧,且所述安装座延伸至沉淀箱的右侧;调速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右侧,且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主动带轮设置于所述过滤桶的右端,且与所述调速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从动带轮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左侧;同步带套接于所述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的外壁。

7、优选的,目的在于将沉淀箱底部的淤泥排出,所述清淤机构包括:淤泥输送管,淤泥输送管倾斜设置于所述沉淀箱的内腔左侧,且所述淤泥输送管的顶端穿过固废箱,延伸至所述固废箱的顶部;螺旋输送杆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淤泥输送管的内腔顶端;马达固定安装于所述淤泥输送管的顶部,所述马达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且所述马达的输出端与螺旋输送杆固定连接;凹槽,开设于所述淤泥输送管的左侧顶部。

8、优选的,所述螺旋输送杆的叶片呈螺旋形,且所述叶片的截面为矩形。

9、优选的,目的在于对渗滤液进行中和处理,所述渗滤液处理机构包括:虹吸管,虹吸管设置于所述沉淀箱的后侧,且所述虹吸管的后端延伸至沉淀箱的后侧;喷淋器固定安装于所述沉淀箱的内腔顶部,且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ph传感器固定安装于沉淀箱的内腔后侧底部,且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液位传感器固定安装于沉淀箱的内腔后侧中间位置,所述液位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低于虹吸管的最高点,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10、优选的,目的在于利用虹吸效应将中和后的渗滤液排出,所述虹吸管的前端向下弯曲至沉淀箱的底部,所述虹吸管的后端向下弯曲,且所述虹吸管的后端低于虹吸管的前端。

11、优选的,目的在于将渗滤液中的油沫进行清理,所述刮油机构包括:斜面设置于沉淀箱的内腔底部右侧,且所述斜面从右侧至左侧逐渐向下倾斜;安装架,设置于所述斜面的顶部后侧;带轮,数量为两个分别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架的前侧左右两端;刮油带,套接于两个所述带轮的外壁;刮刀,设置于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右侧,所述刮刀的底部与刮油带紧密接触,且所述刮刀的左侧从前至后逐渐向右侧倾斜;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沉淀箱的后侧,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位于右侧的带轮固定连接,且所述驱动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排油槽,设置于所述沉淀箱的内腔右侧,所述排油槽的右端延伸至沉淀箱的右侧,且所述排油槽位于刮刀前端的下方。

12、一种危险固体废弃物渗滤液处理设备的处理方法,步骤为:

13、步骤一,渗滤液通过进料管进入过滤桶的内腔,控制器控制调速电机的输出端带动主动带轮旋转,主动带轮通过同步带驱动从动带轮带动过滤桶旋转,渗滤液通过过滤孔流入沉淀箱底部,渗滤液中的固体废弃物在过滤桶的不断旋转中,向左侧移动,最后落入固废箱内腔底部;

14、步骤二,沉淀箱内腔底部的渗滤液通过静置沉淀,液体与淤泥逐渐分层,控制器控制马达的输出端带动螺旋输送杆旋转,使螺旋输送杆的螺旋叶片将淤泥沿淤泥输送管向上推移进行输送,直至淤泥通过凹槽落入固废箱的内腔中;

15、步骤三,对漂浮的油沫进行处理,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带动带轮开始转动,带动刮油带转动,刮油带接触到油沫并对油沫进行沾取,油沫随着刮油带移动直至在刮刀的刮除下进入排油槽,完成将渗滤液最上层的油沫进行清除;

16、步骤四,当沉淀箱内腔中的液面到达液位传感器的高度,液位传感器向控制器发送信号,控制器通过ph传感器对渗滤液的ph值进行检测,控制器根据检测结果控制喷淋器喷出酸性或碱性溶液,完成对渗滤液酸碱性的调节,直至渗滤液的ph值呈中性;

17、步骤四,降处理完毕的渗滤液进行稀释排放,随后控制器喷淋器喷出中性水对渗滤液进行稀释,同时对过滤桶进行清洗,当液面超过虹吸管的最高点,虹吸管内充满液体,虹吸管前端的水位高于末端的水位,渗滤液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源源不断地从虹吸管前端流向后端,直至沉淀箱内腔中的液面低于虹吸管的前端,完成渗滤液的排放。

18、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19、本发明通过控制器控制调速电机的输出端带动主动带轮旋转,通过同步带驱动从动带轮带动过滤桶旋转,渗滤液通过过滤孔流入沉淀箱底部,渗滤液中的固体废弃物在过滤桶的不断旋转中,向左侧移动,最后落入固废箱内腔底部,因此,可以有效地进行固液分离,过滤组件不易于堵塞,无需人工进行维护,避免过滤器取出清理,防止危险固体废弃物对操作人员造成危害。

20、本发明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带动带轮开始转动,带动刮油带转动,刮油带接触到油沫并对油沫进行沾取,油沫随着刮油带移动直至在刮刀的刮除下进入排油槽,因此,可以将渗滤液最上层的油沫进行清除。

21、3、本发明通过控制器通过ph传感器对渗滤液的ph值进行检测,控制器根据检测结果控制喷淋器喷出酸性或碱性溶液对渗滤液进行中和,并且采取先中和再稀释的技术方案,稀释前进行中和可以更迅速地进行中和反应,ph传感器响应更迅速,中和所需的酸碱溶剂较少,且先中和后稀释的渗滤液更接近于中性,可有效地节约水资源和用于进行中和的酸碱溶剂,因此,可以实现对渗滤液酸碱性的调节。

22、4、本发明通过控制器喷淋器喷出中性水对渗滤液进行稀释,同时对过滤桶进行清洗,使液面超过虹吸管的最高点,虹吸管内充满液体,虹吸管前端的水位高于末端的水位,渗滤液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源源不断地从虹吸管前端流向后端,直至沉淀箱内腔中的液面低于虹吸管的前端,而位于液面表层的漂浮油沫无法通过虹吸管排出,通过虹吸管排水法进行排水与刮油机构结合可以更有效地对油沫进行清除,通过虹吸效应控制渗滤液排放,液面封锁虹吸管,防止气味外散,无需通过阀体控制排放,还可以对过滤桶进行清洗,便于维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