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含氮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35990845发布日期:2023-11-15 23:2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含氮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含氮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反应器至少具有按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隔室、第二隔室和第三隔室,所述回流水回流至所述厌氧反应器的回流位点位于第二隔室或第三隔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含氮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进入所述厌氧反应器的废水的有机负荷率olr为2.4kg·m-3·d-1以下时,所述回流位点位于第二隔室;当进入所述厌氧反应器的废水的有机负荷率olr为大于2.4kg·m-3·d-1时,所述回流位点位于第三隔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含氮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进入所述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中的废水的氮容积负荷率nlr为小于2.4kg·m-3·d-1时,所述回流比小于50%;当进入所述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中的废水的氮容积负荷率nlr为2.4~4.0kg·m-3·d-1时,所述回流比为50~100%;当进入所述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中的废水的氮容积负荷率nlr为大于4.0kg·m-3·d-1时,所述回流比大于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含氮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中的污泥浓度vss为2~5g·l-1,运行温度为20~4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含氮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反应器包括按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隔室,各个所述隔室内的污泥浓度vss为50~100g·l-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含氮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反应器还包括沉淀室,废水经所述多个隔室后进入所述沉淀室,所述微曝气处理在所述沉淀室内进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含氮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tan/tkn为大于0.9小于1.0、cod/tan为0.10~0.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含氮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含氮有机废水中含有dmac和/或dmf,所述dmac和/或dmf的浓度为1000~2000mg·l-1;和/或,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含氮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方法采用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所述厌氧反应器和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应器,所述厌氧反应器至少具有按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隔室和沉淀室,所述处理系统还包括用于向所述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内曝气的第一曝气机构及连接在所述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出水端和所述厌氧反应器之间的回流管路;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含氮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将高含氮有机废水引入厌氧反应器中进行厌氧处理,控制进行厌氧处理采用的活性污泥浓度VSS为50~100g·L<supgt;‑1</supgt;,水力停留时间为16~25h;将厌氧处理后的废水进行微曝气处理;将微曝气处理后的废水输送至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中,处理后的废水一部分作为出水、另一部分作为回流水回流至厌氧反应器中,回流比根据进入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废水中的氮容积负荷率NLR进行控制。本发明处理方法能够实现高效高质的有机质利用和短程污水脱氮目标,降低工艺调控难度,节能降耗,实现同步脱氮降碳和资源化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芳,钱飞跃,刘文如,沈耀良,陈重军,梅娟,吴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