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尤其涉及一种aoa+膜池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aoa工艺主要是通过调整空间时序将缺氧池后置,省去内回流,形成厌氧-好氧-缺氧的生物处理流程。膜池工艺是把生物处理与膜分离相结合的一种组合工艺。将aoa工艺与膜池工艺相结合进行污水处理,可形成水质和生物安全性高的优质再生水。但是污水来水常因天气、时段或者其它因素造成污水量、水质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当污水量较少时,系统长期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势必造成污泥老化,出现污泥膨胀,影响系统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aoa+膜池污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将aoa工艺与膜池工艺相结合进行污水处理,并通过监测仪实时监测污水来水的流量或浓度,当污水量较大或水质较差时,通过配水池选择aoa+膜池全套装置进行污水处理,当污水量较少或水质较好时,通过配水池选择缺氧池、膜池两个池体进行污水处理,进而调节系统的冲击负荷,保持稳定合格的出水水质,同时防止系统长期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造成污泥老化。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aoa+膜池污水处理装置,包括:
4、aoa反应器,具有依次连接的厌氧池、好氧池、缺氧池;所述好氧池设置有曝气风机;
5、膜池,与所述缺氧池相连;所述膜池也设置有曝气风机;
6、配水池,其通过第一进水管与所述缺氧池相连,通过第二进水管与所述厌氧池相连;所述第一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7、来水管道,与所述配水池相连,其上设置有监测仪。
8、在本申请公开的aoa+膜池污水处理装置中,所述配水池内沿污水处理路径设置有两个依次升高的隔板,将所述配水池依次划分为混合区、第一出水区、第二出水区;所述混合区与所述来水管道相连;所述第一出水区与所述缺氧池通过所述第一进水管相连,所述第二出水区与所述厌氧池通过所述第二进水管相连。
9、在本申请公开的aoa+膜池污水处理装置中,两个所述隔板的高度可调。
10、在本申请公开的aoa+膜池污水处理装置中,所述监测仪为浓度监测仪或/和流量监测仪。
11、在本申请公开的aoa+膜池污水处理装置中,所述浓度监测仪为氨氮监测仪、cod监测仪或tn监测仪。
12、在本申请公开的aoa+膜池污水处理装置中,所述装置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浓度监测仪、流量监测仪、曝气风机、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相连;所述plc控制器可根据浓度监测仪、流量监测仪的监测数据,控制曝气风机、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的打开或关闭。
13、在本申请公开的aoa+膜池污水处理装置中,所述膜池设置有硝化液回流管道,所述硝化液回流管道与所述混合区相连。
14、在本申请公开的aoa+膜池污水处理装置中,所述厌氧池、好氧池、缺氧池内均设置有填料。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本申请通过监测仪实时监测污水来水的流量或浓度,在污水来水的流量或浓度较大时,选择aoa+膜池全套装置进行污水处理,调节系统的冲击负荷,以保证达到稳定合格的出水水质;在污水来水的流量或浓度较小时,仅选择缺氧池和膜池两个池体进行污水处理,进而避免系统长期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造成污泥老化。
1.一种aoa+膜池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oa+膜池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池内沿污水处理路径设置有两个依次升高的隔板,将所述配水池依次划分为混合区、第一出水区、第二出水区;所述混合区与所述来水管道相连;所述第一出水区与所述缺氧池通过所述第一进水管相连,所述第二出水区与所述厌氧池通过所述第二进水管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aoa+膜池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隔板的高度可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aoa+膜池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仪为浓度监测仪或/和流量监测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aoa+膜池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浓度监测仪为氨氮监测仪、cod监测仪或tn监测仪。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aoa+膜池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浓度监测仪、流量监测仪、曝气风机、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相连;所述plc控制器可根据浓度监测仪、流量监测仪的监测数据,控制曝气风机、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的打开或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aoa+膜池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池设置有硝化液回流管道,所述硝化液回流管道与所述混合区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oa+膜池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好氧池、缺氧池内均设置有填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