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除油撇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68019发布日期:2023-09-24 06:23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除油撇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特别涉及一种污水除油撇渣装置。


背景技术:

1、污水是指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排出水。由于水里掺入了新的物质或者因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导致水变质不能继续保持原来的使用功能;工业生产中的浮油以及餐饮生活污水中动植物油均是污水中难以去除和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在污水排放前,需要对其进行处理。

2、在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8262061u公开了一种污水除油撇渣装置,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污水池,所述污水池外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蓄渣池,所述污水池外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水箱,所述污水池上方设有吸油辊,且所述连接管远离吸油辊的一端与水箱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管,本实用新型利用油液遇冷会凝固的原理,向吸油辊内通入冰水混合物,降低温度,污水表面的浮油与吸油棍接触时会发生凝固,从而实现油水分离,并且通过设置刮渣机构刮除吸油辊外表面的油渣,使油渣落入蓄渣池内聚集,该方式去油时,油中不会掺有大量污水,油水分离彻底,

3、但是该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吸油辊的表面积较为有限,每次凝固出的油较少,且凝固后需要将吸油辊上的有刮除才能进行再次使用,较为繁琐需要多次进行,从而除油时的时间可能较长,可能导致工作效率较低,且污水中除了油可能还存在其他残渣,不便于对其他残渣进行清除,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除油撇渣装置,具有除油的效率较快,从而缩短除油时间,除油的同时对污水进行过滤,便于将其他残渣进行清理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污水除油撇渣装置,包括污水槽,所述污水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除渣框,所述除渣框的内壁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壁卡接有除渣滤芯,所述除渣框的底部活动安装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水管,所述除渣框的底部开设有下水口,所述污水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储油槽,所述污水槽的一侧面开设有穿口,所述穿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出油管。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使用时,将除渣滤芯的两端与卡槽对应卡接,完成将除渣滤芯的安装,污水从除渣框的顶部开始注入,污水经过除渣滤芯的过滤后,将残渣过滤在除渣滤芯内,注入时污水的水位在穿口的下方时停止,经过短暂静止后,由于水和油的密度差异,从而油脂上浮在水面上,此时工作人员继续向除渣框处注水,污水经过过滤从下水口流入缓冲槽内,缓冲槽对水流进行缓冲,水流顺着下水管下流,此时污水槽内的污水水位上升,由于缓冲槽和下水管的导流,水位上升不会过快,从而表面的油脂从穿口处流向出油管,储油槽安装后位于出油管的下方,从而油脂被储油槽储存,从而对污水进行除油撇渣处理,除油的效率较快,从而缩短除油时间,除油的同时对污水进行过滤,便于将其他残渣进行清理。

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除渣滤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滤渣网,所述除渣滤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吸附芯。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除渣滤芯能够进行更换,第一滤渣网过滤掉较大的残渣,污水进入吸附芯被进行吸附。

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附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活性炭层,所述活性炭层的数量为两层。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性炭层为活性炭颗粒组成,具有较强的吸附性,便于对污水进行吸附。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除渣滤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聚结材料层,所述聚结材料层的数量为两层。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结材料层对油脂具有吸附性,从而能够吸附一部分油脂。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污水槽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凸起,所述储油槽的一侧面开设有凹槽。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起与凹槽卡接,使污水槽和凹槽接触更为紧密。

1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滑道,所述储油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垫块。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脂收集后,通过拉动储油槽,使垫块在滑道内滑动,从而可将储油槽取下。

1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污水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水位线,所述水位线的数量为若干条。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位线便于工作人员观察水位,从而提高使用时的便捷性。

1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滤油框,所述滤油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滤渣网。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出的油脂流向第二滤渣网,第二滤渣网对油进行过滤。

1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污水槽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板。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板可在转轴表面转动,使用转动转板。

2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管,所述限位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性层。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板带动限位管转动至除渣框的顶部,污水注水管可插入限位管,便于对污水注水管进行限位。

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3、1、本实用新型,通过污水槽、除渣框、卡槽、除渣滤芯、缓冲槽、下水管、下水口、底座、储油槽、穿口和出油管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在使用时,将除渣滤芯的两端与卡槽对应卡接,完成将除渣滤芯的安装,污水从除渣框的顶部开始注入,污水经过除渣滤芯的过滤后,将残渣过滤在除渣滤芯内,注入时污水的水位在穿口的下方时停止,经过短暂静止后,由于水和油的密度差异,从而油脂上浮在水面上,此时工作人员继续向除渣框处注水,污水经过过滤从下水口流入缓冲槽内,缓冲槽对水流进行缓冲,水流顺着下水管下流,此时污水槽内的污水水位上升,由于缓冲槽和下水管的导流,水位上升不会过快,从而表面的油脂从穿口处流向出油管,储油槽安装后位于出油管的下方,从而油脂被储油槽储存,从而对污水进行除油撇渣处理,除油的效率较快,从而缩短除油时间,除油的同时对污水进行过滤,便于将其他残渣进行清理。

24、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滤渣网、吸附芯、活性炭层、聚结材料层、凸起、凹槽、滑道、垫块、水位线、滤油框、第二滤渣网、转轴、转板和限位管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时,除渣滤芯能够进行更换,第一滤渣网过滤掉较大的残渣,污水进入吸附芯被进行吸附,活性炭层为活性炭颗粒组成,具有较强的吸附性,便于对污水进行吸附,聚结材料层对油脂具有吸附性,从而能够吸附一部分油脂,凸起与凹槽卡接,使污水槽和凹槽接触更为紧密,油脂收集后,通过拉动储油槽,使垫块在滑道内滑动,从而可将储油槽取下,水位线便于工作人员观察水位,从而提高使用时的便捷性,排出的油脂流向第二滤渣网,第二滤渣网对油进行过滤,转板可在转轴表面转动,使用转动转板,转板带动限位管转动至除渣框的顶部,污水注水管可插入限位管,便于对污水注水管进行限位。



技术特征:

1.一种污水除油撇渣装置,包括污水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槽(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除渣框(2),所述除渣框(2)的内壁开设有卡槽(3),所述卡槽(3)的内壁卡接有除渣滤芯(4),所述除渣框(2)的底部活动安装有缓冲槽(5),所述缓冲槽(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水管(6),所述除渣框(2)的底部开设有下水口(7),所述污水槽(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8),所述底座(8)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储油槽(9),所述污水槽(1)的一侧面开设有穿口(10),所述穿口(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出油管(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除油撇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渣滤芯(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滤渣网(12),所述除渣滤芯(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吸附芯(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除油撇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芯(1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活性炭层(14),所述活性炭层(14)的数量为两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除油撇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渣滤芯(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聚结材料层(15),所述聚结材料层(15)的数量为两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除油撇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槽(1)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凸起(16),所述储油槽(9)的一侧面开设有凹槽(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除油撇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8)的顶部开设有滑道(18),所述储油槽(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垫块(1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除油撇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槽(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水位线(20),所述水位线(20)的数量为若干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除油撇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槽(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滤油框(21),所述滤油框(2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滤渣网(2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除油撇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槽(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轴(23),所述转轴(23)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板(2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污水除油撇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2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管(25),所述限位管(2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性层。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污水除油撇渣装置,包括污水槽,所述污水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除渣框,所述除渣框的内壁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壁卡接有除渣滤芯,所述除渣框的底部活动安装有缓冲槽。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污水经过过滤从下水口流入缓冲槽内,缓冲槽对水流进行缓冲,水流顺着下水管下流,此时污水槽内的污水水位上升,由于缓冲槽和下水管的导流,水位上升不会过快,从而表面的油脂从穿口处流向出油管,储油槽安装后位于出油管的下方,从而油脂被储油槽储存,从而对污水进行除油撇渣处理,除油的效率较快,从而缩短除油时间,除油的同时对污水进行过滤,便于将其他残渣进行清理。

技术研发人员:吕云翔,俞瑜,郑志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艾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9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