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加压溶气气浮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86338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加压溶气气浮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新型加压溶气气浮水处理装置。
加压溶气气浮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治理中固液分离的方法,可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油类、藻类及各种金属离子羟基络合物、硫化物等,以降低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保护自然环境。其工作原理是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形成的固体悬浮物,在溶气系统形成的大量密集的微气泡的粘附作用下,视比重减小,悬浮物上浮形成浮渣排除,清水由下部排出。
其处理系统包括进水、混合反应、固液分离、清水储存、出水,还必须配有包括溶气水泵、溶气罐的溶气系统和自动控制定时排泥系统等。
现有的加压溶气气浮污水处理装置,有的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有的部分采用钢制设备,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有的处理系统、排泥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分散,不成整体设备,释放器都装在气浮槽内部,都没有自动排泥系统。
加压溶气气浮污水装置,处理废水效果,主要取决于溶气罐和释放器组成的溶气系统。
现有的溶气罐,有采用喷淋填料式的(国内已使用)。也有采用射流装置,是卧式的(如86209262U)。喷淋式溶气罐体积很大,卧式射流溶气罐的有效容积利用率低,由于液位波动频繁,致使空压机几乎处于连续工作状态,既耗费电能又增加环境噪音影响。这种卧式的射流装置全部密封在溶气罐内,喷嘴磨损后检修、更换十分困难。
现有的释放器,有同济大学先后研制的TS型、TJ型、TV型(86206538U)释放器及冶金建筑科学研究院研制的YJH型(86200952U)释放器,基本原理都是通过射流孔和环形间隙形成高速射流、涡流,瞬间降压消能释气。各种释放器均装在气浮设备内,因经常发生释放器堵塞,需要增加外能清洗系统,有时要停止运行放空后检修既影响生产又复杂、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体结构全部为钢结构,并且由进水管1、混合反应槽2、气浮槽3、清水槽4、出水管5、过滤器6、溶气水泵7、空气压缩机8、溶气罐9、释放器10、排泥管11、排泥槽13、电气控制箱12组成统一的整体污水处理装置,有自动电控排泥、补气系统。
其中溶气罐9采用立式由安装在罐顶外部的园形双吸口射流装置喷嘴21,将静压能转变为动能,产生高速射流,环形腔22内形成负压,空气由吸气管23吸入,气水两相经喉管24、扩散管25剧烈流态变化充分溶解,剩余空气经气体分离导流板26返回溶气罐上部空间,溶气水经出水管27至气浮设备的释放器。溶气罐体9上有高液位信号电极29、低液位信号电极30来控制空气压缩机开、停,此外溶气罐体9上还装有压力表31、安全阀32、调节阀33等。高、低水位信号电极间距不小于500mm。
由于采用了立式溶气罐,有效容积利用率高,液位比卧式的变化大,高、低液位信号受液位波动影响小,克服了现有技术(86209262U)空气压缩机开停频繁、喷嘴易磨损不能更换的弱点,延长了溶气罐和空气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并且减少了噪音的污染。
由于采用了射流装置21,环形腔装在溶气罐顶外部,易磨损的射流器喷嘴便于检修和更换。由于采用了射流装置,溶气罐9的体积比现有的喷淋式溶气罐减少2/3,节省了钢材及设备加工工时。
本实用新型中的释放器安装在气浮槽体外由手轮41、阀杆42、阀杆密封装置43、上阀芯44、连接进溶气水水管45、进溶气水水管的密封圈46、释气水连接水管47、释气水水管密封圈48、释放器壳体49组成。上阀芯有三个突点51(附图3、4),相间呈120°角均布于上阀芯下面园周边,突点高度0.4~2mm,以控制涡流间隙(即上阀芯44与阀座45之间的消能涡流间隙)。保证消能释气最佳效果。另外,一旦释放器堵塞,可以转动手轮41,开启阀门,上阀芯上提,增大消能间隙,过水量突然加大,堵塞物自行冲掉,不需外能源。克服了现有释放器需增加射流抽吸真空系统(TJ型)或压缩空气系统(TV型)都需外能源,且安装在气浮槽体内液面下,检修去除堵塞物麻烦的缺点。释放器工作压力0.2~0.4MPa,微气泡粒径10-80微米,水表面张力75达因/厘米时,在1升玻璃量筒中稳定时间大于5分钟。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透视图;附图2为角阀式可调高效溶气释放器立剖面图;附图3为角阀式可调高效溶气释放器的上阀芯立剖面图;附图4为角阀式可调高效溶气释放器的上阀芯仰视平面图;附图5为射流高效立式自动补气溶气罐立剖面图。
本实用新型(见附
图1)由进水管(包括阀门、流量计)1、混合反应槽2、气浮槽3、清水槽4、出水管(包括电动阀)5、过滤器6、溶气水泵7、空气压缩机8、溶气罐9、释放器10、排泥槽13、排泥管11、电气控制箱12组成,其主体结构全部采用钢制,组成统一的污水处理装置。其中释放器10(见附图2)由手轮41、阀杆42、上阀芯44、阀杆密封装置43、连接进溶气水水管45、进溶气水水管的密封圈46、释气水连接水管47、释气水水管密封圈48、释放器壳体49组成。上阀芯44有三个突出点51(见附图3、4)相间呈120°均布于上阀芯下面园周边上。本实用新型的溶气罐9(见附图5)由双吸口射流装置喷嘴21、环形腔22、吸气管23、喉管24、扩散管25、导流板26、溶气水出水管27、溶气罐体9高水位信号电极29、低水位信号电极30及压力表31、安全阀32、调节阀33、多孔支撑园板34、压缩空气进气管(含阀门、单向阀)35等组成。其实施方案是罐体9上下两部分以法兰盘连接,两法兰盘间夹有多孔支撑园板34,多孔支撑园板中心上面装扩散管25,扩散管25呈园台锥形长管,上台面直径小,下台面直径大,且由法兰堵板焊封死,其法兰盘与多孔支撑园板法兰连接,距下台面相当于扩散管总高度1/6左右的扩散管面上均匀布有许多小孔,且布有导流板26,导流板26呈倒园台锥形短管3~5个,其台面与扩散管25中心线垂直,倒园台锥管的下台面园(3~5个)直径从上到下,直径由小分级增大,等距离焊在扩散管25的下部。扩散管25的上法兰与喉管24呈法兰连接,喉管24上端与罐体9上球面焊接,且管口通至环形腔22,环形腔22呈园桶形,桶底朝上倒扣在溶气罐体9顶部球面中心位置,环形腔22的园形桶底中心上,以螺纹连接装有喷嘴21,喷嘴21是一较细的金属管,上端装有法兰与来自溶气水泵7的压力水管法兰连接,喷嘴21下端是锥形喷口,环形腔22下沿与溶气罐9顶部球面相吻合焊接,喷嘴21可随转动上下移动,达到最佳喷射效果,也可拆下更换,环形腔22内由于喷嘴21的喷射水的作用而产生负压,空气由罐体9上部通过两根吸气管23进入,经喉管24、扩散管25形成溶气水,穿过扩散管下部的许多小孔,经导流板26到溶气罐9内,溶气水从罐体9底部球面中心的溶气水出水管27送至气浮槽的释放器10,压缩空气由空气压缩机8经管道(包括阀门、单向阀)35进罐体9的下部,穿过多孔支撑园板上升到罐体9的上部。
喷嘴21、喉管24、扩散管25的中心线在同一条垂直线上。
释放器10其实施方案是,溶气水进水短管阀座45,上端平封,封顶园面中心有小孔,短管阀座45外面上下有外螺纹,下螺纹连接溶气水管,上螺纹连接三通——释放器壳体49,三通的三个通口皆有螺纹,三通的水平通口内螺纹连接释气水连接管47,出水接至气浮槽3的混合反应槽2的下部。三通上口内螺纹连接密封装置43,密封装置43中心穿有阀杆42,阀杆42上端装有手轮41,可使阀杆42转动,通过阀杆42与密封装置43间螺纹使阀杆42上下移动,阀杆42的下端装有上阀芯44(见附图3、4)。压力溶气水经过连接进溶气水水管45顶面中心小孔进入上阀芯44与连接进溶气水管45顶面的间隙,从上阀芯边缘与三通间的园环形缝,进入三通——释放器壳体49,而后进入释气水连接管47,接至气浮槽。
自动排泥系统是通过自动电控系统(包括排泥槽13、排泥管11、电动阀门5及电气控制箱12)。排泥时,电控系统自动关闭电动阀门5,使气浮槽3内水位上升,浮泥溢流至排泥槽13,通过排泥管11排出。泥排净后电控系统自动开启电动阀门5,气浮系统恢复正常工作。排泥时间和排泥间隔时间可以予先设定。
溶气罐9上的喷嘴21、释放器10的上阀芯44和阀座45采用耐磨不锈钢材料。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加压溶气气浮水处理装置,包括进水、混合反应槽、气浮槽、清水槽、出水、过滤器、溶气水泵、空气压缩机、溶气罐、释放器、排泥槽、排泥管、电气控制箱,该装置具备气浮槽、溶气系统和自动控制间歇补气系统及自动定时控制排泥系统、电控系统,其特征是进水、混合反应槽、气浮槽、清水槽、出水、过滤器、溶气水泵、空气压缩机、溶气罐、释放器、排泥槽、排泥管、电气控制箱等主体结构全部采用钢制,并通过一共用的底盘组成统一的污水处理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是装在溶气罐体9上部由双吸口射流装置喷嘴21、环形腔体22、吸气管23、喉管24、扩散管25、气体分离导流板26、出水管27、溶气罐体28、高液位电极29、低液位电极30、压力表31、安全阀32、调节阀33等组成的射流高效立式自动补气溶气罐。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是由手轮41、阀杆42、上阀芯44、阀杆密封装置43、连接进溶气水水管45、进溶气水水管的密封圈46、释气水连接水管47、释气水管密封圈48、释放器壳体49组成的角阀式可调高效溶气释放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双吸口射流装置喷嘴21、环形腔体22及吸气管23组成一体焊装在溶气罐9体外,而且喷嘴21、扩散管25、喉管24、气体分离导流板26同心。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中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是阀芯下园面边缘有呈120°角相间均布的三个突点51,突点高度0.4~2mm。
6.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扩散管下部焊有法兰堵板堵死,距下面1/6左右范围的扩散管面上均匀布有许多小孔,且布有呈倒园台锥形短管263~5个。
7.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溶气罐9上的高、低水位信号电极29、30的间距不小于500mm。
8.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溶气罐9上的喷嘴21及释放器10的上阀芯44和阀座45采用耐磨不锈钢材料。
专利摘要一种应用于工业废水及城市污水处理的加压溶气气浮装置,由气浮槽、溶气系统和自动控制间歇补气系统及自动定时控制排泥系统组成。采用新型角阀式可调高效溶气释放器,不需外能达到易清除堵塞物的目的;采用射流高效立式自动补气溶气罐,提高了罐容积有效利用率,能够自动控制间歇补气,降低环境噪音,易更换溶气罐射流喷嘴等特点。该实用新型配套齐全,维修操作方便。
文档编号C02F1/24GK2103551SQ91224358
公开日1992年5月6日 申请日期1991年9月7日 优先权日1991年9月7日
发明者刘又新, 张宝山, 张建华 申请人:航空航天部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