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能强化型生态浮床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53167阅读:来源:国知局
起支撑浮床的作用,而且还因包覆有无纺布,浮体本身还具固定微生物功能及为生物生长提供载体的作用,能尽快发挥浮床的净化修复功能。
[0033]6、本发明生产容易,仅需用缝纫方法打出套件。外框与小浮管均为现在的PVC管,通过现存的连接头,三通管、四通管连接便可完成。
[0034]本发明可根据情况悬挂或不悬挂生物膜。当浮床系统建成初期或植物生长不佳,特别是植物根系生长状态不佳时,可悬挂上生物膜,以增强浮床系统的处理效果,还可根据特殊水体在生物膜中空填加适当的微生物菌剂,扩大本发明的应用范围;当植物根系生长良好并具为微生物提供良好生境后,可不再悬挂生物膜。
【附图说明】
[0035]图1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0036]图2是本发明的仰视图。
[0037]图3是本发明内部结构图。
[0038]图4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0039]图5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本发明选用无纺布,管材都是很低的生产材料,浮筒和泡漠都是废弃物再利用。所述的管材选用建材管,即PVC管材,并采用常用的连接弯头进行连接。主浮管的管体内设置的浮筒I可以采用常见的废弃瓶装水瓶,成本非常低,废弃瓶装水瓶作为框体内置浮筒,提高了浮床的使用寿命。
[0041]本发明的主浮管选用直径约7.5cm左右的塑胶管拼接而成,十字形的小浮管选用4cm左右的塑胶管。
[0042]本发明的生态浮床总长及总宽均为70cm。其中主植物栽种窝8长及宽均为15,深度为13cm。植物窝长及宽均为23cm,植物栽种槽7槽隙宽1.5cm。在生态浮床框架上预留生物膜挂环,并根据需要悬挂生物膜,生物膜的长短主要根据本生态浮床投放的水域水深而定,以生物膜40?80cm以内为宜。
[0043]本发明的浮筒I为废旧矿泉水瓶,在外框的每一侧主浮管内均设置2个浮筒。
[0044]在制作本发明时,选将主浮管与小浮管拼接成框架,然后在框架内放置泡沫,然后在框架上套上已制作好的无纺布套件,收紧套件口即成,自然形成主植物栽种窝与附植物栽种槽。粘接扣事先已缝于无纺布套件适当的位置。
[0045]在使用本发明时,直接将大株植物以适当的陶粒、碎石或其他基质固定种植在主植物栽种窝内,小型植物则直接插于附植物栽种槽内,然后将多个安放好植物的生态浮床放置到水面上,通过粘接扣直接连接,完成全部安装与种植工作,操作非常简单。
[0046]植物在生态浮床上的生长过程中,由于开始时植物的水下根须还不发达,所以植物种植在无纺布套件形成的凹槽中,由无纺布与浮力框架及浮力框架内侧的浮力填料块共同形成支撑并对植物形成保护。随着植物新生根的生长,微根系通过无纺布孔隙向四周辐射生长,并与浮力框架及浮力填料块交错缠绕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增强浮床抗风浪能力,稳定重心,不会因植物的长高而发生浮倒,即便是在浮力框架发生破损的情况,由于浮筒的存在,形成的生态浮床也不会下沉而正常漂浮在水面上。
[0047]本发明主植物可根据应用水域选用长绿鸢尾、菖蒲、水生美人蕉、芦苇、夹竹桃等。
[0048]本发明的附植物可选用葱兰、狐尾藻、白车轴草等。
[0049]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和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功能强化型生态浮床,由浮床框架、浮床填料块(5)、套件(9)组成;浮床框架及浮床填料块嵌套在套件(9)内,所述的套件为具大比表面积纤维形成的织物材料制作; 所述的浮床框架由主浮管与小浮管构成;主浮管构成外框(3),并在外框中间设置小浮管(4)进行分隔,构成多个植物种植窝; 浮床填料块设置在植物种植窝内的周边,套件在植物种植窝中央形成凹陷构成主植物栽种窝(8 ); 浮床填料块与浮床框架之间设置有间隙,套件在间隙处形成凹陷构成辅助植物栽种槽(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强化型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浮管构成正方形或圆形的外框,小浮管为十字形,设置在主浮管中,并将浮力框架分隔为四个植物种植窝。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强化型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浮管为轻质高分子材料管材,并由轻质高分子材料弯头(2)进行连接构成外框;所述的浮床填料块为填充泡沫;所述的套件(9)的4个侧边设置有粘接扣(6);所述的主浮管的管体内设置有浮筒(I)。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强化型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件(9)上设置有凹槽,凹槽与主浮管、小浮管、浮床填料块对应,主浮管、小浮管、浮床填料块嵌在凹槽内;套件的四边设置绳套(10),将浮力框架扎紧并嵌套在套件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强化型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生态浮床总长及总宽均为65?80cm ;其中主植物栽种窝(8)长及宽均为10?20cm,深度为10?20cm ;植物窝长及宽均为18?30cm,植物栽种槽(7)槽隙宽I?2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强化型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浮管直径为7?10cm,小浮管直径为4?6cm。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功能强化型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筒(I)为废旧矿泉水瓶,在外框的每一侧主浮管内均设置2个以个的浮筒;所述的浮床填料块为包装废弃泡沫。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强化型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浮管通过十字形四通连接头连接构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强化型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在生态浮床框架上预留生物膜挂环,并悬挂有生物膜(11);所述的生物膜载体为具大比表面积纤维形成的织物材料,包括无纺布制作的中空管,并对中空管内进行填装;生物膜载体长40?80cm,中空直径为1.5?4c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强化型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件为无纺布制作。
【专利摘要】本发明为一种功能强化型生态浮床,由浮床框架、浮床填料块、套件组成;浮床框架及浮床填料块嵌套在以无纺布制作的套件内,浮床框架由主浮管与小浮管构成;主浮管构成外框,并在外框中间连接设置小浮管进行分隔,构成多个植物栽种窝;浮床填料块设置在植物栽种窝的周边,套件在植物栽种窝中央形成凹陷构成主植物栽种窝;浮床填料块与浮床框架之间设置有间隙,套件在间隙处形成凹陷构成植物栽种槽。本发明使用寿命长,浮床在具有传统功能之外,还具为微生物提供生境功能,并同时具备大型植物与小型植物分区配置区,植物生长的初期能很好地保护植物新生微根系,提高植物成活与生长,随着植物的生长,不会发生浮倒,浮床经长时间使用,即使发生破损也不会沉没。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
【IPC分类】C02F3-32
【公开号】CN104773837
【申请号】CN201510174491
【发明人】税永红, 金玉梅, 何鑫, 杨超林, 郑翰林, 粟冲
【申请人】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