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229037阅读:来源:国知局
9]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用于检测水质的传感器42和溶氧检测仪41,其中,所述传感器42设置于沉淀池3的出水口,所述溶氧检测仪41设置于好氧池2中;
[0040]将所述检测单元采集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模数转换单元43,其与所述检测单元连接;
[0041]用于接收数字信号的通信模块44,其与所述模数转换单元43连接;以及,
[0042]远程终端模块45,其与通讯模块44连接,所述远程终端模块45包括:显示设备和数据存储设备。
[0043]在本技术方案中,能实时采集从污水处理系统中处理后的水质情况,将采集的数据传输给远程终端模块,在显示设备中显示出来,方便用户实时观测处理后的水质,根据数据来定期调节污水处理系统中的电器设备。
[0044]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污水预处理池为长方形罐体,所述长方形罐体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被粗格栅11、中格栅12和细格栅13分隔成多个空间,其中所述粗格栅11的空隙间隙为6-8cm,所述中格栅12的空隙间隙为l-4cm。设置多层格栅可根据污水中污染物的粒径,将其分离,有效去除水中大颗粒的污染物。
[0045]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细格栅13包括:格栅外框131和若干以规则的间隔形成于所述格栅外框131内的格栅条132,所述格栅条132与所述格栅外框131所在水平面的夹角为30°,所述格栅条132的上表面形成若干直径为4-5mm的半球形凸起133。
[0046]在本技术方案中,利用细格栅13,可大幅减少焊接点,缩短制作时间,同时能保证足够的支撑力,格栅条132上表面设置半球形凸起133,可减少大颗粒污染物进入污水预处理系统的池底,使池底的污水的污染率降低。
[0047]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细格栅13分隔出的下部空间的下部分填充有填料层,所述填料层沿水流方向依次为多孔旋转球形悬浮填料层14和木系填料层15。
[0048]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远程终端模块还设有与用户通讯的通讯模块。
[0049]在本技术方案中,在远程终端模块中设置有通讯模块,当用户外出时,通讯模块可根据用户设定定期给用户发送采集的数据。
[0050]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沉淀池包括:
[0051]沉淀池体,其包括第一外壳31和第二内壳32,所述第二内壳32设置于第一外壳31内部,所述第一外壳31呈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二内壳32底部呈15-45°倾斜,且倾斜面朝向好氧池2设置;
[0052]污泥提升泵33,其设置于靠近好氧池2 —侧的第二内壳32的底部,所述污泥提升泵上设有污泥提升管道34,所述污泥提升管道34与所述污水预处理池I的上部连通。
[0053]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沉淀池3第二内壳32底部设置为倾斜状,可大大提高污泥收集速度,使污泥沉积在沉淀池底的面积减少,加快污泥提升泵收集污泥,减少作业时间。
[0054]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第一曝气管211的管壁均匀设有数个第一曝气孔,所述第一曝气孔孔径为0.6-0.8mm,第二曝气管212的管壁均匀设有数个第二曝气孔,所述第二曝气孔孔径为0.4-0.6mm。
[0055]在本技术方案中,在第一曝气管和第二曝气管的管壁上分布的微孔数量较少,不仅能够满足曝气增氧的需求,同时还可以使管内输气长度增加,最高可达80米,有效提高动力效率,减少风机数量,节约成本。在所述第一进气支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进气支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能够实现人工可调控制曝气装置的曝气速度。
[0056]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主权项】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 污水预处理池,其上部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水口; 好氧池,其底部设置有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第二进水口相对的一侧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出水口,所述好氧池的第二进水口与所述污水预处理池的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好氧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由竖直隔板分隔成两个相互独立的空间,形成第一好氧池和第二好氧池,所述隔板上部开设有通孔;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水平设置于第一好氧池底部的第一曝气管和水平设置于第二好氧池底部的第二曝气管,所述第一曝气管与第一进气支管连接,所述第二曝气管与第二进气支管连接,所述第一进气支管以及第二进气支管均与总进气管连接,所述第一进气支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进气支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 沉淀池,其上部设置有第三进水口,与所述第三进水口相对的一侧的上部设置有第三出水口,所述沉淀池的第三进水口与所述好氧池的第三出水口连通;以及, 远程水质监测系统,其包括: 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用于检测水质的传感器和溶氧检测仪,其中,所述传感器设置于沉淀池的出水口,所述溶氧检测仪设置于好氧池中; 将所述检测单元采集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模数转换单元,其与所述检测单元连接; 用于接收数字信号的通信模块,其与所述模数转换单元连接;以及 远程终端模块,其与通讯模块连接,所述远程终端模块包括:显示设备和数据存储设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预处理池为长方形罐体,所述长方形罐体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被粗格栅、中格栅和细格栅分隔成多个空间,其中所述粗格栅的空隙间隙为6-8cm,所述中格栅的空隙间隙为l-4cm。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格栅包括:格栅外框和若干以规则的间隔形成于所述格栅外框内的格栅条,所述格栅条与所述格栅外框所在水平面的夹角为30°,所述格栅条的上表面形成若干直径为4-5mm的半球形凸起。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格栅分隔出的下部空间的下部分填充有填料层,所述填料层沿水流方向依次为多孔旋转球形悬浮填料层和木系填料层O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终端模块还设有与用户通讯的通讯模块。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包括: 沉淀池体,其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内壳,所述第二内壳设置于第一外壳内部,所述第一外壳呈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二内壳底部呈15-45°倾斜,且倾斜面朝向好氧池设置; 污泥提升泵,其设置于靠近好氧池一侧的第二内壳的底部,所述污泥提升泵上设有污泥提升管道,所述污泥提升管道与所述污水预处理池的上部连通。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曝气管的管壁均匀设有数个第一曝气孔,所述第一曝气孔孔径为0.6-0.8mm,第二曝气管的管壁均匀设有数个第二曝气孔,所述第二曝气孔孔径为0.4-0.6mm。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预处理池,好氧池,所述好氧池包括:池体,池体由竖直隔板分隔形成第一好氧池和第二好氧池,所述隔板上部开设有通孔;曝气装置包括水平设置于第一好氧池底部的第一曝气管和水平设置于第二好氧池底部的第二曝气管,第一曝气管与第一进气支管连接,第二曝气管与第二进气支管连接,第一进气支管以及第二进气支管均与总进气管连接,第一进气支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第二进气支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沉淀池以及远程水质监测系统。本发明能实时采集从污水处理系统中处理后的水质情况,方便用户实时观测处理后的水质,根据数据来定期调节污水处理系统中的电器设备,可根据用户设定定期给用户发送采集的数据。
【IPC分类】C02F9/14
【公开号】CN104944677
【申请号】CN201510230449
【发明人】李华, 黄彦学
【申请人】广西风向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5月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