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改性粘土矿物材料的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926738阅读:来源:国知局
培养结束后在马福炉第一次煅烧(400°C ) 2小时,煅 烧后加入双氧水,进行第二次煅烧(20(TC )至干,研磨,过120目筛制得多粘类芽孢杆菌改 性钾长石材料。
[0042] 实施例12
[0043] 多粘类芽孢杆菌改性绿泥石制备方法:配制含绿泥石的培养基(绿泥石100g,蔗 糖20g,12水磷酸氢二钠4g,硫酸镁0. 2g,蒸馏水1L),向该培养基中接种1 %多粘类芽孢杆 菌菌粉,摇床培养7天(30°C,160rpm),培养结束后在马福炉第一次煅烧(400°C ) 2小时,煅 烧后加入双氧水,进行第二次煅烧(20(TC )至干,研磨,过120目筛制得多粘类芽孢杆菌改 性绿泥石材料。
[0044] 实施例13
[0045] 分别吸取 2ml,4ml,6ml,8ml,12ml,16ml,20ml500ppm 的镉溶液于 200ml 的容量瓶 中定容,摇匀,得到的分别是5ppm,10ppm,15ppm,20ppm,30ppm,40ppm,50ppm的镉溶液。分 别吸取50mL上述不同浓度的镉溶液于每个三角瓶中(做三个平行实验),称取0. 2g的胶 质芽孢杆菌改性伊利石分别置于三角瓶(250ml)中,用保鲜膜封口,在恒温振荡器上振荡 (30°C,40min,140rpm)进行吸附,振荡后静置20分钟,过滤,测定滤液浓度。使用Langmuir 等温曲线模型拟合实验数据,通过拟合得出Langmuir等温方程C/G = 0. 209C+0. 0408(R2 = 0. 9979)。说明胶质芽孢杆菌改性伊利石对镉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通过计算可知 最大吸附量为4. 79mg/L。
[0046] 实施例14
[0047] 分别吸取 2ml,4ml,6ml,8ml,12ml,16ml,20ml500ppm 的镉溶液于 200ml 的容量瓶 中定容,摇匀,得到的分别是5ppm,10ppm,15ppm,20ppm,30ppm,40ppm,50ppm的镉溶液。分 别吸取50mL上述不同浓度的镉溶液于每个三角瓶中(做三个平行实验),称取0. 2g的胶 质芽孢杆菌改性钾长石分别置于三角瓶(250ml)中,用保鲜膜封口,在恒温振荡器上振荡 (30°C,40min,140rpm)进行吸附,振荡后静置20分钟,过滤,测定滤液浓度。使用Langmuir 等温曲线模型拟合实验数据,发现胶质芽孢杆菌改性钾长石对镉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 方程。
[0048] 实施例15
[0049] 分别吸取 2ml,4ml,6ml,8ml,12ml,16ml,20ml500ppm 的铅溶液于 200ml 的容量 瓶中定容,摇匀,得到的分别是5ppm,10ppm,15ppm,20ppm,30ppm,40ppm,50ppm的铅溶液。 分别吸取50mL上述不同浓度的铅溶液于每个三角瓶中(做三个平行实验),称取0. 2g的 胶质芽孢杆菌改性伊利石分别置于三角瓶(250ml)中,用保鲜膜封口,在恒温振荡器上 振荡(3(TC,40min,14〇 rpm)进行吸附,振荡后静置20分钟,过滤,测定滤液铅浓度。使 用Langmuir等温曲线模型拟合实验数据,发现胶质芽孢杆菌改性伊利石对铅吸附符合 Langmuir等温方程。
[0050] 实施例16
[0051] 分别吸取 2ml,4ml,6ml,8ml,12ml,16ml,20ml500ppm 的铅溶液于 200ml 的容量 瓶中定容,摇匀,得到的分别是5ppm,lOppm,15ppm,20ppm,30ppm,40ppm,50ppm的铅溶液。 分别吸取50mL上述不同浓度的铅溶液于每个三角瓶中(做三个平行实验),称取0. 2g的 胶质芽孢杆菌改性钾长石分别置于三角瓶(250ml)中,用保鲜膜封口,在恒温振荡器上 振荡(3(TC,40min,14〇 rpm)进行吸附,振荡后静置20分钟,过滤,测定滤液铅浓度。使 用Langmuir等温曲线模型拟合实验数据,发现胶质芽孢杆菌改性钾长石对铅吸附符合 Langmuir等温方程。
[0052] 实施例17
[0053] 使用国际水稻营养液培养水稻,在苗期加入镉(10mg/L),并加入胶质芽孢杆菌改 性伊利石,培养7周(定期补加营养液)后,收获水稻,测定水稻植株中的镉,结果表明胶质 芽孢杆菌改性伊利石对水稻吸收镉具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镉的抑制率可达80%以上。
[0054] 实施例18
[0055] 使用国际水稻营养液培养水稻,在苗期加入铅(10mg/L),并加入胶质芽孢杆菌改 性伊利石,培养7周(定期补加营养液)后,收获水稻,测定水稻植株中的铅,结果表明胶质 芽孢杆菌伊利石对水稻吸收铅具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铅的抑制率为50%以上。
[0056] 实施例19
[0057] 使用国际水稻营养液培养水稻,在苗期加入镉(10mg/L),并加入巨大芽孢杆菌改 性伊利石,培养7周(定期补加营养液)后,收获水稻,测定水稻植株中的镉,结果表明巨大 芽孢杆菌改性伊利石对水稻吸收镉具有抑制作用。
[0058] 实施例20
[0059] 使用国际水稻营养液培养水稻,在苗期加入铅(10mg/L),并加入巨大芽孢杆菌改 性伊利石,培养7周(定期补加营养液)后,收获水稻,测定水稻植株中的铅,结果表明巨大 芽孢杆菌改性伊利石对水稻吸收铅具有抑制作用。
[0060] 实施例21
[0061] 使用国际水稻营养液培养水稻,在苗期加入镉(l〇mg/L),并加入多粘类芽孢杆菌 改性伊利石,培养7周(定期补加营养液)后,收获水稻,测定水稻植株中的镉,结果表明多 粘类芽孢杆菌改性伊利石对水稻吸收镉具有抑制作用。
[0062] 实施例22
[0063] 使用国际水稻营养液培养水稻,在苗期加入铅(10mg/L),并加入多粘类芽孢杆菌 改性伊利石,培养7周(定期补加营养液)后,收获水稻,测定水稻植株中的铅,结果表明多 粘类芽孢杆菌改性伊利石对水稻吸收铅具有抑制作用。
[0064] 实施例23
[0065] 使用土培培养水稻,在苗期加入镉(10mg/kg),并加入胶质芽孢杆菌改性伊利石, 培养2个月后,收获水稻,测定水稻植株中的镉,结果表明胶质芽孢杆菌改性伊利石对水稻 吸收镉具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镉的抑制率为60%以上。
[0066] 实施例24
[0067] 使用土培培养水稻,在苗期加入镉(10mg/kg),并加入巨大芽孢杆菌改性伊利石, 培养2个月后,收获水稻,测定水稻植株中的镉,结果表明巨大芽孢杆菌改性伊利石对水稻 吸收镉具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镉的抑制率为50%以上。
[0068] 实施例25
[0069] 使用土培培养水稻,在苗期加入镉(10mg/kg),并加入多粘类芽孢杆菌改性伊利 石,培养2个月后,收获水稻,测定水稻植株中的镉,结果表明多粘类芽孢杆菌改性伊利石 对水稻吸收镉具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镉的抑制率为60%以上。
【主权项】
1. 重金属钝化剂-微生物改性粘土矿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在含粘土矿物的微 生物培养基中接种微生物菌粉,恒温摇床培养5-10天,培养结束后在马福炉第一次煅烧, 煅烧后加入双氧水,进行第二次煅烧至干,研磨,过筛制得微生物改性粘土矿物。微生物改 性粘土矿物可提高原土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且微生物改性粘土矿物对土壤重金属钝化效 果具有长期稳定性。2. 如权利要求1所述微生物培养基组成如下:鹿糖5-60份,Na2HP04 ·12Η20为1-10份, MgS04 ·7Η20 为 0. 1-1 份,粘土矿物 5-150 份,Η20 为 1000 份。121°C灭菌,按 1%。-50%。接种 比例接种微生物菌粉,置25-30°C、140-180rpm恒温摇床中培养5-7d,利用微生物与粘土矿 物的相互作用对粘土矿物进行改性。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菌粉:胶质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和多粘类芽孢杆菌 菌粉。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土矿物种类为:钾长石、伊利石、云母、蛭石和绿泥石。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第一次煅烧的温度为250 °C -600°C,第二次煅烧温度为 100。。-250。。。6. 如权利要求1所述微生物改性粘土矿物可钝化土壤中重金属的种类包括:镉、铅、 铁、铜和络。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粘土矿物的粒径为200-300目。8. 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氧水的用量为0. 5mL/g-2mL/g。9. 如权利要求1所述,恒温摇床温度为25-37°C,转速为120-240rpm。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改性粘土矿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含粘土矿物的微生物培养基中接种微生物菌粉,恒温摇床培养7天,培养结束后在400℃马福炉第一次煅烧,煅烧后加入双氧水,在200℃马福炉进行第二次煅烧至干,研磨,过120目筛制得微生物改性粘土矿物。微生物改性材料的优点如下:①该材料可以显著提高原粘土矿物对重金属阳离子的吸附能力;②该材料是一种绿色环保材料,用于修复重金属污染水体和土壤不会带来二次污染;③粘土矿物在微生物改性之后,使粘土矿物内部结构发生改变,可使重金属被禁锢于粘土矿物层间,保证钝化作用长期有效。该材料可以用于重金属阳离子污染水体和土壤的修复。
【IPC分类】B09C1/08, B01J20/12, C09K101/00, B01J20/30, B09C1/00, C09K17/00
【公开号】CN105710117
【申请号】CN201410385166
【发明人】郝建朝, 连宾, 刘惠芬, 石利军, 佘崇梅
【申请人】天津农学院
【公开日】2016年6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8月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