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饱和层修复浅层喷淋促进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68798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饱和层修复浅层喷淋促进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非饱和层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非饱和层修复浅层喷淋促进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由于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等特点,之前我国的土壤污染问题一直没有得到重视。然而,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一系列的土壤污染问题应运而生,已经严重危害到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的点位超标率为16.1%,中度污染占1.5%,重度污染占1.1耕地的点位超标率是19.4%,其中中度污染占1.8%,重度污染占1.1%,土壤污染问题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0003]目前应用于土壤修复的技术主要分异位修复和原位修复两大类。异位修复涉及到土壤的清挖和运输,操作成本高,而且会破坏土壤结构,无法治理较深区域。原位修复由于不具有上述异位修复的缺点,随着近年修复技术的不断发展,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推广和应用。
[0004]目前,国内用于修复土壤非饱和层的原位修复设备大部分是利用现有的建筑设备对药剂进行注射或者旋喷完成地下搅拌,药剂在土壤中的扩散主要是依靠药剂自身在土壤孔隙中的传质,若污染场土质为粘性土壤,扩散速率和影响半径都会受到影响。药剂与污染物的反应主要发生在液相内,若土壤中水分不够,或遇到难脱附的污染物,处理效果也会大大降低。而且,搅拌土壤也会破坏原有的土壤结构,对修复后场地的开发利用带来一定挑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非饱和层修复浅层喷淋促进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非饱和层土壤修复方法存在药剂扩散速率低,土壤空隙内水分不足影响药剂传质、分布及修复效果,搅拌破坏土壤结构等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非饱和层修复浅层喷淋促进系统,包括:
[0008]淋水系统,所述淋水系统包括若干水管,所述水管上具有若干出水孔;
[0009]输水系统,所述输水系统与所述淋水系统连通;
[0010]污染水收集系统,所述污染水收集系统包括抽水井和抽水泵,所述抽水井的底部位于待修复的非饱和层的底部,所述抽水井的底部设有筛管。
[0011]优选方案为,所述待修复的非饱和层的地表挖有沟槽,所述水管铺设于所述沟槽内。
[0012]优选方案为,所述淋水系统为并排设置的水管。
[0013]优选方案为,所述淋水系统为网格状设置的水管。
[0014]优选方案为,所述出水孔位于所述水管朝向所述待修复的非饱和层的一侧。
[0015]优选方案为,所述输水系统包括输水管道和位于输水管道上的阀门、压力控制装置和流量控制装置;所述输水管道与所述淋水系统连通。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7]1、土壤喷淋可促进药剂在土壤中传质和与污染物在液相中的接触,将非饱和层土壤改造成类似饱和层,大大增强了修复效果,缩短修复周期。
[0018]2、不涉及土壤的扰动,不会破坏土壤结构,为场地后续的开发利用带来了便利。
[0019]3、操作简易,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纵向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实用新型淋水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实用新型淋水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
[0025]1、淋水系统;2、水管;3、出水孔;4、抽水井;5、抽水泵;6、地表;7、非饱和层;8、地下水层;9、筛管;10、沟槽;11、输水管道;12、阀门;13、压力控制装置;14、流量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1
[0028]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非饱和层修复浅层喷淋促进系统,包括:
[0029]淋水系统1,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淋水系统I为并排设置的若干水管2,所述水管2上具有若干出水孔3。相邻水管2之间的间距为3m,平铺放置,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更改该间距。待修复的非饱和层7的地表6挖有沟槽10,所述水管2铺设于所述沟槽10内,沟槽10可以起到引流的作用,使出水孔3喷洒出的水更均匀地分散到待修复的非饱和层7内。如果受条件限制,不方便在待修复的非饱和层7的地表6挖沟槽10,则可以将所述水管2直接铺设于地表6。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水孔3位于所述水管2朝向所述待修复的非饱和层7的一侧,控制出水方向。
[0030]输水系统,所述输水系统与所述淋水系统I连通,为所述淋水系统I供水。输水系统可位于地表6之上,也可嵌入地表6,并且布置在目标修复区域的顶端之上的临近位置;本实施例中,所述输水系统包括输水管道11和位于输水管道11上的阀门12、压力控制装置13和流量控制装置14,所述输水管道11与所述淋水系统I连通。
[0031 ] 污染水收集系统,所述污染水收集系统包括抽水井4和抽水泵5,所述抽水井4的底部位于待修复的非饱和层7的底部,所述抽水井4的底部设有筛管9。所述抽水井4刚好到达地下水层8之上,不与地下水层8接触以避免污染地下水。
[0032]在对非饱和层7进行修复时,可采用直推或旋喷等方式向非饱和层7污染土壤注射修复药剂。在注射完成之后,本实施例配合工作,淋水系统I向非饱和层7污染土壤淋水或者可溶性的修复药剂溶液,把待修复的非饱和层7改造为接近饱和层,以此促进药剂在整个目标修复区域污染土壤中均匀分布、扩散,与污染物在液相中充分接触,促进反应效率,提高处理效率,从而实现修复目标。向下经过非饱和层7目标修复区域之后的污染水进入抽水井4,并由抽水泵5抽出后排放至后续的污染水处理系统中处理达标后排放,藉此防止污染扩散。
[0033]实施例2
[003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非饱和层修复浅层喷淋促进系统,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所述淋水系统I为网格状设置的若干水管2,参见图3,该网格状设置的若干水管2平铺设置。
[0035]本实施例工作原理同实施例1。
[00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非饱和层修复浅层喷淋促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淋水系统,所述淋水系统包括若干水管,所述水管上具有若干出水孔; 输水系统,所述输水系统与所述淋水系统连通; 污染水收集系统,所述污染水收集系统包括抽水井和抽水泵,所述抽水井的底部位于待修复的非饱和层的底部,所述抽水井的底部设有筛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饱和层修复浅层喷淋促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修复的非饱和层的地表挖有沟槽,所述水管铺设于所述沟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饱和层修复浅层喷淋促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淋水系统为并排设置的水管。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饱和层修复浅层喷淋促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淋水系统为网格状设置的水管。
5.如权利要求3或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非饱和层修复浅层喷淋促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位于所述水管朝向所述待修复的非饱和层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饱和层修复浅层喷淋促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系统包括输水管道和位于输水管道上的阀门、压力控制装置和流量控制装置;所述输水管道与所述淋水系统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非饱和层修复浅层喷淋促进系统,包括:淋水系统,所述淋水系统包括若干水管,所述水管上具有若干出水孔;输水系统,所述输水系统与所述淋水系统连通;污染水收集系统,所述污染水收集系统包括抽水井和抽水泵,所述抽水井的底部位于待修复的非饱和层的底部,所述抽水井的底部设有筛管。本实用新型中土壤喷淋可促进药剂在土壤中传质和与污染物在液相中的接触,大大增强了修复效果,缩短修复周期。不涉及土壤的扰动,不会破坏土壤结构,为场地后续的开发利用带来了便利。操作简易,成本低。
【IPC分类】B09C1-00
【公开号】CN204276509
【申请号】CN201420706823
【发明人】单晖峰
【申请人】北京宜为凯姆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