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净化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99554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工净化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原位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净化带。适用于水体 修复。
【背景技术】
[0002] 受污染水体由于水生动植物的缺乏,自净能力非常低下,加之在很多情况下难以 实现彻底的截污,一些治理后的水体水质重新恶化。我国目前所采取的传统河湖水体治理 方法,污染容易复发,维持时间短,往往需要重复治理,耗资巨大,是治标不治本的短期治理 措施。
[0003] 为了摆脱河湖治理高投入低效益的现状,使河流湖泊较快走出污染困境,水体原 位修复技术现已成为我国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水体原位直接净化,能极大地增强 河湖的自净能力,消灭臭气、氧化淤泥,防止污染的复发,达到生态自然净化、长效净化的效 果。目前已有人工水草、微气泡充氧、生态浮床等多种技术。人工水草具有净水能较强,维 护方便的优点但成本较高;微气泡充氧净化能力强但运行成本高、运行管理较复杂,不适用 于大面积水体;生态浮床景观效果好但净水能力有限且对日常维护管理要求较高。
[0004]因此,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改善污染水体水质、管理维护方便、性 价比高的水体原位净化设施甚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有效改善污染 水体水质、管理维护方便、性价比高的人工净化带。
[0006] 本实用新型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 -种人工净化带,包括弹性填料,还包括若干个陶粒生化球,各个陶粒生化球之间 通过弹性填料连接,首端的陶粒生化球通过弹性填料与浮球连接,尾端的陶粒生化球通过 弹性填料与坠子连接。
[0008] 如上所述的陶粒生化球为从外部到内部页岩陶粒粒径依次增大的页岩陶粒球。
[0009] 如上所述的陶粒生化球为多层结构,从陶粒生化球外部到内部页岩陶粒粒径依次 增大。
[0010] 如上所述的陶粒生化球为三层,外陶粒层粒径为4~6mm,厚度为15~20mm;中陶 粒层粒径为8~10mm,厚度为15~20mm,内陶粒层粒径为10~12mm,厚度为40~50mm。
[0011] 如上所述的各层陶粒有聚乙烯网包裹,聚乙烯网孔径为2~3mm。
[0012] 如上所述的各个陶粒生化球之间的间距为300~400mm。
[0013] 如上所述的浮球浮于待净化水体表面,坠子沉于待净化水体底部。
[0014] 如上所述的弹性填料为毛刺波纹丝弹性填料,直径为120~150mm,弹性填料的总 长度小于水体深度300~400mm。
[0015] 如上所述的坠子的密度大于2g/cm3。
[0016]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7] 1、本实用新型弹性填料与陶粒生化球均能为微生物提供栖息场所,微生物生长面 广,净水效率高;
[0018] 2、陶粒生化球表层富氧而内层缺氧,其外层生长好氧菌内层生长厌氧菌,可产生 好氧、兼氧、厌氧的多阶段反应,脱氮效果好;
[0019]3、本实用新型能有效改善受污染水体尤其是富营养化水体水质,抑制藻类"水华" 爆发,促进水体中生物多样性恢复。
【附图说明】
[0020]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 任何限制。
[0021]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人工净化带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陶粒生化球剖面示意图;
[0023]其中:
[0024] 1-浮球;2-弹性填料;3-陶粒生化球;4-坠子;5-聚乙烯网;6-外陶粒层;7-中 陶粒层;8-内陶粒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如图1及图2,
[0026] 一种人工净化带,包括弹性填料2,还包括若干个陶粒生化球3,各个陶粒生化球3 之间通过弹性填料2连接,首端的陶粒生化球3通过弹性填料2与浮球1连接,尾端的陶粒 生化球3通过弹性填料与坠子4连接。
[0027] 优选地,陶粒生化球3为从外部到内部页岩陶粒粒径依次增大的页岩陶粒球。
[0028] 优选地,陶粒生化球3为多层结构,从陶粒生化球3外部到内部页岩陶粒粒径依次 增大。
[0029] 优选地,陶粒生化球3为三层,外陶粒层粒径为4~6mm,厚度为15~20mm;中陶 粒层粒径为8~10mm,厚度为15~20mm,内陶粒层粒径为10~12mm,厚度为40~50mm。
[0030] 优选地,各层陶粒有聚乙烯网包裹,聚乙烯网孔径为2~3mm。
[0031] 优选地,各个陶粒生化球3之间的间距为300~400mm。
[0032] 优选地,浮球1浮于待净化水体表面,坠子4沉于待净化水体底部。
[0033] 优选地,弹性填料为毛刺波纹丝弹性填料,直径为120~150mm,弹性填料的总长 度小于水体深度300~400mm。
[0034] 优选地,坠子的密度大于2g/cm3。
[0035] 实际使用时将本人工净化带放入自然水体中,坠子4会沉入水底,由浮球1提供的 浮力能使整个人工净化带在水中处于竖直状态。弹性填料和陶粒生化球表面和内部会逐渐 长出生物膜,水中污染物在生物膜的作用下逐渐被分解吸收,水体水质得到净化。
[0036]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37] 实施例1
[0038]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人工净化带,由浮球1、弹性填料2、陶粒生化球3、坠子4 组成;其中陶粒生化球3又由聚乙烯网5、外陶粒层6、中陶粒层7、内陶粒层8组成。
[0039] 进一步的,浮球1为泡沫浮球;
[0040] 进一步的,弹性填料2为毛刺波纹丝弹性填料,直径为120mm,中心绳长度为1. 2m, 中心绳长度为除去浮球和坠子之后的人工净化带总长度;
[0041] 进一步的,每串人工净化带包含3个陶粒生化球3,两个陶粒生化球3之间间距为 300mm;
[0042] 进一步的,坠子4为素混凝土土块;
[0043] 进一步的,聚乙稀网5孔径为3mm ;
[0044] 进一步的,外陶粒层6多孔页岩陶粒粒径为4~6mm,厚度为15mm;
[0045] 进一步的,中陶粒层7多孔页岩陶粒粒径为8~10mm,厚度为15mm;
[0046] 进一步的,内陶粒层8多孔页岩陶粒粒径为10~12mm,厚度为40mm;
[0047] 进一步的,坠子4为素混凝土土块。
[0048] 将人工净化带按1串/m2的密度布置于水深1. 5m,面积200m2的污染较严重的自 然水体,14天后水体水质明显改善。下表为采用本实施例运行水质监测结果:
[0049]
[0050] 实施例2
[0051]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0052] 弹性填料2中心绳长度为0.8m,中心绳长度为除去浮球和坠子之后的人工净化带 总长度;每串人工净化带包含2个陶粒生化球3,两个陶粒生化球3之间间距为400mm;外陶 粒层6厚度为20mm;中陶粒层7厚度为20mm;内陶粒层8厚度为50mm。人工净化带其他参 数与实施例1中的相同。
[0053] 将人工净化带按1. 2串/m2的密度布置于水深1.lm,面积200m2的污染较严重的 自然水体,14天后水体水质明显改善。下表为采用本实施例运行水质监测结果:
[0054]
[0055]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 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 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人工净化带,包括弹性填料(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个陶粒生化球(3), 各个陶粒生化球(3)之间通过弹性填料(2)连接,首端的陶粒生化球(3)通过弹性填料(2) 与浮球(1)连接,尾端的陶粒生化球(3 )通过弹性填料与坠子(4 )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净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粒生化球(3)为从外 部到内部页岩陶粒粒径依次增大的页岩陶粒球。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工净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粒生化球(3)为多层 结构,从陶粒生化球(3 )外部到内部页岩陶粒粒径依次增大。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人工净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粒生化球(3)为三 层,外陶粒层粒径为4~6mm,厚度为15~20mm ;中陶粒层粒径为8~10mm,厚度为15~ 20mm,内陶粒层粒径为10~12mm,厚度为40~50mm。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人工净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层陶粒有聚乙烯网 包裹,聚乙烯网孔径为2~3mm。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人工净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个陶粒生化球(3)之 间的间距为300~400mm。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人工净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球(1)浮于待净化水 体表面,坠子(4 )沉于待净化水体底部。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所述的一种人工净化带,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弹性填料为毛刺波纹丝弹性填料,直径为120~150mm,弹性填料的总长度小于水体深 度 300 ~400mm。9.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所述的一种人工净化带,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坠子的密度大于2g/cm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工净化带,包括浮球、弹性填料、陶粒生化球、坠子;弹性填料两端一端固定在坠子上,一端固定泡沫浮球上,中间串连陶粒生化球。实际使用时将本人工净化带放入自然水体中,弹性填料和陶粒生化球表面和内部会逐渐长出生物膜,水中污染物在生物膜的作用下逐渐被分解吸收,水体水质得到净化。本人工净化带具有能有效改善污染水体水质、管理维护方便、性价比高的优点。
【IPC分类】C02F3/10, C02F3/30
【公开号】CN204752322
【申请号】CN201520411601
【发明人】刘志军, 熊芨, 王超, 王云
【申请人】武汉中科水生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