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曝气絮凝反应组合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155219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曝气絮凝反应组合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曝气絮凝反应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我国很多地区以地下水为水源,基本都是铁锰超标。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地下水除铁除锰工程均采用接触氧化法,即首先通过曝气向水中充氧,同时散除水中溶解的co2、H2S气体,提高水的pH值,使地下水中以Fe' Mn2+形式存在的铁锰在后续接触氧化过滤中得以氧化去除。一般工艺流程为“曝气+过滤”,若地下水中锰含量较高则采用二级过滤工艺,其流程为“一级曝气+ —级过滤+ 二级曝气+ 二级过滤”,故曝气效果将直接影响铁锰的去除,尤其对于锰的去除,若地下水锰含量较高,则要求二级曝气DO要达到很高的要求才能使出水锰达标,二级曝气的耗能约占制水成本的20%?30%,故改良曝气装置对节约制水成本意义重大。
[0003]在地下水除铁除锰工艺中,曝气形式的具体选择与除铁除锰工艺,原水含铁锰量以及PH值等因素有关。可供选择的曝气装置类型也很多,有板条式曝气、莲蓬头曝气、跌水曝气、水射器曝气和机械通风式曝气等。板条式曝气、莲蓬头曝气、跌水曝气和水射器曝气的溶氧效率低,曝气出水DO浓度不高,仅可用于铁的氧化,对锰的去除效果不佳,而常规机械通风式曝气占地面积大,效率低,耗能大。
[0004]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地下水开采过量,地表水补给地下水,使得地下水浊度及色度增加,形成低色低浊水,通常靠二级接触氧化过滤工艺出水色度及浊度很难达标,之后要是增加常规混凝过滤工艺,则流程过长,投药量过大,不经济。可以使二级过滤采用微絮凝过滤,可保证出水色度及浊度达标,并且有协同去除铁锰的效果,这需要在二级过滤前增加絮凝池,目前,普通絮凝池具有体积大,占地大,絮凝效果较差等特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是要解决现有曝气装置溶氧效率低、出水DO浓度不高、占地面积大和耗能高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曝气絮凝反应组合装置。
[000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曝气絮凝反应组合装置包括进水管、布水装置、塔体、填料组、风管、鼓风曝气装置、连接管、絮凝反应池、出水管和盘旋廊道;所述布水装置的出水口设置在塔体的顶部,所述布水装置的进水口与进水管相连;所述塔体的内部设置有填料组;所述塔体的下部对称设置有鼓风曝气装置,所述鼓风曝气装置通过风管连接在塔体的外壁上;所述塔体的底部中心设置连接管,所述塔体的底面由四周向中心倾斜向下;所述盘旋廊道设置在絮凝反应池的内部;所述连接管的上端连接在塔体的底部,所述连接管的下端设置在絮凝反应池的中部,所述盘旋廊道的起始端设置在絮凝反应池的中部;所述出水管的上端设置在盘旋廊道的末端。
[0007]原理:空气由鼓风曝气装置由下向上经过填料层,最后经塔顶排出;处理水加压后通过进水管经布水装置洒在填料表面,从而形成薄薄的水膜,以很大的表面积与空气接触,从而进行溶氧;经填料层流出的曝气水通过连接管流入絮凝反应池,通过回转廊道完成絮凝过程,溶氧絮凝后的水经出水管流入下一个处理单元。絮凝剂一般投加在进水管上,曝气塔完成混凝过程,絮凝反应池完成絮凝过程。曝气塔与絮凝反应池的组合,共同完成了溶氧与絮凝的过程,分别具备两个作用,曝气塔作用:①溶氧②混凝;絮凝反应池作用:①絮凝②溶氧反应。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对常规机械通风曝气塔进行改良,增加了填料系统,均匀布置鼓风曝气装置,可使水气充分接触,使得气泡在水中强烈扩散、搅动,氧传质效率高,提高了溶氧效率,增加了出水DO浓度,节约能耗;同时巧妙地将曝气塔与絮凝反应池组合成一套装置,曝气塔与絮凝反应池对溶氧与絮凝作用均有协同作用效果,大大降低了各自的体积,同时溶氧与絮凝效果均能达到预定目标。本实用新型的曝气水溶氧饱合度可达95%以上,二氧化碳去除率可达98%以上,pH值可达7.5以上,絮凝颗粒大小满足微絮凝要求。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曝气絮凝反应组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絮凝反应池8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一种曝气絮凝反应组合装置包括进水管1、布水装置2、塔体3、填料组4、风管5、鼓风曝气装置6、连接管7、絮凝反应池8、出水管9和盘旋廊道10 ;所述布水装置2的出水口设置在塔体3的顶部,所述布水装置2的进水口与进水管I相连;所述塔体3的内部设置有填料组4 ;所述塔体3的下部对称设置有鼓风曝气装置6,所述鼓风曝气装置6通过风管5连接在塔体3的外壁上;所述塔体3的底部中心设置连接管7,所述塔体3的底面由四周向中心倾斜向下;所述盘旋廊道10设置在絮凝反应池8的内部;所述连接管7的上端连接在塔体3的底部,所述连接管7的下端设置在絮凝反应池8的中部,所述盘旋廊道10的起始端设置在絮凝反应池8的中部;所述出水管9的上端设置在盘旋廊道10的末端。
[0012]本实用新型对常规机械通风曝气塔进行改良,增加了填料系统,均匀布置鼓风曝气装置,可使水气充分接触,使得气泡在水中强烈扩散、搅动,氧传质效率高,提高了溶氧效率,增加了出水DO浓度,节约能耗;同时巧妙地将曝气塔与絮凝反应池组合成一套装置,曝气塔与絮凝反应池对溶氧与絮凝作用均有协同作用效果,大大降低了各自的体积,同时溶氧与絮凝效果均能达到预定目标。本实用新型的曝气水溶氧饱合度可达95%以上,二氧化碳去除率可达98%以上,pH值可达7.5以上,絮凝颗粒大小满足微絮凝要求。
[0013]【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之处是:所述布水装置2包括布水管路和扩散装置。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14]【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的不同之处是:所述鼓风曝气装置6包括鼓风机、通风管路和空气扩散器。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0015]【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的不同之处是:所述填料组4包括填料支架和空心球填料。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
[0016]本实施方式中填料为水、气充分接触反应提供良好的载体,进水通过布水装置均匀分布在填料系统表面,水流在填料系统中不断下降,在填料表面形成薄薄的水膜,以很大的表面积与自下而上的微小气泡充分接触,溶氧效率大大提高,从而提高曝气出水的DO浓度,降低能耗。
[0017]【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的不同之处是:所述塔体3的底面为直圆锥面,其母线与水平面成15°。如此设置,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溶氧效率,符合实际需要。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
[0018]【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的不同之处是:所述絮凝反应池8的高度为1.0?1.5m。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相同。
[0019]【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的不同之处是:所述盘旋廊道10的宽度为0.5?1.0m。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相同。
【主权项】
1.一种曝气絮凝反应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曝气絮凝反应组合装置包括进水管(I)、布水装置(2)、塔体(3)、填料组(4)、风管(5)、鼓风曝气装置¢)、连接管(7)、絮凝反应池(8)、出水管(9)和盘旋廊道(10);所述布水装置(2)的出水口设置在塔体(3)的顶部,所述布水装置(2)的进水口与进水管(I)相连;所述塔体(3)的内部设置有填料组(4);所述塔体(3)的下部对称设置有鼓风曝气装置¢),所述鼓风曝气装置(6)通过风管(5)连接在塔体⑶的外壁上;所述塔体⑶的底部中心设置连接管(7),所述塔体(3)的底面由四周向中心倾斜向下;所述盘旋廊道(10)设置在絮凝反应池⑶的内部;所述连接管(7)的上端连接在塔体(3)的底部,所述连接管(7)的下端设置在絮凝反应池(8)的中部,所述盘旋廊道(10)的起始端设置在絮凝反应池(8)的中部;所述出水管(9)的上端设置在盘旋廊道(10)的末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曝气絮凝反应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装置(2)包括布水管路和扩散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曝气絮凝反应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曝气装置(6)包括鼓风机、通风管路和空气扩散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曝气絮凝反应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组(4)包括填料支架和空心球填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曝气絮凝反应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3)的底面为直圆锥面,其母线与水平面成1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曝气絮凝反应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反应池(8)的高度为1.0?1.5m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曝气絮凝反应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旋廊道(10)的宽度为0.5?1.0m0
【专利摘要】一种曝气絮凝反应组合装置,它涉及一种曝气絮凝反应组合装置。本实用新型是要解决现有曝气装置溶氧效率低、出水DO浓度不高、占地面积大和耗能高的问题。一种曝气絮凝反应组合装置包括进水管、布水装置、塔体、填料组、风管、鼓风曝气装置、连接管、絮凝反应池、出水管和盘旋廊道;所述布水装置的出水口设置在塔体的顶部,所述布水装置的进水口与进水管相连;所述塔体3的内部设置有填料组;所述塔体的下部对称设置有鼓风曝气装置,所述鼓风曝气装置通过风管连接在塔体的外壁上;所述塔体的底部中心设置连接管,所述塔体的底面由四周向中心倾斜向下;所述盘旋廊道设置在絮凝反应池的内部。本实用新型用于处理铁锰、色度及浊度超标的地下水工艺中。
【IPC分类】C02F1/52, C02F1/20
【公开号】CN204824244
【申请号】CN201520624375
【发明人】李伟光, 吕龙义
【申请人】李伟光, 吕龙义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