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负压滤袋除尘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40071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大型负压滤袋除尘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大型负压滤袋除尘室,用于各种场合的固气分离,特别适合现代工业中尘点多、分布面大的情况下的收尘作业。
背景技术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袋式除尘器应用的十分广泛,种类繁多。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纤维材料编织成的滤料阻隔粉尘,过滤含尘气体,使之达到除尘净化的目的。含尘气体中的粉尘颗粒被阻留在滤料的一側,而被净化了的气体,穿过滤料层,从另一側排出。粉尘在工作側积累加厚,将会降低滤袋处理含尘气体的能力,因此要采用某种清灰方法,定期清除滤袋表面积灰,以恢复滤袋的工作能力。清除下落的灰尘还要及时输送排除出去,以避免在除尘器内部堆积,影响除尘器正常运行。由于目前的较大型滤袋式尘室一般为正压操作,使用过程中易于冒灰,造成二次污染,密封维护困难,难以处治。
另一方面,对于采用袋式除尘器的除尘系统,一般由袋式除尘器、风机、含尘气体管道、净化气体管道组成。往往要求用于一个或数个排尘点的除尘,但排尘点数过多、过于分散的话,则难于做到水力平衡,控制困难,坡度偏小或风速偏低的含尘管道易于造成集灰堵塞,使系统运行不正常甚至失效。对排尘点多而分散的情况,若设置多个系统,则将会造成除尘设备数量多,维护管理不易,投资大、噪声叠加等问题。
因此,对于排尘点多而分布面大、且含尘气体性质几尽相同的工业场所,要减少收尘设备的复杂性。使用技术更先进的除尘设施成为大工业生产的重要选择。
本项技术的任务就是针对排尘点数量大、多层而大平面分布、含尘风量大、且含尘气体性质几尽相同的工业场所,设置一种新型的大型负压滤袋除尘室,用于净化含尘气体,实现达标排放,以保证工作场所和其外环境的空气质量和声学环境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除尘系统中采用一种新型的大型负压滤袋除尘室,该尘室系统主要由尘室外壳体1、滤袋组2、振打清灰机构3、缓冲调压室4、灰斗5、风机6、排风道7、输灰设施8、自控蝶阀9、密闭下料装置10、水平风道11和竖直风道12、支管与抽风罩13等组成。其特征是除尘风机、净化风排风管,滤袋组、清灰振打机构一起,都设置于尘室内部,尘室有一侧还设置有一个便于通行的缓冲调压室;含尘气体进气采用了低风速、可集灰排尘的密闭竖直风道和水平风道的均匀负压系统。负压尘室由风机6提供动力,通过具有平衡全系统负压水平的低速竖直风道在各产尘设备排风口形成稳定的可控负压抽力,抽取各杨尘点的含尘废气进入滤袋过滤,净化了的气体通过风机排入大气,所收集的粉尘由输灰设备排出进行利用或再处理。该实用新型的关键在于解决了大型化后各滤袋能平衡发挥其效用,同时解决了多点收尘的平衡与可控制性。由于所有设施均设在负压室内,形成特有的黑箱环境,解决了一般除尘设备的漏风漏灰,使用环境恶劣的弊端,使该设备使用维护更容易,寿命更长,投资更省。
本实用新型中的滤袋组为多组设置。比如将大型负压滤袋除尘室设置在工业厂房建筑物的顶部,可在顶层内部两側布置两列滤袋,每列滤袋又分多组设置,每组有若干条圆筒形滤袋,每个滤袋组的上部有吊挂支架、振打机构和一台振打减速电机;顶层内部的中间安装所选用的数台风机和净化风排风管道。尘室四周和顶部外壳壁可采用钢筋混凝土、钢板或其他密封结构,只要保证有足够的强度承受内部负压和外部自然风压的作用即可。本实用新型中的除灰设施包括灰斗、短螺旋输灰机、长螺旋输灰机。一般在顶层的下一层设置灰斗群,每组滤袋下设置一个灰斗,灰斗两侧斜面倾角≥60°,另两側面可垂直设置,在灰斗内下部设有短螺旋输灰机,短螺旋输灰机负责每个灰斗的排灰,经密闭下料器,进入每列滤袋组下的长螺旋输灰机内,由长螺旋输灰机将灰料排出。
本实用新型中的缓冲调压室一般在顶层的一端设置,其进出的门采用双层密闭结构型式,在每层门上设有透气孔和螺杆结构型式的压紧盖板。平时两层门上的透气孔都是用螺杆压紧盖板压紧盖住不透气的。当有人要进入尘室时,先旋转外层门上的螺杆移开盖板,让调压室通过透气孔与外部连通等压,以便打开外层门。而当人员进入缓冲调压室后,关闭外层门并压紧其门上的盖板,再启开内层门上的透气孔盖板,让缓冲调压室与尘室内部连通等压,这时打开内层门,人员就可进入尘室内部。当人员出来时,按相反的步骤操作。本实用新型中的竖直风道和水平风道对于该实用新型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工艺设备排出的含尘气体在负压作用下,从抽风管和支管进入大直径垂直风道,再进入大直径的水平风道。垂直管内风速控制在1-2m/s,其沿程阻力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甚至整个垂直风道可视同一个等压点,以便所连接支管水力平衡;但在垂直风道中会有较粗颗粒灰尘沉降下来,所以在其底部要设密闭下料器,及时排除积灰,同时控制漏入风量,下料器排除积灰就近进入工艺设备。同样,采用大断面水平风道,将管内风速控制在1-2m/s,也是为了将其阻力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以便所连接的垂直风道易于水力平衡,但在水平风道内也会有较粗颗粒的灰尘沉降下来,所以在其下部要设置螺旋输灰机排灰。螺旋输灰机排出的积灰,经密闭下料器排出。


图1为大型负压滤袋除尘室的除尘系统的俯视图,图2为负压滤袋除尘室内部系统立面图。图中1为尘室外壳体、2为滤袋组、3为振打机构、4为缓冲调压室、5为灰斗、6为风机、7为排风道、8为输灰设施、9为自控蝶伐、10为密闭下料装置、11为水平风道、12为竖直风道、13为支管和抽风罩。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也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在本实施例中,含尘气体由抽风罩和支管13进入竖直风道12,然后经水平风道11、自控蝶阀9、灰斗5,进入滤袋组2净化,净化后的气体由风机6抽入排风道7汇集排出尘室外。而滤袋内侧附着的灰尘,落入灰斗5中,经输灰设施8和密闭下料装置9排出。滤袋组轮流实行离线振打清灰,当某组滤袋振打清灰之前,其灰斗5外侧的自控蝶阀9关闭,该组滤袋停止进气,其振打清灰机构3实施振打清灰,清灰完毕后,自控蝶阀9开启,该组滤袋恢复工作状态,然后对下一组滤袋实行离线清灰,依次进行,周而复始。包括滤袋清灰在内的整个除尘净化过程由微机自控系统控制完成。实施中竖直风道的风速为1.7m/s,水平风道的风速为1.5m/s。其他主要结构参数为滤袋材质涤纶针刺毛毡滤袋尺寸直径125-150mm;长度4500-6000mm。
滤袋中心距165-190mm每组滤袋数300-500条/组滤袋组间隔800mm滤袋过滤负荷35-45m3/m2·h清灰方式机械振打振 幅8-10cm振打频率90-120次/min振打时间30-60s/次振打周期30-60min控制方式微机控制,振打时间和运行周期可调。
排风含尘浓度≤20mg/m3处理气体温度常温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情况表明,该设备适合于多层、大平面、多产尘点、待处理的含尘总风量大的工业场地。一座大型尘室可取代数台甚至几十台单体袋式除尘器,采用该技术设计的这种大型负压除尘室滤袋总面积41430m2以上,处理风量120多万m3/h以上。尘室内设置风机10台或更多,其中2台备用,其余运行。在车间可达地上7层,地下1层高以上。一般顶部两层可分别为滤袋组与风机布置层、灰斗与水平风道布置层,以下几层布置产尘工艺设备。实践表明,该除尘系统平衡调试容易,生产运行正常,排风含尘浓度低,除尘效果好,设施经济适用。除尘设备大型化后,其设备安装数量大大减少,出事故的环节减少,使得维护检修工作量随着减少,管理成本降低。
该系统包括滤袋间、除灰设施、管路系统等在内的整个除尘系统都处在负压下运行,避免了未经处理的含尘气体和收集下来的粉尘外漏污染环境,保证了车间周围的空气环境质量。除尘用的风机也安装在密闭的滤袋尘室内部,其噪声得到很好的隔离,使工业场地的声学环境得到保护。
该设备在北方采暖季节,还可循环利用尘室的一部分排出风量,作为车间的补充风,用循环风的携热量补偿车间部分热损失,可降低车间的采暖供热量,节省能源。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的大型负压滤袋除尘室,主要由尘室外壳体(1)、滤袋组(2)、振打清灰机构(3)、缓冲调压室(4)、灰斗(5)、风机(6)、排风道(7)、输灰设施(8)、自控蝶阀(9)、密闭下料装置(10)、水平风道(11)和竖直风道(12)、支管与抽风罩(13)组成;其特征在于除尘风机、净化风排风管、滤袋组、清灰振打机构一起全部都设置于尘室内部,尘室有一侧还设置有一个便于通行的缓冲调压室,其中包围在外壳体(1)的除尘风机(6)前端与净化风排风道(7)连接,后端直接空对尘室空间,抽风罩(13)连接竖直风道(12)再与水平风道(11)连接,然后过自控蝶阀(9)通向滤袋组(2),滤袋组(2)、振打清灰机构(3)固定在灰斗(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滤袋除尘室的尘室,其特征在于尘室可采用钢筋混凝土、钢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滤袋除尘室的尘室,其特征在于缓冲调压室一般在顶层的一端设置,其进出的门采用双层密闭结构型式,在每层门上设有透气孔和螺杆结构型式p的压紧盖板。
专利摘要一种大型负压滤袋除尘室,用于各种场合的固气分离,特别适合现代工业中尘点多、分布面大的情况下的收尘作业。该尘室系统主要由尘室外壳体1、滤袋组2、振打清灰机构3、缓冲调压室4、灰斗5、风机6、排风道7、输灰设施8、自控蝶阀9、密闭下料装置10、水平风道11和竖直风道12、支管与抽风罩13等组成。该设备的特征为除尘风机、净化风排风管,与滤袋组、清灰振打机构一起,都设置于尘室内部;尘室有一侧还设置有一个便于通行的缓冲调压室;含尘气体进气采用了低风速、可集灰排尘的密闭竖直风道和水平风道的均匀负压系统,该设备解决了一般除尘设备的漏风漏灰,使用环境恶劣的弊端。
文档编号B01D46/02GK2719380SQ03237970
公开日2005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12日
发明者胡亚民, 王荣健, 戚明哲, 杨超权, 许志英 申请人:成都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