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相混合反应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09876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相混合反应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相混合反应罐,特别适用于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已有多相反应釜,特别是有气体参与的多相间歇式反应釜,其设计多采用釜体、进气管、搅拌器为主的结构,进气管插入到釜体内的物料中,搅拌器置于反应罐体中心或侧位,其转速一般在50~150rpm,该结构使反应极不均匀。本申请人在ZL200320109956.2中曾对此进行了改进(见附


图1),以原有结构为基础,在进气管口处增设一均化搅拌设备,并特别适用于生产润滑油添加剂的合成。但上述实用新型中,由进气管通入的气体因搅拌器作用并不能全部进入均化设备的入口,部分会随着旋转的液体不断逸出液面,造成气体浪费。
实用新型的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相混合反应罐,与现有的反应釜相比,在同等工艺条件下,可以减少气体的用量,节约原料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对在先申请的ZL200320109956.2反应釜进行了改进,将现有技术中的进气管竖直出口端设计成带有弯头的出口。具体的描述是一个多相反应罐,主要由罐体2,进气管1和中心搅拌器3组成。在釜体2上设置一剪切分散均化机(或称为乳化机)4,均化机的搅拌部分由搅拌杆5和搅拌头6组成,搅拌头6具有定子和转子结构,搅拌部分插入反应釜内。进气管的出口端设计成弯头7,出口面向均化机。
本实用新型中,弯头7的水平轴线与进气管1的中心线顺时针方向夹角90°≤θ<180°,最好90°≤θ≤120°,若小于90°反应物料的固体会堵塞进气管,影响反应的进行。另外,为防止物料结晶堵塞进气管,本实用新型中建议对弯管的半径与进气管的管径有一定的匹配。给出的参考值为管径D=15~40mm时,弯管半径R=1.5~8D;当管径D=41~150mm时,R=1.0~4.0D。
本实用新型中,根据进气管规格的不同,均化搅拌头6距进气管口出口端的间距可以在50~600mm内调整。距离过近(<50mm)时会影响固体物料的吸入,也不利于安全生产;而距离过远(>600mm)导致气体的吸入效率低,均化效果差。同时,为防止吸入的物料不均衡,根据进气管规格不同,以均化机的水平轴线为基线,进气管的出口端可垂直向下延伸0~500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均化机可以由市场上直接购买。为取得更理想的效果,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均化机的转速在120~3000rpm。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进气口出口端设计成带有弯头,可以有效地降低原料气体的用量,提高反应物的产率。不但可以适用于有气体参与的氧化反应、磺化反应、卤化反应、碳酸化反应,还可适用于如CO参与的羰基化反应,反应釜式液态物料的加氢反应,用氮气对反应物内氧进行的气体置换等特殊处理工艺过程,另外,对某些要求较高的液液(酸碱中和)反应也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附图
图1 ZL200320109956.2公开的带有中心搅拌的反应罐结构主视图图2 本实用新型反应罐的结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4-羟基苯基丁烯二酮和多巴胺在钯/碳催化剂作用下的加氢反应合成盐酸多巴酚丁胺参照附图2,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50立升的反应罐,选择FA型间歇式高剪切分散均化机(弗鲁克流体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转速为2000rpm,进气管出口端弯头的弯角为90°,进气管管径为15mm,弯管半径30mm,弯头高度在均化机的水平轴线上。
其他条件相同,采用ZL200320109956.2公开的带有中心搅拌的反应釜(附
图1)中的竖直进气管出口,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采用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进气管与ZL200320109956.2相比,氢气耗量节约15%。
实施例2对甲基苯酚与纯氧的氧化反应,合成对羟基苯甲醛参照附图2,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选择FA型间歇式高剪切分散均化机(弗鲁克流体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转速为800rpm,进气管出口端弯头的弯角为120°,进气管管径为50mm,弯管半径150mm,弯头高度与均化机在同一水平轴线上。
其他条件相同,采用ZL200320109956.2公开的带有中心搅拌的反应釜(附
图1)中的竖直进气管出口,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本实用新型与ZL200320109956.2相比,氧气消耗量减少20%。
权利要求1.一种多相混合反应罐,主要由罐体(2)、进气管(1)、中心搅拌器(3)剪切分散均化机(4)组成,其特征在于进气管(1)的出口端设计成弯头(7),弯头出口面向均化机(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罐,其特征在于弯头(7)的水平轴线与进气管(1)的中心线顺时针方向夹角90°≤θ<18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罐,其特征在于弯头(7)的水平轴线与进气管(1)的中心线顺时针方向夹角90°≤θ≤1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应罐,其特征在于弯头(7)的半径与进气管(1)的管径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应罐,其特征在于管径D=15~40mm时,弯管半径R=1.5~8D。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应罐,其特征在于管径D=41~150mm时,弯管半径R=1.0~4.0D。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所述之一的反应罐,其特征在于均化机(4)搅拌头距进气管(1)出口端的间距50~600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反应罐,其特征在于以均化机的水平轴线为基线,进气管的出口端可垂直向下延伸0~500mm。
专利摘要一种多相混合反应罐,主要由罐体(2)、进气管(1)、搅拌器(3)、剪切分散均化机(4)组成,进气管(1)的出口端设计成弯头(7),弯头出口面向均化机(4)。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降低原料气体的用量,提高反应物的产率,不但可以适用于有气体参与的各类反应,对某些要求较高的液液(酸碱中和)反应也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文档编号B01J19/18GK2756311SQ20042008621
公开日2006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11日
发明者宋晓轩 申请人:宋晓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