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23349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膜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膜接触器及其制造方法。发明背景膜接触器可用于多种目的,包括但不限于,从液体中除去夹带气、 去除液体气泡、过滤液体以及向液体中加入气体。膜接触器可用于许 多不同用途,例如,膜接触器可用于从印刷用墨水中除去夹带气。用于膜接触器的现有设计包括嵌在封装材料环形圏内的空心纤维 层,其中空心纤维构件的末端是开放的。这些嵌入的层随后被基本垂 直于壳体长轴地插入将形成设备的壳体中。现有设计是有效的但有很 多问题。因为这些设计需要使用铸模,因此制造成本昂贵。由于为了使设 备起作用,空心纤维构件的末端必须开放,铸模需要一另外步骤来保 持这些末端开放。这需要脱除模子,以便将纤维末端暴露出来。这一 步骤可通过机械脱除模子而完成。由于其使用大量劳力且耗费时间, 这是一种高成本的工艺。脱除铸模的这一步骤还要求设备比所需要的 大。较大的设备尺寸增加了材料成本,并妨碍将设备安装在较小的空 间中。现有设计的另一问题是设备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封装材料壁本 身。因此,需要一种膜接触器及其制造方法来解决所有这些问题。 发明概述本发明是一种膜接触器。这种膜接触器包括壳体、膜层叠片和壳 盖。壳体具有一封闭端和一开口端。封闭端包括一出口。壳盖与开口 端接合并包括一入口。膜层叠片在壳体内基本垂直于壳体的纵向轴线 堆放。每个膜层具有多个空心纤维构件。封装材料将膜层彼此粘合、同时将叠片的一端与封闭端粘合、并将叠片的另一个端与壳盖粘合。 封装材料在壳体内限定出一个内腔室和至少一个外腔室。空心纤维构 件穿过封装材料从内腔室延伸进外腔室。入口和出口与内腔室连通。 至少一个侧开口与外腔室连通。对附图
的简要说明为说明本发明,附图中显示了目前优选的一种形式;但应当理解, 本发明不限于所示的明确排列和方法。图la、 lb和lc说明膜接触器的一个实施方案。 图2a、 2b和2c说明膜接触器的一个实施方案。 图3a、 3b和3c说明膜接触器的一个实施方案。对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参照附图,其中相同的数字代表相同的元件,图la显示膜接触器 IO的一个实施方案。膜接触器10可用于多种目的,包括但不限于,从 液体中除去夹带气、去除液体气泡、过滤液体或向液体中加入气体。 膜接触器10通常包括壳体12、膜层28的叠片26、壳盖20和封装材料32 (见图la、 2a和3a)。壳体12通常可以是具有封闭端14和开口端16的杯状壳体(见图la、 2a和3a)。壳体12可被制造成容纳膜层28的叠片26的大小。封装材料 32可将壳体12分隔成一个内腔室34和至少一个外腔室36。壳体12可由 任何材料制成,包括金属、塑料或组合物。优选地,壳体12可为模压 制品。壳体12可以,例如,由硬质FDA级材料如聚碳酸酯制造。壳体 12可为任何形状,包括圆筒形(图la和lb)、双"D"型(图2a和2b)和 矩形(图3a和3b)。壳盖20可与壳体12的开口端16接合(见图la、 2a和3a)。壳盖20 可用于封闭壳体12。壳盖20上可包括入口22 (图la和2a)或侧开口24 (图3a)。优选地,壳盖20通常包括平截的末端开口的圆锥体。壳盖 20可包括用于使空气流过全部顶部空间56的环形槽。在将叠片26插入 壳体12之后,可将壳盖20与壳体12接合。优选地,可通过气密接封将 壳盖20与壳体12的外壁接合。这样的接封方法可包括胶粘、焊接、旋 转熔接、拧螺丝、O形环等。膜接触器10中可包括入口22和出口18 (见图la、 2a和3a)。封闭 端14可包括用于将液体接收进壳体12的出口18。壳盖20可包括用于将 液体从壳体12排出的入口22。入口22和出口18可与内腔室34连通。组 合起来,入口22和出口18可使液体在内腔室34中流过壳体12。入口22 和出口18可以可逆地1吏液体沿任一方向流过膜接触器10。另外,入口 22和出口18可配有用于将膜接触器10与液体系统相连的可拆卸的接 头。可拆卸的接头可包括用于连接液体管线的快速连接接头、螺紋接 头、压合接头、扭锁接头、Luer接头或其它接头。壳体12可配有至少一个侧开口24 (见图la、 2a和3a)。侧开口24 可在开口端16和封闭端14之间(见图la、 2a和3a)。或者,侧开口24 可包括在壳盖20和封闭端14上(见图3a)。侧开口24可与外腔室36连 通。侧开口24可用于为外腔室36提供真空或部分真空或者用于使气体 从一个外腔室36到另一个外腔室36贯穿壳体12吹扫。优选地,应当在 每个外腔室36的中心安置一个侧开口24 (见图lb、 2b和3b)。另外, 每个侧开口24可配有用来与真空管线、气体管线或液体管线连接的可 拆卸的接头,包括但不限于,快速连接接头、螺紋接头、压合接头、 扭锁接头、Luer接头或其它接头。叠片26可插进壳体12内(见图la、 2a和3a)。膜层28的叠片26夹 在封闭端14和壳盖20之间。叠片26可包括多个膜层28。封装材料32可 将叠片26粘在一起并使叠片26固定在壳体12内的合适位置上。可堆积 膜层28,以便每个膜层28的空心纤维构件30对齐,从而使气体吹扫过 膜接触器IO。也可堆积膜层28,以便每个膜层28的空心纤维构件30垂 直对齐,从而使气体在膜接触器10的两个不同方向吹扫或者使两种不 同气体吹扫过膜接触器IO。膜层28可堆积在壳体12内(见图la、 2a和3a)。膜层28可以是紡
织的、编织的或以其它方式连在一起的通常包含多个连在一起的空心纤维构件30的板状结构。图lc、 2c和3c显示具有放大的空心纤维构件 30的膜层28。可基本垂直于壳体12的纵向轴线堆积膜层28。膜层28的 尺寸可略小于壳体12,以便当将叠片26插入壳体12中时在叠片26的外 缘和壳体12的内壁之间能产生顶部空间56 (见图lb、 2b和3b)。可将 膜层28切割成任何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形(见图lc)、双"D"形 (见图2c)或矩形(见图3c)。也可将膜层28切割成条。可将这些条 折叠、缠绕等以形成叠片26的矩形断面(见图3c)。由于带能更好地 保持在一起并能防止松弛端部,折叠、缠绕等的膜层28的这些带能使 膜接触器10更小。空心纤维构件30可包括在膜层28内(见图lc、 2c和3c)。空心纤 维构件30可穿过封装材料32,从内腔室34延伸进外腔室36。空心纤维 构件30可用来使内腔室34和外腔室36之间连通,从而使得能从液体中 除去夹带气、去除液体气泡、过滤液体或向液体中加入气体。膜层28 的空心纤维构件30可以是相同的材料和性能,或者可以是不同的材料 和/或性能。空心纤维构件30可以是具有内腔和包围内腔的壁的纤维。 空心纤维构件30可具有实心壁、多孔壁或^L孔壁(例如,对称孔、不 对称孔、外膜等等)。空心纤维构件30可由任何合适的FDA级材料制 成。这样的材料包括聚烯烃(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聚甲 基戊烯)、聚砜(例如,聚砜、聚醚砜、聚芳砜)、纤维素及其衍生 物、PVDF、聚苯醚(PPO) , PFAA、 PTFE、其它氟化聚合物、聚 酰胺、聚醚酰亚胺(PEI)、聚酰亚胺、离子交换膜(例如,Nafion⑧) 等等。封装材料32可用来在膜接触器10内提供不透水的环形壁(见图lb、 2b和3b)。封装材料32可以是将壳体12分隔成一个内腔室34和至少一 个外腔室36的不透水的环形壁(见图lb )或部分环形壁(见图2b和3b )。 可将由封装材料32限定的不透水的环形壁或部分环形壁与封闭端14和 壳盖20粘合,并且可进一步连续或完整地在膜层28之间穿过叠片26。 这可使封装材料32将设备的力量分散给壳体12和壳盖20。封装材料32
可在封闭端14和壳盖20之间的膜层28的叠片26和壳体12之间保持不透 水的接合。封装材料32可以是任何材料,例如,任何合适的FDA级热 固性材料或任何合适的FDA级热塑性材料。用于封装材料32的示例材 料包括但不局限于,环氧树脂、聚烯烃和聚氨酯。在壳体12内,可通过封装材料32将内腔室34与外腔室36分隔开(见 图lb、 2b和3b)。内腔室34可与入口22和出口18连通。内腔室34可用 来使液体在膜接触器10中流过叠片26。壳体12内可包括至少一个外腔室36 (见图lb、 2b和3b)。外腔室 36可用来为叠片26的外缘提供空间,在那里,空心纤维构件30的末端 能够保持开放。外腔室36内可包括顶部空间56。外腔室36可使空心纤 维构件30从内腔室34穿过封装材料32与顶部空间56连通。顶部空间56可包括在外腔室36内(见图lb、 2b和3b)。可通过叠 片26外缘和壳体12内表面之间的空间限定出顶部空间56。顶部空间56 能使侧开口24和膜层28的空心纤维构件30的开放端之间连通。顶部空 间56可包括多个阻挡38。阻挡38可包括在顶部空间56内(见图lb和2b)。阻挡38可用来将 叠片26置于壳体12的中心。阻挡38还可用来促使空气流过顶部空间56。 阻挡38可以是使叠片26在壳体12内的中心或促使空气流过顶部空间56 的任何结构。阻挡38可纵向安装于壳体12的内壁上。在操作中,膜接触器10可用于从液体中除去夹带气、去除液体气 泡、过滤液体或向液体中加入气体。例如,液体可通过入口22进入膜 接触器10并通过出口18流出(或相反)。当液体流过空心纤维构件30 的外表面时,气体可被除去(夹带气或气泡)或被加入,并且不需要 的物质能被档住(过滤)。根据组件的用途,可改变空心纤维的性能。在除去夹带气和去除气泡的模式中,当液体流经内腔室34时,可 通过流过空心纤维构件30的壁、进入内腔并经由顶部空间56流出侧开 口24而除去气体。通过利用经由侧开口24的真空或部分真空可促进气 体的去除。通过经由侧开口24使气体吹扫过膜接触器10也可促进气体 的去除。可经由侧开口24吹扫过膜接触器10而促进气体从液体中去除
的气体包括但不限于,二氧化碳、氮气、氧气等。当膜接触器10可具 有多于一个的侧开口 24时,还可利用环境空气来促进气体从液体的去 除。当其它侧开口24与真空管线连接时,可使一个侧开口24保持开放。 这样,当施加真空时,来自膜接触器10以外的环境空气就可以吹扫过 膜接触器IO。使气体,像二氧化碳,吹扫过膜接触器IO,还可帮助除 去膜接触器10中任何凝结的累积。或者,在向液体中加入气体的模式中,可将气体(如二氧化碳、 氮气、氧气等)引入液体。当液体流经内腔室34时,可以比内腔室34 中的液体低的压力通过侧开口24引入气体。较低的压力使气体被吸收 进液体,这可减少气体在液体中起泡。然后,气体可从侧开口24流至 顶部空间56,进入空心纤维的内腔,并穿出空心纤维构件30的壁进入 液体。可通过在一定压力下向侧开口 24供应气体而将侧开口 24内的气 体引进液体中。该压力可以低些,这样,气体被吸收进液体中,这可 减少气体在液体中起泡。在过滤模式中,被污染的液体通过入口22或出口18进入并通过侧 开口24排出(或相反)。液体从内腔室34经空心纤维构件30流到外腔 室36,而空心纤维构件30的壁挡住污染物。当用于从液体中除去夹带气或去除液体气泡时,膜接触器10可提 供若干超过其它设备的性能提高。由于其设计,膜接触器10可提供从 入口22到出口18的限制较少的流动路径,这在流过外腔室36的液体中 产生较小的压降。外腔室36中的压降越小,膜接触器10对液体体系的 影响越少。膜接触器10可设计成具有较多的较短空心纤维构件30而不 是较少的长空心纤维构件30。这些较短的空心纤维构件30可在空心纤 维构件30内产生较小的压降,当用于除去夹带气或去除液体气泡时, 这可在膜接触器10中提供更好的性能。作为这些提高性能的结果,膜 接触器10可提供比具有等量膜面积的设备更令人满意的性能。如下所述制造膜接触器10:参照图la、 2a和3a,可在壳体12中填充膜层28的叠片26。可将膜 层28加工成几乎填满壳体12内腔的尺寸,并可堆积成基本垂直于壳体 12的纵轴。壳体12和壳盖20可由任何材料制成。这样的材料包括聚烯 烃、聚氯乙烯、ABS、 Noryl 、 PVDF、 PFA、或其它氟化塑料、纤维 增强塑料、聚砜、聚碳酸酯、聚酰胺、金属等等。膜层28可以是纺织的、编织的或以另外方式连在一起的通常包含 多个连在一起的空心纤维构件30的板状结构。膜层28的空心纤维构件 30可以是相同材料和特性,还可以是不同材料和/或特性。可从较大的 结构上将这些膜层28切割成所需大小和形状以安装在壳体12内。可通 过沖切、超声切割、刀割(例如,热)等切割完成。空心纤维构件30可以是具有内腔和包围内腔的壁的纤维。空心纤 维构件30可具有实心壁、多孔壁或微孔壁(例如,对称孔、不对称孔、 外膜等)。这些空心纤维可由任何材料制成。这样的材料包括聚烯烃 (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聚甲基戊烯)、聚砜(例如聚砜、 聚醚砜、聚芳砜)、纤维素及其衍生物、PVDF、聚苯醚(PPO)、 PFAA、 PTFE、其它氟化聚合物、聚酰胺、聚醚酰亚胺(PEI)、聚 酰亚胺、离子交换膜(例如Nafio1^)等。在将叠片26插入壳体12中之后,可将壳盖20安装在壳体12的开口 端16上。可将壳盖20与壳体12接合。可通过任何方式完成这种接合, 例如,胶粘、焊接或螺丝连接。壳盖20可沿其接触面与壳体12连在一 起。壳体12和壳盖20将膜层28的叠片26夹在当中,并在制造过程接下 来的操作中将层固定在合适的位置。在旋转之前,可塞住所有的侧开口24。由于离心力会迫使液体流 到侧开口24所在壳体12的外面,塞住侧开口24会对在接下来的步骤中 当壳体12旋转时将液体保持在壳体12内起作用。可通过任何装置来塞 住侧开口24,包括但不限于,软木塞、塞子、阀、盖等。可通过出口18或入口22将壳体12和壳盖20安装在可使膜接触器10沿壳体12的中心纵轴旋转的装置上。在旋转期间,界面液体被引进出口18或入口22。通过离心力的作 用,界面液体流到壳体12的内壁从而形成界壁或部分界壁(取决于壳 体12的形状)。界壁可以为叠片26 (外腔室36)的外缘提供空间,从 而保持空心纤维构件30的末端在制造过程的全部步骤中都开放。在插入界面液体之后,可通过出口18或入口22引进封装材料32。 通过离心力的作用,封装材料32流向壳体12的内壁。由于界面液体可 以是对封装材料32惰性的,并且可以比封装材料32密度大,因此,封 装材料32紧贴界壁形成环形圈或部分环形围(取决于壳体12的形状)。 旋转优选终止在当封装材料32具有足够的时间固化到其不再流动或基 本不流动(即保持或基本保持环形壁形状)的一点时。封装材料32可以是任何材料,例如热固性或热塑性材料。出于下 列示例性考虑选择这些材料与空心纤维构件30、壳体12和壳盖20的 粘合强度,机械强度以及耐化学腐蚀性。用于封装材料32的示例性材 料包括但不限于,环氧树脂和聚烯烃。上述旋转步骤可进一步说明如下,必须理解发明并不被如此限制 壳体12可水平旋转。旋转速度可以是150-5000rpm (取决于,例如, 封装粘度)。如果固化在环境温度下进行,旋转至基本不流动可能需 要多至24小时;但是,如果在较高温度下固化,那么固化时间可缩短, 例如在50。C下,旋转时间可降至2小时,而在65。C下,旋转时间降至 0.5-0.75小时。在封装材料32固化后,可打开侧开口24。这一步骤使界面液体流 空。可通过在打开侧开口24之后如上述步骤旋转壳体12来促使界面液 体流空。 一旦界面液体流空,膜接触器10将形成其最终形状。这种制造方法比现有工艺产生了很多优点。这种方法可省去在封 装之后机械加工嵌入叠片的需要,并且可省去任何组装步骤。因此, 这种方法可显著减少制造时间和成本。并且,因为在封装之后没有机 械加工,可以降低污染物进入设备的风险。用这种方法,仅需两个模 制件来制造设备,因此,使得设备非常简单。由于制成的产品是一个 单一的整体设备,对液体存在最小的滞留体积。同时还没有死角。由 于封装材料32不仅与膜层28而且与壳体12粘合,另一个优点是这种方 法提供一种其中封装材料32的强度可通过壳体12加强的产品。同时, 因为无需组装所需的余隙以及设备被简化至纯粹的必需件,膜接触器 IO的尺寸可相对小。参照图la,壳体12以最终形式显示,并具有圆柱形形状。在叠片 26的外壁和壳体12的内表面之间限定出顶部空间56。因为壳体12具有 圆柱形形状,界面液体在旋转期间形成单一环形界壁,而封装材料32 紧贴环形界壁形成一完整的环形圏。这产生了环绕整个封装材料32的 单一外腔室36,并允许单个侧开口24与所有的顶部空间56连通。参照图2a,壳体12以最终形式显示,并具有双"D"形状。在叠片 26的外壁和壳体12的内表面之间限定出顶部空间56。因为壳体12具有 双"D"形形状,界面液体在旋转期间形成两个部分环形界壁,而封装 材料32紧贴环形界壁形成两个部分环形圏。这产生了环绕封装材料32 的两个外腔室36,并且需要两个侧开口24与所有的顶部空间56连通(见 图2b)。这种实施方案通过提供两个独立的外腔室36而使一种气体吹 扫过膜接触器IO。参照图3a,壳体12以最终形式显示,并具有矩形形状。在叠片26 的外壁和壳体12的内表面之间限定出顶部空间56。因为壳体12具有矩 形形状,界面液体在旋转期间形成两个部分环形界壁,而封装材料32 紧贴环形界壁形成两个部分环形圏。这产生了环绕封装材料32的两个 外腔室36,并且需要两个侧开口24与所有的顶部空间56连通(见图3b)。 这种实施方案通过提供两个独立的外腔室36而使一种气体吹扫过膜接 触器IO。同时,由于壳体12为矩形,这种实施方案使膜接触器10狭窄, 使其能在较小空间内操作。本发明可以不背离其精神和根本属性的其它形式体现,因此,当 指明本发明的范围时,应当参考所附权利要求书而非上述说明。
权利要求
1、 一种膜接触器,其包括 具有开口端和封闭端的壳体; 所述封闭端包括出口;与所述开口端接合的包括入口的壳盖;在所述壳体内的膜层叠片,其中,每个所述膜层基本垂直于所述 壳体的纵向轴线堆积;所述膜层包括多个空心纤维构件;将所述膜层彼此粘合、同时将所述叠片的一端与所述封闭端粘合、 并将所述叠片的另一端与所述壳盖粘合、从而在所述壳体内限定出一 个内腔室和至少一个外腔室的封装材料;所述空心纤维构件穿过所述封装材料从所述内腔室延伸进所述外腔室;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与所述内腔室连通; 与所述外腔室连通的至少一个侧开口 。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膜接触器,其中,所述膜层堆积成每个所 述膜层的外缘与它下面的膜层的所述外缘对齐。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膜接触器,其中,所述膜层制造成略小于 所述壳体的尺寸,以便当被堆积并插入所述壳体中时,在所述层的所 述外缘和所述壳体之间产生顶部空间。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膜接触器,进一步包括多个阻挡。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膜接触器,其中,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进 一步包括用于可松开地接合液体输送导管的可拆卸接头。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膜接触器,其中,所述侧开口进一步包括 用于可松开地连接管道的接合件。
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膜接触器,具有一个所述侧开口和一个所 述外腔室;所述一个外腔室连续围绕所述内腔室,使所述一个侧开口与所述一个外腔室连通。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膜接触器,其中,所述壳体具有圆筒形的 形状。
9、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膜接触器,其中,所述膜层堆积成所述空 心纤维构件对齐。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膜接触器,其中,所述膜接触器具有两个 所述侧开口和两个所述外腔室;所述外腔室被所述封装材料隔开,允许气体被吹扫过所述膜接触器。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膜接触器,其中,所述壳体具有双"D" 形状。
12、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膜接触器,其中,所述壳体具有矩形的 形状。
1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膜接触器,其中,所述膜层堆积车每隔一 个所述膜层的所述空心纤维构件垂直对齐。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膜接触器,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四个所 述侧开口 ,所述侧开口布置成使气体能沿两个不同方向吹扫过所述空 心纤维构件,或使两种不同气体吹扫过所述空心纤维构件。
15、 一种制造膜接触器的方法,其包括步骤 通过壳体的开口端向所述壳体内插入包括空心纤维构件的膜层叠片;使所述开口端与包括入口的壳盖接合;所述壳体具有包括出口的封闭端,并且在所述封闭端和所述开口 端之间具有至少一个侧开口; 塞住所述侧开口;绕通过所述壳体纵向中心的轴以一定速度旋转所述膜接触器; 向所述入口或所述出口中引入界面液体,其中,所述旋转迫使所述界面液体沿所述壳体的侧壁形成环形界面或部分环形界面,并保持所述空心纤维构件的末端开放; 向所述入口或所述出口内引入封装材料,其中,所述旋转迫使所述封装材料紧贴所述环形界面形成环形圈或部分环形圏;继续旋转所述膜接触器,直至所述封装材料固化,由此使膜层彼此粘合,同时,使所述叠片的一端与所述封闭端粘合,并使所述叠片的另一端与所述壳盖粘合,从而在所述壳体内限定出内腔室和至少一个外腔室;以及打开所述侧开口,并流空所述界面液体。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界面液体对所述封装 材料是惰性的,并且比所述封装材料的密度大。
17、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旋转时将所述膜接触器 加热至一定温度,以使封装粘度较低,并促进所述封装材料的固化。
18、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具有圆筒形形状的所述壳 体迫使所述封装材料在所述内腔室周围限定出 一个连续的所述外腔 室。
19、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具有双"D"形状的所述壳体 迫使所述封装材料在所述内腔室周围限定出两个所述外腔室。
20、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具有矩形形状的所述壳体 迫使所述封装材料在所述内腔室周围限定出两个所述外腔室。
21、 一种用于除去液体中的夹带气或去除液体气泡的方法,其包 括下列步骤使液体流过至少一个膜接触器,其中,所述膜接触器包括 具有开口端和封闭端的壳体; 所述封闭端包括出口; 与所述开口端接合且包括入口的壳盖; 在所述开口端和所述封闭端之间的所述壳体上的至少一个侧开口;在所述壳体内的膜层叠片,其中,每个所述膜层基本垂直于 所述壳体的纵向轴线堆积;所述膜层包括多个空心纤维构件;将所述膜层彼此粘合、同时将所述叠片的一端与所述封闭端 粘合、并使所述叠片的另一端与所述壳盖粘合、从而在所述壳体内限定出内腔室和至少一个外腔室的封装材料;所述空心纤维构件穿过所述封装材料从所述内腔室延伸进所 述外腔室;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与所述内腔室连通;和 所述侧开口与所述外腔室连通; 使所述侧开口与真空管相连;以及通过在所述外腔室中形成真空或部分真空而除去夹带气、去气泡、 或过滤液体。
22、 一种用于除去液体中的夹带气或去除液体气泡的使气体吹扫 过液体的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使液体流过至少一个膜接触器,其中,所述膜接触器包括具有开口端和封闭端的壳体;所述封闭端包括出口;封闭所述开口端并包括入口的壳盖;在所述开口端和封闭端之间的所述壳体上的至少两个侧开在所述壳体内的膜层叠片,其中,每个所述膜层基本垂直于所述壳体的纵向轴线堆积;所述膜层包括多个空心纤维构件;将所述膜层彼此粘合、同时将所述叠片的一端与所述封闭端 粘合、并使所述叠片的另一端与所述壳盖粘合、从而在所述壳体内限 定出内腔室和至少两个外腔室的封装材料;所述空心纤维构件穿过所述封装材料从所述内腔室延伸进所 述外腔室;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与所述内腔室连通;和 所述侧开口与所述外腔室连通; 使所述侧开口与气体管路相连;以及 通过推动或吸引使气体从一个所述侧开口穿过所述空心纤维构件 流向另 一个所述侧开口而使气体吹扫过液体。
23、 一种向液体中加入气体的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 使液体流过至少一个膜接触器,其中,所述膜接触器包括具有开口端和封闭端的壳体;所述封闭端包括出口;封闭所述开口端并包括入口的壳盖;在所述开口端和封闭端之间的所述壳体上的至少两个侧开O ;在所述壳体内的膜层叠片,其中,每个所述膜层基本垂直于所述壳体的纵向轴线堆积;所述膜层包括多个空心纤维构件;将所述膜层彼此粘合、同时将所述叠片的一端与所述封闭端 粘合、并使所述叠片的另一端与所述壳盖粘合、从而在所述壳体内限 定出内腔室和至少两个外腔室的封装材料;所述空心纤维构件穿过所述封装材料从所述内腔室延伸进所述外腔室;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与所述内腔室连通;和所述侧开口与所述外腔室连通; 使所述侧开口与气体管线相连;以及 通过对所述气体管线加压而向液体中加入气体。
全文摘要
一种膜接触器,其包括壳体、膜层叠片和壳盖。壳体具有封闭端和开放端。封闭端包括一出口。壳盖与开口端接合并包括一入口。膜层叠片在壳体内基本垂直于壳体的纵向轴线堆积。每个膜层具有多个空心纤维构件。封装材料将膜层彼此粘合、同时将叠片的一端与封闭端粘合、并将叠片的另一端与壳盖粘合。封装材料在壳体内形成一个内腔室和至少一个外腔室。空心纤维构件穿过封装材料从内腔室延伸进外腔室。入口和出口与内腔室连通。至少一个侧开口与外腔室连通。
文档编号B01D19/00GK101121099SQ20071011040
公开日2008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5日
发明者加雷思·P·泰勒, 蒂莫西·D·坡赖斯 申请人:赛尔格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